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終不悔 芳華永存鑄豐碑 ——寫給張小娟同志

2021-01-09 澎湃新聞
情系桑梓終不悔 芳華永存鑄豐碑 ——寫給張小娟同志

2020-12-3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情系桑梓終不悔 芳華永存鑄豐碑

——寫給張小娟同志

2020年12月3日,對舟曲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張小娟同志離開這個世界後的一周年,中共中央追授她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從彼時悲涼深秋到寒冬凜冽,季節更替了一個四季,山河又裹上了銀裝。無論朝暉夕陰,晴雨晦明,無論時序如何流轉,我都無法忘記在小娟同志離開這個世界前,與她相遇在省級深度貧困村的情景:寒山梁上風陣陣,看著她沾滿泥巴的運動鞋和褲腿、被山風吹亂的頭髮,我心裡莫名升起一股敬意,又有一種父親般說不出的心疼。她要到前面一個村子去工作,並叮囑我的司機慢點開車,注意安全。

萬萬沒想到,那是我與小娟同志的最後一次揮手。那一揮手,竟然成了我與這個如同女兒般同志的訣別!

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想要為這位可親可敬的同志寫點東西,卻執筆未文淚先流。我一直在想: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責任擔當,才會在她短暫而光輝的人生中,書寫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付出,才會在她猝然離世之後,千千萬萬的人為她送行?一個人,究竟有著怎樣的人格魅力,才會在她離開這個世界後的日子裡,每當提起都會潸然淚下?

逐字逐句讀完中共中央《決定》中關於張小娟同志短短360字卻字字千鈞的先進事跡,我清醒的認識到: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出復興藍圖的關鍵節點,在即將見證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歷史時刻,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定,既是對英雄至高的禮敬和褒獎,也是對全黨砥礪奮進的鞭策與鼓舞,更是對偉大時代的謳歌與頌揚。

莫道短暫,追憶永恆;莫道無名,人心是名。從「最美扶貧人」到「全國脫貧攻堅模範」,從「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張小娟同志,已經成為這個新時代關於忠誠與奉獻的符號,她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榜樣更是一座豐碑,她存活於人們的血脈之中,根植在人民的思想之內,更跳動在這個時代的脈搏深處。

情系桑梓終不悔,芳華永存鑄豐碑。這是共產黨人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以滿腔熱血奔走在共和國脫貧攻堅徵途上停不下來的腳步,是懷揣赤誠之心回報鄉土、造福百姓的無悔青春裡留下的錚錚誓言,她生於斯長於此,用青春紮根基層,以深情奉獻鄉土,淡盡芳華又深埋於此,這是回歸更是升華,她用青春澆灌的花蕾已然綻放在藏鄉江南,在她深愛的這片土地上高高豎起了一面不朽的精神豐碑。

以忠魂鑄初心,用生命赴使命。這是對英雄最悲壯的送行也是對典範最崇高的敬意。在脫貧攻堅這場鏖戰的最前沿,她的猝然倒下譜寫了一曲「向貧困宣戰」的英雄史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沖天豪氣,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鋼鐵長城,用崇高信仰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公而忘私,忘我奉獻」的政治本色。從北京來的「洋學生」到「土幹部」,這是從「堅鐵」到「金鋼」的淬火,是在基層的熔爐中磨鍊鍛造的蛻變之路,更是一名共產主義戰士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正是有了基層這塊「磨刀石」,才厚植了她心懷群眾、視民如親、為民如己、血濃於水的真情,樹立了新時代黨員幹部紮根基層、心繫百姓、奉獻擔當的榜樣和典範,她用短暫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了令人敬仰的時代回答。

黨和人民許我一個舞臺,我許黨和人民一生忠誠。脫貧攻堅的「移動資料庫」和「活詞典」、扶貧一線的「指戰員」、攻堅隊伍的「急先鋒」、幹事創業的「頂梁柱」曾是舟曲幹部群眾對張小娟最形象的稱謂,埋頭苦幹的代名詞,如果沒有對扶貧工作的熱愛,沒有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沒有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怎會有如此高的評價與讚譽。也正是有了這份熱愛與忠誠,才鍛造了一名扶貧幹部與貧困群眾並蒂而生、戰天鬥地、敢於擔當的精神;鑄就了一名年輕共產黨員在脫貧攻堅一線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將熱血灑在脫貧路上的赤膽忠魂。正如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評價的那樣,小娟的意外犧牲令人痛心,而無私奉獻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軌跡。她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民族地區,奉獻給了扶貧事業,是新時代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直接體現和黨員榜樣。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英雄也不曾遠去,英雄就在身邊;英雄不僅高大,更多出於平凡;英雄並非冷血,而是可親可敬。張小娟同志是一名有鄉土情懷的守望者,莘莘學子牽掛家鄉未來前途命運;她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守正者,始終心繫群眾、視民為親,對待群眾用心用情用力;她更是百姓幸福的守護者,她矢志不渝的願景,就是讓家鄉早日擺脫貧困,並為此付出了青春和生命。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在小娟同志短暫的人生歷程中,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扶貧的千斤重擔,把群眾的幸福高高舉過頭頂,胸中一腔熱火不滅,心中一顆赤心永存,在她平凡而偉大的扶貧路上,用堅強與勇毅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時代擔當的讚歌。正因為有了像她一樣的時代楷模,我們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經受化繭成蝶的撕裂陣痛,在冰與火的熔爐中滓煉成鋼,在血肉壘成的鋼鐵長城中,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步步走向輝煌。

青春如火,初心如炬,使命如磐。那時一生傾心向太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小娟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繼往開來的無數「追夢人」卻循跡而至。我們要慶幸見證這個偉大時代的輝煌,更要感恩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為這個新時代掌舵定航。英雄的稱號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英雄的精神是砥礪奮進的力量。銘刻在共和國減貧史上的精神豐碑,讓舟曲這片歷經巨大創傷又以堅強不屈實現鳳凰涅槃的英雄熱土,讓感恩奮進的14萬舟曲藏鄉兒女,在擺脫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後,正以「十四五」的宏偉藍圖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時代華章,以「美麗舟曲」的嶄新姿態盛大啟幕「五無甘南」的生態報國,向著新時代的偉大新徵程步履堅定、鏗鏘前行。

(作者系甘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舟曲縣委書記 石華雄)

內容來源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情系桑梓終不悔 芳華永存鑄豐碑 ——寫給張小娟同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省委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 深入學習宣傳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相關《決定》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省委辦公廳日前發出《關於深入學習宣傳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的通知》。《通知》指出,黨中央追授張小娟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省各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體現了對脫貧攻堅一線幹部的高度肯定和真切關懷,是對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極大鼓舞和激勵。
  • 堅守初心使命 忠誠履職盡責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先進事跡在我...
    近日,中共中央決定,追授張小娟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甘肅日報》等多家媒體連續刊發張小娟先進事跡,在全省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張小娟為榜樣,以先進模範為鏡,向先進典型看齊,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只爭朝夕、頑強奮鬥,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張小娟被中央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舟曲掀起學習高潮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舟曲掀起學習高潮  文/本刊記者 徐吉鵬  12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發布,張小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斯人已逝 育英精神永存——深情緬懷何黃美英女士
    育英兒童醫院、育英門診樓、育英學術館……一座座「育英」建築,在溫醫大校園和附屬醫院靜靜矗立,仿佛訴說著一對伉儷的桑梓情懷。可以說,溫醫大近30年的發展,與何朝育和何黃美英伉儷的慷慨襄助密不可分。連日來,溫醫大人紛紛追思何黃美英夫婦傾力捐助溫醫大發展事業的高潔品行和崇高善舉,深切緬懷何黃美英女士。
  • 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系列評論(四)回饋桑梓 胸懷家國有大愛
    下面播發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系列評論(四) 回饋桑梓 胸懷家國有大愛。對有著92歲高齡的周永開同志而言,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信仰,執著的是奮鬥。入黨75年來,周老忘我奉獻早就習以為常,但面對累累功勳,他卻自感「為黨和人民還做得不夠」,自己「做的都是一些小事」。
  • 牛世端:深藏功名六十載 情系桑梓寫丹心
    界首市有一位92歲的高齡老人獲評」安徽好人」,這位老人深藏功名六十載,情系桑梓顯真情。在西藏工作期間,先後捐贈現值100多萬元的錢款支持家鄉建設。此後,陸續為受災群眾、抗擊疫情、貧困家庭捐款,用涓涓愛心譜寫功名身後事、丹心映桑梓動人篇章。他就是被譽為張富清式人物的英雄---牛世端。  牛世端,男,中共黨員,1928年10月出生,離休前是安徽省界首工商銀行保衛科科長。
  • 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系列評論④ | 回饋桑梓 胸懷家國有大愛
    2020-12-20 13:51:50 來源: 達州發布 舉報   近日,黨中央授予周永開同志
  • 情系桑梓 情傾筆端——讀《才情厚重骨氣端貞——陳子昂人生芻議...
    情系桑梓 情傾筆端——讀《才情厚重骨氣端貞——陳子昂人生芻議》有感  楊穎「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    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孫倩深情演唱方竹平抗疫歌曲《璀璨的豐碑》
    「有一座豐碑,立在武漢大地;有一座豐碑,立在 人民心裡。」歌詞一開頭作者就以比喻的手法,把在武漢及全國各地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無私奉獻、捨己救人的白衣戰士的感天動地的事跡比喻成一座璀璨的豐碑,形象生動,令人敬仰,受到全國人民的崇敬。同時,作者也委婉的向政府提出了建議,希望在武漢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無私奉獻、捨己救人的白衣戰士及獻出寶貴生命的英烈建立豐碑。
  • 今日我主編|最美的芳華——記陽曲縣人民法院員額法官任媛媛
    今日我主編|最美的芳華——記陽曲縣人民法院員額法官任媛媛 2020-06-30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二)丨慢慢……
    和林格爾第一中學建校65周年「魂牽杏壇·情系母校」主題徵文公告青山鑄秀,綠水生輝。青春與夢想的交織,激情與汗水的激蕩,和林一中即將迎來六十五載輝煌。知識改變命運,名師鑄造靈魂,一中培育了眾多優秀學子。撫今追昔,我們感懷過去,憧憬未來。
  • 芳華灼灼 不負人民期待
    蘇和沙漠植樹十餘載的感人故事廣為傳唱;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目錄,生動詮釋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紮根生活沃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烏蘭牧騎精神;話劇《紅手印》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用充滿煙火氣的舞臺表演和最接地氣的百姓故事展現了扶貧幹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伴隨一部部滿含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的舞臺精品的問世,舞臺藝術作品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獨特作用得到充分彰顯
  • 兄弟情系山裡娃 育人大愛澤桑梓——-北京大學向勇教授一行到宣漢...
    向氏兄弟學業及事業有成後,一直情系故土,並於2019年在家鄉白馬鎮成功創辦了向家院子花田間國際鄉村創客營地,為家鄉的鄉村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此次演講活動,是在學校的邀請下,向方遜校友的聯絡下,促成的一次自願無償性勵志演講,彰顯了向氏兄弟情系家鄉教育事業的大愛情懷。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五十六)丨夢想, 在這裡種下
    和林格爾第一中學建校65周年「魂牽杏壇·情系母校」主題徵文公告青山鑄秀,綠水生輝。青春與夢想的交織,激情與汗水的激蕩,和林一中即將迎來六十五載輝煌。知識改變命運,名師鑄造靈魂,一中培育了眾多優秀學子。撫今追昔,我們感懷過去,憧憬未來。
  • 和林一中建校65周年 「魂牽杏壇·情系母校」徵文選登(三十二)丨別夢依稀
    和林格爾第一中學建校65周年「魂牽杏壇·情系母校」主題徵文公告青山鑄秀,綠水生輝。青春與夢想的交織,激情與汗水的激蕩,和林一中即將迎來六十五載輝煌。知識改變命運,名師鑄造靈魂,一中培育了眾多優秀學子。撫今追昔,我們感懷過去,憧憬未來。
  • 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發出通知 開展向周永開等7名同志學習活動
    德州新聞網訊(梁承愷)近日,黨中央號召,各級黨組織要向周永開等7名同志學習。 12月18日,市委宣傳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向周永開等7名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要求市直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委)高度重視,把開展學習活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
  • 書寫無悔青春 綻放生命芳華|徐州雲龍法院沉痛悼念追思葛睿同志
    同時,為追思其事跡、弘揚其精神,雲龍法院組織葛睿同志生前領導、同事以及律師和幹警代表召開追思會。與會人員通過講述與葛睿同志的工作過往,回憶與葛睿同志共同工作、共同經歷的往事,沉痛悼念葛睿同志。葛睿是一個忘記自我,胸有大愛的同志,雖然過早失去母愛,身體還不好,但是她從不抱怨,只把開朗樂觀帶給大家。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蔣衛星: 葛睿同志就像電影《平安中國之守護者》中表現的那樣,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的守護者,她用自己點點滴滴、默默無聞的奉獻,詮釋了忠誠乾淨和擔當。
  • 【我們家的報國故事】一片兵心報桑梓
    點擊圖片進入活動專題  本期刊載的,是火箭軍某旅上士陳小強的故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陳小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情系群眾,一件實事一片情;胸懷桑梓;一名士兵一面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陳小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情系群眾,一件實事一片情;胸懷桑梓;一名士兵一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