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綜藝的創意之路要怎麼走?《幻樂之城》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

2021-02-21 時尚芭莎

全新原創綜藝《幻樂之城》已經播出兩期了。

第一期任素汐演繹兒時的《時光機》故事戳中了不少人的淚點,而第二期馬思純則因為把大家感動哭,嗖嗖地登上了熱搜第一。

早在節目開播前,光天后王菲綜藝首秀這一個理由,《幻樂之城》就已經吸引了不少目光。洪濤梁翹柏繼《我是歌手》系列後再續前緣,想在音樂綜藝上玩出一些新花樣,立志要打造出一檔「音樂+電影+現場」三位一體的綜藝,《幻樂之城》算得上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芭姐一開始也非常好奇這檔節目的形式,因為在節目預告時除了華麗又精細的置景,看起來有點繞不明白的規則,《幻樂之城》一直都有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

而看完了兩期節目後,芭姐雖然覺得嘉賓們「一氣呵成」的作品整天質量上是OK的,但對於節目評價感覺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

《幻樂之城》在豆瓣的評分是7.2,算是一檔及格綜藝。

節目模式看似複雜,實際上也蠻簡單:嘉賓提供靈感,導演去實現創作,現場樂隊伴奏,實景道具搭建,通過一鏡到底的方式,又唱又演,最終成片。

非競賽模式,沒有現場觀眾對當期四組嘉賓的投票環節,也沒有導師對作品觀感的評價。

王菲作為幻樂首席體驗官,好像每期就是在請一個朋友來陪她看音樂電影…(菲姐其實在所有嘉賓的作品前期準備中都有參與,但節目正片體現不多。)

總之估計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和芭姐有一樣的感覺,好像自己就是在電視上看了四個MV,只有出現失誤的時候才意識到:啊,這是One Take,這個作品是無剪輯的。

如果這個作品的故事線夠完整,或者說演員表達情緒夠飽滿,在短時間內依舊能感染情緒,而只要代入了作品,就會比較容易get到《幻樂之城》想要傳達的東西。

但更多人的觀感是覺得《幻樂之城》是費力不討好:要克服的困難很多,但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實際上是低於努力值的。

芭姐不算什麼專業人士,但也想從幾個方面說說《幻樂之城》這檔有些不一樣的綜藝。

音樂電影本土影響力並不高,

是否高估了市場的接受力?

《幻樂之城》的初始創意就在於梁翹柏想結合電影的手法來展現音樂。放在大銀幕上其實就是音樂電影,但梁老師把這個想法搬到了綜藝舞臺。

而《幻樂之城》這個名字也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那部在奧斯卡金像獎上大放光彩的歌舞片《愛樂之城》。在視聽語言上大做文章,或許可以收穫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可就算是《愛樂之城》這樣優秀的歌舞片,在國內現在分分鐘就破億的電影市場中,最終票房是2.48億——這都是打破了國內歌舞片記錄了。

國產出彩的音樂電影就更是少之又少了,2013年周杰倫指導的《天台愛情》收穫1.07億票房,算是個不錯的成績。


單從票房成績而言,咱國內觀眾們好像不怎麼吃歌舞片/音樂電影這一套。

前幾年音樂類綜藝大火,無論是從好聲音、我是歌手到有嘻哈,都是有話題輔助熱度和競賽帶來的緊張感來刺激觀眾的high點的。


所以《幻樂之城》突然間來了一步大跳躍,觀眾到底可以接受多少?是不是有點高估了市場的接受力?

電影畫面是經過無數排練和NG才磨出來的,演員在歌舞片中的唱演也是有過後期的精心雕琢,連這些完整的音樂電影作品都沒能擄獲芳心,《幻樂之城》會不會陷入野心大於期待的泥沼中?

從目前觀眾們的反應來看,《幻樂之城》不算沒有熱度,但能不能進一步立住口碑,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現場舞臺與影視表演始終有一堵牆,

是否低估了打通次元壁的難度?

剛剛芭姐說幻樂是一步大跳躍,是因為這檔結合音樂+戲劇的綜藝所面臨的製作難度,真的比電視上展現的困難要難得多。

奇葩說辯手柏邦妮在微博上科普了一下唱演人在《幻樂之城》上表演的難度係數。

簡而言之就是,你既要承擔舞臺劇中一氣呵成的壓力,能瞬間在不同場景內即時讓情緒跳來跳去,又要做到電影表演的分寸感。

難度越大,做成功後的成就感就越高。

估計每個登上《幻樂之城》舞臺的唱演嘉賓都是帶著這樣一份勇氣和期待來挑戰的。

但芭姐還是有一個小疑惑,之所以會有舞臺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這兩種藝術表現形式,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現在把他們都放在一個容器(綜藝)裡擺給大眾看,是不是有點低估了打通這層次元壁的挑戰難度?

經常看音樂劇或話劇的觀眾,可能會比較寬容地對待一鏡到底情形下的不完美;但一直以來接受電影這樣經過精雕細琢的作品形式的普通觀眾,可能就會不理解我為什麼要看一群人(現場觀眾)坐在劇場看別人的直播(作品)。

而這層牆壁的厚度不僅僅有觀眾預設期待值的不同,還有道具製作上的難度。

現在我們總說綠幕摳圖,不就是因為沒有實景拍攝?舞臺劇是因為場地限制,大家的寬容度會變得很高,但一旦是銀幕呈現,這個寬容度就會大大降低。


而導演在導播間切換鏡頭要做到掐點準確,和攝影師在拍攝時要和演員一樣不錯走位,每一個人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腦子裡都要記住很多點,並且要三心二意地同時做到。

舞臺劇形式mix電影拍攝手法 = 雙重壓力and雙重難度

到底是唱演人的挑戰還是導演101,

是否所有人都有實力完成「考核」?


第一期的唱演人是黃曉明、任素汐、雷佳、易烊千璽。

第二期的唱演人是賈乃亮、大張偉、韓雪、馬思純。

可以看出每期節目的嘉賓都是歌手+演員的搭配。幾位唱演人的導演也是「有新有老"。

如果說《演員的誕生》是單純考核演員當下的演技業務能力,《聲臨其境》是考驗演員的臺詞功底和聲音的多變性,那《幻樂之城》可就是一場綜合性的大考。


演員來到這個舞臺,不僅要演戲,還要不斷地出戲(從一個場景趕到另一個場景內)、入戲(進入場景就要表現當下情緒),同時還得想著唱歌。

而歌手來這就更不容易了…因為他們唯一佔「優勢」的也就是唱得好…

除了對唱演嘉賓們的考驗,沒有掌控力和執行力的導演來到這個節目,實力上的差距也會高下立現,說是導演版創造101也不過分。

芭姐還記得彭宥綸導演那崩潰到不行的表情……

千璽和彭宥綸一起帶來的《對不起》這個作品,基本上是一個鏡頭用到底…而黃曉明和許宏宇導演一同完成的《獨木橋》,可是用了七個分鏡,在拍攝過程中就靠導演在導播間把控節奏切換。

所以來到這個節目的導演們,都得有點實力才可以。

不然重壓之下出英雄,也會出一曲涼涼…

失誤隨時有可能會發生。


第一期扮演任素汐父親的演員換裝過早,讓芭姐剛要奪眶而出的眼淚立馬縮了回去,第二期韓雪將手電筒照向「兵馬俑」時,畫面中出現了工作人員,是一個較大的拍攝失誤。

雖然這些和唱演人本人表演無關,兩位唱演人也出色的完成了表演。但這個大考的綜合性還體現在所有人的配合上。


審美土壤需要被培養,

幻樂不成熟卻值得被肯定。

其實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回到一個問題上。

《幻樂之城》真的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嗎?難度這麼高還要做下去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不在新手村裡秒殺全場,硬要跑去打boss呢?

首先芭姐是十分肯定《幻樂之城》節目組的創作態度的,原創綜藝四個字,這兩年真的很難看到了。

市面上很多綜藝節目,總能在鄰國找到Original,有些引渡過來水土不服,有些則大熱大火賺滿人氣。可我們真的總是要做那個拿錢買創意的人嗎?(有些還沒花錢…)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幅員遼闊,難道就沒有一個值得去做的idea?

不過是不願花費時間和金錢去試錯罷了。


畢竟拿來主義的優點就在於,已經有人替我們試過水做過實驗,成熟的果實摘下來當然會香甜。

《幻樂之城》算得上是一個形式上的創新,但內容上的貧瘠還是沒有辦法撐起這個形式感。

有點這也想要,那也想展現,沒有一個核心重點,糅雜了太多東西,表達出來也就不那麼明確,就很容易變成一件形而向上的事。

但如果因為可能預見失敗就不做創新,那就更不對了。

《幻樂之城》是一個探索可能性的新開始,有這樣一個起點出現,芭姐覺得還挺高興的。

而且,從節目的舞臺場景、道具、現場樂隊等,芭姐都感受到了節目組的用心。

芭姐之前參觀過《幻樂之城》的後臺置景,講真,3000平米的場地,花園裡的植物都用真的,實驗室裡的電線也是真的,在各種細節上力求做到真實,讓芭姐看到了《幻樂之城》節目組的誠意。


不管是吃力不討好還是形式大於內容,芭姐覺得《幻樂之城》這一步雖然邁得有點兒大,想得有點兒遠,但其實是在為觀眾審美培養土壤,添了一波好肥料。

《幻樂之城》音樂後期錄音師林夢洋在微博上做了一個好比喻:第一次吃魚翅覺得是粉絲,後來魚翅吃多了再去吃粉絲,那麼那些「粉絲」就糊弄不了你了。

不管《幻樂之城》這道全新菜系是真魚翅還是假粉絲,若真的能降低觀眾審美的恩格爾係數,那這份「吃力不討好」的活,還真就值得!


相關焦點

  • 《幻樂之城》是梁翹柏的一個夢,也是原創綜藝消失的那五年|獨家專訪
    他嘗試著把自己對內容形態新的理解放入其中。例如說新的內容載體、新的交互方式,「人溝通的模式是什麼樣、他用什麼的工具去接收訊息、或者人跟人怎麼去溝通」,《幻樂之城》裡出現了以心跳為標準的測試環節,每一個觀眾因此都有機會參與到節目的點評裡。 更重要的是,原創節目的概念越高,《幻樂之城》就越有機會走出現有綜藝的發展範式。
  • 【Mirror獨家分析】《幻樂之城》:「幻」是觀眾的幻,「城」是明星的城
    《幻樂之城》的節目定位是「電影+現場+音樂」的創演秀節目。這一不曾有過的新型綜藝和音樂秀的結合體,與從未「落地」綜藝的王菲一起,為這檔節目點綴著「仙氣」和「創意」。儘管首期秀的王菲直言「因為輕鬆」,所以參加,但對於這檔節目而言,不管是創新之處還是技術擔當,都不輕鬆。
  • 《幻樂之城》:「新物種」的誕生
    在每一期的《幻樂之城》裡,當期的4位藝人要參加一個一氣呵成的8分鐘故事拍攝,在表演中又要唱一首與故事主題相關的歌。當這個片段在節目錄製現場播出後,演員的表演、歌唱將受到「幻樂體驗官」王菲和幻樂好友的點評。
  • 牽手原創綜藝《幻樂之城》,維他奶如何在娛樂營銷中脫穎而出?
    7月20日,由維他奶贊助的國內首檔音樂創演秀《幻樂之城》迎來首播。
  • 3億投資的頂級綜藝《幻樂之城》,曲高和寡還是製作不精?
    誰都知道音樂和電影成為大眾主流文化,但只有梁翹柏想到把它們結合現場放到電視綜藝節目裡面。《幻樂之城》註定改寫中國電視綜藝史,在演播廳裡直播現場演唱表演,音樂綜藝居然還能這麼玩兒。 但是《幻樂之城》的收視率一直不理想,每期被《中國好聲音》碾壓。萬事俱備的《幻樂之城》到底欠了什麼東風? 形式內容兩難全極致融合難度指數巨大融合電影、直播和音樂三大形式並不簡單,如果有一個失誤,《幻樂之城》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王菲《幻樂之城》綜藝首秀!還親自寫文案?
    你有在追哪一檔衛視綜藝?而讓我最期待的是將於7月20號登陸芒果臺的這檔綜藝——《幻樂之城》因為能看到王菲的身影這可是王菲出道近30年的綜藝首秀在《幻樂之城》發布的宣傳片中王菲詮釋了自己對於節目的理解並且親自撰寫宣傳片文案一起來邂逅仙女王菲品品天后的文採吧!
  • 【Mirror頭條】《幻樂之城》:一次「熱門」的「獨家」冒險
    每每討論起《幻樂之城》,加持在其身上最鮮明的標籤就是「新物種」。不論是電視+電影的全新傳播模式,亦或是NG和直播技術在電視媒介更為自如的運用。都讓它的出現像是一汪清泉,澆築在乾涸的音綜江湖。事實上,電視節目的影響力與權威性從未減少,音樂綜藝再怎樣被唱衰,其依舊是市場所青睞的王牌,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爆款卻愈加難見,不禁讓人疑惑: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 MOMO APP獨家冠名《幻樂之城》以樂之名 築演之城,打造「中國電視新物種」
    由湖南衛視與酷博特文化共同出品、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音樂創演秀MOMO APP獨家冠名播出的《幻樂之城》即將於本月中旬登陸湖南衛視,每周五晚黃金檔播出。作為2018年暑期檔最受觀眾期待的電視綜藝節目,《幻樂之城》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和價值引領放在首位,將鏡頭對準「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每期節目中,唱演嘉賓將以8分鐘音樂微電影的形式生動唱演出深沉大氣的個體夢想和家國情懷。
  • 莎拉布萊曼天籟獻唱,李光潔忘詞,秦海璐受傷,《幻樂之城》果然不簡單!
    給《幻樂之城》這個「中國電視新物種」一點時間,給國內原創綜藝一點時間。唱演嘉賓李光潔帶來的幻樂作品以異鄉人為主題,這是他首次嘗試演喜劇,而這同時也是幻樂之城舞臺上的首個喜劇作品~但據梁翹柏透露,王菲為這個節目做的事情要比大家在熒幕前看到的多得多,前期的時候她要參加每一個創意會議,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供導演們參考,準備期間她要到現場看常言嘉賓們彩排,錄製時她要發表下自己的觀影感受,總的來說,王菲深度把控幻樂之城這檔節目的品味
  • 幻樂之城:如何照亮這座城
    幻樂之城:如何照亮這座城  《幻樂之城》是湖南衛視和酷博特文化聯合打造的全新原創綜藝節目。
  • 《幻樂之城》人們能耐心多久?
    《幻樂之城》:中國電視新物種 新在何處?這是一檔純音樂節目嗎?這是筆者在《幻樂之城》開播時思慮的問題,而當12期節目過後,顯然,《幻樂之城》是音樂節目但又不止這麼簡單。在這個幻樂城堡裡,有跨越千年的為愛痴狂,也有寵物世界的流浪人生;有市井小人的嘶吼吶喊,也有大浪淘沙的不惑流年;有紛紛擾擾中品親情友情愛情,更有熙熙攘攘中憶相思愁思反思。
  • 關照當代人精神世界 扶持新生代導演 國產綜藝革新之作《幻樂之城》的殺手鐧
    已播出11期的《幻樂之城》即將收官,過去三個月,這檔主打「國內首檔音樂創演秀」的綜藝節目,創造出了不少頗有口碑的原創內容,以及它創新+專業的形式,給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追綜感受,也給行業帶來了有關原創的思考與衝擊。
  • 《幻樂之城》的夢中人,不是王菲
    但凡是做產品的人都知道,用戶永遠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只能是不懂觀眾的自己。《幻樂之城》暴露出最明顯的問題,其實相當普遍——創作者的自嗨。夢中人不是王菲,是沉浸在藝術創作烏託邦中的節目組。粉絲的意義不論在豆瓣還是知乎,盛讚《幻樂之城》的觀眾,普遍具有粉絲屬性。光是王菲在節目開頭實時演唱3分鐘的《夢中人》,就足以讓菲迷熱淚盈眶。
  • MOMO APP《幻樂之城》熱度口碑雙核領跑 8月24日繼續精彩獻映
    而在上周五播出的第四期節目中,竇靖童改編中國傳統故事《猴子撈月》而創作的《幻月》憑藉極致的創意、音樂和視覺展現,再一次讓觀眾深陷於《幻樂之城》的品質魅力之中,嘆服於節目的高品質視聽享受。人民日報在上周發刊文對《幻樂之城》匠心做原創的新思路、新經驗、新趨勢進行了點評,文章指出:「『音樂+電影』的節目模式在呈現出雙重質感的同時,也為國內音樂類綜藝節目的跨界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成功經驗。」除了創新的節目模式外,《幻樂之城》更是憑藉一部部作品高唱著個人與時代的之歌。
  • 為什麼說「真」是《幻樂之城》的魂?
    來源:傳媒內參—廣電頭條文/林夕昨晚20點,湖南衛視原創音樂綜藝《幻樂之城》準時上線,從頭到尾,都給人一種驚豔之感。其實,在開播前三小時,洪濤曾發了一條頗具真情實感的微博,節目追求極致和完美,但真實更重要,所以節目中的唱是真的,演是真的,連瑕疵也是真的。
  • 《幻樂之城》鄭伊健劉偉強重現「古惑」經典
    《幻樂之城》作為湖南衛視和酷博特文化共同出品、聯合製作的一檔純原創節目,將一大批有實力的導演帶到了觀眾面前。與初次參加節目的劉偉強導演相比,彭宥綸導演已經是《幻樂之城》的老朋友了,與易烊千璽、宋茜均有過合作,本次是她第三次返場幻樂舞臺。彭宥綸導演作為新生代視覺系導演代表,在想法和視覺上都比較有新意,此次她將搭檔「古風系」代表演員張天愛,大膽將電子音樂元素與古裝俠客風相融合,打造了一部略帶荒誕色彩卻又飽含深刻寓意的「俠客傳說」。
  • 《幻樂之城》幕後製作技術大起底
    《幻樂之城》海報無論是將電影搬上電視,還是利用長鏡頭為觀眾帶來沉浸感的體驗,甚至是為實現這些效果所付出的技術嘗試,《幻樂之城》自播出以來就獲得了大量的討論。然而,這個形式複雜而又無例可循的節目背後從創意階段起就有一個專門的技術團隊在為《幻樂之城》保駕護航,他們為什麼這麼重要?他們做了哪些工作?
  • 衝她,我就要pick「幻樂之城」C位出道
    畢竟對於這位神秘的天後來說,與綜藝能掛的上鉤的記憶,也就是那句讓人服氣的「太紅了」。在網絡綜藝的形式與創意越來越多樣化的現在,王菲選擇了逐漸式微的電視綜藝。很是大膽。可節目一開場,那不沾煙火氣的天籟向我們昭告了一個事實:她回來了,江湖還是她的。
  • 冠名頂尖綜藝《幻樂之城》,為何說陌陌這次賺大了?
    在首期節目播出期間,微博強勢霸榜,主話題#幻樂之城#就成功登頂熱門話題榜榜首,微博熱搜榜前十佔五,其中「王菲老師我是您女兒的粉絲」「易烊千璽演技」「任素汐把我唱哭了」等引發網友強烈共鳴。截至目前,主話題#幻樂之城#總閱讀量已經超過11億,討論超過189萬,《幻樂之城》已經確定成為今夏最大的一匹綜藝黑馬。
  • 新概念綜藝《幻樂之城》口碑下滑 王菲千璽也挽救不了收視率?|編導藝考
    《幻樂之城》是由梁翹柏擔任幻樂發起人、聯合出品人,王菲擔任幻樂體驗官,何炅擔任主持人,每期有4位由幻樂發起人召集的唱演人與幻樂導演組成拍檔,共同對歌曲進行創意設計和劇情式呈現。現在我們的科技特效太容易了,一個軟體就可以做很多特效的東西。所以,反特效、非特效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而且是最花心思的。《幻樂之城》也遵循非後期創作、非後期表演的原則。比如說,你看到一個背景突然沒了,其實是有很多人在推那些布景,不是只用PS把它擦掉這麼簡單。節目裡有人的付出,有價值的地方就在這裡。    節目對製作難度的強調,也成為槽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