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讀過《父母的覺醒》這本書?
你讀過幾遍這本書?
你是否覺得這本書是雞湯書,沒有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方法?
讀過第一遍時,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然後把這本書束之高閣了。
前幾天當我在整理書架時,看到這本書,我又認真地看完了第二遍。
哇哦,寫的太好了,忍不住要再一次推薦給大家。
作者是沙法麗 莎巴瑞博士,
她還著有一本家庭教育經典書《失控 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
但我今天要隆重二次推薦的是《父母的覺醒》。
作者舉出很多例子,告訴父母:我們要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物,
他們是獨立於我們的個體,
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有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
他們不一定會繼承我們的天賦或優勢,
他們可能會走上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路,
但無論他是怎樣的,我們父母都要尊重他們的選擇,
尊重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所有一切。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關係中成長的。
我們受著父母、老師、同齡人的影響,
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我們會潛移默化父母的言行舉止及其思想觀念。
而我們也在潛移默化地把我們的言行舉止和思想觀念注入給我們的孩子,
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我們會覺得我們是「過來人」,
我們有資格給我們的下一代「指點迷津」,
而實際上,在很多時候,
我們所謂的「為他好」實則是在掩蓋我們的自負和恐懼。
比如作者舉例她女兒把一美元撕成兩半,
作為禮物分別送給了爸爸媽媽。
大部分的父母如果看到孩子這樣的行為,一定是怒火攻心,
「這可是錢哪,怎麼能撕成兩半?」
「你都不知道父母掙錢有多不容易」,
在怒火的攻勢下,
我們開始教訓孩子,批評他不該這麼做,
還會給他講一大通有關父母掙錢很辛苦的道理。
在我們批評和講道理的攻擊中,
我們親自澆滅了孩子心中純真的愛父母的想法,
給孩子注入了恐懼的因子,
更掐斷了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作者也差一點這麼做了,
但她及時把自己從惡魔的邊緣拉了回來,
她感謝女兒的禮物,
「我只是告訴她,我很為她自豪,
因為她那麼慷慨地貢獻出了自己僅有的一塊錢;
我還要感謝仙女,因為她很高尚,
而且一碗水端平,明察秋毫地把錢平分給了我和她爸爸」,
女兒聽了媽媽的這番話後眼中放出了光芒,
整個臥室好像為之一亮。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作者正是通過這些例子,
希望父母從自己的自負和恐懼中走出來,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尊重和接納孩子,
用生活的智慧教養孩子,
讓她們順利地度過幼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
成長為他們自己。
最終我們也將成長為健全的父母。
如果你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如果你正在發愁不知道如何解決孩子青春期叛逆問題,
那就趕緊下單看這本書吧。
如果你已經看了一遍,但是沒有什麼收穫,
那我強烈推薦你再看一遍,
理解書中的每一個案例,
並提煉出可以應用到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在信息泛濫,書籍成堆的時代,
我們需要沉下來,認真地讀幾本好書,
不需要讀太多,
只是在讀每一本好書時能夠把書中的精華都能吸收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