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時B站一部《後浪》的宣傳片,引起了無數的熱議。很多年輕人都在感慨,中國的後浪根本就不是宣傳片裡那麼自由享樂,反而是充滿焦慮。
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可是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人。但是由於疫情影響,招聘崗位大幅減少,這真是碰上了史上最難「就業季」。
中國如此,美國也是一樣。現在美國的大學生面臨找工作困難的局面,不少參加實習項目的大學生被提前終止,要打工都找不到地方可以去。
而且,這些大學生最重要問題,是如何消除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數據顯示,美國的Z世代(相當於中國的95後)是全社會壓力水平最高的群體,他們對錢、工作和健康的擔憂程度遠超平均水平。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又成了壓在他們心頭的一根沉重的稻草。
為什麼美國的後浪會亞歷山大呢?
疫情衝擊多大?
這次疫情對美國應屆畢業生的衝擊有多大?《美國新聞周刊》採訪了6位大學畢業生,幾乎都是在名校就讀,本來他們應該是信心滿滿步入社會,如今卻因為這場疫情搞得前途未卜。
24歲的泰貝莎,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專業,今年畢業。她原本已經在當地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銷售的工作。可到了4月初,公司通知她無限期休假。隨後她面試了一份新工作,眼看offer到手,企業又說因為疫情暫停招聘。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泰貝莎覺得透不過氣,她自嘲說工商管理專業就業面寬都是糊弄人的。
21歲的安妮,就讀於蒙特塞拉特藝術學院。就在幾周前,她忙活了一整年的個人藝術展覽,在眼看著就要完成的時候,因為疫情被取消了。
對安妮來說,不光是投入的心血付諸東流,更意味著一個接觸買家和僱主的重要機會消失了。由於學校關閉,安妮現在只能回到父母家裡住,想方設法把最後一個學期的課程修完,熬到畢業。
22歲的娜塔莎,是密西根大學畢業生,大部分室友都搬回家,只剩她和四個姑娘宅在校園外租的房子裡,無事可做。
娜塔莎說自己和朋友們之前經常聚會,學業上有困難大家都來幫忙,可現在她感到很孤獨,也很無助。密西根大學明確宣布今年不舉行畢業典禮,這意味著沒有了畢業照,沒有了扔學士帽,沒有了篝火晚會,沒有了畢業聚餐,這不是她夢想的畢業場景。
即便是不需要今年就業的學生,也會對前途感到憂慮。22歲的哈佛大學畢業生德魯·,是個典型的學霸,今年他選擇了直接攻讀博士學位,所以並不急著找工作,可他依然發愁。
因為德魯要研究的是環境汙染問題,除了實驗室數據之外,他還需要從飛機、地面站和衛星獲得觀測數據。可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航天任務取消了,衛星數據處理中心也面臨停工。沒有數據研究項目就無法開展,他非常憂愁。
這幾個畢業生的遭遇,折射出的美國今年200萬畢業生群體的共同困境。美國上個月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那些原本已經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有75%受到了影響,有的延遲入職,有的改為遠程,有的直接遭到解聘。
那既然工作難找,先打點零工過渡一下如何?問題是連打工的機會也沒了,美國餐館和零售企業大量倒閉或停業,打工的機會特別難找,很多學生都在為生活費發愁。
如何應對困境?
就在幾個月前,這群年輕人的未來還是一片光明,當時就業環境相當好,經濟長期增長,沒想到短時間內形勢會急轉直下。
不過,就算是在疫情之前,美國的95後們同樣不輕鬆,調查發現,他們是全社會壓力水平最高的一代人。95後們的心理狀態,健康的只有45%,有81%的人對金錢感到焦慮,77%的人對工作感到焦慮,75%的人對健康問題擔心,每一項都超過了美國成年人的平均水平。
為什麼年輕人的壓力會這麼大呢?背後的原因是這群95後從小到大經歷了幾次大的社會負面影響,這些負面事件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美國的95後,幼年時期親眼目睹了「911」恐怖襲擊,紐約世貿大樓倒塌的畫面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青少年時期趕上了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影響了家庭的穩定,很多父母因為財務問題離婚;等到大學畢業又遭遇了一場全球性疫情,擊碎了他們對未來的憧憬。
這一件件社會事件,會改變一代人的心態。社會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在早期的經歷中形成的烙印,會持續一生。所以,美國的95後一直活在焦慮當中,也不足為奇。
其實,他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數據顯示,凡是在經濟衰退期間畢業的一代,整個職業生涯收入的水平會更低。比如千禧一代,他們是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畢業進入社會。目前,在同樣的年紀,他們的存款普遍比上一代要少,買房子的時間更晚,甚至在退休的時候都沒有足夠的退休金。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95後的未來就是一片黑暗,很多人不會選擇坐以待斃。比如紐約聖約翰大學藝術專業的克裡斯丁,因為疫情在家隔離,他每天都和幾個朋友通過遠程視頻聊天,討論怎麼製作短視頻,為日後工作打下基礎。
《美國新聞周刊》還給這些畢業生提供了三條建議:
一、工作雖然難找,但不要盲目撒網,每一份投出的簡歷都應該根據崗位需求去調整,工作經歷要列出成果,讓僱主知道你能做成什麼事。二、即便不是理想的工作,也不要隨意對待,有時候過渡性的工作反而會給你的職業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三、工作之後要學會存錢,哪怕日後遭遇危機,心態也可以平穩過渡。
其實,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時代的經歷而留下的烙印,這些烙印會影響這一代人一生的價值觀。但是,每個時代都有開拓者,新一代更應該有繼續前行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