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拼了命也要離開網際網路行業?

2021-02-15 職場充電寶

今天的這篇文章來自幽哥,一名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有非常豐富的求職,跳槽,副業開發等職場實戰經驗。

同時,幽哥也是一名職場作家,曾經出版《工作只需20年》,《逆襲時代》等作品,他創辦的【職場蛙】公眾號榮登職場類公眾號榜單。

他的很多粉絲稱其為職場屆的「寶藏男人」,如果你也想擁有這樣一位「諸葛亮」,不妨關注他的個人公眾號

我一畢業就在上海網際網路圈浸淫了四年多。從較穩定的網際網路大廠到偏創業型的中小廠,身邊朋友遍布各網際網路公司。最後拼了命終於離開了這個行業,我來講下大家對網際網路行業的誤解。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明面上的上班時間是朝10晚7,實際上默認的下班時間是8點、9點、10點以後,大小周(一個周六上班一個周六不上班)、996(9點上班9點下班一周上6天)、超級大小周(一周上6天一周上7天)出現的頻率,也遠高於其他行業。趕不上進度要周末加班,少部分公司給加班費,一部分給調休,還有一些啥也不給,俗稱白嫖。即使部分公司明面上跟你說加班能給調休,實際在業務部門會發現真的想申請下來調休名額基本上0可能。費盡周折申請成功了,很多時候忙起來不能休成功的,只能放著過期。在加班氛圍比較濃的公司這個比率不低。簡單來說,產品、技術崗位可能基本工資能高一些,其他工種都不太行,不是在加班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基本沒有自由時間,不划算!且錢不一定多但事多。快手全員大小周,今日頭條全員大小周,叮咚買菜宣布996……在加班越來越多的惡劣環境下,雙休都快成為福利了。公司包三餐、住房補貼的背後,不也是想讓你多在公司加班嗎?還有朋友會覺得一個季度或者每半年就能評獎金,感覺很不錯,忙不忙的無所謂,給錢就行。這個獎金,不同績效之間金額是能差出好幾倍的,但是人員也被強制按比例分布。如績效A每個季度多拿2個月工資,20%的人能享受;績效B多拿1個月,50%享受;績效C多拿半個月,20%的名額;績效D是0,10%的名額並直接淘汰出公司。很多人覺得認真完成工作、正常跟著同事上下班,怎麼著也不會淪落到CD吧?
你要知道當大家都這樣想、且都願意加班的時候,一個普通的B也能爭得不可開交了,俗稱內捲化。好的項目永遠是少數,且一般是領導或者其親信才能享受的,這個大家都明白。因此如果你想獲得好的績效評定等級,就只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比如跟大領導搞好關係,從一開始就能分配到好項目;或者通過自己摸索爭取發現機會點,自己開創做一個好項目,同時還要在打績效前夕拿到好數據結果。所以傳統公司的拜山頭、拉關係那一套,在網際網路行業裡同樣適用。如果有幸碰上一個不錯的領導做了有前景的項目,那確實有錢還沒那麼累。相反,如果部門裡基本都是老人,那除非能搶著做出點成績的事,不然就等著背低績效吧!到這裡,想來你已經明白了,網際網路公司也許福利好,但是那都是按比例分配的。想要獲得好福利,你就得和同事競爭績效。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在亡命加班,老闆坐收漁翁之利。是啊,因為網際網路行業都有35歲危機,甚至30歲危機。阿里馬爸爸說過要向社會輸送在阿里10年以上的人才,網易丁爸爸說過要讓公司平均年齡保持在29歲,其他大廠清退員工也屢見不鮮.所以,網際網路裡的風氣就是除了技術大牛,不然本科畢業就趕快出來工作能多賺3年的錢,因為職業生涯真的不長。一般工作幾年以後,大家都開始研究如何上岸。技術+英語不錯的會搏一搏FAANG,即Facebook臉書、apple蘋果、amazon亞馬遜、Netflix奈飛、Google谷歌。部分人會回老家考公務員、考教師資格證、留意國企央企機會、進大學、進銀行券商的IT事業部.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工作強度會一直這麼大,所謂的快節奏又是什麼意思。這麼說吧,外企500強已經把各種制度完善落實好了,比如供應商要加進系統、付款怎麼走流程、年度計劃怎麼做,每年都有什麼福利,普調多少.而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成立時間短,又沒有穩定的收入盈利來源,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一個東西拉個群拉個會一拍腦袋就決定了,只要做完迅速上線。這就導致更新迭代速度快,基礎設施不完善,大家幹活累,做的事情意義一言難盡。身邊朋友在海投時,就有碰運氣進了一家小而美、不加班的網際網路公司的。但那是因為這家公司的系統已經在體制內的某類事業單位佔據了壟斷地位,整個公司都能965強度小。這類公司的員工悶聲發財,在網上很少有痕跡,如果沒有人介紹完全不知道有這麼好的事。相反一些整天喊著擴招、社招的某宇宙條(字節跳動),那流動率是真的嚇人。開玩笑就是,字節和心臟,只有一個能跳動!現在入局網際網路已經錯過了野蠻生長的黃金年代,大廠基本固化。兩年前投拼多多就被裡面的朋友說多多根本不缺這樣的簡歷,校招沒有「好一些的學歷+大廠實習」都別想了,有了其他網際網路經歷再看社招能不能曲線救國進去吧。雖然不推薦,總有些朋友還是想來網際網路行業闖蕩一番,真要來要早來,年紀越小越好。大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堪稱新時代的血汗工廠。家境較為優越、不是非常缺錢、不愛加班的人不建議選擇。但是對肯吃苦耐勞、家境不好非常缺錢、願意不斷學習、能在較大壓力下工作、或者頂級大牛的人還是很友好的。產品經理、開發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是相對來說工資較高、成就較高一些的職位;但像運營、測試、設計,就是要經常性加班,且工資還差了一截的崗位。如果想進網際網路行業,奔著前者去為好。我的長期讀者都知道,我曾經嘗試並投資過幾十種副業,目前我本人除了主業之外,已有多個副業在身,且副業收入早已遠超我的主業收入3倍以上。我將我之前寫過的副業相關的精華文章整理了一下,有需要的話可以關注公眾號「職場蛙」,回復「賺錢」就可以看到。文章系統講訴了副業開發的全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還用了很多真實案例,你可以參照,學習。當然,資料是免費的。其實我不僅是副業達人,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我有較為豐富的求職跳槽經驗,很多人都說我是跳槽求職大神。關於我總結的跳槽經驗和技巧,如感興趣,可如下掃碼,在後臺對話框輸入「跳槽」免費獲取,福利只給有緣人。如果你是應屆生,打算找工作;或者已經工作了,打算換工作,希望我整理的【中英文面試100問(獨家)】可以幫助你求職成功,關注公眾號「職場蛙」,回復「100」就可以看到,以上資料都是免費的。戳下方標題,閱讀幽哥更多乾貨文章 阿寶會不定期推薦其他優質公眾號給大家,以期給諸位更多選擇。此為非營利性行為,未收取任何費用。其他公眾號的推薦文案和內容由對方提供,不代表本平臺的價值取向,請獨自思考和自行判斷。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拼多多?
    我讀的是文科專業,周圍同學大都選擇了教育培訓或者公務員這類職業,但這種工作對我來說,太沉悶。我從大學時就在一家快速上升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實習過,平時算網際網路重度用戶,也認識很多在網際網路工作的前輩。 對我來說,網際網路公司發展快,資源多,是發展前景最好的行業,而且除了技術崗以外,這類企業不限專業。
  • 我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拼多多
    我從大學時就在一家快速上升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實習過,平時算網際網路重度用戶,也認識很多在網際網路工作的前輩。對我來說,網際網路公司發展快,資源多,是發展前景最好的行業,而且除了技術崗以外,這類企業不限專業。2018年秋招時,到學校來宣講的大企業很多,包括拼多多,雖然當時拼多多創辦才三年多,但已經上市了,發展迅速,特別受青睞,宣講的教室裡擠得特別滿。
  • 懷念張銳 我不得不拼了命,才有可能跳出「原生階層」
    當年我初入公關行業的時候,他尚未創業,雖未曾謀面,但大家談起他來,都稱其是媒體人轉型網際網路企業的標榜,那時他還在網易,先後負責網易公開課和網易新聞客戶端這兩個響噹噹的現象級網際網路產品。 再之後,知道他毅然放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高管職位,投身創業大潮,而且一幹就是被譽為網際網路下一個浪尖的移動醫療領域,大家談起來,用今天的話感嘆就是「這很張銳」。
  • 那些離開網際網路大廠的年輕人
    但後來,和喬伊一樣,這些人都選擇了離開大廠。在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Q3人才吸引力報告》中,網際網路行業在人才吸引指數排名中依然位居第二,第一則是和它緊密相關的IT行業。與此同時,脈脈發布的《人才遷徙與流動趨勢報告2020》也指出 ,2019年,網際網路行業裡出現了可見的人才流出。
  • 拼多多為什麼要「死磕」賣車這回事
    " 低調 " 的威馬和營銷大師拼多多宣布合作的第二天,正好是平安夜。股市給拼多多送去了一份大禮,股票直線拉升漲 8.91% 報 152.75 美元。賣車對拼多多意味著什麼?特斯拉不待見,勞斯萊斯態度曖昧,威馬為什麼要和拼多多合作?賣車的拼多多像 Costco?
  • 硬核奮鬥拼多多,全靠打工人拿命在拼
    來源:新周刊拒絕「愛拼才會贏」。/《我,到點下班》文/門紀  「都是社會的錯。」「都是環境的錯。」不但資本家這麼說,許多打工人也這麼說,他們在微博、朋友圈扔下一句痛罵後,還是不得不繼續硬核奮鬥,繼續倒計時上廁所。2021年的第一個打工日,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引發了眾怒。「底層人民,哪個不是拿命換錢。」
  • 大廠變「墳場」,愛拼才會贏的拼多多,拼的是員工的血汗和命呀!
    拼多多的風波最近真的是風波不斷,一直處在輿論的漩渦裡。多多買菜女員工凌晨1點多下班途中猝死的事件還未平息,拼多多另一員工在家跳樓自殺。連續兩個拼多多的員工因為過勞或者精神壓力過大而死亡,讓人想起了很多年前的富士康員工連續自殺的事件。還在輿論風波裡還出來的拼多多,這次又攤上大事了。
  • 為什麼拼多多沒有購物車?……網際網路人必備的365個知識!
    大家好,我是小小賢,我又來撒福利了2020 年只剩下十幾天啦
  • 網際網路行業2021年十大猜想
    如果買的BTC和BILI能拿到現在,大概可以躺了吧 BTC昨天29000美元既然如此看好嗶哩嗶哩,那中途我為什麼要下車呢?經常文章刷屏網際網路行業的怪盜團團長在2019年末就提出過一個問題,「音頻/音樂:網際網路最後的流量窪地」?他的回答是:「我很看好這個賽道,但是我沒有答案」。
  • 一場月餅創新為什麼讓供應商大喊:你這是在革行業的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這是一場直擊行業的拷問:中秋月餅年年都在熱熱鬧鬧地搞創新,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創新?為什麼良品鋪子這次創新出的鮮果月餅,被供應鏈高喊:你這是在革行業的命!一款鮮果月餅,試出了食品行業的「創新成色」月餅界一向很熱鬧。
  •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了吃飯「拼過命」?
    我可以主動給你好吃的,但你不可以主動搶我吃的,而且我吃東西一定要吃第一口,如果被別人搶了甚至會掉眼淚....」10月14日,一個名為#你有沒有為了吃飯拼過命#的話題段子引發了大量網友共鳴和熱議。截至目前,該話題討論已超過3萬,話題閱讀量也一路上漲突破2.5億。
  • 行業調研: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業務布局分析
    編輯導語:了解網際網路行業的業務布局,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目前的行業現狀,感知行業的發展趨勢,判斷不同公司的興衰,從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得到一些基本判斷。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對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布局進行了分析。
  • 拼多多犯眾怒,被大廠壓榨的網際網路人開始反擊
    與那些過度加班的網際網路精英相比,外賣騎手的死亡率顯然要大得多。可是廣大的勞動者們是如何表現的呢?依然還是奮不顧身的投入進去。根據美團研究院發布《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顯示,2018年共有270多萬騎手在美團外賣獲得收入。到了2019年,這個數值變成了399萬,同比暴增了將近50%。
  • 揭秘網際網路加班:無法脫逃的青春熔爐
    張*霏觸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其所在的多多買菜是拼多多未來的根基,為此拼多多早就開啟了硬核奮鬥模式,即連續工作13天後,休息一天。過去20年,網際網路企業以火箭般的速度創造著造福神話。從Boss直聘數據看,網際網路也在連續多年的「10個一類行業薪資數據」中排名第一,這讓普通人也能積累財富。
  • 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報告:進擊的數位化,迎接產業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
    一、中概股回歸提升港股新經濟權重,網際網路投資方興未艾1、為什麼港股估值顯著低於美股?行業結構差異是造成港股估值顯著低於美股的重要原因。之所以要探討兩地市場的估值差異是因為估值隱含了未來增長的 預期,美股高估值的背後是十年牛市,而港股低估值的背後是較為疲弱的大盤指數回報。美股指數牛市從 2009 年 2 月一直持續到 2020 年 2 月,並且在經歷 V 字反彈後標普 500 指數近期再創新高。
  • 從傳統行業跨步網際網路,潮汕人又悄悄進軍電影業
    作者:淙良來源:投資家網在潮汕大地上,誕生了眾多家喻戶曉的富豪:「企鵝帝國」的馬化騰、「星河地產」的黃楚龍、「海岸城」的李茂水、「大中華」的黃世再、香港「紡織大王」林百欣、「股壇狙擊手」劉鑾雄,還有泰國正大集團謝國民和酒業巨子蘇旭明跟大多潮商一樣,莊慶建身上也流著一股「愛拼」的血液。
  • 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行業大咖說了這些「乾貨」
    本屆峰會主題為「數字新經濟、雲開看未來」,包括一個開幕式、一個嶽麓論壇和7個主題分論壇,百餘名重量級嘉賓雲集星城,探討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新形勢下數字經濟的發展路徑。一起來聽聽,這些行業大咖與會期間說了啥。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
  • 解密阿尼古是什麼意思 沈魚為什麼要離開容金珍原因揭秘
    解密阿尼古是什麼意思 沈魚為什麼要離開容金珍原因揭秘時間:2016-07-09 17: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解密阿尼古是什麼意思 沈魚為什麼要離開容金珍原因揭秘 解密阿尼古是什麼意思?
  • 為什麼我認為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
    年我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到2015年,正好十年。剛入行的時候,我還是個充滿理想主義激情的射手座;十年後,我更像一個沉靜而多思的處女座了。十年,在人的一輩子中算是不長不短。但對一個行業來說,也許只是剛剛起步。但網際網路不是一個普通的行業,她的增長速度是其他行業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網際網路能用十年,大步走過其他行業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的商用網際網路從1995年開始到2015年,已經過了兩個十年。
  • 日本網際網路行業為什麼被中國碾壓
    日本大型電信運營商彼此割裂,通訊規則不一,導致接入不同通信服務的用戶之間無法互通信息,因此早期日本的網際網路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直到...1995年1月17日,日本關西發生了大地震,造成了6434人死亡,43792人受傷,史稱「阪神大地震」。當時災區的志願者頻繁使用網際網路與海外援助人員溝通,由此讓社會強烈認識到網際網路和電子郵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