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小娘遠嫁臺灣,她眼裡的婆家人垃圾是怎麼分類的?

2021-02-14 上海崇明

1、作為一個崇明女兒、臺灣媳婦、上海主婦,你在三地都有過深入的生活,相信你對三地的風情有著非常多的體會,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垃圾分類,想請你談談你對臺灣垃圾分類的第一感受是什麼?

臺灣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關鍵我覺得大家都很自覺。就像我婆婆會花一兩個小時,把塑料紙和廢紙歸類。每天會有垃圾車來回收,一天有固定的幾個班次,如果錯過就要等到第二天再扔。不同的垃圾扔到垃圾車的不同分類框裡,如果你沒有分類,抓到會罰款,分類也是沒有獎勵的。

這些食品盒,雖然同屬於可回收資源,但因為有味,細心的臺灣民眾會把它們和一般報紙雜誌分開回收。這是王文暉的婆婆在家裡放置的資源回收桶,送上垃圾回收車前,她還會再將紙質和塑料分開投送。

在家裡垃圾分類一搞就是一兩個小時,

太敬業了!

小編送您一張敬業福~

2、你剛剛說到,在臺灣,垃圾不分類會受罰,分好了也沒有獎勵,這麼看來,其中蘊含了一個理念,也就是說垃圾分類是公民的義務。在不存在物質激勵的情況下,臺灣普通民眾為什麼對垃圾分類還會這麼認真?

我婆婆講,因為垃圾分類是每個人必須遵守的。在臺灣,孩子從小開始就都會被教育如何分類,包括家庭中家長的言傳身教,學校的知識學習。也許持之以恆很多年了,我發現我所認識的,臺灣普通民眾,他們都從心裡認為垃圾分類是應該做的事情,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外出,都是很主動、很自然地分類。

王文暉的兒子楊立唐在洗蛋糕盒子,洗乾淨後才能扔到可回收資源垃圾袋中。

被洗乾淨的蛋糕盒子,正在晾乾。

不分類,要罰款,

分類了,沒獎勵。

更吃驚的是大家還打心眼裡樂意……

請收下小編的260度贊!

3、臺灣家家戶戶都有分類垃圾桶或者垃圾袋嗎?是自己買的還是發的?在家裡,你觀察到你婆婆垃圾分類具體是怎麼做的? 

我們住在臺北,臺北的垃圾袋是專門印製的,臺南和臺中還沒開始實行。垃圾袋不是免費發的,是我們自己從便利店買的。針對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普通垃圾,我婆婆在家裡專門掛了不同袋子和放了收集桶,這樣方便我們分類扔東西。

劃重點!

垃圾袋是統一印製,

在便利店裡自己花錢買的~

她也會把家裡積累的一些紙、瓶子,送給鄰居一個孤寡老太太,大家都會把一些可以資源回收的東西給她,因為她條件不好吧,大家是免費給她的,她自己再分好類賣。

這位孤寡老人正在分類整理愛心鄰居送給她的可回收物。

4、在臺灣你扔過垃圾嗎?你了解到臺灣垃圾是怎麼分類回收的?

我沒有扔過,他們擔心我扔錯了,不讓我扔 ,哈哈!臺灣有垃圾回收車,黃色車輛回收的是廚餘和一般垃圾,白色車輛回收的是資源回收車。每天會有幾個規定的時間段,垃圾車過來統一回收,車子一到,大家有秩序地投放,如果錯過了當天最後一班車,那只能放到第二天再扔了。

市民在投放廚餘垃圾

我婆婆家住的是私房,所以是自己送到回收車的。另外臺灣的公寓房小區裡有垃圾回收桶的,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普通垃圾,住戶分類扔好後,由保安統一交給回收車。

回收一般垃圾的回收車

如果家裡有大物件,

比如淘汰的床之類的,

打電話到專門的回收部門,

預約時間後,

有專車上門來回收,

輕鬆~

5、聽你介紹,如果錯過最後一班垃圾回收車,那麼要扔垃圾只能等明天的車了,那垃圾怎麼辦,就放在家裡?

我婆婆如果錯過今天的回收車,會把廚餘垃圾放進冰箱,第二天再扔,冬天也放冰箱。

春節期間回收車也會休息兩三天,我們都把垃圾放家裡。春節期間如果沒有分類,管理部門也不會抓,也就不會罰款,但其餘時間是沒有特例的。這是一個很人性化的規定,但事實上,這麼多年,大家對垃圾分類也已經養成習慣了,據我觀察,大家很自覺,春節期間基本都還是分類的。

被放在冰箱過夜的垃圾

現在我知道了,

冰箱裡不全是好吃的,

還有可能是……垃圾!

再也不敢錯過回收車了!

6、你們回臺灣度假,經常在外面遊玩、逛街,這些情況下產生的垃圾,你會怎麼處理?

其實臺灣馬路上的垃圾桶並不多,我們出來隨身都會帶馬夾袋,回到家裡自己再分類扔。吃的蛋糕紙盒有油的,回家還要衝洗乾淨,濾幹再歸到回收袋。

王文暉在旅遊車上自備的垃圾袋,下車時會帶回家分類

好寶寶以後去哪裡,

包可以不帶,零食可以不帶,

垃圾袋……一定要帶!

公園裡垃圾桶一般就分可回收垃圾和一般垃圾,我們扔進去後,再有專門工作人員分類。

7、你說臺灣馬路上垃圾桶不多,有垃圾帶回家再分類,這需要每個人都有很高的自律啊。難道就不會有人打破這種自律嗎?

臺灣馬路上垃圾桶不多,但路上都很乾淨,從我的經歷來看,基本沒看到過有人亂扔。相反,如果馬路上看到一張紙,大家會很自覺去撿起來。今年,我媽也來臺灣旅遊,那天,剛好看到路上行人撿垃圾,她嘆驚,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其實,在臺灣這種人很多,以前我老公在上海,看到公園裡有亂扔的垃圾,他都會去撿,當時我看他這麼做也覺得不可理解,後來,來到臺灣後,才發現很多人會這樣做,不管是誰扔的或掉下來的,只要他們看到地上有,就會撿。我兒子現在看到地上有垃圾也會去撿。

好的習慣真的會言傳身教,

愛「撿垃圾」的好父子,

小編一定要像他們學習!

8、臺灣的垃圾分類實行多久了?大家一開始就是這麼自覺嗎?

臺灣的垃圾分類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的,我婆婆也說剛開始實行起來可難了,就是有人不遵守,不分類、亂扔,後來就用強制罰款。 

垃圾分類宣傳展板

萬事開頭難,

只要我們一直堅持!

沒有養不成的好習慣~

9臺灣的垃圾分類經歷了從最初強制遵守到自覺行動,這種華麗蛻變是一個漸進和累積的過程,人類文明就是這樣養成的。你了解過垃圾不分類的罰款金額是多少嗎?

我問了,具體罰多少錢,現在大家都說不清楚了。因為養成習慣後,沒人會亂扔,我周圍的人沒有被罰過,大家都不記得了。

長期沒有被罰款,

連……金額都不記得了!

這樣的「遺忘」必須給個大讚!

10前面我們聊的都是家裡的垃圾分類,大家都很自覺,你知道臺灣餐飲行業的垃圾分類是怎麼樣的嗎?

在上海,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快餐,吃好了,我們習慣放在桌上,清潔員會過來幫你收掉。但是,在臺灣,都是需要自己去分類,然後按照要求,自己去分類投放到垃圾箱,沒有人會亂扔。今天我帶著孩子們在麥當勞吃快餐,這些都是孩子自己做的,不用我說,他們很自然地去做了。

王文暉的兒子楊立唐在分類垃圾

麥當勞中的垃圾分類的具體指引導圖

麥當勞的垃圾箱,分為紙質回收和一般垃圾回收

先清理出冰塊和廚餘垃圾,再分類投放垃圾箱

塑料杯、塑料蓋、塑料餐具都有不同的分類投放口

王文暉的兒子楊立唐正把紙杯和杯蓋分開,為按類投放做準備。

小夥子不錯呦,

好習慣從娃娃抓起!

愛分類的男人最帥!

相關焦點

  • 崇明小娘遠嫁臺灣,她眼裡的婆家人是怎麼分類垃圾的?
    1、作為一個崇明女兒、臺灣媳婦、上海主婦,你在三地都有過深入的生活,相信你對三地的風情有著非常多的體會,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垃圾分類,想請你談談你對臺灣垃圾分類的第一感受是什麼?臺灣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關鍵我覺得大家都很自覺。
  • 9歲崇明娃改編垃圾分類順口溜,教你做環保達人!
    9歲崇明娃改編垃圾分類順口溜,教你做環保達人!在學校期間,她對垃圾分類相關課程十分感興趣。在家裡,爸爸媽媽對垃圾分類這件事也非常認真。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中,垃圾分類成了「妮妮」每天的「必修課」,還自編了一首垃圾分類順口溜。
  • 臺灣的垃圾分類是怎樣的?
    上文講到我在夜間做垃圾分類,那是我們剛到臺灣被一位伯伯引薦去參加的臺灣一個組織的志願者活動。這個「撿垃圾」事業,只是針對分類可回收垃圾的,不包括前面講到的一般垃圾和廚餘。好了,現在該講講我在夜間做「撿垃圾」志願者學習到的關於可回收垃圾的超細緻分類!塑料類分類最龜毛!硬塑膠軟塑膠傻傻分不清,主要是看能不能撕不撕得開來分的
  • 垃圾怎麼分類 垃圾分類技巧推薦
    在垃圾怎麼分類呢,有什麼分類技巧呢,小編相信小夥伴們一定都想知道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垃圾分類技巧推薦,希望大家喜歡。  垃圾分類技巧推薦  看垃圾是否可以回收。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比如硬紙板、塑料、玻璃、廢紙等,這些是可回收垃圾。紙尿布、果皮、剩菜剩飯等都是不可回收垃圾。
  • 臺灣人如何看待上海的垃圾分類 | 三明治
    對於在臺灣做垃圾分類二十三年的我而言,看大家如此激烈的反應我倒是覺得有些大驚小怪,垃圾分類也能成為話題?在臺灣垃圾分成: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可回收垃圾又細分成:紙類、報紙、寶特瓶、塑膠、鋁箔包、光碟、電池、舊衣、保麗龍、日光燈、大型電器等不同的垃圾桶,丟垃圾前大家會先分類整理好帶到社區回收廠投放。上海的垃圾分類相較於臺灣來說少了很多,分成: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強制清洗、壓扁、按品類分投,整套流程對我來說只要求半套。
  • 臺灣垃圾分類的隨袋徵收模式治不了國內垃圾分類
    老羅講分類(151):最近垃圾收費的信息廣為流傳,而呼聲最高的方法就是隨袋徵收,這也是臺灣引以為豪的成功經驗。在香港,曾經也有不少官員甚至環保團體說臺北市的垃圾徵費很成功,所以香港應該模仿。而真相告訴我們。
  • 大陸「垃圾分類」正在夯 聽聽臺灣怎麼做
    同時在2020年時在大陸各地46個城市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以提供回收利用率,並在2025年底前,在全大陸各地級市制定相關法律和標準體系,算一算也沒有剩多少年了。其實舉著自身的例子,筆者所居住的城市遼寧省瀋陽市,小區樓下雖有智能型垃圾分類箱,但是設置近一年仍舊沒有人使用過也不知如何使用,唯獨只有臺灣家人來到瀋陽後依舊維持臺灣垃圾分類的習慣,分裝好後找尋相匹配的垃圾進行回收。
  • 垃圾分類真是不容易,臺灣還要追著垃圾桶到處跑
    沒錯,臺灣街頭的垃圾桶就是這麼少!上世紀90年代,臺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具體措施就是馬路上很少設垃圾桶,垃圾車每天定時開到社區門口,居民自行將垃圾分類後倒入車內。今年,臺灣開始推動「垃圾強制分類計劃」,將垃圾分為普通垃圾、資源垃圾和廚餘垃圾三大類,根據處理方式不同還會細分出生廚餘和熟廚餘。
  • 他山之石:臺灣垃圾分類的民間參與(中)
    在民間力量的強力推動下,臺灣從1996年開始探索垃圾「先分類、後處理」的治理之路,推行垃圾減量、資源回收、改善城市清潔、提升垃圾處理設施形象等系列措施。 上期我們刊登了臺灣家庭垃圾完全分類的部分舉措,本期將繼續連載。
  • 東陵智能分類垃圾回收機廠家供應
    隨著環保督查的加強,我國的廢塑料行業的小作坊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現階段這個行業正在由安全處理向著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將塑料從生活垃圾中分離的方向發展。「網際網路+回收」和物聯網是促進傳統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物聯網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及系統,為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提供創新思路及工具,逐步改變統回收「小、散、差」的狀況,推動我國垃圾分類智能化發展。
  • 垃圾分類|日常「拎不清」的生活垃圾分類小貼士
    垃圾分類時代不知道該如何分類該怎麼辦?>(四)其他垃圾(幹垃圾),表示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外的生活垃圾。大家是不是還有一些疑惑呢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捋一捋吧~Q1:我們平常換下來的口罩要丟到哪裡呢?口罩屬於其他垃圾噢。
  • 環保「小課堂」、垃圾分類遊戲……高新實驗一小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繼續深入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動員全校師生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營造學校師生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文化氛圍,3日,重慶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學校暢和樓開展,旨在將垃圾分類主題教育繼續深入師生內心,呼籲師生人人參與,讓大家都成為環保小衛士。
  • 垃圾分類應該怎麼分?看過來
    垃圾分類應該怎麼分?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於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後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準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後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生產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的。
  • 垃圾分類小知識——果殼篇
    垃圾分類小知識——果殼篇 2020-10-20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人在上海搞垃圾分類回收 為什麼沒人認為他們在作秀?
    她已經記不清從2014年的哪個月開始,一群臺灣志工到小區搞垃圾分類回收,她只記得時間是在每月第四個周六的上午。今年6月24日周六上午,魏奶奶下定決心,從家中搬出一摞舊報紙交到了臺灣志工馬慶仁手中。「我們通過了魏奶奶的考試」,60多歲的馬慶仁瘦瘦高高的,是慈濟環保團隊寧波路社區環保站的站長。
  • 垃圾分類,關鍵小事當從「小」做起
    垃圾分類關乎新時代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垃圾之事」看似小事,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卻是人生大智慧。「垃圾分類」是對公民個人文明素質的大拷問,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大工程,絕不能把它僅僅當成是「垃圾去哪裡了」的小事,它關乎個人與社會的羈絆,更體現人類與自然的互動。
  • 你平常是怎麼扔垃圾的?掃碼就能扔垃圾?溫嶺的垃圾分類有了「新...
    平常你是怎麼扔垃圾的?打開垃圾桶蓋,往裡投放,搞定! 最近在溫嶺,扔垃圾有了「新玩法」。 近日,溫嶺首個無接觸式智能生態垃圾房——太平街道月河社區溪濱佳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正式投入使用。
  • 看好垃圾分類他選擇在上海創業 聚焦「放錯地方的資源」
    垃圾分類後,溼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問題。事實上,溼垃圾其實也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其中的粗蛋白和粗纖維等有機物含量高,只要分類徹底,經過生化處理、產沼、堆肥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後,具有一定的資源利用價值。正在上海創業的那宸寧就在嘗試用紅頭蠅大規模處理溼垃圾。
  • 垃圾分類小課堂|泡麵盒屬於什麼垃圾?
    盒裝(桶裝)方便方面是日常方便食品,但是很多人在對其進行垃圾分類時會存在誤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生活中常見的泡麵盒這種垃圾該如何分類。點擊播放 GIF 0.0M泡麵盒屬於什麼垃圾?吃過的泡麵盒是屬於其他垃圾。
  • 垃圾分類知識
    一、四大分類目前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二、垃圾分類小誤區誤區一:大棒骨是廚餘垃圾。事實上,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它垃圾」。類似的還有玉米核、堅果殼、果核等。誤區二:廁紙是紙,不算可回收「紙張」。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陶器、煙盒等。誤區三:廚餘垃圾裝袋扔進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