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為了我那未成形的孩子

2021-02-15 小茹有話說

       一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紀念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今天,也是我的自祭日,紀念我那才是小小胚芽還未成型的孩子。我等這孩子等了三年,今天被判了死刑。

我很難過嗎?哭過一場後,也就罷了,畢竟還未感覺出生命的狀態,也就沒有那血肉相連的痛感。那,我寫下這篇文章是為了什麼?

 

為了質疑?為了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二

25歲那年,我被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診斷為不孕,那時候剛結婚不久。去醫院做檢查的動機有些荒唐。因為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給我算過命,說我將來在生育的問題上會遇到門檻,母親希望證明算命先生為假。當然,提前並未告知我原因,只是不停的催促我。

我是很無所謂的,畢竟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和老公大三相遇,畢業兩年後結婚,彼此是對方的唯一。我不認為自己會出什麼錯。檢查過程中我很輕鬆,B超、卵巢監測等顯示都很良好,最後,拿到六項激素檢測報告單,上面赫然寫著「不孕」兩個字。我呆住了。

 

找到主治醫師,專家看了報告單後說到:「嗯,是多囊。給你開兩個月的藥,先調經,兩個月後再到醫院來做人工促排。」醫生說得很快,說完眼睛看著下一位。

我有些糊塗:「人工促排?那得多長時間?」

「你準備個半年吧,要在規定時間到醫院來打針。」

我還是疑惑,又問道:「手術得多少錢?」

專家拿開我的病例,快速的說:「兩三萬吧。」

我還想問些什麼,身後排號的人就把我擠到一邊去了。再看後面那排的長長的隊伍,我也就不好多打擾,訕訕的走了出來。

我沮喪地對母親說:「醫生說是多囊。」母親沒多說什麼,轉過身去交費拿藥。

我抬起頭,這才注意到,姐姐給我預約的,是省婦幼保健院的不孕不育科。這裡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在湖北做手術已是不可能。那時候我剛在老公的城市找到工作,放棄很可惜。再就是,我不太相信醫生說的。畢竟我還這麼年輕。

接下來我在工作的城市做了相同的檢查,中心醫院的不孕不育科給出了相同的答案。不同的是,主治的王醫生看了我的年齡後,輕輕的說了句:「如果不是那麼急的話,你還可以再等兩年。」

我決定再等兩年。不過,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我並不是一事無做。

 

我很努力的調整自己。

首先是調經。從少女時期,我就有很嚴重的痛經史,是痛得會上吐下瀉休克的那種。25歲之後就是不準,常常兩個多月來一次。開始是吃醫生開的西藥,達英35。人迅速的發胖,不願意再吃,停藥。

接著嘗試各種補品、保健品。比如當地很暢銷的魚膠,相識的魚膠店主跟我說,吃這個很好,補血、養氣、補充膠原蛋白、調節內分泌。聽到「調節內分泌」五個字,我兩眼冒著光。二話不說,買了一些回去燉著吃。

確實是很好,吃了一個星期後,很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氣色紅潤了,皮膚好了,也不痛經了。

然而。

半年過去,毫無動靜。並且,繼續長胖。大概我的體質是屬於喝水都能長胖的。

 

也吃過澳洲的保健品,比如月見草油、聖潔莓。

痛經有改善。

 

懷孕,並沒有。

 

接下來調整心情。嘗試不給自己壓力,學習書法、繪畫、遊泳、瑜伽,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也是讓自己放鬆的方式。在三年的時間裡,婆家未給我任何的壓力,未提一句生孩子的話題,老公也是很體諒我,很照顧我的生活和情緒。

 

然而。

 

一切照舊。

 

再就是找中醫。而我工作的城市也是以中醫聞名。但畢竟是外地人,尋醫的過程頗為坎坷。

先是去的中醫院。原本以為是老中醫坐診,結果檢查的套路和之前並無二致。中途我逃了出來。

也不停的向周邊的人打聽好的中醫。同事推薦了一位。尋醫問診的過程中,我熟稔的講述了自己的狀況,中醫沉默了一會,說:「你還是到廣州的大醫院看看吧。」

 

以前的同事也跟我推薦了一位湖北中醫院的醫生。她就是在這位醫生的調理下懷孕了的,被人稱為「送子觀音」。這位同事的情況和我相似,我的心情,她能懂。但是她懷上了,她的喜悅,我不曾擁有。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未能成行。

 

再之後,在某次聚會中認識一朋友,我們相聊甚歡。之後斷斷續續也有聯繫。某次聊天中我想起她是本地人,應該有認識的中醫。她問我怎麼了。我並沒有隱瞞自己的狀況。然後她說:「我跟你一樣。」我們同病相憐。

過了一星期後,這位朋友突然聯繫我:「我懷上了。」她是那麼的喜悅,我是那麼的為她開心。然後她說:「你趕緊去找濠江區的某某中醫,很厲害,我就是吃他開的中藥懷上的。」我仿佛看到了救星。我以為勝利就在前方。我以為這一次沒得錯了。

 

然而。

 

中醫的店鋪開在鄉村一偏僻的小巷裡。我們開著車在周圍兜兜轉轉多次,愣是沒找到位置,百度地圖上也無顯示。朋友恨不得插翅飛過來給我們引路,可惜她正是懷孕前三個月,不宜出行。後來終於找到了,夕陽西下,已是近黃昏。

中醫給我把了下脈,又給老公把了脈,問我:

「結婚幾年了?

我說:「三年了。」

「是否生育過?」

「沒有。」

「是否吃過西藥?」

「兩年前吃過兩個月。」

中醫說:「你得到中心醫院去做手術,吃過西藥,我沒辦法。」

我說:「就這些?」

中醫說:「嗯。」然後示意我們離開。

我雖然不太明白其中的邏輯:兩年前吃過了西藥,現在就沒有辦法用中藥調理。但我接受中醫給的答案。我已然習慣了失望。

回家的路上,夕陽已沉,我們一路沉默。

 

我是不是該絕望了呢?

 

然而,

並沒有。

 

我信了佛教。

 

信佛教很偶然。在信佛教之前,我就相信著因果輪迴報應之說。入佛教之門,你得需要一個引路人。同校的高老師就是這麼個引路人。高老師帶著我和老公見了他的老師,一位黨校的教授,佛教堅定不移的信仰者。

這位教授給了我們很多書。其中一本是《了凡四訓》。了解佛教的都知道這是一本什麼書,無需我贅言。我受了一定的影響,也儘可能的做自己能夠做的事。

 

然後就是吃素。一方面的考慮是怕肉類食物含有激素,加重病情;另一方面,是為了修行。今年9月份開學以來,每天下午4點半之後,我會一個人來回步行四裡多路,到淨天行廚的素食館吃素。素食館經常會有善行者捐助的免費就餐活動。每一次工作人員遞餐盤的時候,都會用不熟練的普通話說:

「感謝茹素。」

 

就這樣,我吃了一個多月的免費的晚餐。

其實,我並不是愛佔便宜之人。

我是真心的想吃素。

我們學校本來就是免費就餐的。

好了,不用解釋了。

 

今年暑假的時候,母親也過來照顧了我一段時間,從暑假開始,我也嘗試著吃燕窩,一星期大概兩次。

練習瑜伽和學習繪畫。中間偶爾有中斷。

7月到11月,基本就是這麼過來的。

 

11月19號那天,學校舉行運動會。我有60米短跑的項目。那段時間總是昏昏沉沉,走路沒勁,不想動。我準備棄權。我怕我跑個倒數第一。其實得倒一不可怕,可怕的是胖子得倒一,跑的姿態還不好看。走過操場,被學生攔住:

「老師,等會你有比賽吧?」

我說:「你怎麼知道?」

「全班都知道啊!」

「我們會為你加油的!」

 

一瞬間,我的熱情被點燃。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連試都沒試就放棄!你要為學生做好榜樣!

高二(17)班的娃們,我愛你們。

 

我換上(28)班的班服,(同樣,我也愛你們!)在起跑線上做著準備。我的兩眼,放出銳利的光芒,像老鷹一樣,凝重的望著終點線,等待著槍響的那一刻,起跑、加速、衝刺!我竟然,跑了第三名!漫長的60米!輝煌的成績!

 

「給,比賽的視頻。」同事把她的手機拿給我看。

好一個······的胖子,不說了,我要歇會。      

晚上回家後,感覺不太對勁。我試著用大衛測了下。然後,人就蒙了。老公看了結果也蒙了。

赫然兩道槓。老天似乎總是很喜歡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給人以驚喜。

不相信,第二天繼續測。

第三天換試紙,繼續測。結果一致。

大悲之後的大喜,大喜過後的激動。

     

然後請假去做檢查。可能是還太早,抽血顯示正常,B超未見孕囊。醫生讓一周之後再來。

果斷的跟學校請了一個星期的假。換了一個醫生,很偶然的,就是兩年前給我做檢查的中心醫院生殖中心的那位醫生。

繼續抽血,數值和一周前對比並未翻倍,增長緩慢、孕酮降低。B超顯示,有孕囊,未見胚芽胎心。醫生說:情況並不好。問我是保還是放棄。

我和老公堅定的說:「保。」

打了三天大劑量的黃體酮。這三天的時間很煎熬,諮詢了很多人,不同的人給了不同的答案,但總體的觀點一致:優生優育。強保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三天後繼續抽血,翻倍情況有改善。醫生繼續問我:「是保還是順其自然?」

這一次我們動搖了,我說:「順其自然吧。」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強留也留不住。

醫生點點頭,讓我們一星期後再來。中間若有情況,及時就診。

 

回學校上課,晚上就出了狀況,於是又緊急請假。學校讓才出月子不久的石老師幫忙代課。在這裡表示感謝。

 

一周後,B超顯示有孕囊,有胚芽,無胎心。

醫生說:「這種情況,只能順其自然了。」

我不甘心,問道:「現在保還可以嗎?」

醫生說:「那你第二天就應該再來找我的······不過,你這個情況,保也未必保得住。」

 

又過一個星期,也就是今天,繼續B超,顯示:未見胎心。孕囊也未見長大。

 

醫生很忙。她的辦公室擠滿了人。在內室做檢測的空隙她出來喝口水,看到我後,問我:「情況怎樣?」

我把B超單遞過去。

醫生輕聲說:「到樓下去做人流吧。我們盡力了。」

我問:「可以回老家做嗎?」

醫生說:「可以的。是你自己回去還是你老公陪著一起?」

我說:「我自己,老公要上班。」

醫生說:「那你一個人要小心。是坐飛機還是高鐵?」

我說:「準備坐火車。」

醫生說:「路途波折,你要照顧好自己。儘量減短出行的時間。」

 

醫生,謝謝您。

 

          三

 

如果你懂我的艱難,就會懂我現在的心酸。

 

文章的開頭我說,寫下這篇文章,是為了質疑和反思。那麼,現在就要開始了。

少女時代以來,我並無任何不良的習慣,比如抽菸、喝酒等;也很少吃涼性的食物,因為有痛經史。有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會熬夜,但不超過12點。我身體素質很好,從小到大進醫院的次數屈指可數,僅有的幾次基本是因為痛經。我老公無不良嗜好,有做過檢查,一切正常。我們都是彼此的唯一,你懂的。

 

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不孕不育科就診的時候,那裡的人群之多,讓我震驚。

 

買月見草和聖潔莓來吃,不懂服用方法。某寶上去搜一搜,熱銷的幾個店裡,幾千幾千的評價,多囊的字眼,出現得最多。每個店都是如此。

 

也會和朋友談我的狀況。每當我開個頭,朋友就會說:那個誰誰誰,也是這樣的。

我朋友並不多,然而我不多的朋友裡,和我類似情況的有三四個。

差不多可以這麼說,就我身邊朋友的數據來看,每三個人,就有一個備孕困難。

 

在中心醫院的醫生那裡就診的時候,圍滿醫生的,都是準備或者已經在試管的女士。他們天天要來打針,我和其中一人比較熟了,今天她問我:情況怎樣?

我說:不好。

周圍的人就說:那得重新試管吧?

那朋友說:她是自然懷孕的。然後周圍沉默了。

你看,在這樣的環境中,貌似我還幸運一點,因為,我是自然懷孕的。雖然情況並不好。

 

以前「人流」的字眼對我來說是恐怖的代名詞,現在會覺得,至少比多囊好。至少還表明,你懷上過啊。

 

好像女孩過了25歲,內分泌就容易出現問題。月經開始不準了,人開始發胖了,脾氣好像越來越壞了,備孕,越來越難了。

 

是什麼在影響我們的身體激素?

 

自然規律?工作壓力大?輻射?食物?或是農藥?

不得而知。

 

記得不久前看過一篇文章,據說是終南山院士的呼籲:農藥若不控制,50年後中國人將生不出孩子!

不管別人信不信,我信。

 

現在二胎倒是放開了,我倒是想生呢。可首先,你得先讓我能生一胎啊。

 

我是個敢於跟惡勢力做抗爭的人,若有人威脅到了我孩子的身心健康,我相信我會不顧一切的與之鬥爭。但首先,我還是得有個孩子。

 

28歲,本應該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

 

不親身經歷,你不會懂我的苦。

 

可我的苦,和在生殖中心遇到的朋友而言,又算得了什麼呢?天天的的天天,她要打針,要促排,要檢測,要接受試管手術的痛苦,要接受手術失敗的風險。生理的痛苦尚且能忍受,心理的呢?她的表情一直以來都很平靜,和我說話都是笑著的,話語輕柔,臉色蒼白,略帶些浮腫。

 

我會走上相同的道路嗎?我很害怕。

 

為什麼要寫下這篇文章,把自己的隱私暴露於世?我覺得,若我的隱私能換取一點社會對女性生育問題的關注,也算得上功德一件。畢竟我還想生孩子,我得積德。

 

下一個孩子還會有嗎?大概會有吧。

 

我希望。

 

可同時在網上搜索新聞——《終南山:農藥不控制,50年後中國人將生不出孩子》

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國家公祭日|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83年過去了,見證者正在凋零,血與淚的記憶卻不能忘,不敢忘! 他們一生背負血淚記憶,深藏著中國那段最屈辱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和輝煌。歲月流逝,他們逐漸凋零,但歷史不容忘卻。每一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 天津大爆炸5周年祭:為了不忘卻的紀念
    但那些痛徹心扉的苦痛、泣不成聲的動容,那些天人永隔的悲慟、無處安置的懷想,還有那些已經遠去卻依舊在記憶裡鮮活稚嫩的人,我們不該、也不能忘記。 「我在車上,去塘沽。如果我回不來,我爸就是你爸,記得給我媽上墳。」他清楚自己此番前去所面臨的危險,卻沒有絲毫膽怯;他明白自己可能就此一去無回,卻沒有想過退縮。
  • 朱令:為了忘卻的紀念
    我翻出三年前自己寫的文章,再發表一次,無他,如題,為了不忘切的紀念,為了她和她堅強如初的父母,在對抗人世滄桑上,他們太有經驗了,也太有韌性了,誰能替代他們過哪怕一天呢?誰做得到?想為朱令寫個文章的念頭,已經纏繞在我心頭很久了,射手座的朱令,生於1973年11月24日,在2013年的今天,四十歲,已屆不惑之年,她依然跟自己年邁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不能自理。1994年11月24日,她21歲生日那天,她開始肚子疼,12月份胃疼,而後頭髮脫落。
  • 為了忘卻的紀念——「9·11」電影事件簿
    在「9·11」事件5周年之際,敘說這些電影的存在,可能是為了紀念,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為了忘卻的紀念可能才是最好的紀念吧。  第一類 事件發生時  關鍵詞:生存  《93號航班》 (2006年)     影片一開始,奧利弗·斯通就以銀幕中央黑色醒目的字幕「為了勇氣與生存」來作為開篇題記。導演奧利弗·斯通表示,這雖然不能說是一部紀錄片,但片中大部分細節都是真實的。而一直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奧利弗·斯通,這一次卻出人意料地「主旋律」起來,美國媒體一致認為,本片充滿了對死難者和那些表現勇敢的小人物的尊敬。美國《新聞周刊》評論說,「影片歌頌了聯繫你我的紐帶,歌頌了真善美的存在。」
  • 為了不被忘卻的紀念——看電影《八佰》
    《八佰》以皮影戲的形式用隱喻蒙太奇的手法引入了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單槍匹馬衝向曹操軍隊的畫面,一下子就把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整體氣勢烘託了出來;而戰場上的那匹奔騰的白馬,也暗含著頑強的精神。但這些精神隱喻最終落到了什麼載體上呢?
  • 三弦,何玉生,我的父親——為了忘卻的紀念
    那場景,用兩個字形容便是生猛,此後的25年間,再也不能如此直觀地見到這種生猛,或者生猛已轉入地下。25載嬉笑怒罵,有人悄然異化,有人早已西去,有人淪為小眾,有人羽化成仙。中國搖滾,這四個大字頗有些沉重,仿佛一個剛剛青春期剛過完的青年,迷茫,搖擺,失了血性。也罷,不談今日,只作回望,看那來自94紅磡的隻言片語,權當紀念。
  • 為了忘卻的紀念
    該片巧妙之處是一個充滿仁愛之心的父親是如何絞盡腦汁避免孩子在戰火紛飛中幼小的心靈烙下重創,故事以喜劇的形式表現了保護孩子如何逃亡的故事,讓人笑中帶淚,被偉大的父愛給震驚了。戰爭固然很殘酷無人性,但最關鍵的是人們於罹難中不拋棄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種精神是值得抒寫的。
  • 亞洲杯風雲│中泰之戰:為了忘卻的紀念
    而目前在國足陣中,馮瀟霆、武磊、郜林等六名球員都曾親歷過那場1:5,對他們來說,這場八分之一決賽的意義,或許不僅僅是復仇,更是為了那一場忘卻的紀念。而去年跟泰國隊2:0獲勝的那場熱身賽中,鄭智就曾首發並擔任隊長,那也是他代表國家隊踢的第100場比賽。吳曦能否上場成疑,黃牌成最大隱患在對陣韓國隊的小組賽中,裡皮特意沒有派上肩傷未愈的武磊,就是為了備戰淘汰賽,從這幾天的國足訓練來看,武磊一直沒有參與球隊的對抗訓練,而是獨自進行停接球以及射門的練習,不過裡皮已經承諾將在第四場比賽派他出場。
  • 誦讀時光(第109期)不能忘卻的紀念
    不能忘卻的紀念艾倫   又到「和平紀念日」了,虞美人花再一次在11月11日盛大開放。開放在胸前,熱血在心中激蕩。今年,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取消了聚集活動。《不能忘卻的紀念》同題詩艾倫踩著金秋鬆軟的楓葉在和平的陽光下追尋你的足跡如火的虞美人映紅胸膛那一年別離的思緒扯斷風帆尊嚴的淚水在槍林彈雨中風乾多少次夢回故土黑暗將希望的眸子遮掩生命託起太陽
  • 《天使的心跳》為了忘卻的留念
    這部動畫的設定又讓我不禁想起東野圭吾的《悖論13》。一個是死後的奇異世界,一個是死後掉進的平行時空。所謂「死後的世界」,賜予人以生的希望,卻又不得不在離開時將他們的回憶依數消弭。最令人悲傷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忘卻。——謹以此篇送給仲村由理。一個人氣不如萌萌噠立華奏但依然帥氣可愛的第二號女主。仲村由理。
  • 電影+書目推薦丨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
    ——《南京那一年》1937年12月13日,這個日子,南京,是心碎之城,是血雨腥風山河破碎……今天是國家公祭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八十三周年。對於孩子,我們是否可以將這段殘酷的歷史講給他們聽呢?這個世界並不像童話故事那樣完美,世界上會有戰爭、苦難和罪惡,用正確的方式給孩子揭示世界的灰暗面,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思想的啟蒙。
  • 二零二零性別群像:為了忘卻的紀念
    這位33歲廣東女子被孩子的父親拋屍大海,兩天後被海浪衝上沙灘。無際的太平洋無法隱匿屍首,小區的化糞池同樣如此。衝洗了38車糞水後,杭州警方確認找到失蹤的來女士,她最後的下落是被丈夫衝進下水道。還未從震驚中恢復的人們,驚醒般地開始集體回憶身邊無故消失的已婚女性們。
  • 為了忘卻的回憶
    《為了忘卻的回憶一 撿豬糞天剛泛魚肚白,或者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要起床了,不是為什麼,而是為了能夠撿到更多的豬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極少用化肥,有的只是用豬糞、屎和尿等去澆菜,澆地瓜,澆粟子,澆煙苗,澆果樹……誰家的副業多,豬糞的需求量就大,那麼誰家的孩子就要多撿豬糞,要不然就要受到父母親的懲罰:減少飯量,甚至只許吃其它雜糧。記得小時候,我家種植特多的地瓜、小粟子和菸葉,所以我和大哥一年到頭都要早起撿豬糞,一天也不落下。
  • 《老虎隊》:為了難以忘卻的紀念,緬懷那些為和平犧牲的生命
    為了籌建老虎隊,文化水平在線的毛寶也用心良苦,抓組織紀律,吸納新鮮血液,不斷的給戰友打雞血,讓他們隨時處於亢奮狀態,為的就是隨時做好迎戰的準備。毛寶這個角色塑造得很給力,有血有肉,聰明勇敢,講原則,更講謀略。這樣的角色有很多,他們都很優秀,大公無私,以身作則,這樣高光的人設現在看來是稀缺,但過去國內抗戰的時候比比皆是。
  • 為了忘卻的紀念——致楊德昌君
    那時,徐進良B要拍片,因對先前的編劇不甚滿意,他太太便建議了三個編劇的人選,包括寫小說的我、寫散文的林清玄、寫報導文學的陳銘磻,共同編寫了《香火》(1978)這個電影劇本。這是我第一次和「中影」接觸,為了改劇本,常得去「中影」開會,其他兩人很忙,所以通常是我去跟那些老先生們開會,因而認識明驥先生。
  • 清明節:不能忘卻的紀念,紀錄片裡的「戰疫紀」
    記錄,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生死一線「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這是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的名言。身邊,29歲的醫生程文濤一句句勸慰:「咱們都要好好的活著,我們都這麼努力,你可千萬不能想不開。」
  •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此刻,向30餘萬遇難同胞致哀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91歲高齡的夏淑琴老人說,自己8歲從「死人窩」裡爬出來,「我想念我的親人們,他們死得太慘。我不知道未來還能來參加幾次家祭,希望有生之年,日本政府親口對我說一聲『對不起』,我也就心安了。」這座城,這樣紀念今天,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南京上空。全國多地也將同步舉行悼念活動,緬懷遇難同胞。
  • 為了忘卻的紀念:書吧復工證明和空空的西湖
    那日,當看到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企業和建設工程復工復產的通知》中把書店列入負面清單行業,要推遲復工的時候,心裡又是咯噔了一下:
  • 《日本鬼子》-不能忘卻的過去。謹以此文紀念《九·一八》(原創
    《日本鬼子》-不能忘卻的過去。謹以此文作為《九·一八》的紀念 《日本鬼子》是日本導演松井稔於2001年拍攝的一部講述日本侵略者在長達15年的侵華戰爭期間所犯罪行的記錄片。其中一個老兵講到「一次,他們襲擊了一個村莊,當來到一個人家時,看到一個年青婦女和一個幼小的孩子嚇得渾身發抖。那老兵欲對少婦施暴而遭到抵抗,於是便揪著她的頭髮將其拖出屋外,將其在水井沿上連撞幾下後投入水井。當哭泣的小孩欲向井裡看其母親時,也滑落井內,他便命部下向井內投了手榴彈」。 講這一段經歷時他是那樣的平靜,而此時他的膝蓋上還抱著自己的孫子。
  • 楊冪:我不能為了孩子,放棄事業啊
    楊冪離婚以後有媒體採訪她,問她為什麼不經常回家探望女兒,楊冪回答說:我不能為了孩子就放棄事業啊!當然想當年楊冪在圈內確實很辛苦,她不想為了孩子就放棄事業的想法也是完全能夠理解的。楊冪應該也不是不愛女兒,而是事業在她心目中也確實佔據著很重的分量,畢竟辛苦得來的一切,誰能輕易放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