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開始感受到生活也有不美好,在學業競爭中,他們體會到成敗中的壓力,在社會關係中,他們意識到人際交往的微妙。這讓他們產生困頓、迷茫甚至疲憊。如何保持自我探尋的熱情,如何找回自信?
本文分享了4個令人尊敬的女性在TED演講的經典片段(少年商學院註:TED是一個致力於傳播創意的非盈利組織。TED Talks的視頻雲集了曾踏上過TED講壇、舉世聞名的思想家、藝術家和科技專家)。她們用自己的故事提醒我們:你其實充滿著力量!她們的思想足以鼓勵大人,更值得分享給孩子們。
1.《脆弱的力量》
By 布芮尼·布朗(Brene Brown)
不用害怕承認脆弱,因為讓我們脆弱的,也讓我們偉大!
布芮尼‧布朗博士是一位知名學者,專門研究人類連結心靈和情感的能力,以及它們帶來的力量。脆弱、勇氣、自我價值感、同情、歸屬感、羞愧感、嫉妒以及愛的能力,都是她研究的範圍。
演講上,布朗博士用充滿逗趣又慧詰的話語,與在場觀眾分享了她的研究結果。她發現,那些被一般人歸類成脆弱不堪,甚至是經歷過無數失敗的人,其實遠比其他愛逞強、不服輸的人更要有力量。因為他們不僅全心全意地面對自己的不堪、不完美,更能拿出勇氣去接受自己是脆弱的,然後靠著脆弱,轉化成更棒的人。
換言之,如果你意識到自己的脆弱,這並沒有不好,沒有走過脆弱的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勇敢。當我們願意直視脆弱,並與它肩並肩,我們才有機會挖鑿出自信、快樂、創造力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2.《內向者的力量》
By 蘇珊·凱恩(Susan Cain)
世界需要內向者、需要你們所持有的特質,和輕聲細語說話的勇氣。
你是內向的人嗎?你認為你的孩子太過內向嗎?一般人對於「內向」這個詞,可能會覺得不夠大器、得體,但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因為很多人對於「內向」的含義並不真正地了解。
美國女作家蘇珊·凱恩在一場TED的演講上分享了她看待內向者的觀點。她認為,內向跟害羞並不相同,害羞是因為無法承受社會眼光,但內向則是對於外在世界的反應,可以說,他們對於自身的感受比外向的人敏感罷了。
另外,其實有很多有改革力的偉大領袖,並不如大家以為全是外向且奔放的;像是羅斯福、蘿莎帕克斯、甘地,他們都自認自己是內向且文靜的人。而這些人成為領袖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覺得自己很有領導能力,而是他們感受到了「使命感」和一份「必須」,因為這樣的責任感,才驅使他們去做了認為是對的事情。
凱恩強調,當個內向的人並沒有不好,好好做自己並將個人的長才發揮到極致、適才所長,才會造就出偉大的成功。不管我們保有什麼樣性格,那都是我們最珍貴也最獨特的模樣;認識並接受自己,才能做出不傷害你的選擇,也讓別人理所當然的尊重你。
3.我們為何戀愛、為何不忠
By 海倫·費雪(Helen Fisher)
這世界若沒有了愛,將會是一片死寂之地。
家長總煩惱該怎麼和孩子講清「愛情」,知名人類學家海倫·費雪的這場演講,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更科學的分享角度——她用精準的科學儀器——核磁共振儀(MRI)來研究戀愛中以及失戀人的腦部變化,並以此來分析愛情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好奇,為什麼就算曾被心儀的人拒絕,或者拒絕了不喜歡的人,甚至在感情上遭受了重重打擊,過了段時間後,人還是會想再去戀愛、去談感情,就算可能又會再次被傷害?
費雪在長期研究愛情的行為後發現,當我們開始迷戀或有了墜入情網的衝動,並不僅是那看不見也摸不透的「好感覺」,而是大腦被刺激而分泌出多巴胺(Dopamine)和苯氨基丙酸(簡稱PEA)的化學成分,它讓你開始興奮、狂喜、歡快,讓人不由自主想微笑。而迷戀的感覺之所以能在人類身上被啟動,主要源自於我們的嗅覺,以及聞到彼此身上那股費洛蒙在挑逗的緣故。
看過這場演講,相信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再為自己一些「奇怪」的想法而感到懊惱了。
4.如何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
By 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
壓力讓我們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心,相信自己能夠面對生命的挑戰,把它轉換成有益的能量。
壓力來襲時,大多數人要不是想盡辦法轉移注意力、逃避壓力,就是被困在壓力牢籠裡無法好好地呼吸,連帶把自身情緒都給打亂了。但這位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健康心理學家凱莉·麥高尼格卻分享了一種看待壓力的全新視角。
她拋棄過去把壓力看待成敵人的心態,決定把壓力當作是有益的活動;而身體在面對壓力時會有的投射反應,也都是在幫助自己準備好迎接這個挑戰。
麥高尼格從哈佛大學的研究中發現,如果把壓力看成是對自己有益的,那麼儘管心臟還是怦怦地跳很快,呼吸變得急促,血管的收縮幅度卻能依舊維持在放鬆、健康的狀態。所以重點並不是擺脫壓力,而是把壓力給駕馭住,成為壓力的主人。麥高尼格建議,把壓力駕馭住的最佳辦法就是多與他人互動,產生連結。
不管這種互動是為了尋求幫助、還是找人聊天,只要願意與他人分享你的想法,在產生連結的過程中,身體將會自動進行解壓。你會發現,那份壓力將轉化成為讓大腦變得更清晰的氧氣,讓你能冷靜思考現況,並勇敢去克服挑戰。
最後,麥高尼格表示,關心別人也會讓我們從壓力中得到緩解。所以壓力來襲時別把不快樂悶在心裡,多去跟別人聊聊,甚至主動獻出你的關心,讓壓力從此再也不能威脅到你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