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一件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
也是接受人群最廣的運動
但經常有人問:
什麼時候散步更好啊?
很多上班族白天早起上一整天班,通常只能選擇晚上飯後散步,作為一天的鍛鍊。不少人會發出疑慮:晚上散步對身體真的好嗎?什麼才是最好的散步時間?
早上6-8點 | Morning 6:00-8:00a.m.
很多人認為早上的空氣品質好,但其實不然。
清晨日出前,植物經過了一晚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此時散步並不能吸收到新鮮的氧氣。
清晨地面溫度較低,大氣壓強較高,近地面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雜質無法升到高空排散;加上早晨空氣較潮溼,空氣中的水分也會吸附很多小微塵,吸入對人體無益。
晚上8-10點 | Evening 8:00-10:00p.m.
吃完晚飯去散步,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夜晚休閒活動,一邊運動一邊消食。
但晚上臨近睡眠時間,身體逐漸開始進入睡眠狀態,這時長時間散步容易導致大腦興奮,心跳和體溫升高,會影響睡眠質量。
從中醫養生來看,晚上是人體陽氣需要休養的時候,不宜過量運動。
下午至傍晚4-7點 | Best time 4:00-7:00p.m.
一般來說,下午到傍晚的4-7點時分是散步的最佳時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研究角度來看:
人體體力的高低受機體「生物鐘」控制,一般在下午到傍晚達到最高峰,身體用氧能力也在這時達到峰值;
人的肌肉力量峰值出現在傍晚5點-7點,這時最有利於人體的肌肉合成;
人體新陳代謝率在下午4點-5點達到高峰;
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點-6點之間最平衡。
下午至傍晚4-7點時間段內,人體的各個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有力氣有耐力,此時多散散步,符合身體自然規律,有益於身心健康。
植物也進行了一整天的光合作用,此時製造出的氧氣充足,有利於人的呼吸健康。
掌握散步小技巧 | some tips
1、提前熱熱身:冬季氣溫較低,四肢不免僵硬,散步鍛鍊前充分活動一下,才不容易受傷。
2、距離要適當:距離太短無法鍛鍊身體,距離太長身體超負荷,散步距離以3~5公裡為佳。
3、飯後20~30分鐘後再散步:晚餐後胃部還處於緊張的消化狀態,不適宜立即運動。
4、速度要適中:太慢達不到運動效果,暴走容易腹痛,不利於腸胃健康與消化。
5、姿勢有講究:散步時,儘量保持上身挺直,以免影響到心臟功能,落地時最好足跟先著地。
6、注意保暖:冬天氣溫低,一旦速度慢下來或停止散步,就會感覺很冷,保暖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