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還是個美食家,「上帝」饞了叫走了他!

2021-02-08 好豆


10月30日晚,聽到了金庸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甚是心痛。

金庸的武俠中,刻畫了無數纏綿悱惻的愛情,快意恩仇的江湖,仗劍策馬,二十四橋明月夜,玉笛誰家聽落梅,構築出無數少年的武俠夢。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雅化了的通俗故事。不必說刀光劍影中的傳統文化:詩詞歌賦、棋琴書畫、醫卜星相、陰陽八封,也不必說浸透於其中、通俗化、感性化了的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兵家、法家的文化精髓,也不必說其中很多深刻的人生的感懷,也不必說罪與罰、受難與救贖式的存在主義思想,單說其對美食的繁複精細,名廚的出神入化就已經令人神往,讓人心心念念。


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我們忘不了眼淚的寒冷,只是因為見慣了江湖的豪邁。下面一起重溫幾個金庸先生筆下描繪的絕頂美味——

《射鵰英雄傳》洪七公出了名的好吃,常以吃為由要挾武林各路好漢,所謂「一物降一物」偏偏叫他遇上江湖美食家黃蓉。第六回,黃蓉就為洪七公表演了一道廣為流傳的「叫花雞」。

「大喜,夾手奪過,風捲殘雲般吃得乾乾淨淨,一面吃,一面不住讚美:妙極,妙極,連我叫花祖宗,也整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花雞。」

字裡行間,洪七公的吃貨氣質顯露無疑,而若非金庸身有所歷,吃貨姿態怎會如此活靈活現?

 


第十二回,黃蓉以美食誘洪七公傳授郭靖武功,做了一道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實則只是火腿蒸豆腐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

《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總顧問蔡瀾讀到這裡時,嘴饞的不行,便腦洞大開找名廚復刻出金庸小說中的這道經典。「只食豆腐,火腿棄之,大呼過癮。」


「二十四橋明月夜」意境不相上下的還有這道「玉笛誰家聽落梅」,牛羊豬獐兔,五種肉經黃蓉妙手生花,繁衍出二十五種口感變化見慣了江湖美食的洪七公,依然對這道菜讚不絕口:

「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乾脆爽口,諸味紛呈,變幻多端,直如武學高手招式之層出不窮,人所莫測。洪七公驚喜交集,細看之下,原來每條牛肉都是由四條小肉條拼成。 


《天龍八部》中,段譽作為大理國頂尖高富帥,初到江南,就像進了村的鄉巴佬,對姑蘇美食一嘗傾慕,美食如美人,段譽借菜誇人,自然惹得王語嫣心中好感值倍增。其中這道茭白蝦仁最為人津津樂道:

色澤誘人,味道鮮美,爽口而不油膩,魚蝦肉食之中混以花瓣鮮果,色彩既美,自別有天然清香。可以說色香味俱全,真乃是好吃的不得了。蝦仁還有這等絕妙的吃法,妙哉,妙哉!」


《天龍八部》中的茶點同樣極盡奢華,王室出生見慣悉數珍品的段譽初來闖蕩,阿朱、阿碧自然要拿出最上等的禮數招待。茶是江南名茶碧螺春,點心則是:

「玫瑰松子糖、茯苓軟糕、翡翠甜餅、藕粉火腿餃,形狀精雅,每件糕點都似不是做來吃的,而是用來玩賞一般。」(詳細做法可到好豆查看相關菜譜)



《書劍恩仇錄》中寫到陳家洛回到念念不忘的海寧家裡,也有一段:

「銀盆中兩隻細瓷碗,一碗桂花白木耳百合湯,另一碗是四片糯米嵌糖藕。陳家洛離家十年,日處大漠窮荒之中,這般江南富有之家的滋味今天重嘗,恍若隔世。他用銀匙舀一口湯喝,晴畫現已將他辮子翻開,抹上頭油,用梳子梳理。他把糖藕中的糯米球一顆顆用筷子頂出來,自己吃一顆,在睛畫嘴裡塞一顆。」


《鹿鼎記》就連最為粗鄙的韋小寶,也對湖州的粽子生了情愫,不過這個吃法卻不太見光:

「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篷。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隻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進口甘美,無與倫比。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滋味真好。』浙江湖州所產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常常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揚州的湖州粽子店買。粽子整隻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


《俠客行》中石破天,儘管情智商雙低,仍然憑著一手絕頂廚藝,在那個江湖達爾文主義盛行的時代頑強生存了下來。他的土味餐飲,同樣改變過武俠世界的進程:

石破天一道水煮獐子肉換來怪俠謝煙客的惺惺相惜,一架燒烤野豬腿贏得與俠客島二使者的金蘭之誼……

金庸筆下的美食,有如蒼茫之繁星,一時半會實在講不完,哪道「江湖菜」曾經給你留下生科的影響,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金庸先生享年94歲,武林泰山北鬥,化作清風遁去,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受用終生的精神財富,他的武俠精神,還會繼續影響下一代人。


自此,送別。

 

愛生活,愛美食

好豆APP

盡享烹飪好時光!



好豆公眾號更多玩兒法來啦~

好豆君有小程序啦!

嗨玩美食,更多玩兒法等你解鎖

三餐必備,下頓吃啥不頭疼

教你做飯,廚房小白也不怕



戳「閱讀原文」下載好豆App,家的味道就在你身

相關焦點

  • 金庸老先生小說英文名翻譯
    金庸老先生的離去讓更多的人感慨一個時代的終結,94歲的他終其一生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武俠世界,在好幾代人的心裡都埋下了仗劍走天涯的江湖夢
  • 【東坡肉說金庸一】老爺子其實是個頂級吃貨!肯定是上帝「饞」了才請走了他!
    作為美食家蔡瀾的老友,金庸曾自詡為一個並不會吃的人。「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洪七公一嘗,自然大為傾倒。
  • 金庸老爺子病逝,也許是上帝想看他的武俠了吧
    忽然看到新聞說,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今日(10月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 金實秋 | 汪曾祺與美食家
    學人做的菜該叫個什麼菜呢?叫做『學人菜』,不大好聽,我想為之擬一名目,曰『名士菜』,不知王世襄等同志能同意否?」那王世襄老先生忒有趣,特地就汪曾祺所講之事及所問之題寫了一篇《答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既認乎其真地,又風趣幽默地一一作答。王老先生云:「序中說我去朋友家做菜連圓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車馱去的,這是傳聞之誤,我從未這樣幹過。
  • 「饞人」唐魯孫
    也許唐魯孫與現如今的美食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說自己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我的親友是饞人卓相的,後來朋友讀者覺得叫我饞人,有點難以啟齒,於是賜以佳名叫我美食家
  • 金庸先生走了,看到這些我真的哭了……
    金庸說,這14個字,便是他的整個青春。這14個字,其實也是很多讀者的青春。每一個字代表一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書名首字,金庸1955-1972年的17年間寫下了15部武俠小說。(《越女劍》不在這副對聯中)
  • 金庸老先生筆下的黃衫女到底是誰?也許是對《神鵰俠侶》一個交代
    我們只能叫她黃衫女。對於黃衫女的身世,網上有很多亂七八糟的說法。比如公認的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代,離譜一點的說她是楊過和郭芙的後代。其實所有不以原著為基礎的猜測就是耍流氓,那麼黃衫女究竟是誰呢?先從黃衫女的出場來看:八名侍女,四白四黑,佔主八個方位,這八個站位恰巧就是洛書的陣型,洛書乃是八卦之本,那麼在射鵰三部曲中,誰最精通八卦之學呢?答案不言而喻,這就是桃花島黃藥師的家傳學問,不出意外的話這便是金庸老先生給的暗示。
  • 解鎖:金庸的3次婚姻,和他的4個子女
    杜冶芬隨他去了香港。他在《大公報》《新晚報》時的老同事、上司羅孚記得,他們那時住在摩理臣山道,附近就是杜老誌道和杜老志舞廳,所以有人就開玩笑給這位杜姑娘起了個外號,叫她「杜老志」。金庸曾以「林歡」的筆名寫影評、編劇本,這個筆名的來歷,他本人沒有作過任何說明。
  • 【回憶殺】致敬金庸——經典RPG《金庸群俠傳》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上帝想聽歌了,帶走了麥可·傑克遜;上帝想用蘋果手機了,帶走了賈伯斯 ;那麼前幾天,上帝想看《非常6+1》,帶走了李詠;而昨天,上帝想看武俠小說,帶走了金庸……何謂偉人,如果一個人的離開,讓世界感到嘆息,給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人都帶來悲傷
  • 他,一個真正的美食家.
    那爿大茶樓上有幾個和一般茶客隔開的房間,擺著紅木桌、大藤椅,自成一個小天地。那裡的水是天落水,茶葉是直接從洞庭東山買來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興出產的紫砂壺裡。吃喝吃喝,吃與喝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凡是稱得上美食家的人,無一不是陸羽和杜康的徒弟。 朱自冶登上茶樓之後,他的吃友們便陸續到齊。
  • 【悅讀】金庸VS古龍:誰才是武俠界的美食家
    從金庸對菜餚的細緻描繪不難看出,其對美食之道頗有心得。試想如果黃蓉不擅廚藝,怎能為傻小子郭靖從洪七公那兒騙來降龍十八掌絕學。古龍除了好喝酒,似乎對吃也很有研究。在他的隨筆集《笑紅塵》裡,臺北小吃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然而,在金庸和古龍創造的武俠世界中,美食卻各不相同。
  • 武俠泰鬥金庸94歲去世,他的江湖結束,65歲妻子為他堅守42年諾言
    作為前者,金庸做到了,他的江湖已經成為一代人的江湖,這一場他走得轟轟烈烈;作為後者,金庸做不到,他的江湖雖已落幕,卻已刻入人心。一代大俠金庸老先生走了,他的江湖卻依舊在延續。圖:金庸先生金庸的江湖,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武林盛宴「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金庸,金庸!
    而且回看金庸老先生這麼多年,搞過政治,辦過報紙,寫過小說,寫過劇本,和明星談戀愛,從首長手中拿獎章,影響了中國好幾代人,這麼多成就。怎麼說都是保爾柯察金說的那樣「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了。但只要一想到段譽和王語嫣,一想到張三丰和郭襄,一想到那些故事,還是不由的悲從中來。
  • 金庸和他的女人們:寫盡江湖情仇事,難覓一段圓滿情.
    金庸化名林歡加入長城電影公司當編劇,為夏夢量身打造了一部歷史片《絕代佳人》,此片之後成為了夏夢的代表作,但是當時金庸和夏夢均有家庭,金庸克制夏夢無意,於是最終的結果也還是落花流水,當然也有「恨不相逢未嫁時,還君明珠雙淚垂」的傳說,但那也許真的是只是個傳說,金庸可能送過明珠,而夏夢自始至終卻從未收過。
  • 周星馳拍《功夫》前給金庸送版權費,結果金庸對他說了5個字
    而小編今天要說的,便是周星馳大名鼎鼎的電影《功夫》背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武俠鼻祖金庸老先生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無數,其中涉及到的招式五花八門多如繁星,在金庸武俠風靡中國後,武俠作品如雨後春筍一般噴湧而出,但是觀眾們在眼花繚亂的同時,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些武俠作品中出現的武俠招式名稱,其實借鑑於金庸武俠小說,那麼,這些作品,是否需要給金庸老爺子支付版權費呢?
  • 金庸用一字取3個好名,自己都無法超越,三人都是經典角色
    「不」是一個帶有消極色彩的字,平常人起名字都儘量避免使用這個字,而金庸老先生卻不同,他不但用了這個字,取出了家喻戶曉的絕美名字,並且取出了三個同樣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不管是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中還是在根據金庸先生的小說改編排成的武俠劇中,有三個名字肯定讓你記憶猶新——「東方不敗」、「嶽不群」以及「包不同」。
  • 是什麼樣的性格讓金庸創作出14部經典?
    金庸金庸的武俠小說影響了幾代人,「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性格也是如此,「有性格就有衝突,有衝突就有故事」都說金庸走了,世間從此再無江湖,但是金庸老先生給我們留下的這些作品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倚天屠龍記》」看到金庸作品裡的這些文化,還有對國家的那種情懷,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金庸老先生寫文章的內心情感,豐富飽滿,可以寫出這些巔峰之作,這種才華是值得所有人去學習和挖掘的。
  • 金庸研究與黃衫女的來歷
    也許再過幾十年,有人會研究金庸家族對金庸小說的影響了吧,現在就有苗頭,很多人挖出了雲中鶴和徐志摩的關係,還挖出來金庸筆下的表哥都不是正經表哥。心理學上這種研究叫挖祖墳。薛白袍最早知道金庸也是由這種書知道的他,那本所叫《金庸筆下的108將》,就是在金庸筆下找了一百零八個角色,講一下他們的故事,然後發幾句感慨,形式類似於現在的講書稿之類的東西。白袍看完金庸的全部小說後,除了不定時重溫,還會找這種評論類的書來看,看看還有什麼樣的情節是自己在金庸小說中寫而我沒能發現。
  • 金庸先生走了,後金庸時代來了,武俠死了
    昨天,金庸先生走了。昨天,直到很晚很晚,我才接受了金庸先生去世的事實。我多麼想這是又一次的謠言,多麼想有個人能站出來闢謠。然而沒有,他真的走了,到那個世界去了。最終在對這個遊戲的處理上,金庸親自發話,他說:「這個事情也沒有辦法,侵權已經是既定事實,可以懲罰維權的研發商,但不能傷害玩家,很多玩家在遊戲裡投入了數萬元人民幣獲取相應角色的卡牌,如果強制把喬峰卡牌刪除,或者把人物改個名字
  • 《孤獨的美食家第四季》:美食恐怖襲擊來了
    《孤獨的美食家第四季》:美食的恐怖襲擊  搜狐娛樂訊(文/tama醬)廣受好評的深夜檔美食連續劇《孤獨的美食家第四季》【獨家觀劇】又回來了,已經吃到第四季的松重豐還是擁有著令人不可思議的沒小肚子的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