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李安憑藉著武俠電影《臥虎藏龍》在國際市場上大放光彩的時候,張藝謀也躍躍欲試,想要成為第二個通過華語片,走向世界的人。
畢竟在之前,張藝謀一直就代表著華語電影的最高峰。
於是在2002年的時候,他開始籌拍《英雄》,而張藝謀拍這部戲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要能引起國際轟動,要有票房。
而要引起國際轟動,必然要邀請一個國際知名的影星,李連杰這個名字,自然的就落到了張藝謀的紙上。
本來張藝謀在去見李連杰之前,還以為他挺不好請的,甚至在價格上也做了心理準備,可是誰知道當張藝謀一表面來意,說想拍出第二部震驚世界的《臥虎藏龍》時,李連杰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甚至在片酬上還做了一個讓步,只收張藝謀7000萬!
李連杰來了,還得給他找一個對打的人,於是張藝謀又把甄子丹給找來了。
武戲有了,還差文戲,當時張藝謀心中文戲演的好的演員,就那麼幾位,一個梁朝偉,一個張曼玉,還有自己的老搭檔章子怡。
至於秦王這個角色,張藝謀想都沒想,就把陳道明給請了過來。
但是當張藝謀把這些明星大腕都聚在一起後,張藝謀卻對他們說了一個意思,那就是這部戲,就是為了捧李連杰,你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大場面、大陣容、再加上一堆明星大腕的襯託,最終這部眾星捧月般的電影《英雄》問世了,票房可以,當年以2.5億票房的成績拿到了內地的票房冠軍,但是在獲獎方面,卻差了一些。
《臥虎藏龍》是橫掃全世界的領獎臺,張藝謀的《英雄》雖然是被提名了不少國際電影節,但是最終卻讓張藝謀顆粒無收。
當然對於李連杰有是有一個好處的,那就是拍完這部《英雄》以後,他在好萊塢的身價又漲了幾千萬,可以說他還是賺了。
而時隔多年以後,我們再去看張藝謀的這部《英雄》,我們會發現這部電影故事情結確實一般,甚至有邏輯缺陷,但是好就好在國師張藝謀對於色彩,對於大場面的掌控確實達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高峰!
對於這部電影你們有什麼印象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