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歲,開始列遺願清單...

2021-02-19 哈叔的職場微課堂

  哈叔  第523篇原創文章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項調查:

詢問一千名採訪對象,是否希望提前知道自己的死期,96%的人回答不願意。

這是電影《遺願清單》裡的一段話。

如果你沒看過這部電影,我建議你回頭去看一看,也許你的人生會因此而改寫。

昨天晚上,我在二刷了之後,在手機備忘錄裡,洋洋灑灑地列了十來條待辦清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全部實現。

30歲,列遺願清單,這聽起來很滑稽,甚至有點不吉利,但如果能夠提前知道自己的死期,我會是那4%想知道答案的人。

很多時候,對於「死亡」,我們是比較忌諱去談論的,或是認為不太吉利,或是覺得太過傷感,也可能是恐懼。

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對死亡避而不談,對生死沒有足夠的思考和準備,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狀態。

對一件事如果總是迴避、閃躲的話,那麼往往會有兩種結果:1. 做不好這件事;2. 遺憾太多。

人生也是如此!

所以,很多人到了生命的盡頭,發現自己並沒有過好這一生,有很多的遺憾。

那麼,問題也隨之來了: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呢?

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我們想要過好這一生,就從直面死亡,從列出「遺願清單」開始。

 01 

為什麼建議你列「遺願清單」

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些想做的事,我們沒有去嘗試,一些想去的地方,我們遲遲沒有去呢?

能列出的原因很多,比如沒有錢,沒有時間,沒有精力...

這些理由都成立,但歸根結底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時間還很多,生命還很長。

正因為這樣的心理,所以就會習慣性地往後推,今天做不了的,那就明天再做,現在去不了的地方,那就以後再去吧。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就這麼不了了之或是來不及。

但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明天和意外,你真得沒辦法預測哪一個會先來,人生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太多的後會無期。

這也是我建議你要直面死亡,要列「遺憾清單」的原因,哪怕你現在很年輕。

有些事,真得是越早幹越好,否則真得會來不及。

列「遺願清單」的意義有兩點:1. 有緊迫感;2. 有了目標。

沒有目標的努力,不僅效率低下,過得渾渾噩噩,還特別容易迷茫、懈怠、心累。

而一旦你明確了目標,心裡有了方向,往往就會戰鬥力爆表,會強大到自己都難以置信,同時也會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我認識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在成為作家之前,他是一名廚師,整天在後廚裡忙活。

有一天,他和朋友驅車趕往外地參加一好友的婚禮,結果在路上出了車禍,朋友走了,他活了下來。

他說,躺在病床上的那幾個月,我想了很多,人生太過無常,趁有機會活著,要幹點有意義的事。

於是,他在紙上寫了十多件要做的事,比如寫一本書,去10個國家旅行,去一趟西藏...

出院後,他依舊在廚房裡忙活,但下班回到家,他開始嘗試著在網上寫小說,出書是他青年時期的一個夢想。

兩年多地默默堅持,他有了一大批讀者,後來真得出了書,慢慢地成為一個職業作家。

如今,他去過的國家多達20多個。

如果沒有經歷那場生死,他的人生或許仍是原來那副模樣,倒不是說之前的人生有多不好,但相比起現在來說,總是少了點味道。

我時常感慨人生的詭秘和奇妙,每個人的人生其實有千萬種模樣,只是我們未曾去揭開面紗。

或是因為懶,或是因為不夠勇敢。

 02 

如何列「遺願清單」

新的問題又來了:如何列「遺願清單」呢?

這同樣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千人千面,層次不同,追求不同,夢想不同,但同樣可以有所參考。

在澳大利亞,有個名叫布羅妮·瓦爾的護士,多年來一直從事舒緩療法護理工作,照顧生命僅剩12周的病人。

她將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寫成了一本書,名為《人在彌留之際的五大憾事》:

1. 一生都在按別人的期望生活,沒有勇氣活出真正的自己;

2. 過於拼命工作、掙錢,錯過了陪伴家人;

3. 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4. 沒有和朋友保持聯絡;

5. 沒能讓自己活得開心點;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有質感,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才能在生命抵達盡頭時少一點遺憾,那麼你可以參考這五點,然後好好思考。

說幾句心裡話,送給你們,也是送給我自己。

很多時候,世俗的標準和眼光,往往都是錯的。

不是不離婚的婚姻,就是幸福美滿的;不是掙不到錢的人生,就是失敗的;

港劇裡常有這樣一句臺詞:做人吶,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所以,不要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不要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從而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人生是自己的,怎麼走,應該你自己說了算,去做你喜歡的事,和讓你幸福的人在一起。

有人說,成年人的命都是錢給的。

對此,我深以為然,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經常說,人一定要努力掙錢。

但是,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比錢來得更重要,比如陪伴父母、見證孩子的成長,白頭偕老的愛情,死生不二的友誼...

在努力奮鬥的路上,別忽略了路邊的風景,否則你的人生,將會有很多的遺憾和孤寂。

人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有質感,活得精彩,活得有血有肉,這才是對生命最大的不辜負。

列一份遺願清單吧,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勇敢地、努力地去過你想要的生活!

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寫留言」處暢所欲言,互相交流。

文/哈叔

寫於2019.4.10

作者簡介:哈叔,喜歡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通俗易懂,簡練精闢。新浪微博:哈叔微職場。

  推 薦 學 習  

29節精品課

原價 399元 ,現新春特價

只需69元

掃碼即可快速聽課

  戳閱讀原文,查看課程詳情

相關焦點

  • 大張偉自稱內心不快樂 列了30個遺願清單
    30個遺願,25個是吃喝玩樂  新快報:花兒樂隊解散兩年多了,這次推出全新個人專輯《大張旗鼓》,你自己一手包辦了幾乎全部的詞曲和編曲,對於專輯的反應有什麼期望?  大張偉:這麼跟你說吧,好也不會怎麼樣,不好也就這樣啦。當然還是希望專輯成績好吧,努力吧,但是這些就是看命。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四個月前,《我的遺願清單》在主劇場落下最後一個音符,四個月後,這座承載著希望與感動的舞臺將再次搭建而起。雖名為「遺願」,卻用「輕鬆」的方式講述「沉重」的話題。它喚起我們對於「友情」、「自由」、「青春」的回憶和憧憬,在笑淚中再次出發,在劇場裡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
  • 日版《遺願清單》:清新細膩的遺願清單
    正如您所知,這樣清零遺願的題材,早在2007年就有美國的華納公司最先出品美版《遺願清單》了,美版《遺願清單》在羅伯•萊納執導下,頗為從男性的視覺去講述了關於為遺願清單的絕症男兒們那豪氣的一面。而在這次翻版的日版《遺願清單》,日本導演犬童一心,則從溫柔和細膩的女性角度講述了兩個身患絕症的女士努力為小女孩完成臨死前未完成的遺願的故事。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8月24日開啟銷售
    也正是這樣,給自己一份「遺願清單」(Bucket list),也成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而他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二人雖是同學可感情並不深,劉寶認為就算自己離開了人世楊曉宇也不會傷心,便向他提出如果一起執行清單就願意支付其高額的費用。
  • 一張「遺願清單」扭轉生活
    在寫下一張遺願清單後,一個曾經「肥胖、悲觀、孤單」的迷茫女人徹底扭轉了她的生活。  Fed-up Laura Lawson, 26, piled on the pounds after spending every weekend binge drinking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 【愛電影】《遺願清單》
    而就在幾天前的晚上,在已經爆滿的硬碟裡隨意翻看到了這部電影,我想這是上天的指引。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一個病房裡兩位垂暮老人的故事。他們一位是億萬富翁愛德華(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白手起家有錢有權的孤家寡人;一位是修車工卡特(摩根·弗裡曼 飾演),年輕時為了家人放棄了歷史教授的夢想,生活清貧但家庭幸福。他們身份懸殊卻都身患癌症,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一次次化療把他們折磨得不成樣子。
  • 《遺願清單》清單
    罹患絕症的二人在醫院相遇,為實現一名12歲女孩的「遺願清單」而展開故事。她們要做的都是以前的自己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首次體驗打破自己的那層外殼,享受人生的幸福——「無論如何,人生要有所改變」。兩個不知道該幹嘛的失意女性撿到「亡故」小姑娘的遺願清單,終歸實現的是她人的願望;但最後一條宇宙旅行用花不完的身外之物得以實現,還是略略升華了一下整部片的段位。
  • 深圳保利劇院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本周四開票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葉梅)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將於8月15日-16日在保利劇院連演三場,這是一個關於「友情」「愛情」「自由」的故事,感興趣的觀眾可以搬好小板凳,於7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30開始搶票啦。
  • 《遺願清單》這才是女王的打開方式——遺願清單
    說出來我都不信,因為一首歌,就是上面這首竹內瑪莉亞的《旅のつづき》,莫名聽著很有感覺,然後順著qq音樂僅有的42條評論竟然去找到了這首歌是去年電影《遺願清單》的片尾曲。》,一開始搜索我還納悶為啥美國電影用日本歌做主題曲,後來才發現原來日本2019年有一版翻拍。
  • 距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成都站演出還有6天
    《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故事梗概 從少管所裡放出來的叛逆青年楊曉宇,因缺失愛與關照,萌發了輕生的念頭。 《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二人雖是同學可感情並不深,劉寶認為就算自己離開了人世楊曉宇也不會傷心,便向他提出如果一起執行清單就願意支付其高額的費用。
  • 感情細膩極致催淚——《遺願清單》
    比起美版原版,日版《遺願清單》採用女性為主角,感情更加細膩豐富,催淚效果更強。北原幸枝是一位古稀老人,扮演者吉永小百合已經75歲,一直在家擔任家庭主婦,照顧老頭子和兒子。某天胃疼難受,北原幸枝實在熬不住才去醫院檢查,結果一查就是IV期晚期,時日不多。剛田麻子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強人,扮演者天海祐希已經53歲,擔任一家上市公司的社長,身價不菲,但也敗給了卵巢癌,癌症擴散到肝臟,同樣時間不多。
  • 《遺願清單》【遺願清單】在生命結束之前,你還想去做什麼?
    電影的開始和你是一樣的,幸枝決定寫下遺願清單的時候,也不知道想做些什麼,可最後實現了所有的願望。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為家庭付出一直隱忍的幸枝得了癌症,沒有告訴家人。作為大企業社長的真子得了癌症,被老公背叛。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2020年11月6日-7日,由方書劍、周繼琛主演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即將登陸北京保利劇院,和大家在劇場相見啦接下來,就和劇院君一起通過這篇觀劇導賞,提前感受下《我的遺願清單》的精彩之處吧~觀劇導賞,提前感受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文:Lynchie在2019年看過的中文音樂劇中,《我的遺願清單》算是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部。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2020年11月6日-7日,由方書劍、周繼琛主演的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即將登陸北京保利劇院,和大家在劇場相見啦 接下來,就和劇院君一起通過這篇觀劇導賞,提前感受下《我的遺願清單》的精彩之處吧~
  • 《遺願清單》可以
    吉永小百合將與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遺願清單]!2007年的原版[遺願清單]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編,兩位主角則選擇以女性角色來展現。影片將描繪家庭主婦(吉永小百合 飾)與女社長(天海佑希 飾)皆因病住院,時日無多,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兩人便開始製作遺願清單,展開人生的另一頁。
  • 《遺願清單》:願雖死猶生,每一天都不辜負
    《遺願清單》一部豆瓣高分電影。和多數美產的溫情電影一樣,些許的俗套。糾葛著溫情,內心解放與自我救贖。我不得不承認,衝著影評和高分,才選擇觀看的這部電影。看完我哭了!每個人都會衰老,面對疾病與死亡。當我們回首自己的一生,有多少人能說自己一輩子都很幸福,沒有任何遺憾呢?
  • 《遺願清單》為自己寫一份遺願清單
    吉永小百合,天海佑希,兩個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光是知道她們兩個合作的作品,就迫不及待下載來看。故事的設計非常有意思,淚點也很多。只可惜在節奏上的張力略微遜色,若是在遺願上再多幾個,用快速切換鏡頭的方式去表達,會更加感人。此外北原的家人轉變有些過快,人物的塑造不夠立體了。這些都是可以深化的部分,覺得有一些可惜。
  • ...莎士比亞影像展0703北京開幕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中文版...
    Mailive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中文版0803北京上演從8月3日開始,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中文版將在北京上演,劇作將由何念和馬達執導,周可人、張智涵、方書劍和周繼琛主演。《我的遺願清單》講述剛從少管所裡放出來的叛逆青年楊曉宇,承受不了生活的壓力,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卻在此時接到了一通宣判他「死刑」的電話——醫院查出他患了癌症。
  • 豆瓣高評分電影,《遺願清單》:兩個男人尋找生命盡頭的快樂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遺願清單》,《遺願清單》是一部由羅伯·萊納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西恩·海耶斯等主演的喜劇片,於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2009年,該片獲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從那以後,這部電影便對很多生命到了盡頭的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 遺願清單 2021-2-24
    如果生命開始倒計時,你會怎麼過? 電影《遺願清單》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由兩位影帝級演技的傑克·尼科爾森與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 兩個患病的老頭子不巧共住一個病房,一個是自大果決的富豪科爾,一個是博學忍讓的黑人卡特,兩人開始互相看不慣,時間一長又建立了友誼,得知雙方都僅剩半年,二人決定一起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 卡特列下遺願清單: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親眼目睹奇蹟;開一次野馬跑車;大笑到流出眼淚……,但是,卻將寫好的清單扔到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