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馬斯克或許都想不通,在德國建一座超級工廠,為什麼就這麼難。
2019年11月,在柏林的一個頒獎典禮上,馬斯克宣布將在柏林郊區——格魯恩海德(Gruenheide)建設超級工廠,該工廠是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的第四座超級工廠,計劃在2021年7月1日前建成投產,預計2022年Model Y的年產量達到50萬臺。但相比11個月建成並投產上海工廠,這座建設時間相對寬鬆的柏林超級工廠,仿佛上演了「蓋房奇遇記」。
錢少事多老闆怪
公開信息顯示,為滿足明年7月的投產計劃,柏林工廠需儘快招募超過7000名生產線工人和100多名工程師,但據《Automobilwoche》報導,特斯拉的招工並不順利,目前該招聘計劃仍有約5000個職位空缺,缺口比例高達70%。此外,依據規劃,特斯拉柏林工廠到2022年將滿負荷運轉,屆時,除了與該項目間接相關的工作崗位,特斯拉還需要在柏林東南部這個只有8000人的格魯海德小鎮再僱用5000人左右。
在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還「天真」地認為柏林工廠很容易招到工人,甚至在採訪中表示:「畢竟在世界其他地方,人們都會想方設法進入特斯拉工作。」
然而現實卻事與願違,與美國和中國不同,德國的員工們似乎並不買帳。儘管馬斯克為招募當地人才展開了瘋狂的廣告宣傳,但不僅應聘者寥寥無幾,很多在職員工還紛紛離職。《Automobilwoche》調查顯示,特斯拉此前招聘的10名工廠建造工程師在試用期結束後均選擇了辭職。
有報告指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僅僅是疫情影響,而是因為德國員工認為特斯拉工廠工作強度過大,與其他車企的待遇存在不小差距。諮詢師表示,同樣的工種,在寶馬每周工作35個小時、還能擁有一年30天假期並拿到高薪;而在特斯拉,必須每周工作80個小時,且假期和薪水都不敵寶馬。這樣的差距,使特斯拉自然成了不受「待見」的那一個。
此外,馬斯克傲慢的態度和解僱員工的隨意,使應聘者望而卻步。2018年,《Wired magazine》雜誌在一篇題為《Dr Elon and Mr Musk》(埃隆博士和馬斯克先生)的文章中寫道,「當馬斯克心情不好時,他就喜歡解僱員工」。幾周前,柏林超級工廠的「開國大將」埃文·霍爾茨基(Evan Horetsky)就因為在會議上反駁了馬斯克而被解僱。
對此,馬斯克卻曾強硬表示,特斯拉的價值是美國汽車行業其他公司總和的兩倍,他有資格掌控一切。
最大變數竟來自「小動物」
招募員工已成柏林超級工廠的一大難題,但「馬老闆」萬萬沒想到,工廠建設最大的變數,竟來自當地的「小動物們」。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的選址位於當地一個自然保護區內,儘管特斯拉已獲得相關部門的伐木許可,允許其砍伐所在地內約82.8公頃的森林,但當地兩家環保組織以其破壞沙蜥和蛇的棲息地及影響爬行動物冬眠期為由,一紙訴狀將其告到了法院。
12月8日德國法院做出臨時決定,勒令暫停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森林清理工作,以待進一步檢查。此前,當地環保組織便以浪費、汙染當地水資源為由狀告特斯拉,後者則承諾未來減少一半用水量。
截止發稿前,德意志新聞社報導稱,德國法院已裁定特斯拉可繼續工廠建設。但當地居民及環保組織對特斯拉的不滿情緒或將持續幹擾工廠建設的進行。
隨著歐洲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企業登陸到這片「沃土」,對特斯拉而言,柏林超級工廠能否如期建成對其在歐洲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由於人員缺乏以及建設中的諸多問題,預計投產時間可能延長三到六個月。也有分析師稱,馬斯克不會允許(延期)發生,無論如何,2021年7月,德國超級工廠都會如期投產,「帳篷車間」便是最好的例子。
此前,特斯拉曾因多起汽車質量問題而飽受外界質疑,如果工廠未能全面竣工就貿然投產,那麼最終為此買單的將是無辜的消費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