中法戰爭後,清朝和越南劃界,收回了三座島嶼

2020-12-23 騰訊網

越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它所屬的地理範圍和文化範圍並不一致。由於地理環境和文化傳播有著一定的關聯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處什麼位置,就會屬於當地的文化圈。就比如中日韓等東亞國家,在地理上屬於東亞地區,文化上也屬於東亞文化圈,地理和文化保持一致。但越南就比較特殊,它在地理上屬於東南亞地區,但在文化上卻並不屬於東南亞文化圈,國際上普遍認為越南其實和中日韓等國一樣,都是東亞文化圈國家。之所以如此特殊,就是因為越南在歷史上,和中國有著很多的聯繫。

越南在歷史上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曾經全國通用漢字,當年越南的街頭巷尾,各種招牌幌子,甚至官方文件,史書,都是用漢字書寫。後來雖然廢除了漢字,但上千年的影響很難徹底消失,即使越南長時間刻意的去除這些影響,很多中國文化的影子也依然還在。就比如農曆和春節,並沒有在越南消失,現在越南仍是世界上少數使用農曆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此外還有貼對聯的習俗也沒有改變,不過由於越南廢除了漢字,對聯上的文字也就一言難盡了。

這都是越南被認為屬於東亞文化圈的原因。但其實在歷史上,越南和中國,不僅是文化方面的聯繫,在宋朝以前,越南北部地區甚至就是中國領土。現在的越南北部地區是秦朝時期納入中國版圖的,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派大軍越過嶺南,將現在越南北部納入了版圖,歸屬象郡管轄。此後歷經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越南中北部一直都是中國的直屬領土,越南獨立後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

到了10世紀左右,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趁著中國四分五裂,脫離了中國。不過越南並沒有脫離中華文化的影響,仍然使用漢字,並向宋朝稱臣,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此後歷經宋元明清,越南只在明朝初年被短時間納入版圖,一直都是以中國藩屬國的地位存在。而越南真正割斷和中國的聯繫,其實是中法戰爭結束後。

中法戰爭開始於1883年12月,結束於1885年4月,是由於法國侵略越南引發,中國作為越南的宗主國,也被捲入了戰爭。這場戰爭清軍的表現可圈可點,作戰非常勇猛,給法國陸軍造成了巨大傷亡,包括法軍統帥尼格裡也被打到重傷,而且法國陸軍的戰敗,也直接導致了法國總理茹費裡內閣的集體垮臺,可謂一雪兩次鴉片戰爭的恥辱。

但無奈清政府不給力,畏懼列強太深,取得勝利後,不思進取,竟然屈辱的向法國求和,滿足了法國人的一切要求,包括承認越南獨立,開闢通商口岸等等。從此越南正式被法國侵佔,淪為了法國殖民地。這就等於是割斷了歷史上越南和中國的聯繫,所以中法戰爭失敗後,中法兩國便決定,派員到中越邊界正式劃分邊界。

這一次劃界,清朝的劃界人員為了最大限度地為國爭取利益,首先提出了兩個劃界方案。第一個是從諒山到高平一線全部劃歸中國的方案。第二個是將越南的文淵縣等三縣(現在越南的同登縣等三縣)劃歸中國的方案。這兩個方案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爭取土地,但中法戰爭已經失敗,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希望通過談判取得,也是基本不可能。結果毫無懸念,法國人一口拒絕了這兩個方案。最終清朝劃界人員只能再次讓步,提出了第三個方案,採用傳統邊界,但要求收回越南在清朝內部的三座島嶼。

這三座島嶼為,巫頭、萬尾、山心三個小島,由於是京族聚居地,也被稱為京族三島,現隸屬於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市江平鎮,不過現在巫頭、萬尾,因為圍海造陸,已與大陸相連,海島變成了半島。三座島嶼最早被越南佔據,還是宋朝時期。當時越南趁廣西土司叛亂的時機,向北擴張到了江平一帶,並佔據了這三座島嶼。後來宋朝將軍狄青率軍討伐,重新收回了陸上土地,但三座島嶼一直被越南霸佔,此後各個朝代,三座島嶼都被越南控制,但其實三座島嶼位於我國國土沿岸,明顯不屬於越南,當時等於是位於清朝內部。再加上中法戰爭期間,三座島嶼已被清軍實際控制,法國人也無話可說,只能順勢同意了這一方案。就這樣,清朝收回了被越南佔據的島嶼,這也可以說是中法戰爭的一點收穫。

相關焦點

  • 容易漂走的中國島嶼,當地人用一招,讓它與大陸相連
    京族三島在北宋以前,一直都是中國領土,北宋時期廣西土司儂智高叛亂後,越南趁機出兵控制了三座島嶼。從此之後,三島被越南控制了幾百年,直到清朝末年才收回。1883中法戰爭爆發,這是一場法國侵略越南繼而侵略中國的戰爭。當時法國試圖將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但當時的中國是越南的宗主國,法國要想合法的控制越南,必須要得到清朝的承認。
  • 1887年中越劃界,為何邊境地區的越南人爭相歸附中國?
    上面這是一副很有氣勢的對聯,其作者是19世紀末期的京族領袖蘇光清,當時這位領袖受到鼓舞,欣然為漓尾島的哈亭(「哈亭」為京族民族建築,是祀祖、祭神和民間娛樂的公眾場所)寫了這副對聯表達喜悅。 當時究竟發生了何事呢?公元1887年,中法兩國劃定了中越邊界(彼時越南已經被法國殖民控制),當時確定了北崙河北面的「京族三島」歸屬中國。
  • 中越北部灣劃界爭議及結果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與越南在北部灣進行劃界時的爭議及劃界結果。北部灣舊稱東京灣,東臨我國廣東省、海南省,北臨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臨越南,海域總面積約12.8萬平方公裡。北部灣不僅是我國通往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要道,更是我國在南海的傳統漁場和油氣資源豐富地區。
  • 中法戰爭之惑:清軍反敗為勝,為什麼還要與法國議和?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戰事分兩個階段,持續了15個月左右,最後的結果是清軍在取得鎮南關到諒山戰役勝利後卻停止了攻勢,兩國最後達成《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越南這個藩屬國。
  • 中越北部灣的劃界,白龍尾島的歸屬,越南的得寸進尺
    中國和越南的北部灣劃界,基本是按中間線走的,中國得46.77%,越南得53.23%。對於這個結果有認為吃虧的,也有認為佔了便宜的。看從哪個角度來說了。其實看地圖就可以知道,海灣中的白龍尾島若掌握在中國手裡,在劃分海疆的時候會對中國更有利。白龍尾島曾經還真屬於中國。
  • 愚君看天下 | 中越兩國圓滿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始末
    所謂的中越邊界問題,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陸地邊界劃分、北部灣劃界和南沙群島主權問題。長期以來,中方一直認為,中越兩國邊界早就是已定邊界。19世紀末,中國清政府和當時越南宗主國法國通過《續議界務專條》和《續議界務專條附章》等15項文件,以雙方歷史形成的傳統習慣線為基礎共同劃定的。這些文件歷史上統稱《中法界約》,包括勘界和劃界兩類文件。
  • 越南戰爭,中方警告美軍:不得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中國要管
    地理位置:西沙群島是南中國海的四大群島之一,是南中國海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8座環礁、1座臺礁和1座暗礁海灘,陸地總面積約永興島、金銀島等島礁還出土過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銅錢、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還留有中國漁民所建的古廟遺存。 辛亥革命後,廣東宣布將西沙、南沙和中沙三個群島劃歸海南崖縣(今三亞市)管轄。法國殖民越南期間,從1932年起,曾實際控制西沙群島的部分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趕走法國人,侵佔了西沙群島。
  • 越南最大的島嶼,為何遠離本土靠近柬埔寨,竟與中國有淵源
    如果仔細看越南的地圖會發現,有一座島嶼距離其本土遠,卻距離柬埔寨近,這就是號被稱為越南「珍珠島」的富國島,同時也是越南最大的島嶼。與中國的淵源:1644年,清軍入關,大明朝滅亡,作為異族政權統治中原,自然讓很多漢人不滿,於是廣東雷州人鄚玖(本姓莫,到了越南後改姓)不願被清朝統治,於是在1671年,於是年僅17歲的鄚玖率領宗族400餘人,移居到真臘(柬埔寨),得到國王的寵信。
  • 中法戰爭這一戰,讓清將馮子材一戰成名,讓法國內閣垮臺
    近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在全球逐步確立了自己的霸權地位,作為當時歐洲強國的法國也不例外。工業革命後,法國為了獲得遠東市場和殖民地,將侵略的矛頭指向了越南。法國殖民者對越南的侵略行徑激起了清政府的極大不滿,隨即中法戰爭爆發。
  • 美印航母即將會師安達曼群島,局座:「別著火就行」
    「東京灣事件」現場(圖源:history)美國發動越南戰爭,南海變成了美國向越南戰場運送軍隊和軍火物資的通道以及對中國本土進行軍事挑釁甚至入侵的捷徑。戰爭期間,美國始終控制著南海的制空權和制海權。9月1日,南越政府宣布了它的12海裡的領海,並且在北部灣劃出了一條12海裡領海線。
  • 為何在清法戰爭中取勝的清軍,沒有走向爭霸的序列,接收越南?
    在十九世紀的中國當時還處於清朝時期,根據近代史記載,當時的清王朝曾發生過五起對外的戰爭,而在這五場戰爭之中有一場便是清法戰爭;而在這發生在歷史轉折點上的一次次與外戰爭文明的融合之中,清政府卻選擇了自御的方式將自己駐足於自己的領土藩籬內,不僅錯失了一次難得防守反擊的機會,從此之後的晚清還進入了山雨欲來的黑暗之狀
  • 美國為何要介入越南戰爭?越南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來了
    但是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後美國的戰略擴張重點在歐洲而不是亞洲,美國在歐洲國家的駐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明顯要超過在亞洲國家的駐軍;而且越南戰爭和美國並沒有任何直接的利害關係,更何況越南和美國之間直線距離就接近2萬公裡,雙方根本沒有任何矛盾可言。
  • 越南版康熙帝,死後尊「聖祖仁皇帝」,曾預言鴉片戰爭清朝必敗
    根據廟法,聖祖這個廟號,只有接近理想的人物才有資格擁有,所以絕大部分聖祖都是追尊的,比如唐朝追封老子李耳為唐聖祖,宋朝追封財神趙公明為宋聖祖,等等。至於仁皇帝這個諡號,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追尊的皇帝都不曾有這個諡號,只有康熙帝是獨一無二的仁皇帝。
  • 越南戰爭打完後,西方國家為啥就不敢對中國動手了?
    特別是在韓戰和越南戰爭之後,我國的戰鬥力水平在國際上得到彰顯,地位大大提高,西方國家再也不敢輕易挑釁中國,儘管窺伺我國的領土,也不好輕易對我國發起戰爭了。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 中南烽火,十部法國視角下的越南抗法戰爭電影
    二戰結束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在越南扶持了原越南王室保大政權,企圖重佔越南半島。長久以來,關于越法戰爭其他才影片,國內基本只看過北越人自己拍的幾部老片,筆者這回首先介紹十部法軍視角下的越法戰爭電影。1、美國佬在印度支那(A Yank in Indo-China ,1952,美國)本片作為一部速成的戰爭冒險喜劇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美國人對這場戰爭的看法。
  • 中法戰爭中,鎮南關為何成為了法軍眼中的「噩夢」
    鎮南關大捷是中法戰爭中,中國軍隊和法國侵略者在廣西鎮南關一帶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中國軍隊讓法國入侵者吃盡了苦頭,鎮南關成為了法軍眼裡的噩夢。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當時中法差距懸殊,不可一世的法軍為何折戟鎮南關?其實,中國軍隊能擊敗法國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鎮南關的地形優勢。
  • 年對越老山作戰真相揭開中越邊境劃界之謎
    按國際慣例『騎線點』一般互不派兵,1979年中越戰爭後,我軍各參戰部隊紛紛返回營區,中越邊境線上的部分重要『騎線點』被越軍佔領。1980年,中央軍委作出了『中越邊境問題上,要取得邊境鬥爭的主動權』的指示。作出這樣的指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保持對越南的軍事高壓;第二是大規模越境作戰戰果大、代價也大。這樣,在邊界線上有利地區的攻防作戰就成為最佳選擇。
  • 電影《紅海行動》被越南叫停,其實是他們玻璃心碎了一地
    事實上,對於越南歷史現在國人一直知道的很少。歷史上越南是中國的屬國,一直延續到清朝。大清朝就是由劉永福多次帶著黑旗軍援越抗法。最終關於中越邊境的勘定,是大清國和法國人談的,這點讓越南人很不爽,因為他們彼時已經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由於法國在二戰中投降德國,所以盟軍統帥部決定,戰後法屬印度支那北緯17度以南由英軍受降,17度以北由中國受降。但是法國並不死心,1946年開始入侵越南。
  • 清朝為什麼能支撐到20世紀初期?這三場勝戰。讓西方列強不敢小瞧
    眼看著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兩個國家從清朝得到了大量的賠款,俄國人就想著要乘火打劫,先是以兵力威脅清政府割讓了外東北包括庫頁島在內大廣大土地,後是鼓動中亞的阿古柏分裂新疆,使得剛剛平底太平天國和北方捻軍的大清王朝再次陷入內憂外患之中。
  • 越南本已承認中國南海島嶼主權,為何又變卦?越南:原因很簡單!
    引言在《越南古代史》這本書中,越南政府稱「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其實中國和越南淵源已久,一直到今天,中國和越南也有很多的交集和來往。南海諸島而關於南海島嶼的所屬權問題,在中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中,就已經有了相當明確的記載,這從眾多的歷史文獻和出土的文物中都可以表明南海島嶼就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近期越南本來已經承認中國南海島嶼的主權,但為何又突然變卦?越南的回應是: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