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冷知識:聖誕節並不是耶穌生日!這事竟是投票決定的

2021-01-11 輕口味故事

【尼西亞大公會議投票決議:耶穌是神!】

公元4世紀,基督教雖然取得合法地位,但教內並不太平。君士坦丁大帝的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以後,出現的問題是基督教中教派林立,對教義的解釋因人而異,爭論不休。

於是君士坦丁大帝決定召開一次神學辯論會來統一認識,這就是早期基督教史上著名的尼西亞神學會議。

尼西亞會議辯論的最重要主題之一,就是關於耶穌的神性問題——耶穌究竟是神還是人?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猶太教認為宇宙間只有唯一神——上帝存在。而羅馬的密特拉教認為,除了上帝宇宙中還有許多神存在。

基督教是耶穌傳布的宗教。那麼耶穌是人還是神?以及聖母瑪利亞是人還是神?如果耶穌只是凡身,那麼他是否真正的救世主?基督教本身的神性何在呢?

尼西亞會議(即第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於公元325年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城召開。

尼西亞會議的參加者有兩派。多數一派主張耶穌與上帝是同格同神,另一派(阿里烏派)則懷疑耶穌具有較低的神性。

[阿里烏是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一個教士。他的教派認為耶穌是主借人胎生出來的兒子,雖具有神性,但相比上帝來說神格要低。

阿里烏的信眾主要在東方羅馬,那裡既受東方波斯等中亞國家等級森嚴的政治現實影響,又受東方多神論影響。反阿里烏派的教士主要集中在帝國西部,他們認為耶酥就是上帝的化身,和上帝是一體的,都是聖靈本身的顯現,一次發展出後來的「三位一體」學說。]

尼西亞會議最終以多數表決的方式,否定了耶穌低於上帝的從屬論觀點。

在所有參加者中,最後只有兩人支持阿里烏教派,多數與會者籤署通過了會議的決議,即所謂「尼西亞信經」。

[據基督教歷史學者的記述: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開,按羅馬元老院的形式組織大會的進行。君士坦丁一世身穿耀眼的金邊紫袍進場,恭敬地坐在主教們後,作為會議的觀察者。教會歷史家優西比烏在會議開始時宣讀會議祝辭。亞歷山大宗主教亞歷山大一世與西班牙的奧塞思主教先後主持了會議的討論。羅馬教會亦委派兩位教士出席會議。

會議主要是解決亞歷山大教會中,耶穌與天父關係理解上的分歧:耶穌是否與天父同為神靈?

亞歷山大教會內一方的主教認為耶穌與天父同質,另一方(阿里烏教派)則認為耶穌是人類。

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為合法信仰後,卻仍然繼續支持和扶植已傳遍帝國全境的羅馬密特拉(太陽神)教。

為平息圍繞信仰問題發生的紛爭,親自召開約有300名主教參加的會議,解決長期陷於紛爭的神學和教會體制問題;以使基督教教義世俗化,並有助於鞏固帝國統一。

會議由皇帝的宗教事務顧問西班牙柯都伐主教何西烏主持。議題中心是密特拉(太陽)神和基督教合二為一。

圍繞三位一體中的神父與神子的關係。會上發生兩派,以主張「父先於子,子為被造而次於父」的阿里烏為一方,以堅持「父子同質,子為道成肉身」的亞大納西為另一方,展開複雜激烈的論爭。

這場爭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新羅馬帝國內部各民族以及各地方勢力間的矛盾。君士坦丁一世對神學問題並無興趣,因而想以妥協辦法來平息爭論一切利於帝國的統治。

最後,根據何西烏的建議,以該撒利亞主教、教會史家猶西比烏所提出的信經為基礎,添上父子「同質」一詞,由皇帝施加壓力強行通過一個決議——《尼西亞決議》,作為正統基督教教義的標準。

這個信經後經第一次君士坦丁堡聖公會議修改,成為後世大多數教會所公認並接受的《尼西亞信經》。

此外,會議還制訂了肯定主教制,按帝國行省劃分教區,加強帝國政權對教會的控制等條規,廢除了當年耶穌在死前立下的逾越節,並確定以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

君士坦丁一世多次出席會議。最後,何西烏建議以該撒利亞主教、教會歷史家優西比烏所提出的《尼西亞信經》為基礎,形成了決議,決議認為:「聖子(耶穌)與聖父(上帝)同質(都是神)」。]

「尼西亞信經」確定了正統的基督教教義標準,否定教義者則被定為異端。

會議同時制定了20條教會法規,擴大正統派主教的權力,並對羅馬帝國全境教會具強制性約束力。

據與會者該撒利亞主教優西比烏(Eusebius)記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親臨主持會議,「彷佛是上帝的使者」。

但是實際上,君士坦丁一世本身是不信仰基督教的,他仍信仰多神論。他同意召開尼西亞會議,與他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合法化一樣,是出於東方帝國基督教徒日益眾多的妥協。

在會議中,出席者在基督教逾越節(即現今之復活節)的日期上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以春分後的、第一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節日。

會議還確定了聖誕節的日期——12月25日。但是諷刺的是這個日子並非耶穌的真正誕辰日,而是羅馬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

會議授權埃及亞歷山大城主教(推測可能是按亞歷山大日曆)每年向羅馬全國的主教宣布復活節確切的日期。

在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中對尼西亞公會議,透過小說人物李伊·提賓爵士(Sir Leigh Teabing)與蘇菲·納佛(Sohpie Neveu)的對話稱:「直到那時,耶穌被他的跟隨者認為是一個人類的先知……一個偉大而有力量的人,但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他作為』神之子'的建立是由尼西亞公會議正式提議和表決的。」

丹布朗認為耶穌基督具有神性是尼西亞公會議的公決結果。

但一些西方史家則認為,在大會裡並沒有進行投票表決,只是進行了一些討論來形成《尼西亞信經》,然後由幾百名與會者籤名,除了兩人拒絕籤名以外,所有的人都籤了名。

由《尼西亞信經》形成了基督教著名的三位一體(拉丁語:trinitas,簡稱:三一論)學說。三一論主張:聖父、聖子、聖神(天主教會譯為聖神,東正教會和新教則譯為聖靈)為同一本體(本性),三個不同的位格。

他們都以小亞細亞的「希臘語」:homoousios 來表達。三位格為同一本質,三個位格為同一屬性。即,僅有唯一的天主(上帝);聖天父是天主,聖子是天主,聖神是天主;三者合一無區別,是同一神格。所以聖天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神,聖神不是聖天父。

三位一體論即基督神性論,於公元4世紀,由北非利比亞地區的神父聖奧古斯丁闡述確立為基督教的主流神學信仰,成為基督教經典教義的重要部分。此後直到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新教改革家加爾文進一步論述三位一體的教義,故此也成為新教意識形態信仰的一部分。直到現代,傳統基督教仍然恪守三位一體——即耶穌神性論為最重要的教義。

[奧古斯丁在《三位一體論》中認為神是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雖有別,但共有一體,本質是一。奧氏以神的本性作為討論三一神的基礎。奧古斯丁的正統三一論是以《聖經》為本,發展出神是絕對存有,單一不可分的形而上觀念。]

按照正統神學的觀點,三位一體是有限的人類理性所無法理解的:「天主三位一體的奧秘,非凡人的智慧能測;在人的有限經驗上,沒有類似的事,可作比擬;因此一切比擬的想法,都不能達成願望。在中古時代,乃視為一個奧秘;在十八世紀,乃視為一種無意義和不合理的教義。即使到現在,三位一體論仍不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在人的經驗和理解上,不能有一個完全恰當的比擬,更不能積極闡發其奧秘。」

西方史家認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對基督教歷史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因為這是第一次通過用基督徒代表集會形式取得共同意見,也是基督學(基督教神學的一個分支)發展的第一個起因。無論在教會及三位一體的教義發展方面,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對其後基督教發展影響長遠重大。

通過皇帝的權力召集基督教會的主教們首次聚在一起,籤署發表一個聯合同意的教義聲明,首次由皇帝運用國家力量影響主教會議的程式——這被基督教神學家稱為所謂「君士坦丁轉換」。

通過這一轉換,基督教教會、教義及意識形態直接與國家政權連結在一起,政教合一。

[尼西亞會議制定二十條教會法規,擴大正統派主教的權力,但規定主教由皇帝任免。按羅馬帝國行省劃分教區。規定君士坦丁堡教區皇帝管轄,賦予羅馬、亞歷山大裡亞和耶路撒冷3個教區主教以自主的管轄權力。統一復活節日期的計算方法,否定東方以希伯來聖歷1月14日(逾越節)開始的推算方法,而是以西方(亞歷山大曆法)立春為計算基準,為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將尼西亞會議看做改變人類歷史的十大事件之一,稱:

「當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成為羅馬帝國皇帝時,在帝國龐大的疆土上,宗教不一,信仰混雜。

為了平息各種宗教爭端,君士坦丁於公元325年召集全國318名主教到尼西亞開會。今天的基督教就是這次會議一致達成的結果。尼西亞會議具有歷史性重大意義,因為它是第一次通過用基督徒代表集會的形式取得一致意見;它也是基督學發展的第一個起因。另外,由君士坦丁來召集和主持會議,標緻著皇權對教會有了一定現度的控制。而《尼西亞信經》的產生,為後來的一些尼西亞大會開創了制定信仰聲明和正經的先例,為教義的正統性和為整個基督教國家的合一提供了指導綱領。這無論是在教會歷史上,還是整個歐洲的歷史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所說的影響人類歷史的十大事件是: 1、試管嬰兒誕生 2、萊特兄弟試飛成功3、達爾文加拉帕哥斯之旅4、孟德爾遺傳學 5、美國獨立宣言 6、糖的發現 7、黑死病8、尼西亞會議9、古安哥拉集會10、火藥的發明]

然而實際上,尼西亞聖公會議並沒能最終解決基督教信仰的分歧問題。《尼西亞信經》的反對者——阿里烏和米勒修斯,不久後就重新得到了所失去的權力。

君士坦丁一世在尼西亞會議之後也轉而支持阿里烏派,對支持尼西亞結果的派系(耶穌神性論)施加打壓。君士坦丁一世臨死前受洗於阿里烏教派。

尼西亞大公會議以後,有關三位一體的爭論持續了數十年。曾經有段時期,反對神性派的勢力反過來壓倒信經派的勢力。兩方勢力都努力尋求羅馬皇帝的支持而互相抗衡。

但是政治的幹預並不能平息教內的鬥爭,兩派相互用逐出教門,組織敢死隊搞暗殺、暴亂等方法將羅馬帝國搞得烏煙瘴氣。

皇帝召集多次宗教大會,仍然無法統一思想,反而使局勢越演越烈。 在4世紀剩餘的時間裡,阿里烏教派繼續傳播,並導致東方與西方的基督教教會發生分裂。

[有人認為:尼西亞會議醞釀了基督教東西方派的分裂。尼西亞會議後,基督教分裂為以西羅馬帝國義大利羅馬教區為首的拉丁天主教和以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

東正教只承認《尼西亞信經》的前36條。天主教與東正教的主要分歧是圍繞是否承認聖母為人和耶穌是否為神而展開的。

東正教不承認大會設立教宗這一職位,只承認各教區的牧首。

所以直到今天,主要信仰東正教的國家中牧師的最高領袖仍然不是羅馬教皇而是各個教區的牧首。]

直至公元380年2月2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並在次年的君士坦丁堡主教會議上正式將《尼西亞信經》確立為「國家標準信仰」。

至此,耶穌神性論及三位一體的教義方被確立,反對聲音再次被暴力壓制。否認三位一體教義的人被判為異端,被直接處死或者死於火刑。

基督教的早期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血腥的意識形態鬥爭史。

你知道嗎?全球第一本外星人自傳已經問世,來自高度進化的金星轉世人,預示了地球的未來,在世界引起轟動!light_taste。

注關【輕口味故事】,留言「金星」。

問題是,耶穌是否具有神性的問題,從基督教開始傳播即發生,到今天已經兩千年了,無論在西方的宗教界還是歷史學界,仍然沒有形成統一。

相關焦點

  • 平安夜送蘋果竟是中國人創造的!關於聖誕節冷知識...
    今天是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曆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 聖誕節真的是耶穌的生日嗎?
    (路2:8)若是耶穌出生的日子在12月底,夜間的曠野中不可能出現牧羊人,因為天氣極其寒冷,牧羊人不會選擇在這時節放羊。所以,很清楚地,耶穌不是在12月25日出生。那麼,既然12月25日不是耶穌的生日,基督徒又何故要特地慶祝這個日子呢?耶穌給門徒的教導是:「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說多,就是出於那惡者的。」(太5:37)假若12月25日是耶穌出生的日子,那麼我們就要說「是!」
  • 聖誕節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提及聖誕節,小夥伴們一定會想到聖誕老人、聖誕樹、馴鹿、交換禮物、聖誕卡等等。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卻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今天螺螄君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聖誕史上的冷知識吧……# 耶穌誕辰不是12月25日聖誕節(Christmas)即「基督彌撒」(Christ's mass)的縮寫,又名「耶誕節」。
  • 產業網際網路人眼裡的聖誕節冷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今天是聖誕節啦!雖然聖誕節是一個西方節日,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習慣於過聖誕節了。提起聖誕節,我們想到的就是商場隨處可見的閃閃發光的聖誕樹、聖誕老人和馴鹿、裝滿糖果禮物的紅色長筒襪。其實我們並不了解聖誕節,聖誕節最早不是基督教的節日,而是羅馬教的節日。聖誕節也不是近年才傳到中國的,在唐代宗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過聖誕節了。關於聖誕節,還有更多許多奇奇怪怪的冷知識!
  • 聖誕節真的是耶穌生日嗎?戲說聖誕節 另一種真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聖誕節真的是耶穌生日嗎?戲說聖誕節 另一種真相 聖誕節了,對於國內很多年輕人而言,又到了逛街、看電影、吃美食、訂旅館的時間 聖誕節並不是中國的法定節日,但很多中國人都喜歡過聖誕節,這倒不是什麼崇洋媚外,純粹的就是想要尋歡作樂。
  • 關於聖誕節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關於聖誕節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聖誕節(Christmas)即基督彌撒(Christs mass)的縮寫,又名耶誕節。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 事實上,耶穌基督到底出   原標題:Merry Christmas!
  • 聖誕節還是耶誕節,選擇12月25日作為耶穌生日的真相
    但實際上聖誕節並不是法定意義上的節日,而且更準確的說,這個應該叫做耶誕節,就是耶穌誕生的節日,這個節日是和宗教掛鈎的,所以慶祝這個節日的都是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比如日本,雖然它的聖誕節商家搞得活動很大,但是並非法定節日,因為日本還是以神道教和佛教為主。
  • 你應該知道的關於聖誕節的10件事 過不過聖誕節隨意,關鍵漲知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應該知道的關於聖誕節的10件事 過不過聖誕節隨意,關鍵漲知識 西方最重大的節日聖誕節快到了,本著開眼界、長見識的原則,今天我們來分享關於聖誕的10件事兒。 1.節日由來和英文含義 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紀念耶穌降生的節日,最早是和宗教緊密相連的。
  • 12月25日不是耶穌的生日,為什麼仍要過聖誕節?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來臨,這是基督教會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具有很多爭議的一個節日。每當這個時期,都會有支持或反對慶祝聖誕節的聲音發出。那麼,耶穌是不是真的在12月25日降生呢?我們慶祝聖誕節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 耶穌出生在駐馬店?所以聖誕節是替老鄉過生日?
    好玩的是,羅馬人雞賊的用他們的太陽神索爾sol的生日(其實也不是索爾的生日,而是來自神秘東方的神祇密特拉的生日)做了耶穌的生日,說你們就過這個日子的節日吧。至於太陽神索爾sol這個說起來有點複雜,就是把希臘的阿波羅,羅馬的索爾,來自東方的密特拉幾個神的性格,功能都糅合在一起的這麼一個神祇。而且聖誕節不是喜歡弄個樹,掛禮物啥的嗎?
  • 聖誕節不是耶穌的生日,它源於古羅馬的農神節,是一場淫亂的盛宴
    自19世紀末被西方傳教士引入中國後,聖誕節頗受國內年輕人的追捧,一度成為「洋節日」的代名詞。加之其本身帶有的消費主義元素,與國內日益繁榮的市場經濟相契合,遂成為商家眼中的唐僧肉,被「內化」為一個約會節、購物節,著實拉動了一波內需。不過,雖然許多年輕人熱衷過聖誕節,但如果你問他們,這個節日有何由來,為何成為西方國家的重要節日?恐怕一頭霧水、不甚瞭然的人不在少數。
  • 7個聖誕節冷知識 99% 的人只知道兩個
    7個聖誕節冷知識 99% 的人只知道兩個時間:2020-12-24 15: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個聖誕節冷知識 99% 的人只知道兩個 2020的最後一個月,撲面而來的除了冷空氣,還有濃鬱的聖誕節。
  • 你知道西方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嗎?學者:遠不止耶穌生日那麼簡單!
    你知道西方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嗎?學者:遠不止耶穌生日那麼簡單! 12月25日是聖誕節,聖誕節雖然不是中國的節日,但是在這一天大家仍然會狂歡!大家都知道,過聖誕節會種聖誕樹,戴聖誕帽,晚上還會給孩子的襪子裡放上聖誕禮物。聖誕節在中國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的節日。
  • 狂歡背後的聖誕節,到底是耶穌生日,還是西方文化的侵略和瀰漫?
    其中之一便是把羅馬太陽神教的太陽神誕生日12月25日更改為基督耶穌誕辰日而紀念。 因此, 信奉太陽神的諸多異教徒們改宗為天主教,從而在天主教裡只更換自己先前一直奉行的部分儀式而過著信仰生活。(1)所謂耶穌聖誕節是密特拉教的太陽神誕生日-12月25日根據古代羅馬曆,12月25日為1年當中白晝最為短暫的冬至。
  • 12.25【聖誕節】耶穌是最美的禮物——聖誕節由來
    親愛的朋友們,如今慶祝聖誕節,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也許你也正在用心準備著過聖誕節,可是你可曾探究過這日子的由來?你知道為什麼要慶祝這日子嗎?也有人奇怪,為什麼信耶穌,不信耶穌的人都會一起來過聖誕呢?      首先,聖誕節包含信仰與非信仰兩個層面的含義。
  • 聖誕並非耶穌生日?
    其實,耶穌基督的生日不是十二月廿五日,有些基督教學者已經考據出來耶穌根本不是在那一天出生,此一公認的耶誕於聖經新約完全無據,我們不妨摘錄一些這類意見,綜述如後:在公元四世紀以前,並無慶祝耶穌生日,新約亦無載何日是衪的生辰,各門徒的筆記亦無提及,《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後兩書》等等也從未提到慶祝聖誕,直至第四世紀才由羅馬教廷宣布此日為耶穌生日予以慶祝。
  • 聖誕節必看合家歡電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之聖誕冷知識
    海報來自《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為了更好地注意到電影的更多細節,建議觀看電影前先看這篇文章中關於聖誕冷知識的介紹。圖片來自《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聖誕老人養成記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紈絝子弟被郵局老爸送到邊遠混亂地區做郵遞員,遭遇性情古怪的玩具製作人,成為朋友並和解了部族爭鬥,陰差陽錯的成就了聖誕老人的傳說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的生日探討 為什麼喜信要告訴牧羊人
    如果我們把耶穌的事當作神話傳說,這些日期沒有也是無所謂的,但如果我們把耶穌當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神物」,這點就不合理,試問如此大神難得來世上走一回,他的信徒又那麼多,怎麼連他哪年出生、生日是幾月幾日都不知道呢。就算他生日不知道,他死時據說已經名滿天下,怎麼也沒有人記得他的忌日。有人可能會說,耶穌生於公元1年,他的生日是聖誕節12月25日,普天之下都知道,你怎麼不知道呢。
  • 聖經證據:耶穌真正的生日不是聖誕節,而是住棚節
    大多數聖經學者和傳道人都會很快地承認他們知道基督不是誕生於12月25日。然而,儘管事實上這個日子起源於紀念太陽神誕生日的所謂「農神節」的異教慶祝,他們卻主張:在這日慶祝主耶穌誕生與在其它任何日期慶祝均一樣適當。
  • 【聖誕快樂】其他國家都是怎麼過聖誕節的?這些聖誕冷知識,你知道嗎?
    2020即將結束,也迎來了平安夜和聖誕節。 平安夜,即聖誕節前夕,由於中西文化的結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俄羅斯 關於俄羅斯聖誕節你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是人們在1月7日這天來慶祝這一節日,因為俄羅斯正統教使用的是朱利安日曆。當第一顆星星出現在天空中時,俄羅斯才會聚在一起享受美味的聖誕大餐! 西班牙 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