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開學,本來帶低年級的我,突然被調到畢業班。「你怎麼接這個班啊?」成了同事和我見面時的問候語。
是啊,怎麼接這個班呢?這個班的班風有較大問題,學生和老師有著嚴重的對立情緒,成績與平行班相差8分,而且換了好幾個班主任,我是他們的第六任班主任。家長也很有情緒,報名的時候,家長當面質問我為什麼又換班主任?有的家長沒有報名就把孩子帶走了,說是有事情,我心裡很清楚,他們是想活動活動換一個班。
當時我很難受,自己挑了這麼一個重擔,可是家長居然不接受我。我的壓力非常大:怎麼讓家長接受我?怎麼讓學生接受我?怎麼扭轉班風?怎麼提高學生的成績?這些都是擺在我面前的問題,而給我解決這些問題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年。
一、換一種方式說
得知接手這個班後,我就去翻看他們上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卷。看到學生的試卷後,心中十分煩躁——在試卷上亂塗亂畫者甚多!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把學生叫來重做一遍,告訴他們今後不允許這樣!
開學第一堂課上,我沒有批評學生試卷寫得不認真,也沒有罰他們重做一遍,而是幽默地說:「我看了你們的試卷,發現了幾個奇特的現象——第一,鋼筆的妹妹更有魅力,大家喜歡用原子筆寫字;第二,我仿佛到集中營一遊,你們的試卷上四處布滿鐵絲網(喻指劃線);第三,免費月餅大派送,大家慷慨地把一個黑色的月餅贈送給老師(喻指墨團)。」臺下一陣笑聲。
「但是,我也發現幾位同學的試卷極為整潔、美觀。」我向同學們一一展示寫得好的試卷,並為這幾名學生頒獎。我說:「我覺得字寫得工整美觀,代表了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我認為這比考高分更重要!」
同學們靜靜地聽著,似乎在思索著什麼。此後,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學生的字大有改觀。
試想,如果把這第一次見面變成一次批判會,本來就有嚴重對立情緒的學生肯定不會接受我這個新老師,「用最少的水去滅火」,就需要偶爾幽他一默。
開學不久,有些學生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做作業。剛開始時,我鐵面無私地批評。可是,收效不好,不見有什麼改進。
該怎麼辦呢?正好,這周晨會由我班推選升旗手。於是,我就召集班上最調皮的幾位學生,對他們說:「你們是班上進步最大的學生。這周由我班推選升旗手,這個學期我們班只有這一次機會,一定要選出最能代表我班風採的學生。現在我就在你們這些進步最大的學生中選兩名當這周的升旗手,還要在全校師生面前講這兩名學生的先進事跡。」孩子畢竟是孩子,這些曾經被老師認為是頑劣不羈的「鐵羅漢」個個喜形於色。
「評選條件只有一個」我接著說,「就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誰的作業做得最棒,誰就會被評為升旗手!」這個條件並不難,孩子們個個信心十足。瞧,升旗了,當主持人念到升旗手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跡時,就連校長也覺得很意外,因為,這兩個學生曾經是全校聞名的「壞孩子」!
換一種方式去說,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教育他們,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二、把學生的優點放大一百倍
我校有一位班主任,帶班特別巧,只要經她帶的班,班風總是非常好,學生總是那樣朝氣蓬勃。當我向這位老師請教帶班經驗時,她只講了一句話——把學生的優點放大一百倍!真的就這麼簡單嗎?我決定在這個班驗證一下。
我開動腦筋,採用各種方法大張旗鼓地讚美學生的優點:在我班教室門口有一棵「讚美樹」,每天不停歇地讚美著孩子們的美好言行;我班還有奇特的「哈裡波特魔法教室」,作文寫得好的學生被評為魔法師,作文有進步的學生則頒發「勇士勳章」;我們成立了 「超級棒棒棒俱樂部」,俱樂部中的每個會員都為自己找一個挑戰對手,寫一份挑戰書,並且把挑戰書送到挑戰對手的手中,大家比一比誰最有拼搏精神。
我們還開展了「超級偶像」的評比,這些「超級偶像」有「實力派偶像」,那是頗具實力的「學習明星」、「體育健將」、「舞林高手」等;有「最酷新人」,那是進步最大的學生;「最炫拍檔」是能夠互幫互助的同學;「最具人氣獎」的得主則是那些辛勤工作的班幹部。在我班教室門口立有一塊「名家風範」的展板,展覽的作品是我們自己班上的「攝影家」、「書法家」、「作家」、「畫家」等名家的作品,各類特長生都找到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
我經常在各種專刊前看到孩子們低頭細細尋找自己的名字或作品;他們會小心翼翼地問我專欄貼在什麼地方,原來他們希望我把專欄貼在顯眼處,讓過往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能夠欣賞到他們的傑作;他們還會心急地問:「怎麼沒有我呢?」我驚異地發現——其實這幫孩子對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很在乎,其實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其實他們很願意做「好孩子」,其實他們並不像我原先想的那樣「刀槍不入」!
當我通過各種活動、各種渠道讓學生們感受到他們是優秀的、出色的、是最讓我引以為豪的時候,與誇讚久違了的學生變得自信起來,他們明白了別人能做到的,他們也能做到,甚至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帶著這份「我能行」的自信,學生開始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再打打鬧鬧,班風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獲得了老師們的交口稱讚。
我終於相信了誇讚的魔力,終於悟出了那位老師簡單話語中所蘊涵的深刻道理:她正是利用了「皮格馬利翁效應」,以教師的積極期待來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給學生一份朋友式的愛
了解朋友:開學前,我在教導處拿來他們五年級的期末試卷,給每個同學都做了一份質量分析;我翻看了他們一到五年級的所有評語,了解他們成長的軌跡;還向每一個曾經教過這個班的老師詢問學生的情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後,開學第一天,我對這個同學說:「你三年級是班上第三名啦!好了不起啊!現在長了幾歲,是不是更棒了?」對那位同學說:「我看了你的作文,好有文採啊!」對另一位同學說:「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一下子就和學生拉近了距離。
理解朋友:我在班上開設了「心靈直通車」,學生有了各種心理問題、遇到各種煩惱都可以通過「心靈直通車」來告訴我。在「心靈直通車」裡,孩子們會把自己悄悄寫小說的秘密向我公開,把他們認為不負責任的班幹部的行為向我投訴,把沒有朋友的煩惱向我向我傾吐……而我在知曉了學生的煩惱後,會把它當作頭等大事來對待,與他們交流,同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當我明了他們心中的夢想時,會及時送去我的鼓勵和幫助;當我知道了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時,會當機立斷地進行處理……我和學生就在這種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氛圍中溝通和交流,使心與心走得更近了!
關心朋友:我把班上學生的生日日期列印出來,請他們寫下想要的生日禮物,在他們生日那天送上自己的祝福,有的是我在新華書店和商店裡精挑細選的,有的是我在夜市上一家一家詢問後才買到的。也許是一張粘貼,也許是一支筆,也許是一個發卡……每一份禮物都飽含著我濃濃的愛意,學生收到這份來自老師的特殊的禮物時,是那樣的欣喜和快樂!
喜歡朋友:學生喜歡玩,我就把獎勵的形式變成帶他們出去玩。在帶學生出去玩的時候,他們不再把我當作老師,而是一個可以交心談心的大姐姐,我們之間沒有了各種規章制度的束縛,有的只是快樂的歡笑和輕鬆的交流。學生坐在我的懷裡開懷大笑,引來一車人驚詫的目光——原來,老師和學生可以相處得如此融洽!
我對學生付出了真誠的愛,也收穫了學生真摯的愛。記得那年生日,當我走進教室, 一串彩條向我噴來,同學們齊聲唱起了《生日祝福歌》,一名學生代表跑來把一串花環掛在我的脖上,說:「祝杜老師生日快樂!」他們還親手摺了365顆「星星」,祝福我一年365天裡天天快樂、天天順利、天天健康!後來,我從同學們的日記中得知,他們是通過「威逼利誘」我兒子而得知我的生日的。
他們在日記中寫到:「我們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精心準備,要給杜老師一個驚喜!雖然,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非同一般,因為這一天是杜老師的生日!」
當我給學生過生日時,萬萬沒有想到我的學生會如此關注我的生日,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這樣精心地為我準備生日禮物。在收到這珍貴的禮物的時候,在傾聽學生誠摯心聲的時候,我是那樣真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
經過努力,我終於順利地通過了這場考試:這個班的班風很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師們紛紛誇我們班完全變了一個樣;僅一個學期後學生的語文平均分就提高了十分,一躍為全區第一名;多名學生在全國、省、市數學、英語、語文、計算機等各學科競賽中獲獎,領導誇讚我創造了奇蹟;曾經想轉班的家長拉著我的手說:「幸虧沒有轉班,要不然就錯過了這段緣。」
學生特別崇拜我,畢業之前,每人向我要了一張照片,排著長隊讓我在照片上簽名,我也品嘗了一次當明星的滋味,過了一把籤名癮!
想起那段日子,甚是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