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效忠蔣氏半生,被俘後仍要自殺死節,妻兒在臺灣結局如何?

2020-12-23 溫度歷史

杜聿明是陝西米脂縣人,黃埔一期畢業,正宗的「天子門生」,對蔣氏可謂忠心耿耿,唯命是從。雖然平生未打過幾次勝仗,但因為忠誠,頗得蔣氏信任,視其為心腹,而得以不斷升遷。其對蔣氏的忠誠可以從以下幾件事情得出結論:

蔣介石和杜聿明

1942年,中國遠徵軍從緬甸敗退,日軍已經迂迴到後方切斷了遠徵軍回國的道路。史迪威要求杜聿明把部隊撤到印度休整,當時部隊離印度只有300多公裡,而離國內有1000多公裡。且退路已經被切斷,只能翻越野生山回國,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無法補給,各種瘴氣、熱帶病、等等,可以說是兇險萬分。但蔣氏認為撤到印度「喪師辱國」,要求杜聿明把部隊帶回國內。

杜聿明不顧沿途兇險,進入野人山,4萬多人進去,餓死、病死無數,出來只剩3000多人,杜聿明自己也患上瘧疾差點死在野人山裡。杜聿明回國以後到重慶見蔣氏,並自我檢討:「這次作戰失敗是學生指揮無能,未能完成任務,為國爭光,請校長處分。」蔣介石卻把他升為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作為獎賞。當時雲南是大後方,日軍被阻擋在怒江南岸,杜聿明在昆明基本沒什麼事,休息了好幾年。

遠徵軍撤退時路邊遺棄的車輛

雲南是龍雲的地盤,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蔣氏無法插手,早就想除掉龍雲。抗戰勝利沒幾天,蔣介石藉故要龍雲派部隊到越南受降,調走了他的主力,然後要杜聿明以武力方式逼迫龍雲到重慶任職。按杜聿明的說法,自己跟龍雲相處幾年,私人關係好到無話不說的地步。但他接到蔣氏的命令後,卻是不動聲色地做準備,沒給龍雲透露半點消息。武力解決掉龍雲以後,蔣氏對杜聿明說:「你解決龍雲對國家是立了功,但是得罪了龍雲,你應該為國家背過。」後來杜聿明被撤職查辦。為國家背過其實是給蔣氏背過,杜聿明心知肚明但是卻毫無怨言。用他的話說:「已經給蔣先生背過無數次了。」

淮海戰役,蔣氏屢次改變作戰計劃,接連要求杜聿明不惜一切代價去救黃百韜、黃維兵團,結果杜聿明自己反被解放軍圍困在陳官莊一帶,情況十分危急。蔣氏於12月29日派機投下近萬份黃百韜烈士紀念冊和南京《救國日報》刊登的解放軍將蔣氏、何應欽、杜聿明等列為頭等戰犯的消息。杜聿明明白蔣氏就是讓他臨難死節,以全忠孝,於是回電:「生一息尚存,誓為鈞座效忠到底。」結果杜聿明最終被俘,關押在一間磨坊裡面。他趁看守人員離開的間隙,拿起一塊手頭往自己腦袋上猛砸,想自殺死節。杜聿明鮮血猛流,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但最終被解放軍搶救過來。

杜聿明被俘

從以上幾件事情可以看出,若論忠誠,杜聿明在國軍之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但他被俘後,家人又遭到怎樣的對待呢?

最初蔣氏以為杜聿明已經殉國,將其妻兒及母親接到臺灣。後來得知杜聿明其實是被俘了,便對杜的妻兒不聞不問。杜聿明與妻子曹秀琴共有三兒三女,杜母依然健在。杜聿明被俘之前,大女兒杜致禮被送到美國念書,其餘幾個子女都在臺灣。一家人全靠曹秀琴一人操持,生活非常艱難,靠杜聿明的老同事說情,才得以把子女安置到學校讀書。當局又派人調查杜聿明子女的學籍、學費問題,說:「杜聿明已經被殺害,要給立烈士神位。」才給予了一點學費補助。

杜聿明長女杜致禮原本通過宋美齡的關係,入讀貴族女校衛斯理女子學院。杜聿明被俘以後,家道中落,只能轉學到不太出名的聖文森學院完成學業,但是卻在這裡邂逅了在西南聯大時的老師楊振寧。1950年8月26日,兩人在普林斯頓結婚。杜致禮曾於1952年返臺探親,卻被蔣介石扣留,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以離臺。

做第五軍眷屬工廠廠長時的曹秀清

杜聿明長子杜致仁,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求學,但因為家庭困難,只能從臺灣銀行貸款。1956年,杜致仁離畢業只差一年,銀行卻突然對其斷貸,這讓已經欠下7000美元的杜致仁陷入困境。曹秀清不得已打報告給蔣氏,請求借款3000美元學雜費,蔣氏僅答應借款1000美元,且分兩年支付。當時楊振寧的事業也剛剛起步,同樣無力支持杜致仁。最終杜志仁大失所望,服用安眠藥自殺。

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蔣氏為了將其拉回臺灣效力,開始對杜家熱情起來。杜母去世時,蔣氏對其喪事安排了極高的規格。1958年9月,蔣氏夫婦還親自接見了曹秀清,表面寒暄過後便對他說:「你要憑著嶽母的關係,爭取楊博士為黨國效勞。」曹秀琴表面上答應,內心是想到美國以後想辦打聽杜聿明的消息。到美國一年多後,看到杜聿明被特赦的消息。兩人經過長時間的聯繫,最終在我使館人員幫助下,於1963年6月回到北京。

杜聿明被特赦的消息傳到臺灣,加上曹秀清又一直在美國不回。臺灣當局把杜聿明子女當作犯人一樣監視,生怕他們也逃離臺灣。據李敖《大江大海騙了你》中描述:曹秀清去美不歸後,杜聿明子女生活和學習都遭到了極大的影響。三兒子杜致用輟學去開計程車。二兒子杜致勇本來是土木工程專家,但是找任何工作都會被「安全考慮」影響,甚至自家房屋租出去,租客也會遭到警察半夜盤查。杜致勇最終只能找一份為保齡球鑽指孔的工作終老。二女兒杜致義、三女兒杜致廉嫁到臺灣,連下一代出境都會遇到極大麻煩。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病逝,曹秀清想讓兒女到大陸奔喪,特意發電報給蔣經國,她說:「骨肉團聚,親視含殮,以盡孝恩,一俟葬儀告畢,即行歸返,懇請予以便利,至深哀盼。」但蔣經國卻無動無衷,只允許其子女在臺灣設立靈堂祭奠。杜聿明死後,曹秀清一直在內地生活,偶爾到香港與子女團聚。子女勸她回臺灣以便照料,但遭到了她的拒絕。1984年5月,曹秀清再次到香港想與子女團聚,子女未到香港之際,她卻在香港病亡。

蔣氏似乎對於部下的忠節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執著,他希望每個部下在臨難時都成為文天祥那樣的人物。比如常德保衛戰,餘程萬8000餘人打到200餘人,蔣氏仍要其堅守,與城共存亡。最後餘程萬突圍了,蔣氏卻大發雷霆要判他死刑。

杜聿明為蔣氏效忠半生,又經歷10年牢獄之災,雖然未能挽蔣家王朝於狂瀾,但也已經竭盡全力了。於公於私,其後人都應該受到優待,但卻一直被監視,至死都未能讓子女見最後一面。常人很難體會,當曹秀清帶著大兒子的骨灰,走出機艙,見到闊別15年的丈夫時是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心腹愛將被俘接受改造,長子考上哈佛無力支付學費自殺身亡
    ,其中杜致仁就是因為湊不齊高額的學費而自殺身亡。 杜聿明很有軍事天分,奈何走錯了方向,跟隨蔣介石與人民為敵,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並接受人民政府的改造。但是國民黨謠傳杜聿明己被共產黨處決。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對蔣介石存有幻想、對留下來又有點畏懼,和當時的國民黨不少要員一樣,1949年她帶著她的婆婆和子女去了臺灣。
  • 杜聿明:被俘的國軍最高將領,送村民金戒子封口,盤查中身份暴露
    1949年初的一天清晨,一個老農看見了一夥十幾人的國民黨潰兵,這時已經是淮海戰役的收尾階段,解放軍正在漫山遍野地抓俘虜,所以這夥潰兵看見老農後也是非常緊張。老農心裡立刻起了疑惑,不就是問路嘛,至於送金戒指嘛,不像解放軍的風格,於是應付了這些潰兵後,轉頭就告訴了駐紮在村裡的解放軍11師衛生隊的戰士。於是衛生隊派了兩名通訊員去看看情況,面對這十幾人,兩名戰士感覺到可能是個大官,因為一般的潰兵不是跑就是投降,而這夥潰兵拿著美式裝備,看到真得解放軍來了還在說自己是11師的友軍部隊,但問他們11師師長是誰,他們又答不出來。
  • 杜聿明改造時過得怎麼樣?治好了大部分疾病,還踩死老鼠鬧出笑話
    杜聿明被俘後不久就被關進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改造,他進入戰犯管理所後積極接受改造,於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之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杜聿明被特赦後,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黃埔一期鄧文儀曾經寫了一本書,他在書中提到「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度過了煉獄般的十年」。鄧文儀的這本書出版後遭到很多人的質疑,那麼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究竟過得怎麼樣呢?
  • 杜聿明的兒子,收到蔣介石特批的500美元,心灰意冷做出傻事
    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國民黨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被解放軍包圍在陳官莊一帶,不久後杜聿明的30萬大軍兵敗如山倒,杜聿明本人也被解放軍俘虜。杜聿明被俘後,消息很快就傳到國民黨後方,當時身處上海的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立刻帶著3000美元前往南京,要求面見蔣介石。
  • 楊振寧父親第一次去監獄探望親家杜聿明 杜聿明為何不喜反憂?
    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後,楊武之給了他很大幫助。華羅庚在一封信中很感激地稱:「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我之鮑叔即楊師也。」1957年,當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楊振寧的嶽父杜聿明還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杜聿明通過新聞看到了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名字,卻並不知道楊振寧就是自己的女婿。直到有一天,一位來自上海的客人到功德林戰犯管理所來見杜聿明。
  • 杜聿明:19歲娶大2歲農村姑娘,三個排長勸他休妻娶女學生被拒
    望著那個軍官的背影,杜聿明的眼中充滿了淚水,一種無奈的淚水,他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或許就是生命的最後盡頭了,人在最後盡頭想到的肯定是自己最親的人,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妻子曹秀清,想到了自己的兒女,尤其是自己的大女兒杜致禮。
  • 這兩位國民黨高級將領,戲劇性被解放軍俘虜,被俘後還非常不服氣
    到了1948年12月17日,當杜聿明看到毛澤東主席發表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時。他才知道,在頭一天黃維已經被解放軍俘虜了,還那麼黃偉又是怎麼被俘的呢?這事說起來有點諷刺,因為那些美械裝備。1948年12月16日,見援軍遲遲不到,黃維決定突圍,當天夜裡黃維坐上一輛新坦克,加滿油開足馬力往外就衝。
  • 淮海戰役背後:若按杜聿明的計謀,勝負難料,卻被老蔣否決
    杜聿明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將領,其軍事指揮能力不亞於劉伯承,陳賡等大將。 在他被捕後,一度不承認是自己輸了,其所闡述的軍事策略更是讓我軍高級軍官驚出一把冷汗。 杜聿明料定解放軍攻陷濟南後,會馬上採取行動,對徐州形成包圍之勢。 如果等解放軍調兵遣將後,那麼徐州必失,徐州一失,南京危已。 可杜聿明的建議得到劉峙的反對,劉峙認為應派重兵把守徐州,而不應主動出擊。
  • 為什麼杜聿明會懷疑郭汝瑰的身份?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時,郭汝瑰隨顧祝同前往徐州督戰,並幫助顧祝同責怪杜聿明不積極救援黃百韜。杜聿明聽了很不高興。由於杜聿明懷疑郭汝瑰是「共諜」,不願意當著郭汝瑰的面說出自己的救援方案,遂單獨找到顧祝同講了想法,並請他不要告訴郭汝瑰。但顧祝同並沒有採納杜的意見。杜聿明為什麼懷疑郭汝瑰是中共特務呢?抗戰爆發後,郭汝瑰受到陳誠的賞識,被納入心腹。
  • 明道哥哥妻兒遺體無掙扎痕跡,臺灣警方:恐下藥將妻兒迷暈後勒死
    即使明道要求哥哥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但仍然沒有放棄哥哥一家,除了贍養父母,明道每月還給哥哥一家三口生活費,可不料哥哥最終仍然無法承擔重負選擇自殺,自殺前還活生生將妻兒勒死,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 他錯過逃往臺灣的飛機,化名後結婚潛伏,結果因一個成語暴露被俘
    緊趕慢趕到成都後沒趕上最後一班飛往臺灣的飛機,這讓鄭蘊俠內心瞬間變成死灰。 此時擺在鄭蘊俠前又三條路,一條去還未解放軍的海南島;第二條投奔李彌在中緬邊境;第三條就是臺灣;在他分析過形勢後,他認為去海南島不可行距離太遠;去臺灣目前更不現實;只能投奔李彌第八軍在緬甸的殘部
  • 演員明道哥哥勒死妻兒後自殺…
    昨天(1月5日),臺灣藝人明道的哥哥,疑似因背負千萬賭債無力償還而在山上樹林中勒死妻兒,繼而上吊自盡。
  • 衛子夫自殺後,她的三個女兒結局如何?
    衛子夫懷孕後,受到的寵幸也是日漸增加,她一連為漢武帝生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分別是衛長公主、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兒子則是太子劉據。衛子夫的受寵讓陳皇后醋意大發,她用巫術謀害衛子夫,事情敗露後,陳皇后被廢後並打入冷宮,沒幾年因病離世。
  • 渡江戰役後,國民黨軍全線潰退,這幾批軍隊卻完整撤往臺灣
    ▲蔣介石一生3次下野1949年1月,隨著淮海戰場上杜聿明集團的徹底覆滅,蔣介石再也無力回天,只能黯然的第三次下野,拱手將總統寶座讓給了桂系首領李宗仁。在即將下野的1月14日,蔣氏召集李宗仁、何應欽、顧祝同、湯恩伯等重臣在南京召開國防部緊急會議,確立了江防與上海為中心的防禦戰略。
  • 抗日功臣李鴻,被我軍俘虜後優待釋放,跑到臺灣卻被關押25年
    2、內戰被俘抗戰結束以後,李鴻被調到東北打內戰。後來孫立人跟杜聿明矛盾爆發,被從東北擠走,李鴻已是心灰意冷。不久,陳誠主政東北,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將王牌新一軍拆散,以新 三十八師為基礎擴編成新七軍,李鴻任軍長,但這支新七軍戰力已與新一軍相去甚遠。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明道哥哥勒死妻兒後上吊自殺……
    據臺媒報導,臺灣警方1月5日在一處山林裡發現三具屍體,三部屍體頸部均有明顯勒痕。經臺灣警方證實,三人為林姓一家夫妻與小孩,其中男性死者為演員明道的親哥哥 。根據臺灣警方透露,他們在死者手機內發現生前曾與朋友互傳短訊,明道哥哥稱自己積欠上千萬,再加上家人的責怪,稱自己「早就不想活了,我想去死」。
  • 電影《遼瀋戰役》中的亮點,鄭洞國等高級將領被俘時也並不狼狽
    ▲遼瀋戰役的結局新中國成立後,不斷有呼聲要將這三場近代史上少有的大規模戰爭搬上熒幕,但因投資太大等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電影拍攝現場與以往的老電影不同,《遼瀋戰役》拍攝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