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甜的孩子更受歡迎,如何培養能說會道、懂禮貌愛分享的孩子?

2021-01-18 凝媽悟語

文|凝媽

李玫瑾教授說過,小嘴巴巴的孩子,會交朋友,更受歡迎,到哪都有人幫他。

真是這樣,那些嘴巴很甜,懂禮貌、愛分享的孩子,總被人誇讚,更容易得到一些好處。那些木納的孩子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即使做了好事,都不一定受待見。

不管大孩子還是小孩子,都有如此境遇。

3歲孩子嘴巴甜,懂禮貌愛分享,很受歡迎

帶3歲二寶去飯店吃飯,服務員直誇二寶嘴巴甜,高興地又送來一盤水果,還送給二寶一個麵包。服務員讚嘆說「女孩的嘴巧,男孩的嘴也這麼巧啊,培養得真好!」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到哪都受歡迎,不管是門衛大叔、還是鄰居朋友都很喜歡他。門衛老遠看他走過來,就趕緊給打開門。鄰居都知道他喜歡魚,總是邀請他去看魚、還給他送小魚。

二寶懂禮貌,見面就說「你好」。得到別人的幫助,他感謝得很具體「謝謝你,給我送來水果」。

二寶懂分享,「哥哥,你吃綠葉菜,身體好!」說著還用筷子去給哥哥夾菜,雖然夾不好。

二寶會打比喻,走在雪地裡會說「嘎周嘎周,就像吃燒餅一樣。」

二寶會講故事、編故事,讀過的書,能從頭到尾複述下來,玩玩具的時候,故事情節編的有聲有色。

二寶的一行一動,總是惹人喜愛,聽他說話的人,都讚嘆不已,給他更多關愛,小嘴巴甜好處很大。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好幾個日常做法

經常有媽媽問我是怎麼培養寶寶的,下面分享幾個做法:

一、 多跟孩子說話

從孩子出生起,就跟孩子多說話,提高聽力能力。別看孩子小,不會說話,但是聽力從胎兒期就已經發展起來,孩子能把聽到的信息進行存儲,經歷一年左右的語言沉默期後,就會汩汩地說出來。

孩子更關注和他生活相關的語言,交流起來也很簡單。不管看到什麼物品、人,都講給孩子聽。給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告訴他是在做什麼。讓孩子把人、物、事全部聯繫起來。

二、 多給孩子讀書

不到一個月就給孩子讀書,有兒歌、古詩詞、繪本故事、各種睡前故事。到3歲的時候,已經讀了500多本書。二寶之所以金句頻出,懂禮貌、愛分享,大多是讀書的功勞。

三、 鼓勵孩子講故事

二寶到了2歲左右,就開始喜歡講故事,實際上就是複述看過的書。孩子看著書,一行一行地指著文字,一字不拉的讀下來。這個辦法很好,不僅複習了讀過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實現內化,而且還認識了很多字,對文字非常感興趣,為以後認字打下基礎。

四、 支持孩子編故事

二寶到3歲左右,開始喜歡編故事,就是把以前聽過的內容,歸納整理到一起,變成一個新故事。雖然有些無釐頭、天馬行空,但是特別富有想像力,這種主動的自我表達能力,就是未來寫作的萌芽。

二寶不僅會說,還要用動作、用玩具表達出來,同時提升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得很好的誇張。我們一定支持孩子編故事,給他提供一些道具,配合他的表演。

給孩子選擇一套好書,讓孩子語言能力爆棚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故事能給孩子帶來安慰,讓他心情愉悅,當然也能增長見識、學習好習慣、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被故事餵飽的孩子,內心世界富足、綜合能力也很強大,未來學習也不費力。

給孩子讀什麼樣的故事書好呢? 研究發現應該符合下面這些特點:

1、故事簡單,符合孩子認知水平

故事不要太長,把人物、情節、教育意義表達清楚清楚就可以。小孩子坐不住、理解力有限,簡單的小故事沒有多餘環節,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更能讓孩子捕捉到重點,學到應有的技能。

2、圖多字大

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圖畫吸引,善於利用圖畫理解故事內容,這本書的圖畫很多,字很少。

更重要的是圖畫能完整的解釋故事情節,還有信息補充。孩子能輕鬆對應,還有新的發現。孩子理解故事、感到好玩有趣,才喜歡一本接一本的讀下去。

比如《尿床了》,小動物們曬被子,被子上的圖案都是他們分別吃的食物,是二寶獨立發現的,特別有意思。

3、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

哭鬧、尿床了、穿衣服、洗手、別著急等等,這些主題都是孩子每天都在經歷的小事,讓孩子看了有親切感,容易和現實體驗結合,馬上用起來。

比如《不要媽媽餵》,小女孩起初要媽媽餵飯才能吃飽,後來發現自己也能吃,很有成就感。二寶說「看,媽媽,我就能自己吃飯!」奶奶餵飯給他吃,他就說「我能行!」

推薦一套二寶很喜歡的故事書——《2-6歲睡前故事》。

一共40本,40個故事,都不重樣,每本一個特定目標,包括吃飯、睡覺、講衛生、如廁這些基本習慣,還包括懂禮貌、分享、獨立、有愛心這些社交能力或情緒能力培養。

每本書11頁,故事簡單有趣,又能讓孩子學到有用的知識。平時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也可以把書放到包裡,隨時拿出來閱讀,非常方便。

孩子喜歡的書會反覆讀,不但內化,以後會首先成為他們的自主閱讀讀物。

這套書原價240元,活動價59.9元,每本不到1.5元,需要的朋友點擊下面連結下單。

還有這套《給0歲寶寶的第一本書》,包括《東倒西歪》《拍拍小手》《咯嘰咯嘰》《寶貝晚安》4本。

以小嬰兒為主角,描畫吃飯、睡覺、玩耍這些小嬰兒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貼近孩子生活,很容易吸引孩子。

文字趣味橫生,像童謠般朗朗上口、富有韻律,很受孩子歡迎。

這套書為精裝版本,值得收藏,點擊連結可下單!

我是@凝媽悟語,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相關焦點

  •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
    懂禮儀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兒童時代是孩子們學習禮儀的最好時機,如何巧妙地教會孩子懂禮貌?筆者通過案例分析提供了一些建議供家長們參考。案例分享:體育老師讓路路去傳達室借錘子,路路推開門徑直走進去,對著傳達室的老爺爺喊:「嘿!錘子在哪兒?」老爺爺低頭看報紙,沒理他。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做好以下幾點,孩子自然懂禮貌
    兒子的而這一現象讓陳女士擔憂不已,孩子這麼小就不懂禮貌,怎麼進幼兒園與別的孩子相處,將來長大後怎麼和同事相處呢。現在,網絡上「熊孩子」的事件,引起了年輕家長的關注,大家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品德培養。兒童講禮貌的意義1、使孩子更受歡迎小朋友現在還小,進入幼兒園的主要目的就是人生的第一次融入集體生活,第一次脫離父母和其他人交朋友。而一個乾淨,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必然是會收到其他小朋友的歡迎。相反,一個去搶別人別的東西的孩子,肯定是沒有人願意和交朋友。
  • 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學會這3個辦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文/穎兒媽說育兒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懂禮貌,不過現如今有一些孩子的確是沒有禮貌的。劉先生如今就因為這件事情感到困擾,因為自己的孩子從來都不懂禮貌。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而往往孩子不懂得禮貌,就是因為以下這兩個原因。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1. 家長管教不嚴孩子之所以不懂得禮貌,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家長管教不嚴。現如今孩子都是被嬌生慣養出來的,很多父母也從來沒有想過該讓孩子懂禮貌。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說會道,善於溝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更受歡迎,為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家有二胎的父母應該很有感觸,往往老二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老大的更強一些!
  • 怎樣才能培養出懂規矩的孩子?3個方法輕鬆讓你教會孩子
    孩子從小不能不懂規矩,不能讓孩子為所欲為。這樣的孩子如果長大以後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未來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懂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們要從孩子小時候就要培養孩子懂規矩。那怎樣培養出懂規矩的孩子?
  •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父母做好3點,孩子更討人喜歡
    一個才幾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說出這樣「走心」的話語,讓人覺得非常真誠,情商也很高!嗯哼在節目中的表現非常「圈粉」,也讓不少寶媽心裡有了底: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更受大家的喜歡;並且,孩子雖然小,家長的教育方式也非常管用,孩子其實能夠聽得懂。
  • 應採兒:Jasper就是我的代表作,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讓他獨立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要給孩子一段思考時間,讓他自己想想解決辦法,相信孩子,適當的給予幫忙,不要直接告訴他如何去做,要讓他多多去嘗試,慢慢找到方法,這也有助於他大腦思維的發展。尤其是多與同齡人玩耍,這樣他們的身份更平等,孩子就會區分出與大人和小孩子的不同相處方式,有助於以後與各種人群的交流方式,更好的與人相處。
  • 孩子出現3個特徵,長大可能成為白眼狼,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3、自私自利懂事的孩子知道父母為家人付出的一切,每次吃飯都讓父母先吃好菜,懂得感恩,長大後也更有同感。可是,有些孩子卻認為只有自己可以擁有「最好的」,父母必須服從自己。孩子不懂得分享,只顧自己的利益。長大後,他們會被周圍的人漸漸疏遠。
  • 想要孩子人見人愛,培養親和力是關鍵
    樂樂和安安從小在爺爺奶奶家長大,吃飯睡覺都在一起,所以性格很相似,愛說愛笑的,特別可愛。而我大弟兩口子都有些內向,尤其弟媳婦非常不喜歡熱鬧,不愛和人交往。所以,樂樂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愛說話。有一次到了奶奶家也不問好,奶奶去拉他的手他還甩開了,惹的奶奶忍住眼淚流都出來了。所以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學會親近別人,在別人心裡有多麼重要。
  • 趙本山說女兒低情商,自爆曾頂撞汪涵,該如何教育孩子禮貌待人
    趙本山說女兒低情商,自爆曾頂撞汪涵,該如何教育孩子禮貌待人也是妥妥的美人胚子那如何培養一個孩子禮貌待人呢?>要培養孩子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 孩子首先學會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換位思考,尊重他人。趙本山說女兒低情商,自爆曾頂撞汪涵,該如何教育孩子禮貌待人每天分享一個育兒小知識
  • 【繪本分享】《好孩子懂禮貌》
    這是一套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優質繪本。
  • 孩子「自我迷失」?教會孩子拒絕,比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更重要
    全文字數:約1680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謙讓是一種中華傳統美德,但過分的謙讓,很可能會讓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從小就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孩子,並不是乖巧懂事,而是會漸漸沒有底線,失去自我。要知道,教會孩子說「不」,比培養一個乖孩子更重要。案例小花是個靦腆安靜的孩子,平日裡很聽話乖巧,可最近她的父母卻陷入了惆悵。
  • 經典繪本故事《好孩子懂禮貌》| 做熱情有禮貌的好孩子
    大頭爸爸講故事北大教授每天給百萬孩子講好聽的睡前故事結尾音樂:鄧超 - 搖籃曲
  • 心理學:孩子對人不禮貌?父母可以學習培養孩子這幾個步驟
    我朋友在孩子的教育裡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家的孩子不會主動去招呼別人,不會主動跟別人打招呼。比如說有客人來家裡面做客的時候,我姐家的孩子都會選擇躲在房間裡面,不願意出來,也不願意和客人有任何的接觸,其實這是一個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我朋友對於孩子的這個「怪毛病」覺得非常的難以理解,也十分的不贊同,他覺得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加的懂事一點,更有禮貌一點。
  • 培養孩子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血性
    培養孩子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血性,任何東西要他自己去爭取。教育離不開閱讀,閱讀離不開小說這樣的體裁。小說給人的啟發往往是刻骨銘心的。我覺得只要孩子愛看書,什麼書都可以給孩子看除禁書外,很多父母往往要限制孩子的閱讀範圍我覺得這樣對孩子的人性太壓制了,閱讀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多的是讀者與書中主人公的人性產生共鳴或者產生強烈的對抗觀,所以從主人公的精神層次講閱讀更多可以釋放人性,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塑造人格。
  • 謝娜在家陪孩子,雙胞胎女兒能說會道,這是遺傳了媽媽的天賦?
    自從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後,一向俏皮搞怪的謝娜也多了幾分母親的柔和與體貼,還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與孩子日常的互動,直言孩子能說會道。據說是謝娜在做B超的時候一個孩子的嘴巴很翹,而另一個女兒的名字背後還有一個很感人的小故事。主持人李銳的女兒名字也叫跳跳,當時李銳帶著女兒在錄製《快樂大本營》時被問及名字的緣由,李銳女兒告訴何炅,因為她是爸爸的心跳!
  •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受歡迎的人,這套圖畫書能搞定!
    如何引導孩子將危險扼殺在萌芽之中,發生危險如何自救,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 《不跟陌生人走》 這本書裡,尼拉獨自一人來到了幼兒園外,有一個奇怪的叔叔告訴她,他家裡有可愛的狗狗,想邀請尼拉一起去家裡看。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適應環境能力強,這點非常容易理解。但對於面對生人比較拘謹、不知如何相處的孩子而言,難道就只有強迫孩子,禮貌待人一條路嗎?當孩子在外出或者在幼兒園中,總是躲避他人,家長就會覺得是自己教育孩子不當,內心會產生落差。此時,多數家長會強迫孩子叫人或者和他人打招呼,而家長卻沒有想到,這種強迫式禮貌,會給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心理養成帶來一些不可逆轉的後果。二、「強迫式」禮貌給孩子帶來的後果有哪些?
  • 楊智鈞:怎樣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如果您細心觀察,可以發現:有些孩子喜歡和比自己小一點的孩子玩,有些孩子喜歡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有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和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會吃虧,就限制自己的孩子和大孩子玩。但事實更可能是:孩子與比自己大些的孩子玩耍能學習小哥哥小姐姐的交往方式;與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交往又可能學會了照料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