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這篇文章來自幽哥,一名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有非常豐富的求職,跳槽,副業開發等職場實戰經驗。
同時,幽哥也是一名職場作家,曾經出版《工作只需20年》,《逆襲時代》等作品,他創辦的【職場蛙】公眾號榮登職場類公眾號榜單。
他的很多粉絲稱其為職場屆的「寶藏男人」,如果你也想擁有這樣一位「諸葛亮」,不妨關注他的個人公眾號
我一畢業就在上海網際網路圈浸淫了四年多。從較穩定的網際網路大廠到偏創業型的中小廠,身邊朋友遍布各網際網路公司。最後拼了命終於離開了這個行業,我來講下大家對網際網路行業的誤解。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明面上的上班時間是朝10晚7,實際上默認的下班時間是8點、9點、10點以後,大小周(一個周六上班一個周六不上班)、996(9點上班9點下班一周上6天)、超級大小周(一周上6天一周上7天)出現的頻率,也遠高於其他行業。趕不上進度要周末加班,少部分公司給加班費,一部分給調休,還有一些啥也不給,俗稱白嫖。即使部分公司明面上跟你說加班能給調休,實際在業務部門會發現真的想申請下來調休名額基本上0可能。費盡周折申請成功了,很多時候忙起來不能休成功的,只能放著過期。在加班氛圍比較濃的公司這個比率不低。簡單來說,產品、技術崗位可能基本工資能高一些,其他工種都不太行,不是在加班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基本沒有自由時間,不划算!且錢不一定多但事多。快手全員大小周,今日頭條全員大小周,叮咚買菜宣布996……在加班越來越多的惡劣環境下,雙休都快成為福利了。公司包三餐、住房補貼的背後,不也是想讓你多在公司加班嗎?還有朋友會覺得一個季度或者每半年就能評獎金,感覺很不錯,忙不忙的無所謂,給錢就行。這個獎金,不同績效之間金額是能差出好幾倍的,但是人員也被強制按比例分布。如績效A每個季度多拿2個月工資,20%的人能享受;績效B多拿1個月,50%享受;績效C多拿半個月,20%的名額;績效D是0,10%的名額並直接淘汰出公司。很多人覺得認真完成工作、正常跟著同事上下班,怎麼著也不會淪落到CD吧?
你要知道當大家都這樣想、且都願意加班的時候,一個普通的B也能爭得不可開交了,俗稱內捲化。好的項目永遠是少數,且一般是領導或者其親信才能享受的,這個大家都明白。因此如果你想獲得好的績效評定等級,就只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比如跟大領導搞好關係,從一開始就能分配到好項目;或者通過自己摸索爭取發現機會點,自己開創做一個好項目,同時還要在打績效前夕拿到好數據結果。所以傳統公司的拜山頭、拉關係那一套,在網際網路行業裡同樣適用。如果有幸碰上一個不錯的領導做了有前景的項目,那確實有錢還沒那麼累。相反,如果部門裡基本都是老人,那除非能搶著做出點成績的事,不然就等著背低績效吧!到這裡,想來你已經明白了,網際網路公司也許福利好,但是那都是按比例分配的。想要獲得好福利,你就得和同事競爭績效。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在亡命加班,老闆坐收漁翁之利。是啊,因為網際網路行業都有35歲危機,甚至30歲危機。阿里馬爸爸說過要向社會輸送在阿里10年以上的人才,網易丁爸爸說過要讓公司平均年齡保持在29歲,其他大廠清退員工也屢見不鮮.所以,網際網路裡的風氣就是除了技術大牛,不然本科畢業就趕快出來工作能多賺3年的錢,因為職業生涯真的不長。一般工作幾年以後,大家都開始研究如何上岸。技術+英語不錯的會搏一搏FAANG,即Facebook臉書、apple蘋果、amazon亞馬遜、Netflix奈飛、Google谷歌。部分人會回老家考公務員、考教師資格證、留意國企央企機會、進大學、進銀行券商的IT事業部.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工作強度會一直這麼大,所謂的快節奏又是什麼意思。這麼說吧,外企500強已經把各種制度完善落實好了,比如供應商要加進系統、付款怎麼走流程、年度計劃怎麼做,每年都有什麼福利,普調多少.而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成立時間短,又沒有穩定的收入盈利來源,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一個東西拉個群拉個會一拍腦袋就決定了,只要做完迅速上線。這就導致更新迭代速度快,基礎設施不完善,大家幹活累,做的事情意義一言難盡。身邊朋友在海投時,就有碰運氣進了一家小而美、不加班的網際網路公司的。但那是因為這家公司的系統已經在體制內的某類事業單位佔據了壟斷地位,整個公司都能965強度小。這類公司的員工悶聲發財,在網上很少有痕跡,如果沒有人介紹完全不知道有這麼好的事。相反一些整天喊著擴招、社招的某宇宙條(字節跳動),那流動率是真的嚇人。開玩笑就是,字節和心臟,只有一個能跳動!現在入局網際網路已經錯過了野蠻生長的黃金年代,大廠基本固化。兩年前投拼多多就被裡面的朋友說多多根本不缺這樣的簡歷,校招沒有「好一些的學歷+大廠實習」都別想了,有了其他網際網路經歷再看社招能不能曲線救國進去吧。雖然不推薦,總有些朋友還是想來網際網路行業闖蕩一番,真要來要早來,年紀越小越好。大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堪稱新時代的血汗工廠。家境較為優越、不是非常缺錢、不愛加班的人不建議選擇。但是對肯吃苦耐勞、家境不好非常缺錢、願意不斷學習、能在較大壓力下工作、或者頂級大牛的人還是很友好的。
產品經理、開發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是相對來說工資較高、成就較高一些的職位;但像
運營、測試、設計,就是要經常性加班,且工資還差了一截的崗位。如果想進網際網路行業,奔著前者去為好。我的長期讀者都知道,
我曾經嘗試並投資過幾十種副業,目前我本人除了主業之外,已有多個副業在身,且副業收入早已遠超我的主業收入3倍以上。我將我之前寫過的
副業相關的精華文章整理了一下,有需要的話可以
關注公眾號「職場蛙」,回復「賺錢」就可以看到。文章系統講訴了
副業開發的全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還用了很多真實案例,你可以參照,學習。當然,資料是
免費的。其實我不僅是
副業達人,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我有較為豐富的求職跳槽經驗,很多人都說我是
跳槽求職大神。關於我總結的跳槽經驗和技巧,如感興趣,可如下掃碼,在後臺對話框輸入「
跳槽」免費獲取,福利只給有緣人。如果你是應屆生,打算找工作;或者已經工作了,打算換工作,希望我整理的【
中英文面試100問(獨家)】可以幫助你求職成功,
關注公眾號「職場蛙」,回復「100」就可以看到,以上資料都是免費的。戳下方標題,閱讀幽哥更多乾貨文章 阿寶會不定期推薦其他優質公眾號給大家,以期給諸位更多選擇。此為非營利性行為,未收取任何費用。其他公眾號的推薦文案和內容由對方提供,不代表本平臺的價值取向,請獨自思考和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