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萬箭穿心》:真實的生活
一棵樹\文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腦子裡不停出現的一個詞是「懲罰」,是馬學武對李寶莉的懲罰嗎,好像也不盡然,馬學武的懦弱在最後一刻被打破,只是打破它的是死亡。
本片是根據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改動還是蠻大的,小說將極致的苦難寫進了這個武漢女人的一生,電影將這種苦難做了弱化,沒有如小說般極端。
李寶莉的閨蜜第一次去她的新家時就發現了她家的新房在風水上處於「萬箭穿心」的位置上,只是當時沒有開口說。後來,丈夫馬學武投江自盡以後,閨蜜跟李寶莉才說起這個事,只是寶莉這個倔強的武漢女人不信命,她不屑的說,馬學武一跳,奶奶和小寶都得她罩著,這叫萬丈光芒。那一刻我心裡真喜歡這個女人,那一股勁讓人喜歡。之後,她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只是辛苦到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被趕出了那棟樓,真正的萬箭穿心。我想這都是因為她的性格造成的。
馬學武與李寶莉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江城武漢,馬學武是那一代通過讀書逃離農村到城市謀生的知識分子,在一個國企單位做到主任。他骨子裡有知識分子的傲氣,只是這種傲氣只有在單位的時候才能舒展。妻子李寶莉作為城裡人,打心眼裡是看不起丈夫的,婚姻中的不平等,導致馬學武在強勢的李寶莉面前總是唯唯諾諾。終於在搬進新房的那天晚上,李學武提出了離婚,當晚就搬到客廳的沙發上去睡。她當然不能接受,閨蜜勸她不要總是端著,畢竟是兩口子過日子。寶莉也曾試著放低身段,你知道的,不是心甘情願的事情總是勉強不來的。後來,馬學武出軌之後,她還曾跟閨蜜說:你不知道啊,當初憑我的長相,追我的人排成排,我選了他這個鄉裡人他一輩子應該感激我。多麼相似的話,僅僅因為對自己城裡人身份和外貌的自信和驕傲,她的人生悲劇恰巧也起源於此。
馬學武出軌被抓現行後一直過得謹小慎微,而李寶莉卻認為自己原諒了他就把自己擺的高高在上,不斷的冷嘲熱諷。有那麼一刻我特別討厭這個尖刻的女人,但轉念一想,這就是真實的她啊,性格就是這樣的。面臨下崗以及得知當時報警抓他的是李寶莉的消息後,他選擇了死亡,是自己的解脫更是對李寶莉的懲罰。他臨死前給母親和兒子留了話,卻連一個字都沒有留給李寶莉。我想到最後李寶莉也不覺得是自己做錯了,她有她的驕傲與倔強,她覺得是這個男人沒用。
其實李寶莉一直都搞錯了一件事情,如果你從一開始就看不上他,那麼今後的日子裡,你只能越來越看不上他,因為生活總是把一個人光鮮亮麗的那一面一層一層的剝掉,暴露出更多的不堪與醜惡。很多人都覺得是不是結了婚就好了,是不是那些自己看不上、看不慣的東西,結了婚對方就會改了?嗯,你想多了,結婚從來都只是開始,各種各樣問題的開始,而根本不是問題的結束。
李寶莉給馬學武的,從來都不是馬學武內心真正渴望擁有的。他想要的平等,甚至是崇拜的眼神,他在情婦那裡都得到了。
李寶莉與小寶
這對母子交流那麼少,李寶莉沒文化,對兒子小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作業做完了沒有?在她看來這就是關心啊,馬學武死後,她毫不猶豫的挑起了扁擔,擔起了養活這一老一小的重擔,跟兒子的交流就更少了。她以為自己的默默付出兒子能看見眼裡,但她沒想到的是隨著時間兒子對她的仇恨卻越來越多,因為他認為是他媽逼死了爸爸,害的他沒有了童年。十年後,當小寶高考結束之後,提出讓李寶莉搬出家並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李寶莉驚呆了,委屈與不解讓她哭起來,她罵他沒良心,心裡萬念俱灰。李寶莉獨坐在江邊看著煙花在天空綻放,瞬間熄滅,當一群年輕的孩子叫著她婆婆請她幫著拍照的時候,她意識到自己老了,看著鏡頭裡笑容燦爛的跟兒子一樣的同齡人,她原諒了兒子。她意識到是自己害得小寶從小失去了父親,也丟失了應有的快樂。
在我看來,李寶莉從來不懂丈夫,也沒有理解過兒子,她只是覺得生活就應該這麼堅硬的過下去,沒有那麼多時間停下來,所以電影裡的她總是風風火火的,有些憨,卻那麼有活力,拼了命也要活下去。
她走的那天就用扁擔自己挑了兩擔衣物,碰到建建不得不別彆扭扭又上了他的麵包車,兒子在遠處冷冷看著你,好笑的是車子發動不起來,她跳下來踢了一腳罵了句「婊子養的」推了幾步終於點燃才又坐上去走了。
這裡電影就落幕了,沒有那些後來死去活來的拖拉和煽情,大概以後的日子她照樣會悶頭過下去,她不求能幸福,但求無愧於心的活著。
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些小人物的真實生活吧,就像電影裡的建建和李寶莉一樣,嘴硬心熱,遇到坎,一聲不吭的咬咬牙走下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