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繼父親賣出廣州、上海、南京三物業後,表示將出售旗下盈大地產。在短短5個月內,李氏家族已出售了價值超200億元的中國內地物業。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亞太區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商業地產已出現明顯的泡沫跡象,李嘉誠作為投資風向標,其頻拋物業也正是來源於對未來市場的判斷。
除了拋售內地資產外,李嘉誠又被曝出通過其他方式變相減持在港資產。置富產業信託此前發布公告稱,打算出價58.49億港元,向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實業收購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意味著通過此次資本運作,長江實業變相減持嘉湖銀座近7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李氏家族連續拋出的項目均為寫字樓等商業項目。DTZ戴德梁行亞太區預測及策略研究部主管馮國健表示,過去幾年,由於價格相對吸引,加上市場上有充裕的債務資本及權益股本,令金融海嘯後的物業投資額屢創新高,但近來卻顯示未來亞太區房地產投資市場吸引力有下降趨勢。
馮國健認為,未來二、三線城市將出現龐大的商業地產供應,這也進一步造成空置率上升,租戶議價能力增強。此外,在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一旦開始加息,亞太區物業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也在微博上直言:「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北京、上海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
在李氏家族拋售商業地產的同時,有更多地方卻在興建。2013年的商業地產市場顯得火熱,萬科等龍頭房企在發力住宅地產的同時,紛紛向商業地產拋來橄欖枝。但是,隨著供應的急劇增加,供應過剩危機迅速膨脹,部分城市的空置率已遠遠超6%的國際警戒線。
以廣州為例,第一太平戴維斯報告顯示,廣州購物中心2013年整體空置率較2012年末提高了1.1個百分點,達到10.8%。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建設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