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不知道的祖堂牌位的寫法!

2021-12-29 覃氏宗親總會

點上面 「覃氏宗親總會」   關注覃氏

覃氏宗親微信公眾號:qinshizongqin

天下覃氏一家親,只要您姓,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覃氏宗親總會」 再點擊「關注」,和各地宗親交流,追尋先祖血脈,弘揚覃氏宗親文化,共建繁榮覃氏,傳播覃氏正能量。


民間,到了過年的時候,有一個傳統,要上墳祭拜先祖,並在家裡設先祖的靈位,一日三拜。過了初五後(或初五日),上墳或路口,祭拜送靈。

大部分人家裡都設了祭拜先祖的靈位。慈心善意,值得尊敬,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好傳統,對故去的人是一種祭告,對健在的人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對下一代是一種忠孝的教育!

舊時,農村城鎮,一般的大姓家族,都有家廟,祭祖活動非常莊重。現在保存下來的好多祠堂,其實,就是舊時的家廟。家廟就是用來祭祖的場所。

孝心是好的,但有的人,做法不當、欠妥。有的人,把先祖的相片擺上,就算是靈位了,有的人草草的寫個先祖的名字也算是靈位了,等等,不夠嚴肅莊重!也不符合請靈送靈的操作。請靈,要持靈位上墳祭拜一番(不能上墳的,要面對先祖安息的方向),請先祖回家。送靈,要持靈位上墳(不能上墳的,在路口)燒去靈位並祭拜。

現在,時代變遷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許多,傳統祭拜先祖的活動幾乎喪失殆盡。人們就連個先祖靈位的寫法也很少了解,在此,特別給那些懷念先祖,但又太不懂寫法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我知道的最簡單易行的寫法,僅供參考。

首先,了解一點必要的知識:靈位,不同於墓碑,不能寫「之墓」。亡人未出殯之前,在靈柩前所用的牌位叫「靈柩」,出殯後所用的牌位叫「靈位」,去世三年之內靈位不能撤,三年之後撤掉靈位,換為「神位」,但在農村地區,我看到的一般都還是寫著「靈位」。

舉例說明


祖父輩(裡紅外綠)


父母輩(裡綠外紅) 


註:1、抬頭和落款的字體要小於主文;

    2、主文中的「諱」,字體要明顯小於主文。

    紙張的應用方法:紙張一般用紅綠紙,十字摺疊成方形,兩邊對摺成長方形。靈位用紅綠紙兩層。祖父輩裡紅外綠,父母輩裡綠外紅。

    正面的寫法如上,背面的寫法如下。


上述寫法做法,因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有誤,僅供親朋好友參考。

話說「祖堂牌位」


舊時講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一個大家族聚居在一塊。祖堂就設在聚居地中央,祖堂內一定要設立牌位。今人講究獨門獨院,小家庭過日子。但也有不少人家在家中的正堂設立牌位。這牌位的內容包括:

一、在牌位的正中間豎寫「天地君親師位」

二、在「天地君親師位」的右側豎寫「九天東廚司命」

三、在「天地君親師位」的左側豎寫「某氏堂上宗祖」

四、 在牌位的最外兩側豎寫一副合族約定俗成的對聯,有的人家還在牌位的最上方橫寫「福祿壽」。

這些內容在寫法上頗有一些講究:

一、寫「天地君親師位」,講究「天不沾邊,地不相連,君不開口,親不低頭,師不並肩」。在古人的心目中,「上天」是至高無上的,不可企及。所以寫「天」字,要將「天」字上面的一橫(代表天)與下面的「大」字(代表人,是人的正面形狀)離開一個口子,不能連在一起,這就叫「天不沾邊」。在古人的心目中,「土地」是生存的根本,無論「國」還是「家」,土地的界限都是分明的。所以寫「地」字,左邊的提土旁與右邊的「也」字,要界限分明,不能連在一起,這就叫做「地不相連」。在古人的心目中,國君儘管說錯了話,也要照辦,所以國君不要輕易開口,這叫「金口難開」。寫「君」字時,「尹」字下面的「口」,就應封好口,不能讓他開了口子,這就叫做「君不開口」。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換成了民主共和,牌位上的「君」就換成了「國」。按道理「國」字外面的方框也就應該封好口,不要讓他開了口子。在古漢語中,「親」就指「父母雙親」,他們在子女面前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即使說錯了話,做錯了事,也不向子女們低頭。所以寫繁體「親」字,不能讓左邊的「親」低於右邊的「見」, 「親」中的橫筆劃要寫得平,尤其不能讓橫劃向左向右翹,這就叫「親不低頭」。舊時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至高無上的,初入學就得拜孔夫子,向孔子牌位行叩首大禮。學生絕不能跟老師平起平坐,手拉手,肩並肩,絕不可能是同一條戰壕裡的戰友。所以寫繁體「師」字,不能讓左邊的「」旁低於右邊的「」,左右兩邊絕不能連在一起,這就叫「師不並肩」。總之,寫牌位的時候,要一筆一划地寫,不連筆,不帶筆,橫平豎直,以示恭敬。關於「天地君親師位」的寫法,並非本人杜撰,三十年前讀大學時,閱讀大師郭沫若的自傳體小說《我的童年》,好像記得其中就是這麼說的。

二、「九天東廚司命」是灶神爺的牌位,這「司命老爺」可是個「上天奏善事,下地保平安」的連接天上人間的家神,因為他經常在「天上」、「人間」走動,因此,他的牌位中的「九」字,應低於「天」字的下沿,高於「地」字的上沿。他的牌位比右側的祖宗牌位要略高一點。

三、「某氏堂上宗祖」是祖宗牌位,成為「祖宗」的人一定「入土為安」了,所以「某氏堂上宗祖」中的「某」字一定要寫得低於「地」字的下沿。舊時也還有雜姓聚居共設一祖堂的情況,這牌位就寫成「本蔭堂上宗祖」, 「本蔭」意為「各自的祖宗蔭庇各自的子孫」,這「本」字也就應寫的低於「地」字的下沿了。

四、牌位兩側的對聯,內容是彰顯祖宗功德的,形式要求對得工整。各支族的祖堂有一副約定俗成的對聯,不能輕易改動。只有本族中非常有地位的大名人另外撰聯,在本支族長期推廣,得到本支族的認可後方可改動。本人並未作認真調研,也不便對各姓氏祖堂的對聯妄加評論。只想就兩副通用聯來展開說說。不管是哪一姓,祖堂對聯都可寫作「昭格吾先祖,佑啟我後人」、「祖德流芳遠,宗功錫福長」(注意:古漢語中「後」與「後」是意思不同的兩個字,前聯中的「後」字絕不能寫成「後」字。古漢語中「錫」通「賜」,後聯中應寫作「錫」)。這兩副對聯,前聯無人改動,後聯有不少姓氏作了一些改動。改動原則無非是將「祖德」、「宗功」換成郡望號,譜堂號,祖宗的發祥地,祖宗的遷出地,祖宗的爵位、官職,祖宗擔任的任務,從事的職業等等,又將「流芳遠」、「 錫福長」換成「家聲遠」、「世澤長」。例如張姓有的人家祖堂對聯就是「百忍家聲遠,清河世澤長」( 「百忍」是譜堂號,「清河」是遷出地,「百忍」對「清河」不甚工整)。黃梅宿松黎氏祖堂牌位上的對聯如果寫成「北正家聲遠,西江世澤長」,既工整又能顯出黎氏的特性,因為黎姓受姓祖擔任北正官(或火正官),梅松黎氏從江西清江縣遷入--滿清設兩江總督,江南行省(江蘇安徽)屬「東江」,江西行省屬「西江」--黎氏是西江的名門望族。光緒十五年進士宿松黎家金盆架黎宗幹為自家祖堂撰寫了一副對聯曰:「西江世第,北正家聲」。本人認為是一幅絕妙的好聯,只可惜未在全族推廣開去,只有金盆架一些人家的祖堂現在在用這副對聯。宿松黎氏祖堂用通用聯者多,也有一些半吊子先生寫了一些非驢非馬的對聯。如「祖德流芳遠,宗功世澤長」, 「流芳」動賓結構豈能對上「世澤」偏正結構呢?又如「經術家聲傳萬代,詩書世澤守千秋」,「經術」本是宿松黎氏的譜堂號,始於宋英宗時黎希聲以《遠景樓賦》被頌「經術甲天下」,「經術」中的「經」與下聯的「詩書」內涵完全相等,「術」應指技術、技巧、職業、法術等等,以「經術」對「詩書」不倫不類。

現時,不少人家華居落成時,想立一個祖堂牌位,以示對祖宗的尊敬,又苦於無人提筆書寫,可去刻字店電腦刻字,建議選取魏碑體,因為魏碑這種字體顯得穩重端莊肅穆,這更能顯示對天地、司命、祖宗的虔誠。


歡迎各地覃氏家人提供宗親會、祭祖、宗支信息、覃氏名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中元祭祖專題】秦東魁老師:供奉牌位的寫法和供法
    牌位上字的書寫:   從上到下豎著寫供奉者姓名的書寫: 男女都寫在牌位自身的右下角(如果你面對牌位,則是你的左邊)例如:陽上子孫 某某某(供奉人姓名)供奉也是從上到下豎著寫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要供炎帝、黃帝、女媧以及人文始祖,那就寫的太多了。那怎麼辦?我們只要寫一個中華萬姓宗祖就好。
  • 牌位的寫法
    為了便於記憶和查對,古人想出了一個辦法,用「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這十二個字對應地支,凡與帶「走之底」的字對應的就是黃道。這「十二字黃道法」應用廣泛,查日子,撰碑帖,道士們寫表文,都會用到。我們知道,道士或者算命先生經常「掐指一算」,他們掐指的時候,心中多是念叨著這十二個字的。】
  • 牌位的書寫格式淺析
    牌位的書寫和墓碑的書寫,要讓人一目了然,別人不用問一看就知道:這個逝者他的父母或者嶽父母、長輩,還在不在世間。女的死了以後,一看牌位,就知道亡者的丈夫在不在世間,有沒有孫子輩的,她父母還在不在世間,牌位上一看就明白了。
  • 法師答疑|不知道去世親人生日,可以寫牌位嗎?
    談到我們寫牌位的問題,可以從事相和事性兩方面來講。從事相上來講,可以寫上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其實以往很多牌位都沒有寫出生年月日,只寫個姓名,地址也是有的寫,有的就不寫了。有一次法會寫牌位的時候,出現兩個同年同月同日還同名同姓的人,他們就找到我說:「師父,這兩個人信息全部都一樣,就家庭地址不一樣,那這樣寫完之後,到底是哪個人受益呢?」其實每個人起心動念,諸佛菩薩都知道。但是仔細一想這個情況,也確實有必要去做一些調整,所以從那次之後,寫牌位都會要求得比較細緻了,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都要寫清楚。
  • 牌位
    基本內容  牌位,又稱靈牌、靈位、神主、神位等 ,係指書寫逝者姓名、稱謂或書寫神仙、佛道、祖師、帝王的名號、封號、廟號等內容,以供人們祭奠的木牌。  按照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人逝世後其家人都要為其製作牌位,作為逝者靈魂離開肉體之後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無定例,一般用木板製作,呈長方形,下設底座,便於立於桌安之上。
  • 老人在臺灣忠烈祠找到了父親牌位之後
    作者佚名,是一位臺灣朋友在大陸的工作微信群裡看到後轉發的,講的是一位大陸人在臺灣旅遊時的親身經歷。催淚、催思。 圖為臺灣忠烈祠的儀兵護送遠東軍烈士的牌位你在旅行途中遇到過哪些感人的人或事呢? 去年去臺灣,有點無聊,跟同學去了圓山飯店。ok!你們知道的,那附近有忠烈祠。
  • 延生&往生牌位如何書寫及立牌位的重要性!
    牌位是中國自古就流行的祭祖儀式。牌位是一張定位書,定位每個人冥陽兩界都能往生。牌位又是通行證、入場券和座位號,讓眾生能進道場、能有位置坐。而且寫牌位是解決病苦、災難、家庭不安、事業不順等等。此類問題的必要途徑。我們為歷代祖先、有緣眾生、過世親友等敬立牌位,目的是希望蒙諸神的慈悲降福,使他們同來參加法會,聽經聞法、念道修行,發願求生,早日離苦得樂。寫牌位的時候一定要恭恭敬敬,他們才歡喜來,你對他們很尊重,他們不來會不好意思。
  • 《無聲息的歌唱》|牌位(上)
    在一般人家中所謂正堂的檯子之上,都供有木頭的或紙的「牌位」;在佛教寺院裡的延生堂﹝注一﹞上的長生祿位或功德堂﹝注二﹞上的亡人牌,那也是叫做「牌位」。牌位,就是在下的名字。文天祥在幼年的時候,到一個寺院中去玩,見到檯子上的幾位聖賢遺像受人恭敬膜拜,他一心思想將來自己的名字,也要給人刻到那牌位上去,所以他後來能赤膽忠心、為國為民。說我是一種趨善的教育,想來大家總會同意。
  • 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和地基主牌位,夢見出家人以及佛塔的感應
    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羅定靈山寺: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和地基主牌位,夢見出家人以及佛塔的感應--明一居士開示(一)我在3月1號幫祖先立了祖先牌位,3月2號幫家裡安奉了地基主牌位!第一個晚上,我夢見女兒叫別人念一部地藏經給她,後來又看見女兒對我笑著說家裡建了新房子,問我要不要過去那裡吃飯。第二睌上睡覺夢見一個出家人在家裡打坐念佛,旁邊有很多人。
  • 【回顧】香港無主孤魂牌位奪命事件
    雖然此大樓很多人走動,陽氣頗旺,但就這個樓梯間沒什麼人經過,陰氣非常之重。不要說有感應的人,就算普通人經過,都會感到不寒而慄。據傳說,這牌位是供奉當年香港一位知名影星自殺後,不知哪位人士,供奉牌位在樓梯間,時常有人會去祭拜,但就連大樓管理員或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誰會去祭拜,甚至拜的是誰。
  • 總投資110萬的安徽太湖縣大石鄉西湖村葉家大屋祖堂,迎來了竣工慶典!
    2019年1月24日,安徽省太湖縣大石鄉西湖村葉家大屋祖堂舉行竣工慶典,現場鑼鼓喧天、彩旗飄飄,熱鬧非凡,當天有來自安徽太湖各地的葉氏宗親參加慶典,而就在2018年10月葉家大屋舉行了上梁慶典,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落成竣工,可喜可賀。
  • 設立祖先牌位,佛弟子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歸依三寶雖然是不歸依外道天神,但是「供養」以及「歸依」是不同的意義,所以供養這些祖先乃至鬼神,也是行於布施以及攝受眾生的一種方便,更何況這些祖先都是與自己有緣的鬼神;除了佛弟子每日在修行的功德回向之外,也會隨順因緣而供養這些鬼神的。如果家中沒有祖先牌位,也是可以隨緣隨分透過回向來供養這些祖先,並不會因為沒有祖先牌位,而缺少或漏失了某些功德。
  • 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 【家祠文化】牌位、神主、墓碑書寫必知
    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人逝世後其家人要為其製作牌位,作為逝者的安魂之所。佛教自宋代亦開始學習儒教做法,各寺建祖堂以代替民間宗祠,制神主以祭大德。同時,佛教還向社會信眾開放承攬佛事,信眾設牌位書寫亡者姓名,到寺院作薦亡之用。
  • 敬拜祖先的重點不是「立牌位」,而是這樣……
    傳統民俗與泛佛教圈,都習慣於為祖先立牌位,希望可以以它作為祖先的「基點」,讓祖先能夠因此而接受祭祀、或是親近修行。但你知道,若依照正統佛法的觀點,若只有「立牌位」毫無意義嗎?佛法認為,生命離世後必然會轉世,而轉世只有6種型態:天人、人類、阿修羅、地府(這是一種生命體)、傍生等;佛陀告訴我們,若我們的親友轉世為天人、人類、阿修羅、地府、或傍生等,都不需要祭拜、也無法領受祭拜:《傳誦篇》第十事第三節:「生聞詢問覺者:『瞿曇!
  • 香港都市傳說之無主孤魂牌位靈異事件
    有網友懷疑是因為他爆料了無主孤魂排位並照相,對此排位不敬,伺候接二連三的遭遇靈異事件。這位陶夫是一位靈異愛好者,常在節目裡分享自己的經驗和一些另一傳聞。又一次她帶著主持人潘紹聰來到銅鑼灣一間知名大樓的樓梯間介紹一個無主孤魂的牌位。
  • 民國二十四年,津門呂祖堂,因一場白事而引發的混混大火併
    紅珍愛吃鮮果,凌三便每天上街為其購買新鮮水果,四鄰五舍都誇紅珍有福,有這麼好的丈夫疼自己,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不就是幸福麼?過了一個多月,凌三想帶紅珍去北洋女醫院檢查一下。紅珍則以害怕醫生檢查時自己難為情為由,不願意去檢查。又過兩個月,紅珍腹部愈見隆起,並時常伴有疼痛感,半月之後,疼痛感加劇。
  • 你不一定知道的中文姓氏的英文寫法
    (以上配圖由插畫師Liz原創,特此感謝)從小熟知香港藝人的英文名,比如Andy Lau(劉德華), Jacky Chan(成龍),Maggie Cheung(張曼玉),不少人也喜歡把自己的姓氏寫成粵語式的,覺得這樣更international 一些,而覺得普通話拼音寫法,Liu,Liang,Zhang什麼的,土得掉渣,因此平時見到Lau,Chan, Law, Wong,
  • 送水節 99%的人不知道的事情
    99%的在柬華人不知道柬埔寨禁止僧人參加送水節 稱「非禮勿視」一名85歲的佛教元老表示從那時起人民為了紀念海軍的偉大勝利每年在打敗敵人的那一天舉行龍舟賽柬埔寨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用左手呈遞東西或食物是不懂禮貌的表現他們還認為頭是人的神聖部位
  •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衛小娘的牌位為什麼要放在玉清觀?
    先是明蘭在玉清觀裡對著母親牌位絮叨,小公爺齊衡溜了進來;再到墨蘭和梁晗的第二次私會,也是在玉清觀;再有是小公爺齊衡攜新婚妻子到玉清觀祭拜,和明蘭遙相望。從這些事件密集發生在玉清觀,我們可以知道玉清觀的香火很是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