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繼續撤資香港 長實變相減持嘉湖銀座

2021-01-11 網易財經

2013-07-31 08:30:21 來源: 網易財經

舉報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出售香港本地資產的動作不絕,旗下置富產業信託(0778)昨日公布,打算出價58.49億元,向長實(0001)收購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一、二期。長和系早前已公布,擬出售百佳業務,今次則是短期內,第2次準備減持本地資產套現。有分析員認為,長實今年賣樓成績不太好,故出售嘉湖銀座,有助長實的現金流及盈利表現。

今次屬系內企業之間的交易,市場視為「左手交右手」,但實際上則是李嘉誠將長實持有的資產,轉售給置富的股東。主因是嘉湖銀座商場,原為長實持股98.47%的巍城有限公司直接全資擁有,而長實目前持有置富30.83%股權。換言之,長實變相減持嘉湖銀座近70%的股權。

長實變相減持七成嘉湖商場

交易作價中有50.85億元為定期貸款,年利率則是H+1.48釐,其餘7.64億元則透過配售新基金單位去集資應付。根據銷售文件顯示,配股價介乎6.74元至6.92元,較前日的收市價7.14元,折讓3.1%至5.6%。配售總共發行1.16億新基金單位,集資7.8億元至8億元,而安排行為星展及渣打。

借款51億加批股集資7.6億

李嘉誠近年多次出售本港資產,再將套現所得,投資在海外的公用及電訊項目(見表)。不過,中信證券國際研究部房地產行業執行董事顏偉洪則認為,出售商場純粹是做生意,「對長實來說,嘉湖銀座貢獻有限,從第1日開始已想賣,現在只是時機成熟了」。他指出,李嘉誠或預料到未來1、2年,息口將會有所變化,故「借平錢」去套現。再者,長實今年售樓情況「難看」,故套現有利集團現金流及盈利表現。

置富副行政總裁趙宇昨日在電話會議上解釋,目前在低息環境下,今次透過融資去收購是好時機。她指出,完成交易後有助提高每股基金單位的分派比例,令股東的回報增加。再者,新界西是一個人口增長較快的區域,亦有助嘉湖銀座的租金回報。不過,她未有正面響應,日後加租空間有多少。

置富負債比率增至34.5% 近上限

集團舉債收購將令截至6月底的負債比率,由20.9%增至34.5%,貼近新加坡有關房產信託負債比率的上限35%,以及香港的45%上限。

根據置富公布,嘉湖銀座一、二期不包括車位及附屬空間,商場可出租的總面積為66.52萬平方呎,而車位有622個。商場的出租率截至6月底為95.5%,有206個租戶,而每月平均呎租為27.4元。上半年的物業淨收入為1.1億元,若按今次逾58億元的收購作價計算,回報率僅3.8%。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李嘉誠家族連拋商業地產 長實變相減持香港嘉湖銀座70%股權
    日前,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繼父親賣出廣州、上海、南京三物業後,表示將出售旗下盈大地產。在短短5個月內,李氏家族已出售了價值超200億元的中國內地物業。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亞太區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商業地產已出現明顯的泡沫跡象,李嘉誠作為投資風向標,其頻拋物業也正是來源於對未來市場的判斷。
  • 長實改建香港嘉湖海逸酒店 獲249份意見書幾乎全數反對
    長實將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改建為兩座53層高住宅大樓的規劃,在諮詢期內收到249份意見書,幾乎全數反對,意見包括區議員及當區市民。
  • 這邊拋售歐洲收購 李嘉誠是怎麼「跑掉的」?
    2013年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下稱「長實」)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當年的國慶長假前,李嘉誠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2013年11月,和黃一周內兩次出售物業,價格超過5億港元。
  • 置富產業58.5億收購香港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
    置富產業今舉行股東特別大會,以95.95%票數通過以58.5億元收購長實旗下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  主席趙國雄於會後表示,議案獲得高票通過,反映股東支持及滿意該收購。他指,會儘快完成收購,冀於兩年內進行整體評估及資產增值計劃,惟發展模式尚在探討,但基本方向已訂,詳細方案會稍後公布。
  • 小事記 | 傳海倫堡最快2月進行IPO推介 長實擬改建香港嘉湖海逸酒店
    報導中稱,海倫堡最快在2月份就其5億-7億美元(約39億-54.6億港元)香港IPO交易進行前期推介,籌資所得擬用作土地收購及現有項目的建設成本等。觀點地產新媒體從海倫堡招股書中獲悉,至2018年8月31日,海倫堡擁有112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或項目階段,總建築面積約為2341萬平米,分布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華西地區和華中地區的12個省及直轄市。
  • 置富產業擬斥58億向大股東長實購嘉湖銀座等資產
    網易財經7月30日訊 置富產業午間公布,管理人與長實籤訂諒解備忘錄
  • 記憶香港:李嘉誠,該愛他還是恨他?讓香港人告訴你
    李嘉誠推「牢房豪宅」被罵香港人的居住空間極為狹小,而且樓價長期高企,早為人知,這是引起多數香港人討厭地產商的重要原因。2010年,一本名為《地產霸權》的書引起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據這本書的論述,現時的香港社會,基本被六大家族——長和系的李嘉誠家族、新鴻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以及九龍倉的包氏和吳氏家族和中電集團的嘉道理家族所操縱。在香港經濟起飛的時候,他們依靠自身的聰明和冒險精神,抓住機會壟斷了香港的地產市場。
  • 李嘉誠再度拋售豪宅套現近13億港元 市場憂慮
    [提要]今年10月,李嘉誠以89.56億港元價格,賣出了位於上海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心,在此之前,李嘉誠還曾先後出售香港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及廣州西城都薈等項目。另一方面,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一直在歐洲進行併購。
  • 李嘉誠六年賣2500億港元資產 幾乎買下整個英國
    本文轉載自好奇心日報 昨天,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同意以402億港元,出售位於香港核心地塊的中環中心約75%權益。 長實集團在公告中稱,買方為中國港澳臺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有限公司。該公司專為此次收購而設立,其最大股東是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擁有55%股權。
  • 被馬雲笑稱李嘉誠時代已過!誠哥2047地契大限前套現300億
    早已被馬雲爬上去做首富的誠哥李嘉誠,繼續部署賣資產撤資,被馬雲笑稱李嘉誠時代已過,看來馬雲你還是太年輕了!誠哥今次將包括天水酒及馬鞍山在內的新界的服務式住宅及酒店,改建為住宅套現。翻查這些服務式住宅及酒店地契,發現全部都是2047年至2051年間到期的新界土地契約。惟條例上並無規定2047年後到期的地契是否會自動續期。香港有權續契,亦有權不續契,地皮去向至今未明。
  • 香港賣,歐洲買,李嘉誠的進退之道,「人棄我取」策略揭秘
    7月27日,李嘉誠在歐洲買買買不同於在香港的賣賣賣,7月27日,長實地產、長江基建集團發布聯合公告,擬收購德國能源公司依斯塔及其附屬公司,價格合計約41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7億元)。李嘉誠的分散投資策略即使發生了英國脫歐與歐洲難民危機等重大事件,李嘉誠近年依然持續重點投資歐洲的策略。李嘉誠看好歐洲,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歐洲的部分企業已經「跌出」價值。
  • 李嘉誠從超人到惡人的背後:港府越來越強勢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他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FC」,同時宣布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
  • 李嘉誠父子連續5日「抄底」長實集團,李澤鉅:集團財務穩健
    原標題:李嘉誠父子連續5日「抄底」長實集團,李澤鉅:集團財務穩健 5月14日,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實集團,1113.HK)李澤鉅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集團財務穩健,現金充足,「風浪來到,捱得到有餘」。
  • 長實市值暴跌千億,李嘉誠卻賺了1千多億,原來他早就布了個大局
    最近李嘉誠父子又增持了長實集團的股份,最近兩年李嘉誠父子不斷增持長實集團的股份。目前李嘉誠父子總計的持股超過了7成。2015年李嘉誠進行了世紀重組,把和記黃埔跟長江實業進行了重組,把地產業務都歸入到長實集團,把其他的業務歸入到長江和記。這次重組之後,長實就成為了李嘉誠商業帝國發展地產的唯一平臺。
  • 李嘉誠的內地「尾盤」生意經
    近日,市場傳出長實集團欲出售北京、上海兩地項目之事,財新報導顯示,起初該筆交易主要「資產規模約200億元」,但長實集團有意將上述資產打包出售,一度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而上海高尚領域此前已多次傳出相關傳聞。
  • 懂點兒啥:李嘉誠內地財富密碼:捂盤
    不過,李嘉誠的地產經營法則截然不同。他的特點是財力雄厚,現金流充沛,所以能大搞捂盤升值。面對檢查,反正只要開工了就可以麼,來查的時候,開一開工,一走就停。另外,他還會採取多種方式,變相囤地,比如調整項目規劃方案、延緩施工時間,或者尋找政府政策的漏洞等等。因此,2012年,新《閒置土地處置辦法》出臺後,李嘉誠的地產開發速度仍然沒有大幅提高。
  • 李嘉誠的千億損失還在繼續!被調侃是散財童子,撤資大陸損失巨大
    李嘉誠原本是頂級富商中的戰鬥機,他的商業頭腦確實非常出眾,投資70年幾乎從未出錯過,然而一步錯就步步錯,在李嘉誠撤資大陸投資英國之後,恰逢全球疫情大爆發,而英國首當其衝,讓它的經濟也受到了重創
  • 李嘉誠兩個兒子:一個從中國撤資後又想回來,一個一直想投資中國
    再來說他的二兒子李澤楷,李澤楷,1966年11月8日出生香港,後加入加拿大國籍。1983年入讀美國史丹福大學電腦工程系。1989年從美國回香港和記黃埔任職,有「小超人」美名。次子李澤楷則將獲得李嘉誠對其生意上的資金支持,而支持資金的數目,李嘉誠表示「會比你們知道的要多得多,是李澤楷所擁有的資產的數倍」。其實說到李澤楷跟哥哥李澤鉅,兩個人其實差別非常大,特別是過去幾年的投資策略。李澤鉅繼承了父親的生意,也繼承了父親的策略,減持中國然後去英國投資。李澤楷則不一樣,他放棄了父親的生意,選擇自己創業,拿走了父親的現金,然後用來支持自己的事業。
  • 接棒李嘉誠執掌萬億商業帝國 李澤鉅首秀年度成績單
    李生(李嘉誠)作為公司顧問,還是會提供意見,我和他也還是父子間的夥伴關係,沒有太大改變。」李澤鉅在會上坦言。  李澤鉅1985年加入長江實業,1999年出任長實董事總經理,一直以來主要負責長和系的地產業務及旗下兩間上市公司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與過去的寡言少語相比,21日坐在主席臺中間的李澤鉅開朗了不少,甚至與臺下的記者們開起了玩笑。
  • 李嘉誠要回內地抄底了?
    6月3日,長實地產(01113.HK,以下簡稱「長地」)在香港上市,接手長江實業(以下簡稱「長實」)與和記黃埔(以下簡稱「和黃」)的全部地產業務。至此,李嘉誠導演的長達半年的世紀重組塵埃落定。2013年以來,李嘉誠從拋售內地物業到資產重組,再到遷冊海外的一系列布局,無不引發外界對「超人」看空內地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