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家族連拋商業地產 長實變相減持香港嘉湖銀座70%股權

2021-01-11 贏商網

  日前,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繼父親賣出廣州、上海、南京三物業後,表示將出售旗下盈大地產。在短短5個月內,李氏家族已出售了價值超200億元的中國內地物業。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亞太區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商業地產已出現明顯的泡沫跡象,李嘉誠作為投資風向標,其頻拋物業也正是來源於對未來市場的判斷。

  除了拋售內地資產外,李嘉誠又被曝出通過其他方式變相減持在港資產。置富產業信託此前發布公告稱,打算出價58.49億港元,向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實業收購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意味著通過此次資本運作,長江實業變相減持嘉湖銀座近7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李氏家族連續拋出的項目均為寫字樓等商業項目。DTZ戴德梁行亞太區預測及策略研究部主管馮國健表示,過去幾年,由於價格相對吸引,加上市場上有充裕的債務資本及權益股本,令金融海嘯後的物業投資額屢創新高,但近來卻顯示未來亞太區房地產投資市場吸引力有下降趨勢。

  馮國健認為,未來二、三線城市將出現龐大的商業地產供應,這也進一步造成空置率上升,租戶議價能力增強。此外,在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一旦開始加息,亞太區物業的相對投資價值將會下降。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也在微博上直言:「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北京、上海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

  在李氏家族拋售商業地產的同時,有更多地方卻在興建。2013年的商業地產市場顯得火熱,萬科等龍頭房企在發力住宅地產的同時,紛紛向商業地產拋來橄欖枝。但是,隨著供應的急劇增加,供應過剩危機迅速膨脹,部分城市的空置率已遠遠超6%的國際警戒線。

  以廣州為例,第一太平戴維斯報告顯示,廣州購物中心2013年整體空置率較2012年末提高了1.1個百分點,達到10.8%。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建設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李嘉誠繼續撤資香港 長實變相減持嘉湖銀座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出售香港本地資產的動作不絕,旗下置富產業信託(0778)昨日公布,打算出價58.49億元,向長實(0001)收購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一、二期。長和系早前已公布,擬出售百佳業務,今次則是短期內,第2次準備減持本地資產套現。有分析員認為,長實今年賣樓成績不太好,故出售嘉湖銀座,有助長實的現金流及盈利表現。今次屬系內企業之間的交易,市場視為「左手交右手」,但實際上則是李嘉誠將長實持有的資產,轉售給置富的股東。主因是嘉湖銀座商場,原為長實持股98.47%的巍城有限公司直接全資擁有,而長實目前持有置富30.83%股權。
  • 長實改建香港嘉湖海逸酒店 獲249份意見書幾乎全數反對
    長實將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改建為兩座53層高住宅大樓的規劃,在諮詢期內收到249份意見書,幾乎全數反對,意見包括區議員及當區市民。
  • 小事記 | 傳海倫堡最快2月進行IPO推介 長實擬改建香港嘉湖海逸酒店
    報導中稱,海倫堡最快在2月份就其5億-7億美元(約39億-54.6億港元)香港IPO交易進行前期推介,籌資所得擬用作土地收購及現有項目的建設成本等。觀點地產新媒體從海倫堡招股書中獲悉,至2018年8月31日,海倫堡擁有112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或項目階段,總建築面積約為2341萬平米,分布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華西地區和華中地區的12個省及直轄市。
  • 這邊拋售歐洲收購 李嘉誠是怎麼「跑掉的」?
    2013年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下稱「長實」)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當年的國慶長假前,李嘉誠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2013年11月,和黃一周內兩次出售物業,價格超過5億港元。
  • 記憶香港:李嘉誠,該愛他還是恨他?讓香港人告訴你
    李嘉誠推「牢房豪宅」被罵香港人的居住空間極為狹小,而且樓價長期高企,早為人知,這是引起多數香港人討厭地產商的重要原因。2010年,一本名為《地產霸權》的書引起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據這本書的論述,現時的香港社會,基本被六大家族——長和系的李嘉誠家族、新鴻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以及九龍倉的包氏和吳氏家族和中電集團的嘉道理家族所操縱。在香港經濟起飛的時候,他們依靠自身的聰明和冒險精神,抓住機會壟斷了香港的地產市場。
  • 置富產業58.5億收購香港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
    置富產業今舉行股東特別大會,以95.95%票數通過以58.5億元收購長實旗下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  主席趙國雄於會後表示,議案獲得高票通過,反映股東支持及滿意該收購。他指,會儘快完成收購,冀於兩年內進行整體評估及資產增值計劃,惟發展模式尚在探討,但基本方向已訂,詳細方案會稍後公布。
  • 接棒李嘉誠執掌萬億商業帝國 李澤鉅首秀年度成績單
    摘要 【接棒李嘉誠執掌萬億商業帝國 李澤鉅首秀年度成績單】3月21日,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實業」,1113.HK)和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和記」,0001.HK)同時公布2018年業績,這也是李澤鉅正式接掌父親李嘉誠的萬億商業帝國後交出的首份年度
  • 李嘉誠六年賣2500億港元資產 幾乎買下整個英國
    本文轉載自好奇心日報 昨天,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同意以402億港元,出售位於香港核心地塊的中環中心約75%權益。 長實集團在公告中稱,買方為中國港澳臺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有限公司。該公司專為此次收購而設立,其最大股東是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擁有55%股權。
  • 「超人歸來」:李嘉誠砸下24億收購上海地產
    一度撤出中國市場的李嘉誠,一路被喊打「不能讓他跑了」的李嘉誠,近日傳出以24億人民幣收購上海地產!李超人又開始重新布局國內的商業地產?李嘉誠王者歸來?12月26日,據第一財經報導:李嘉誠旗下ARA亞騰資產收購上海「三林印象城」。交易約定,亞騰資產管理公司與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銀國際組成合資聯合體,共同收購三林印象城。
  • 開曼:大佬們的避稅天堂和玩弄股權資本的捷徑|睿亞資訊
    李嘉誠此次規模龐大的架構重組,將主要通過「長實重組「、」併購方案」、「分拆上市」三個步驟完成,香港交易所律師對開曼公司的運作也比較有經驗,申請上市批准時比較快。根據公告,長江實業將先行重組。由於開曼群島的公司法較香港的公司法簡便,有利於公司進行收購合併、股本重組以及融資貸款等財務安排,令公司營運更為靈活。李嘉誠家族內部的財富傳承。李家有兩個接班人:李澤鉅和李澤楷。
  • 置富產業擬斥58億向大股東長實購嘉湖銀座等資產
    網易財經7月30日訊 置富產業午間公布,管理人與長實籤訂諒解備忘錄
  • 香港賣,歐洲買,李嘉誠的進退之道,「人棄我取」策略揭秘
    事實上,眾多香港富豪也紛紛剝離亞洲資產:今年7月初,中國遠洋海運以64億美元收購東方海外國際(OOIL)。OOIL由董建華家族創辦,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之一。7月27日,李嘉誠在歐洲買買買不同於在香港的賣賣賣,7月27日,長實地產、長江基建集團發布聯合公告,擬收購德國能源公司依斯塔及其附屬公司,價格合計約41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7億元)。
  • 懂點兒啥:李嘉誠內地財富密碼:捂盤
    早在1950年,李嘉誠創辦長江塑膠廠時,就很重視和內地的商業關係。但受時局影響,生意一直沒有擴展到這裡。直到1978年初,中央領導意識到:要發展經濟,就要利用外商投資,而香港是一個很重要的窗口。於是中央政府邀請一批香港地產大佬,北上參加國慶典禮,其中包括霍英東、李嘉誠、胡應湘和馮景禧。當港澳代表團聽到將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時,所有人都舉雙手擁護。
  • 長實市值暴跌千億,李嘉誠卻賺了1千多億,原來他早就布了個大局
    最近李嘉誠父子又增持了長實集團的股份,最近兩年李嘉誠父子不斷增持長實集團的股份。目前李嘉誠父子總計的持股超過了7成。2015年李嘉誠進行了世紀重組,把和記黃埔跟長江實業進行了重組,把地產業務都歸入到長實集團,把其他的業務歸入到長江和記。這次重組之後,長實就成為了李嘉誠商業帝國發展地產的唯一平臺。
  • 李嘉誠疑重新布局國內 旗下公司24億收購上海地產項目
    原標題:李嘉誠旗下ARA亞騰資產收購上海「三林印象城」 一度撤出市場的李嘉誠,似乎開始重新布局國內的商業地產。 日前,信城不動產與新加坡ARA亞騰資產就上海三林項目商場部分正式達成收購協議。
  • 李嘉誠從超人到惡人的背後:港府越來越強勢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他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FC」,同時宣布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
  • 《李嘉誠全傳》一不小心成了房產大亨
    但李嘉誠獨具慧眼,他認為香港人口的迅速增長會導致住宅需求增加,經濟的迅速發展必然會需要大量的辦公寫字樓、商業鋪位和工業工廠,而香港土地面積有限。他在為長江廠尋找廠房的時候,就敏銳地洞察到地產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1958年,李嘉誠在工業區北角修建了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
  • 李嘉誠要回內地抄底了?
    6月3日,長實地產(01113.HK,以下簡稱「長地」)在香港上市,接手長江實業(以下簡稱「長實」)與和記黃埔(以下簡稱「和黃」)的全部地產業務。至此,李嘉誠導演的長達半年的世紀重組塵埃落定。2013年以來,李嘉誠從拋售內地物業到資產重組,再到遷冊海外的一系列布局,無不引發外界對「超人」看空內地的猜想。
  • 已累計套現2500億,但是李嘉誠卻拿走1.6億補貼,還漲了香港電價
    這個爭議巨大的項目,一直被認為是李嘉誠打死不賣的項目。不過事實上李嘉誠早就把項目打包組成房地產信託在香港上市了,並且賣掉了大部分的權益,這次出售李嘉誠套現123億。一年之後,李嘉誠出售香港天水圍嘉湖銀座廣場,套現58億。1個月之後李嘉誠賣掉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套現32億。隨後是上海的東方經匯中心,套現89億;還有南京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套現24億。
  • 「富三代」繼承者:香港富豪家族的接班計劃
    香港富豪家族歷來讓人津津樂道,隨著這些家族的第三代逐漸成人,富豪家族的新一代接班人也逐漸引起關注。李嘉誠神秘的長孫女李嘉誠去年正式宣布退休,同時長子李澤鉅接班長實集團。近日,李家第三代也開始出現在家族商業的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