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主旋律電影,有一部分作品為了突出主旋律而過度吹捧人物形象,導致題材內容脫離現實,讓一部分人對主旋律電影產生牴觸心理和反感情緒,這樣的作品它是失敗的。而同樣作為主旋律電影的《湄公河行動》,以「湄公河慘案」作為題材背景進行改編,真實展現了緝毒警察在打擊販毒人員時遭遇的險惡以及付出的犧牲,讓我在觀影時產生了極大的感觸。至少在我看來,該部影片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是成功的。
參演該部電影的演員張涵予說:「你說『歌功頌德』沒意思,但是有些人,你不歌頌,這世界就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沒人知道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國民安全做出了怎樣的犧牲。」我想他道出了《湄公河行動》影片的意義所在。
在這部影片裡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人心險惡,販毒人員把本該是純真善良的的孩子作為他們販毒的工具,甚至是人肉炸彈,從小給他們灌輸血腥和暴力的思想,讓孩子們變成行屍走肉;強迫當地居民配合販毒人員們種植罌粟,否則砍斷違抗命令的無辜居民的四肢。我知道販毒人員很險惡,但不知道他們為了個人利益竟可以這般喪心病狂。就是在如此險惡的境地裡,一群打擊販毒人員的英雄——緝毒警察冒著生命危險,在槍林彈雨中與販毒人員生死搏鬥。影片中的緝毒團隊在一次次抓捕行動裡失敗,受傷。最讓我感到觸目驚心畫面是:不忍下手槍擊毒娃娃的警察反遭毒娃娃槍彈而千瘡百孔。最讓我為之動容的畫面是:影片最後,緝毒警察方新武為了不讓販毒人員逃脫,開遊艇與販毒人員同歸於盡。
面對這些鏡頭,我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在主旋律影片中,每個人物形象都十分的鮮明,喪失人性的販毒和毒娃娃,勇敢無畏的緝毒警察和緝毒警犬,正義與邪惡形象的交鋒是無法言表的激烈,使我重新定義正義和邪惡的認知。維護正義的道路上從來不是神化的抗日劇裡那樣,彈指間讓邪惡力量灰飛煙滅, 「犯我中華,雖遠必誅」這句話背後是常人往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影片的拍攝之所以給我帶來震撼,還離不開它的真實感,一幕幕殘忍的交戰畫面,讓我在影片結束後不禁思考:身為一名中國人我為何總感自豪?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的祖國現如今變得強大繁榮,更有中華民族血液中流淌下來的中華民族精神,團結、勇敢、自強不息……湄公河慘案裡,十三名中國同胞慘遭毒販槍殺,緝毒警察不畏犧牲,只為逝去的同胞討回公道並守護中國公民生活的安寧。當你成為中國公民的一分子時,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在我們的背後始終有一個堅強的後盾從未離去,一路保護著我們前行。《湄公河行動》中的緝毒警察是一個縮影,他們投射出來的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的華夏兒女。談古論今,他們可以是虎門硝煙的林則徐,是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戰士,是葉門撤僑的海軍19批撤僑編隊,是新冠疫情下衝往一線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志願者……還有太多太多為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一聲不吭接下使命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身軀阻擋著黑暗的侵蝕,遍體鱗傷默不作聲,又或許在黑暗的某個角落裡化作無名墓碑就此長眠。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為華夏人,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現如今社會在高速地發展,中國不斷壯大,但同時也充斥著浮躁不和諧的聲音讓人迷失方向,可是擁有著五千多年發展進程的中國,離不開中華民族精神承載,這個社會該時刻喚起中華民族精神的聲音,為這個社會注入驚醒的一劑。
默默無聞的英雄們他們該被我們知道,也該被我們歌功頌德。主旋律電影的存在,不是形式主義上對先烈、英雄等貢獻者進行神化形象的塑造和吹捧,而是真實地把貢獻者身處的險境和他們付出的沉重代價展現在我們眼前,讓大家知道他們的存在,知道一個強大國家背後的穩定是來之不易,知道每一個人應該珍惜這用生命守護來的安寧生活,知道該好好地去愛護我們的祖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