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與德國畫家在柏林「筆墨對話」

2021-01-10 人民網

人民網柏林6月10日電 (特派記者管克江)中德筆墨對話交流展10日在柏林舉行。中國書法家傅亞成首先創作了數十幅書法作品,六名德國畫家對書法的「形意」揣摩之後,各自進行油畫創作。展覽共展出了12幅書法作品和12幅油畫。策展方、波茨坦德中文化交流協會副主席張希多介紹說,德國藝術界對中國書法和傳統文化充滿興趣,德國藝術家這次嘗試用油畫方式呈現書法意境,也可以看做是東西方兩種文明的交流與對話。

畫家彼得·林登伯格根據書法《空相》創作了兩幅油畫,其中一幅有一隻鷺鷥在厚重的顏料掩蓋下若隱若現。林登伯格對人民網記者說,他的繪畫表現了書法同樣的主題,即只有捨棄才有收穫。人與自然相處時,切忌肆無忌憚的索取,這樣才能達到和諧與平衡。

相關焦點

  • 中國畫家劉會營柏林寫生作畫 吸引眾多德國朋友欣賞請教
    2016年7月29日訊,近日,中國畫家劉會營先生在柏林寫生作畫,吸引了不少德國朋友前來欣賞, Ute是位年輕的德國女士,也是位繪畫愛好者,看到中國畫家輕鬆幾筆水墨,花草、水鳥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非常激動,連連驚嘆,執意現場請教,學起了中國畫。
  • 特寫:西藏畫家柏林遇知音
    郭洋)「中國有句俗話叫 朋友易找,知音難求 ,今天我在柏林遇到你,算是緣分了,」15日,正在德國柏林參加畫展的西藏畫院藝術顧問餘友心握住德國觀眾伯恩哈德·鮑爾的手這樣說。當天,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正在舉行的《西藏印象》當代繪畫展進入第四天,5名專程趕來的西藏畫家與德國觀眾見面,交流創作心得。鮑爾從事信息技術工作,但對西藏文化尤為痴迷。餘友心的畫作《靜觀》是他在這次展覽中最喜歡的繪畫之一。他對畫作的評價是:「從一片靜水中升騰出一種精神,日月同輝應和陰陽相生,讓人眼前一亮。」
  • 「藝術中國雙年展」——中青年畫家李維維
    李 維 維,字伯綱,中青年畫家。中國文聯、中國書協「書法家送萬福進萬家」榮獲「先進個人」稱號。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理事。林芝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林芝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守護神聖國土 建設幸福家園---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書法晉京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青藏培訓班成員。第三期西部書界新秀系列書法(篆書篆刻)研修班成員。中國文聯、中國書協5-23中國文藝志願者服務日送文化下基層暨西藏書法創作骨幹公益培訓成員。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研修班成員。
  • 臺灣畫家陳永模柏林辦展
    德國藝術愛好者凝神欣賞陳永模作品本報訊 4月10日,「陳永模水墨藝術展」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該展展出臺灣知名畫家陳永模的32件作品,任教於柏林藝術大學的臺灣鋼琴家蘇立群應邀在開幕式上演奏。德國觀眾對陳永模的作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的拿著手機不停地拍攝,有的手捧畫冊請陳永模籤名。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說,陳永模是第一位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畫展的臺灣藝術家。祖先留下的燦爛文化遺產是連接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此次展覽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生動體現。」陳永模1961年出生於臺灣彰化縣,自幼學習書法,後就讀於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 著名畫家鄧遠坡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書畫培訓班
    受中國文化部委派,中國藝術研究院著名畫家鄧遠坡於3月22日至25日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為期四天的中國書畫短期培訓班。    鄧遠坡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為一位承傳延續的大寫意花鳥畫家,他的畫作既保持了傳統體系的嚴整性,又體現出從傳統脈系中的延伸,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 畫家孫丹丹——筆墨山水與荷花
    畫家孫丹丹的筆墨山水與荷花孫丹丹,生於1969年,山東德州市,善長國畫山水,荷花,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經常參加書畫展其作品獲獎,現為中國書畫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會員,德州市美協會員。其作品多以寫意山水畫為主,作品現代中國畫氣息很濃,畫家解釋為偏傳統的技法,以表現青山秀水及山勢險峻。孫女士自幼喜愛繪畫,善於觀察與思考,與多位畫家老師切磋以筆會友,近年來勤勉耕耘,筆墨刻苦,在寫生與學習探討中畫工不斷提高,畫風嚴謹。以繪山水、最為擅長,同時也喜愛畫荷花《荷花圖》荷花一直是被喻作"君子之 花"、"聖潔之花"。
  • 中國臺灣紀錄片《日常對話》獲德國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獎
    《日常對話》在德國時間17日晚,得到今年德國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獎。《日常對話》在柏林影展有四場放映,每一場票都早早的售罄。
  • 中國當代青年畫家——張耀
    七歲開始學習書法,師從天津書法家劉建國先生,為天津著名書法家、市文史館員董欣武先生親傳並收為入室徒孫,贈「良玉須雕」四字勉勵其用功習字。得到趙翼榮、範潤華、寧書倫等老先生指導;繪畫方面師從著名畫家、學者李毅峰先生,為李毅峰先生入室弟子。同時得到高學年、史玉等諸位老師指導。
  • 筆墨記取的時代風景——畫家莫建文作品賞析
    「筆墨當隨時代」,當今的中國畫壇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吸收了外來藝術和其他畫種的一些有益的東西,加強了畫面的視覺效果,通過長期探索、實踐,推動了中國畫的向前發展。今天的中國畫家們筆墨功夫不如前人,其主要原因是基礎打得不好。前面提到的教育體制、教育形式以及浮躁的社會環境導致了很多人無法靜下心來打基礎。學習中國畫,基本功很重要,這些功夫是不能省的。
  • 行走德國「柏林圍牆」下.「原創」
    2019/06/02德國首都柏林我們的航班在北京起飛,飛行13個小時到達德國柏林上空。向下俯瞰,水網交織,森林覆蓋。柏林原來是這麼美麗的一座城市啊,真沒想到。柏林,這座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攻擊整個歐洲的德國核心城市,戰敗後又被四個國家分割,現在是什麼樣子了?
  • 畫家推介 ▎ 張英才:筆墨情緣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展覽部、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常務副院長。擅長中國畫、攝影。中國美協《美術》雜誌社編輯。從事專職攝影20年。攝影出版第七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集、《國立北平藝專畫選》、《中國體育美術作品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集、《中國畫壇百傑》、《榮寶齋藏畫圖錄》等。國畫《香趣圖》獲迎奧運中國畫大展銀獎。
  • 山水有靈 筆墨有韻 山水畫家趙妘琿
    妘琿作品1心中有山,創作的山水畫畫中則有靈,胸中有筆墨,創作的山水畫畫面則有神韻。但是要做到心中有山,胸中有筆墨,不僅是筆耕不輟的練習,更是豐富學識的積澱。妘琿作品2本篇介紹的是畫家妘琿,妘琿是一位繪畫界的新進者,但是她的山水畫不僅秉承了中國古典山水畫的優秀傳統,畫面表現的思想更是將其個人的感悟和當前時代的氣息融入其中。
  • 「藝術中國」———記著名畫家林佩潮
    2003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大專班,獲優秀學員證。2015結業於廣東省書法院汕頭首屆書法高研班。2017年6月結業於中國書法家協會劉京聞工作室書法高研班;2017年11月結業於雲南藝術學院孫建東教授首屆國畫高研班。
  • 筆墨酣暢 意境清遠——觀畫家湯梅新作有感
    筆墨酣暢 意境清遠——觀畫家湯梅新作有感  2020-06-1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海島畫家李玉秋最新國畫作品
    人隨著筆墨動,想法會隨著筆墨變化而變化,事先想好的創意可能和眼前這幅畫沒有什麼關係啦,但我知道這畫是有生命的,我不能強行去改變筆墨韻化的個性,能成為一幅畫,多是自然而然而如此,這或許就是國畫寫意的獨特性。
  • 書法家劉猛
    >書法家王和平書法家雷超榮書法家魏良書法家扎呷書法家王蒙畫家劉文西畫家王西京畫家霍春陽畫家王子武畫家姚鳴京畫家思秦畫家田江畫家王堯畫家韓一視頻|《啟功講書法》3集連播書法電影:啟功熱門視頻:CCTV紀錄片《中國通史》100集 全集!永久保存歡迎大家關注此公眾平臺免費訂閱、收藏、轉發、分享!
  • 簡率高雅 古意橫生 著名畫家李振存精工不失奔放的筆墨精神探尋
    於是,這位卓具才識的花鳥畫家,有心地尋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路徑,把握住得天獨厚的機遇,不斷厚積薄發。尋根源,追宋元,求新意。中國畫向來講究傳統的承載,對作品的來龍去脈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因此品評作品大都談出處、講根源。在中國傳統繪畫史上,宋、元的中國花鳥畫,是繼五代、南唐之後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巔峰期。
  • 德陽講壇請你免費來充電 畫家書法家講座持續舉辦,歡迎取票聆聽
    近期,德陽講壇將持續「藝術專題講座」,已舉辦講座有:畫家葛祿生《寫意牡丹的筆墨技法》主題講座、書法家陳暘《書法這根線》主題講座、畫家李緒貴《青綠山水技法簡述》主題講座、陶藝家張亮《陶藝——泥條盤築成型》主題講座。  接下來,還將舉行9場專家講座,具體如下。凡有興趣者,均可撥打德陽日報社2220747 13678382288免費索票、憑票入場。
  • 於筆墨淡彩裡聽虎嘯獅吼——記當代中國寫意動物畫家「蕭萬慶」
    長期在中國電影出版社和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美術編輯工作。曾任美術編輯室主任、美術編審。參與編輯的《中國電影三十年》獲全國首屆圖書評獎的銅獎。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中心畫家,中國廣電總局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創作以動物畫為主,兼事山水花鳥,畫風靈動灑脫,融匯中西。多幅作品被中央電視臺、外交部、人民大會堂收藏。
  • 用筆墨寫自然之詩情——讀畫家吳木離的山水畫
    現為國家文化部特聘畫家、新加坡妙華藝術家協會中國區水墨畫顧問、新加坡宣和文物、大唐藝苑中國畫首席畫家。 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傑出藝術家,新加坡《聯合早報》譽為大陸「船王」;曾獲「廣東省群眾藝術突出貢獻者」稱號、"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