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十四回中,王熙鳳過生日,眾人都在給王熙鳳慶生,賈璉卻趁機會在家裡與鮑二家的偷情,結果被王熙鳳抓了現場。
第二十一回,女兒巧姐生病,賈璉與多姑娘偷偷摸摸在外邊偷情,到現在媳婦生日賈璉在家偷情,這由外及內的過程,可以看出賈璉的膽子越來越大了。
為什麼賈璉一而再再而三的偷情,他與王熙鳳的感情到底怎麼樣?
從賈璉和王熙鳳之間的情模式,我們能夠得到怎樣的啟示呢?
1. 賈璉與王熙鳳之間是真愛?
賈璉與王熙鳳的婚姻是封建包辦婚姻,摻雜了很多家族之間的利益關係,但是二人也算是門當戶對,王熙鳳又生的花容月貌,最開始二人之間也是有真感情的。
王熙鳳能夠越來越強勢,也有賈璉一開始比較包容,謙讓的成分。
王熙鳳對賈璉的情感,從賈璉送黛玉回家,有一些時日不在,王熙鳳為他擔心失眠可以看出來。
《紅劉夢》第十三回中寫到:「話說鳳姐兒自賈璉送黛玉往揚州去後,心中實在無趣,每到晚間,不過和平兒說笑一回,就胡亂睡了。」
跟隨賈璉的小廝回來,王熙鳳記掛著賈璉,細問一路平安信息,還連夜打點衣服,親自檢點包裹,細細追想所需何物,一併包藏交付昭兒帶走,她仔細叮囑昭兒照顧好賈璉。
由此可知,王熙鳳對賈璉的感情,正是因為這份感情,王熙鳳才會妒忌賈璉總是沾花惹草,誠然王熙鳳的妒忌中,有要強愛面子的成分,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喜歡賈璉,才會這麼在意。
賈璉和王熙鳳的感情,在最初都是互相的,只是這份感情中間夾雜了太多的利益,還夾雜了傳統的封建思想,所以兩人之間漸行漸遠。
2. 王熙鳳的強勢,讓她與賈璉越走越遠
在與賈璉的婚姻生活中,王熙鳳是強勢的,這種強勢表現在家裡,她把賈璉之前的通房小妾都趕走了,就連陪嫁過來的丫頭也趕走了,只剩下一個平兒。
不僅在家裡,在家族諸多事情上,王熙鳳也是強勢的。
賈芸拜託賈璉找個事情做,本來賈璉看好了一個差事,想要派給賈芸,可是這個差事卻被王熙鳳派給了其他人。
賈芸看到求賈璉不管用,轉而去求王熙鳳,最後,王熙鳳給了賈芸一個大觀園種花草的事情。
《紅樓夢》第十六回,還有一件事情,賈璉的嬤嬤給自己的兒子求差事,同樣找了賈璉幾次未果,求到王熙鳳這裡,王熙鳳很快就給趙嬤嬤的兩個兒子找到了事情做。
趙嬤嬤說:「倒是和奶奶來說是正經,靠著我們爺,只怕我還餓死了呢。」
真的是賈璉不願意管?只怕是王熙鳳的控制欲已經將很多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裡,導致賈璉沒辦法做主,才不得不一直拖延。
封建的男權社會裡,本來男人是佔主導地位的,但是賈璉卻被王熙鳳控制的如此厲害,這些都讓賈璉很壓抑,不僅面子過不去,心裡也是憋屈的。
日積月累,久而久之,再深的情與愛也被消耗殆盡,被壓抑的賈璉只能通過找其他女人來平衡自己婚姻中處於弱勢的狀態。
3.賈璉的偷情,讓二人的情感徹底分離
賈璉偷情一部分源於本能的生理需求,一部分來自於在家庭中的情感壓抑。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女兒巧姐生病,為了孩子,賈璉搬到外書房。離開王熙鳳,短短幾天的自由,賈璉趁機私會多姑娘,一時之間流連忘返。
《紅樓夢》第四十四回,鳳姐慶生宴的空檔,賈璉跟鮑二家的偷情,竟然偷回了家裡,這也從側面看出,王熙鳳在賈璉心中的位置越來越少。
為什麼賈璉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外尋求?
賈璉在家裡找不到尊嚴,找不到自由的空間,就會向外尋求,想透過身體的發洩,透過其他女人的慰藉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心平衡,這也是很多家庭中,強勢女人面臨的問題。
誠然,賈璉是好色的,男權的封建社會三妻四妾,在賈璉的信念系統裡認為,這些是正常的,就連賈母也說到:「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哪裡保得住不這麼著。從小世人都打這麼過的。」
一句話,道出男權封建社會男人們的權威,然而,王熙鳳是個要強的人,她容不得家裡有人比他更受寵,她要的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所以她很強勢的攆走了賈璉身邊的其他女人,她也更加嚴格的控制著賈璉,讓他沒有在外邊沾花惹草的機會。
只是王熙鳳越是如此控制,賈璉向外的反彈力就越會更加嚴重,最終,他不再有顧忌,一步一步走上拋棄王熙鳳,自己尋歡作樂的道路。
4.夫妻之間的相處,平等尊重最重要
從王熙鳳和賈璉的婚姻相處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夫妻之間相處,最重要的不是誰強誰弱,誰能控制得了誰,而是兩人之間能夠互相理解,平等尊重。
假如王熙鳳不那麼強勢,而是有更多的溫柔與尊重,賈璉也不至於一步步與她走遠。
假如賈璉看到王熙鳳對他的愛,能夠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用愛給到王熙鳳更多安全感,王熙鳳也不會越來越控制。
在加上賈璉和王熙鳳的感情之間還夾雜了家族利益,這些利益讓他們的感情變得更加複雜,也更難處理。
所以,夫妻之間的相處,以愛為基礎,但是在愛的基礎上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煙火生活裡的瑣事,能夠在這些平凡的瑣事上做到從愛出發,夫妻感情才能越來越好。
並且,夫妻之間的情感關係越簡單越真誠,才越好相處,越能形成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的模式。
總之,夫妻之間,不要講道理,不要爭強弱,不要糾結利益關係,看到愛,看到彼此好的一面,彼此相濡以沫,才會越來越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