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情系桑梓終不悔 芳華永存鑄豐碑
——寫給張小娟同志
2020年12月3日,對舟曲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張小娟同志離開這個世界後的一周年,中共中央追授她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從彼時悲涼深秋到寒冬凜冽,季節更替了一個四季,山河又裹上了銀裝。無論朝暉夕陰,晴雨晦明,無論時序如何流轉,我都無法忘記在小娟同志離開這個世界前,與她相遇在省級深度貧困村的情景:寒山梁上風陣陣,看著她沾滿泥巴的運動鞋和褲腿、被山風吹亂的頭髮,我心裡莫名升起一股敬意,又有一種父親般說不出的心疼。她要到前面一個村子去工作,並叮囑我的司機慢點開車,注意安全。
萬萬沒想到,那是我與小娟同志的最後一次揮手。那一揮手,竟然成了我與這個如同女兒般同志的訣別!
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想要為這位可親可敬的同志寫點東西,卻執筆未文淚先流。我一直在想: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責任擔當,才會在她短暫而光輝的人生中,書寫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付出,才會在她猝然離世之後,千千萬萬的人為她送行?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人格魅力,才會在她離開這個世界後的日子裡,每當提起都會潸然淚下?
逐字逐句讀完中共中央《決定》中關於張小娟同志短短360字卻字字千鈞的先進事跡,我清醒的認識到: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出復興藍圖的關鍵節點,在即將見證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歷史時刻,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定,既是對英雄至高的禮敬和褒獎,也是對全黨砥礪奮進的鞭策與鼓舞,更是對偉大時代的謳歌與頌揚。
莫道短暫,追憶永恆;莫道無名,人心是名。從「最美扶貧人」到「全國脫貧攻堅模範」,從「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張小娟同志,已經成為這個新時代關於忠誠與奉獻的符號,她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榜樣更是一座豐碑,她存活於人們的血脈之中,根植在人民的思想之內,更跳動在這個時代的脈搏深處。
情系桑梓終不悔,芳華永存鑄豐碑。這是共產黨人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以滿腔熱血奔走在共和國脫貧攻堅徵途上停不下來的腳步,是懷揣赤誠之心回報鄉土、造福百姓的無悔青春裡留下的錚錚誓言,她生於斯長於此,用青春紮根基層,以深情奉獻鄉土,淡盡芳華又深埋於此,這是回歸更是升華,她用青春澆灌的花蕾已然綻放在藏鄉江南,在她深愛的這片土地上高高豎起了一面不朽的精神豐碑。
以忠魂鑄初心,用生命赴使命。這是對英雄最悲壯的送行也是對典範最崇高的敬意。在脫貧攻堅這場鏖戰的最前沿,她的猝然倒下譜寫了一曲「向貧困宣戰」的英雄史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沖天豪氣,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鋼鐵長城,用崇高信仰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公而忘私,忘我奉獻」的政治本色。從北京來的「洋學生」到「土幹部」,這是從「堅鐵」到「金鋼」的淬火,是在基層的熔爐中磨鍊鍛造的蛻變之路,更是一名共產主義戰士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正是有了基層這塊「磨刀石」,才厚植了她心懷群眾、視民如親、為民如己、血濃於水的真情,樹立了新時代黨員幹部紮根基層、心繫百姓、奉獻擔當的榜樣和典範,她用短暫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了令人敬仰的時代回答。
黨和人民許我一個舞臺,我許黨和人民一生忠誠。脫貧攻堅的「移動資料庫」和「活詞典」、扶貧一線的「指戰員」、攻堅隊伍的「急先鋒」、幹事創業的「頂梁柱」曾是舟曲幹部群眾對張小娟最形象的稱謂,埋頭苦幹的代名詞,如果沒有對扶貧工作的熱愛,沒有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沒有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怎會有如此高的評價與讚譽。也正是有了這份熱愛與忠誠,才鍛造了一名扶貧幹部與貧困群眾並蒂而生、戰天鬥地、敢於擔當的精神;鑄就了一名年輕共產黨員在脫貧攻堅一線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將熱血灑在脫貧路上的赤膽忠魂。正如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評價的那樣,小娟的意外犧牲令人痛心,而無私奉獻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軌跡。她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民族地區,奉獻給了扶貧事業,是新時代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直接體現和黨員榜樣。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英雄也不曾遠去,英雄就在身邊;英雄不僅高大,更多出於平凡;英雄並非冷血,而是可親可敬。張小娟同志是一名有鄉土情懷的守望者,莘莘學子牽掛家鄉未來前途命運;她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守正者,始終心繫群眾、視民為親,對待群眾用心用情用力;她更是百姓幸福的守護者,她矢志不渝的願景,就是讓家鄉早日擺脫貧困,並為此付出了青春和生命。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在小娟同志短暫的人生歷程中,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扶貧的千斤重擔,把群眾的幸福高高舉過頭頂,胸中一腔熱火不滅,心中一顆赤心永存,在她平凡而偉大的扶貧路上,用堅強與勇毅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時代擔當的讚歌。正因為有了像她一樣的時代楷模,我們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經受化繭成蝶的撕裂陣痛,在冰與火的熔爐中滓煉成鋼,在血肉壘成的鋼鐵長城中,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步步走向輝煌。
青春如火,初心如炬,使命如磐。那時一生傾心向太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小娟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繼往開來的無數「追夢人」卻循跡而至。我們要慶幸見證這個偉大時代的輝煌,更要感恩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為這個新時代掌舵定航。英雄的稱號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英雄的精神是砥礪奮進的力量。銘刻在共和國減貧史上的精神豐碑,讓舟曲這片歷經巨大創傷又以堅強不屈實現鳳凰涅槃的英雄熱土,讓感恩奮進的14萬舟曲藏鄉兒女,在擺脫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後,正以「十四五」的宏偉藍圖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時代華章,以「美麗舟曲」的嶄新姿態盛大啟幕「五無甘南」的生態報國,向著新時代的偉大新徵程步履堅定、鏗鏘前行。
(作者系甘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舟曲縣委書記 石華雄)
內容來源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情系桑梓終不悔 芳華永存鑄豐碑 ——寫給張小娟同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