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因誕生在清朝首都北京得名,上承唐歌舞樂、宋南戲、元雜劇、明傳奇戲劇傳統。近代京劇名伶輩出,舞臺繁花似錦,京劇成為我國劇目最豐富、表演最精細、觀眾最普遍、影響最遠大的劇種,與國畫、中醫被譽為中國三大國粹。
京劇劇作家、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推陳出新,創作一批新劇目,善於運用唱腔、念白、身段、指法、眼神、舞蹈、武打等藝術手段,把戲劇人物刻畫得細緻人微,光彩照人。鮮明的特色、迷人的風韻形成獨樹一幟的梅派藝術,引起國際人士的注意。1915年,美國公使芮恩施看了梅蘭芳演出的《嫦娥奔月》,對浪漫的劇情和婀娜的舞姿著了迷。此後,梅蘭芳演出新劇,必欲一觀。法國安南總督、美國菲律賓總督訪華,點名要觀梅戲。歐美要人來華,把訪梅君、觀梅劇與參觀故宮、遊覽長城並列為必不可少的活動。當時,東方印尼、印度歌舞已得到世界的承認,國際戲劇界對中國戲劇卻存在種種誤解,梅蘭芳立志振興民族藝術,傳揚華夏心聲,要把京劇推向世界。
1919年,梅蘭芳京劇團應日本帝國劇場董事長大倉喜八郵邀請,首出國門,赴日演出12天,載譽歸來。1924年,再次訪日。日本排演京劇《天女散花》,稱「梅舞」。訪日成功,擴大了中國京劇的影響,也提高了梅蘭芳的知名度,更增梅蘭芳把京劇推向世界的信心。美國公使藥恩施向中國政府提議,請梅蘭芳到美國獻藝,讓藝術來溝通兩國友誼。為此,梅蘭芳作了五、六年的精心準備,1930年成行。美國對梅劇團的歡迎並未因美國經濟大蕭條而影響,盛況空前。首都華盛頓歡迎會,所有的閣員都出席了。美國總統胡佛在外,未能觀看梅蘭芳的首場演出,成了人生憾事。梅劇團在美國演出長達半年,6美元一張票在黑市漲到16美元。一時間,人人爭說梅蘭芳,處處驚嘆東方美。美國「中國京劇熱」不斷升溫,兩所大學授予梅蘭芳文學博士學位。
1935年,梅劇團應邀訪問蘇聯,在莫斯科、列寧格勒演出。史達林、高爾基等政界、文藝界要人均觀看演出,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趕到莫斯科觀看。蘇聯對梅劇團的高度評價震動歐洲劇壇。
1956年,梅蘭芳率中國京劇團第三次訪日,日本國會破例招待梅蘭芳和劇團主要成員。同年,中國京劇團訪問法國成功。美國戲劇權威斯達克·揚說,京劇把戲劇、歌唱、舞留三種藝術巧妙結合,梅蘭芳是演員、歌唱家和舞蹈家,三位一體。像京劇這樣的藝術,組約壓根兒沒有見過,藝術成就實在世界戲劇之上。梅劇團訪蘇後,梅蘭芳與藝術大師蘇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國布萊希特並列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的傑出代表。梅蘭芳的藝術成就,代表了中國京劇藝術成就,中國京劇得到世界的公認。
外國人不懂漢語能接受京劇嗎?梅劇團出訪前,好心人為梅蘭芳捏一把汗,梅蘭芳信心十足。中國京劇歌舞並重,演員可通過面部表情、舞蹈動作克服語言障礙。蘇聯著名藝術家梅耶荷爾德說。「梅博士特別善於用眼神來傳達劇中人的思想感情,令人嘆服。梅先生手勢美妙多姿,隨著劇情發展,使我們不懂漢語的人也能夠了解劇中的思想感情。」人稱梅蘭芳有一對傳情的眼睛,一雙會說話的手,眼神手姿勾勒出心理風情。
京劇中啞劇成份極多,京劇《三岔口》幾乎可以單憑動作演出完整的戲。演員武打動作準確,合乎美的旋律,清晰地將意念借姿態明確利落地表現出來。西方觀眾得以體驗含蓄內繳的東方類和貴在傳神的東方藝術。
京劇是唯美的,演員舉止動作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完全美術化。像做針線、開門、餵雞之類平俗生活均轉化為美的動作,供欣賞。梅蘭芳舞蹈優美,表情細膩,節奏和諧。美國一位評論家稱資梅蘭芳在《霸王別姬》中的劍舞是「靈巧熟練而優類的藝術傑作」.「對我來說,梅蘭芳首先是個舞蹈家,在這方面,我毫不體疑地把他列人最有成就的舞蹈家行列。」蘇聯耶荷爾德甚至說:「看了梅先生的手勢,覺得蘇聯某些演員的手可以砍掉。」京劇《廉錦楓》、
《刺虎》、《紅冤關》中梅蘭芳的舞蹈、武打片段被日、美、蘇拍成電據。1957年,國際舞蹈協會秘書長專程來華,向梅蘭考授助,糖是獲此榮著的第14位藝術家。京劇舞圖只是表演手段之一,海獲此殊榮,是很特殊的。京劇藝術在西方的地位,由此可見。實踐證明,京劇的動作語言可以竟服語言障礙,同不同膚色的人交流而暢通無阻。
京劇已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熟知,來華的外國人都希望觀瞻東方古典藝術之花——京劇。中國京劇團也不斷出國訪問。美國戲劇藝術高級研究機構還在美國舞臺上忠實地移植京劇《四郎探母》、《蝴蝶夢》,都贏得觀眾掌聲,讓美國人大開眼界。京劇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