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聽到了金庸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甚是心痛。
金庸的武俠中,刻畫了無數纏綿悱惻的愛情,快意恩仇的江湖,仗劍策馬,二十四橋明月夜,玉笛誰家聽落梅,構築出無數少年的武俠夢。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雅化了的通俗故事。不必說刀光劍影中的傳統文化:詩詞歌賦、棋琴書畫、醫卜星相、陰陽八封,也不必說浸透於其中、通俗化、感性化了的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兵家、法家的文化精髓,也不必說其中很多深刻的人生的感懷,也不必說罪與罰、受難與救贖式的存在主義思想,單說其對美食的繁複精細,名廚的出神入化就已經令人神往,讓人心心念念。
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我們忘不了眼淚的寒冷,只是因為見慣了江湖的豪邁。下面一起重溫幾個金庸先生筆下描繪的絕頂美味——
《射鵰英雄傳》洪七公出了名的好吃,常以吃為由要挾武林各路好漢,所謂「一物降一物」偏偏叫他遇上江湖美食家黃蓉。第六回,黃蓉就為洪七公表演了一道廣為流傳的「叫花雞」。
「大喜,夾手奪過,風捲殘雲般吃得乾乾淨淨,一面吃,一面不住讚美:妙極,妙極,連我叫花祖宗,也整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花雞。」
字裡行間,洪七公的吃貨氣質顯露無疑,而若非金庸身有所歷,吃貨姿態怎會如此活靈活現?
第十二回,黃蓉以美食誘洪七公傳授郭靖武功,做了一道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實則只是火腿蒸豆腐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
《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總顧問蔡瀾讀到這裡時,嘴饞的不行,便腦洞大開找名廚復刻出金庸小說中的這道經典。「只食豆腐,火腿棄之,大呼過癮。」
與「二十四橋明月夜」意境不相上下的還有這道「玉笛誰家聽落梅」,牛羊豬獐兔,五種肉經黃蓉妙手生花,繁衍出二十五種口感變化。見慣了江湖美食的洪七公,依然對這道菜讚不絕口:
「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乾脆爽口,諸味紛呈,變幻多端,直如武學高手招式之層出不窮,人所莫測。洪七公驚喜交集,細看之下,原來每條牛肉都是由四條小肉條拼成。」
《天龍八部》中,段譽作為大理國頂尖高富帥,初到江南,就像進了村的鄉巴佬,對姑蘇美食一嘗傾慕,美食如美人,段譽借菜誇人,自然惹得王語嫣心中好感值倍增。其中這道茭白蝦仁最為人津津樂道:
「色澤誘人,味道鮮美,爽口而不油膩,魚蝦肉食之中混以花瓣鮮果,色彩既美,自別有天然清香。可以說色香味俱全,真乃是好吃的不得了。蝦仁還有這等絕妙的吃法,妙哉,妙哉!」
《天龍八部》中的茶點同樣極盡奢華,王室出生見慣悉數珍品的段譽初來闖蕩,阿朱、阿碧自然要拿出最上等的禮數招待。茶是江南名茶碧螺春,點心則是:
「玫瑰松子糖、茯苓軟糕、翡翠甜餅、藕粉火腿餃,形狀精雅,每件糕點都似不是做來吃的,而是用來玩賞一般。」(詳細做法可到好豆查看相關菜譜)
《書劍恩仇錄》中寫到陳家洛回到念念不忘的海寧家裡,也有一段:
「銀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另一碗是四片糯米嵌糖藕。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有之家的滋味今天重嘗,恍若隔世。他用銀匙舀一口湯喝,晴畫現已將他辮子翻開,抹上頭油,用梳子梳理。他把糖藕中的糯米球一顆顆用筷子頂出來,自己吃一顆,在睛畫嘴裡塞一顆。」
《鹿鼎記》就連最為粗鄙的韋小寶,也對湖州的粽子生了情愫,不過這個吃法卻不太見光:
「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篷。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隻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進口甘美,無與倫比。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滋味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常常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揚州的湖州粽子店買。粽子整隻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
《俠客行》中石破天,儘管情智商雙低,仍然憑著一手絕頂廚藝,在那個江湖達爾文主義盛行的時代頑強生存了下來。他的土味餐飲,同樣改變過武俠世界的進程:
石破天一道水煮獐子肉換來怪俠謝煙客的惺惺相惜,一架燒烤野豬腿贏得與俠客島二使者的金蘭之誼……
金庸筆下的美食,有如蒼茫之繁星,一時半會實在講不完,哪道「江湖菜」曾經給你留下生科的影響,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金庸先生享年94歲,武林泰山北鬥,化作清風遁去,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受用終生的精神財富,他的武俠精神,還會繼續影響下一代人。
自此,送別。
愛生活,愛美食
好豆APP
盡享烹飪好時光!
好豆公眾號更多玩兒法來啦~
好豆君有小程序啦!
嗨玩美食,更多玩兒法等你解鎖
三餐必備,下頓吃啥不頭疼
教你做飯,廚房小白也不怕
戳「閱讀原文」下載好豆App,家的味道就在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