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潛水員墾丁被風浪衝走,漂流獲救--海上漂流如何自救

2021-12-27 潛水遊世界


這是潛水遊世界divetheworld667次分享,類別【潛水安全】。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

出處/自由時報

3名來自臺南、高雄潛水客,17日上午不顧外海近9級瞬間陣風,到後壁湖外海潛水,被強勁海流及風浪帶至外海漂流近2個小時,經岸際釣客發現報案,恆春海巡隊緊急派艦艇將他們援救上岸,所幸3人僅體力透支沒有大礙。

吳姓潛水教練等3人,早上9時許從岸際下海至核三出水口周邊潛水,疑因不熟悉當地洋流狀況,加上外海風浪達7級以上,3人潛不到半小時就被風浪拉到外海約100公尺處,所幸11時許被釣客發現報案,否則3人恐隨海流飄到巴士海峽。

潛客被海巡隊救起。(記者蔡宗憲翻攝)

恆春海巡隊表示,3535號艦艇據報後立刻前往海域找尋,發現揮舞雙手求救的3名潛客,3人被就上岸後,因體力透支加上冷風吹拂不斷發抖,所幸都無大礙。

3潛客漂流近2小時,被海巡隊救起。(記者蔡宗憲翻攝)

海上遇難自救指南: 潛水落單了怎麼辦


本文原創編輯撰寫,歡迎轉發,未經許可,禁止任何媒體、個人或公眾平臺轉載,授權請聯繫divetheworld_p

海上求生三要素:設備,知識和意志

在煙波浩渺的海洋上,一艘艘艦船往來航行。但因種種原因,人們會落水遇難。或者潛水的時候遇到大流,和同伴失散,升水後發現潛船不在視線內,或者離得太遠不能發現你們。如果船員沒有馬上搜索到你,你可能陷入在海上漂浮一段時間境地了,生命受到來自寒冷、高溫、飢餓和乾渴等的威脅。這時如果你了解一些海上自救的知識方法,你生存的機率肯定會大大提高。

那麼,人在海上遇難後應該怎樣同惡劣的環境搏鬥,以求得生存呢­。

抗禦寒冷侵襲

國外研究表明,落水人員的生存率與海水溫度和海上漂遊時間密切相關。水溫越低,人在水中支持的時間就越短,死亡率越高。當水溫為0℃時,落水者只能在水中支持15分鐘。當水溫在2.5℃時,落水者可支持30分鐘。當水溫為5℃時,落水者可支持3小時。當水溫在15~20度時,落水者可支持10多個小時。當水溫為25℃時,落水者則可堅持一晝夜以上。

科學家認為,在寒冷時,落水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熱量的大量喪失。例如,一個體重約60千克中等身材的正常人,突然浸到10℃的水中,這時從身體中心到皮膚表面之間的溫差就有28℃,他的體表面積若是1.6平方米,則每小時喪失的熱量就要比平時多300~400卡。熱量喪失的增加,無疑會使人體中心溫度迅速下降。當中心溫度降低0.6~1.0度時,人體開始寒顫。當中心溫度下降至33℃以下時,寒顫便逐漸消失,產熱亦隨之停止。一般在下降到這個溫度之前,落水者已是氣息奄奄,神志不清。隨著熱量喪失的增加,死亡就會慢慢降臨。

那麼,人員落水以後,應該怎樣抵禦寒冷的侵襲,以保護自己的生命呢­。

Open Water劇照

首先,不能把衣服脫掉,這樣才有利於保持體溫。衣服吸足水後,具有良好的保溼作用,這一點在以往的實驗和真實的遇難記錄中已經得到證明。(同潛水溼衣的保溫原理)

第二,切忌盲目運動。有人認為要抵抗寒冷的刺激,就要加緊活動來增加熱量。殊不知這樣做恰恰適得其反,雖然暫時增加了一些體溫,感到溫暖,可是卻加速了體熱的喪失。所以,還是以靜待援為好,以免失去更多的熱量而致命

上圖的姿勢叫H.E.L.P, Heat Escape Lessening Position (減少散熱的姿勢)

如果海上的浪大,假如你沒有穿水肺潛水裝備,平躺在海上呼吸和方法可能行不通,那麼就按照下圖的做法。

第一步:深吸一口氣。第二步:將臉放入水中,閉上嘴,胳膊前伸,放鬆。第三步:保持這個姿勢休息。第四步:抬頭出水面,踏水,換氣在將頭放入水中。如此循環。

防止烈日曝曬

當遇難者乘救生筏漂浮在低緯度炎熱的茫茫海面上時,對太陽輻射的高溫是萬萬不可忽視的。在烈日的直射下,不僅可造成皮膚灼傷,而且可使體內水分的消耗增加到12倍以上。如一名成年人在常溫下每小時出汗量約30毫升,而在氣溫25~27℃,相對溼度65%~76%,風速0.5~1米/秒時,每小時出汗量可達300~600毫升。大量出汗會引起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發生障礙,加上頭部受熱過多,容易發生日射病,出現劇烈頭痛、頭昏、眼花、噁心、嘔吐、煩躁或嗜睡。嚴重者還會有生命危險。

在太陽曝曬、天氣炎熱的情況下,遇難者要減少體力活動,脫去多餘的衣服,在救生筏上架起遮陽帳篷,如果沒有帳篷,則可用衣服等物遮住全身,或者用海水蘸溼衣服,籍以獲得涼爽。

注意喝水解渴

人們遇難後漂遊在海上,如果缺乏淡水,死亡率會明顯增高。有人統計,在連續32天以上的漂遊中,當每人每天飲淡水120毫升時,死亡率為90%;飲200毫升,死亡率減至10%左右:飲240毫升,死亡率僅為2%。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遇難者是不是可以飲用海水呢­這個問題目前仍有爭論。有人認為,海水鹽度高於人體含鹽量的4倍,喝了海水會使體內總滲透壓升高,雖一時也能解渴,但不久就會大量排尿,使體內水分大量喪失。可是,也有人認為,短時間飲少量海水,有利於延長生命。有人試驗,從落海第一天開始喝海水,每隔1.5小時喝一次,每次50毫升,每天限飲500毫升,連飲4~5天後,再飲入1500毫升淡水,結果,受試者體內新陳代謝很快就恢復正常。法國著名海軍主治軍醫布裡埃奧裡在新近的著作中寫道:「遇難者可以喝少量的海水,每天可達800~900毫升,不要等完全脫水時再喝。」看來,在沒有淡水的情況下,少量飲用海水也是一種應急的辦法。

努力獲取食物

在海上長時間漂遊,缺乏食物,人就會逐漸衰弱,甚至會餓死。許多遇難者在食物不足時,都想方設法用魚、海藻、海鳥和浮遊生物充飢,從而延長了生命。

海上最常見的食物是海藻,它不僅品種、數量多,容易撈取,而且沒有怪味,絕大部分沒有毒,可以食用。但在吃前要把附在上面的小生物揀掉。

釣魚吃也是一種好辦法。對釣上來的魚要格外當心,搞清楚不是毒魚後才能吃。一般來說,生活在熱帶淺海中,沒有正常魚鱗而有刺、硬毛或尖棘,形狀比較奇特的,可能是毒魚。

各種海鳥的肉都可以吃,而且味道鮮美,但捕捉海鳥要比釣魚困難一些。捕捉海鳥最好是用釣的辦法,將魚鉤藏在魚內臟或小魚等釣餌內,然後將釣餌放在木片上,浮於水面吸引海鳥啄食,伺機收釣捕獲。

另一種比較好的辦法是捕撈浮遊生物為食,如利用尼龍過濾器來捕撈浮遊的小蟲小蝦充飢。

採集海藻、釣魚、捕鳥、撈浮遊生物,生吃下去填飽肚子,求得生存,是海上遇難自救行之有效的方法。

設法求得救援

一位落水長達36小時才被救上船的船員回憶說:救生船在我的周圍開來開去,相距不過300米,可是,我大聲呼救、鳴槍均未被發現,它在我附近徘徊很久,最後還是開走了。這種情況在海難救生中,屢有發生。

是救生船上的人玩忽職守,沒有盡到責任嗎­不是的。因為在惡劣海況條件下,海上發現目標十分困難,鳴槍和呼叫的聲音會被大海的波濤聲淹沒。有人研究發現,落水者在寒冷的水中經過10~15分鐘後,由於聲帶麻痺,喊聲往往消失,因此,救生者無法聽到呼救的聲音。因此,遇難者必須適時使用各種信號,才能使救生者儘快發現自己,得到及時援救。

在晴空萬裡的白天,紅白雙色旗信號效果較好,它與碧藍的海水對比鮮明,形成一個顯眼的目標。而在漆黑的夜間,如果一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長空,那麼,遠在數海裡外的救生者都能看到。此外,可在適當時機及時地使用氣球、紅星火箭、煙霧信號、發光信號、太陽反光鏡、閃光標位器、海水染色劑等求救工具,必要時,還可將增強雷達波的金屬粉置於海面,以增加被發現的機會。

部分資料出自愛麗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內容為一家之言,供討論參考,請謹慎甄別,若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點擊,閱讀《關於象拔SMB你應該知道的--選購和方法》

相關焦點

  • ​失蹤2年 海上漂流獲救
    相關單位確認身分後聯絡家屬後,驚訝地發現這名46歲女子已失蹤兩年,家人也立刻幫忙她募款,希望籌錢讓她回家。據悉,她獲救的加勒比海海域時常有虎鯊、公牛鯊等攻擊性強的鯊魚出沒。女子表示,她在海上漂流、意識恍惚之時,好像感受到有鯊魚圍繞著她。不知在海上漂流了多久,安潔莉卡終於獲救了。這名獲救的女性名叫安潔莉卡(Angelica Gaitan)。
  • 少年海上漂流49天奇蹟生還 現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印尼少年海上飄流49天終獲救猶如現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24日報導,一艘巴拿馬籍貨船在關島附近救起一名在海上漂流達49天的印度尼西亞少年。
  • 印尼少年海上飄流49天終獲救 猶如現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據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24日報導,一艘巴拿馬籍貨船在關島附近救起一名在海上漂流達49天的印度尼西亞少年。漂流期間,他捕魚充飢,並利用衣服過濾海水飲用,獲救時身體虛弱,但沒有生命危險。19歲的少年獲救 (圖片:《雅加達郵報》)據報導,這名印度尼西亞少年今年19歲,是一名浮魚捕集器負責人,負責讓吸引魚的燈一直亮著。岸上的人會每周給他送一次食物,同時帶走捕集器裡的魚。7月14日,強風暴將這名少年從印尼蘇拉威西島吹到關島海域,船沒有船槳,也沒有引擎動力,他只好隨海浪漂流,直到49天後被巴拿馬籍船隻所救。
  • 中國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五遊客海上漂了5小時
    但由於隨船出海的這名駕駛員並沒有在海上開船的經驗,而且這艘遊艇是淡水用艇,一般是在湖中遊玩用,艇上沒有羅盤等航向用具。由於海上突然霧大,加上陰天下雨,遊艇很快在海中迷路,並且在出發半小時後油料耗盡,只能隨波漂流了。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少年和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
    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9歲印尼少年海上獨自漂流49天獲救
    阿爾迪和小木屋在海上漂流了49天。圖片來源:臉書/印尼駐大阪總領事館據英國《衛報》報導,一名印度尼西亞少年在海上漂流49天後,最終被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船隻救起並返回家園。當時,這名少年僅剩幾天的食物了。於是,他只能靠捕魚,取小木屋上的木頭來燒火做飯,用衣服啜吸海水以減少鹽的攝入量來維持生命。印度尼西亞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的官員說,有10艘船隻曾經過這名少年,最終一艘懸掛著巴拿馬國旗的船隻MV Arpeggio號於8月31日在關島(Guam)附近海域將他救起.此時,他已經在海上漂浮了一個半月。
  • 女孩怒海漂流21小時,不斷念「阿彌陀佛」終獲救
    ,僅著救生衣,她靠著冷靜,放鬆身體保持體力,不斷念著「阿彌陀佛」,大海中她等待奇蹟,21小時後獲救,整個人癱軟無力,虛弱驚恐地說:「再也不敢下水了!」  黑暗海上,伸手不見五指,腳踏不到實地,海浪不斷撲鼻嗆口,張蕙而告訴搜救和救護人員:「從沒這麼驚恐害怕過」,她努力回想海上自保的救命方式,先冷靜下來,放鬆身體隨著海浪漂流以保持體力,為不讓自己睡著,嘴裡不斷念著「阿彌陀佛」,順利度過漫長黑夜,黎明太陽在水平線升起那一刻,仿佛看見守護星般,讓她精神為之一振,再度告訴自己
  • 女孩跳江自殺漂流81公裡獲救:被水嗆清醒「我不想死」不會遊泳靠...
    6小時後,在長江中漂流81公裡的小楊,在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江段被公安民警、航道救援人員成功救起,創造了長江救援史上的生命奇蹟(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奇蹟!24歲女子洪峰中跳長江,漂流6小時81公裡獲救 救援人員詳解生還七大原因)。 8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對話已經返回瀘州市敘永縣兩河鎮老家的小楊,還原其因感情糾紛酒後跳江到最終獲救,驚心動魄的「長江歷險」旅程。
  • 人和老虎海上漂流227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場視覺的盛宴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李安導演經典之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剛開始,一位作家得知派擁有一段傳奇的經歷,於是他採訪了派。在採訪中,派回憶起過往,向作家娓娓道來地講述了兩個故事。老虎與派在同一條救生艇上一天天地漂流
  • 臺灣屏東墾丁海域發生潛水意外 包括1名陸客共2人失聯
    中新網臺北10月3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安英昭)臺灣屏東墾丁海域2日發生潛水客失聯事件。截至3日,仍有包括1名大陸遊客在內共2人失聯。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3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證實,一名大陸個人遊旅客在屏東墾丁海域潛水時失聯,目前還在搜尋中。
  • 吃魚肉喝鳥血,海上漂流133天,美國:快讓這個中國人加入美國籍
    300年後,一個叫潘濂的中國人被稱為「中國魯濱遜」,實際上他比魯濱遜還要頑強,在海上漂流133天,多次錯過救援,最後靠吃魚肉喝鳥血活了下來。出生於1918年的潘濂是海南人,因為家裡生活太困難,在他16歲的時候父親求人把他送到香港的一艘海輪上謀生。他憑藉勤快和聰明,很快掌握了海員技能。
  • 一男子上演真實版魯賓遜漂流記 海上漂流16個月
    他的經歷與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情節有所相似,這名男子2012年9月與朋友一起出海,可是直到16個月以後,才重新踏上陸地。人們叫這位幸運的男子「魯賓遜•克魯索」,雖然該男子自己說,他叫何塞•伊萬。他和朋友當時乘坐一條汽船去薩爾瓦多,然而半路螺旋槳失靈,船開始在海上漂流。儘管沒有淡水,但男子和他的朋友仍然靠捕魚、捕鳥和抓海洋動物維持生命。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是如何生存過來的?電影還藏了一種結局
    看完這血腥一幕的派,雖然過去的他虔誠的信奉三個宗教,但他的所有信仰全部崩塌。很難想像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信仰破滅是如何一副樣貌。派的體現,如同是生了一場大病,雖然身體依然健康,但如同卻丟失了魂魄。後來派結識了阿蘭蒂,跳舞很好的阿蘭蒂又讓派重新相信了神明的存在。
  • 印尼少年海上漂流49天奇蹟生還 上演現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視頻/觀察者網 劉富東】據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24日報導,一艘巴拿馬籍貨船在關島附近救起一名印度尼西亞少年,他已經在海上漂流長達49天,創造了一段真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這名19歲的少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他原本在位於海上125公裡處的一個浮捕魚器上負責點燈來吸引魚群,每周公司都會有人來收魚,並給他提供新鮮的食物、水和燃料。
  • 談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稍微解讀一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編自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不僅獲得過曼布克獎,還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長達1年多的時間。小說的故事吸引了該片製片人吉爾·內特的注意。而導演李安喜歡拍情感強烈的電影且他的風格多變,而劇本的改編是由入圍了第7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大衛·馬戈進行操刀編寫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孟加拉和派的的海上漂流記
    如果你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還會殘殺動物嗎?看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的觀眾都知道,因為一場海上事故,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派的家人都在一艘船上遇害,最後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在一艘救生船上,令他意外的是,這艘船不僅他一個人,還有他父親飼養的動物。本來這些動物在一艘船上相處還算融洽,但是因為有的動物餓了,進而就去吃其他動物,可能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吧!
  • 少年海上漂流49天奇蹟生還,比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加動容
    想來,這種故事也只能出現在小說、電影裡,但前段時間,一名19歲的印度尼西亞少年在海上漂流49天後奇蹟生還的經歷,比電影還要讓人動容!  1  在各種孤獨的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而他49天的漂流完全是獨自一人、面對著無比真實而殘酷的大海——恐懼、飢餓、寒冷、絕望.
  • 深度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奇幻逃生背後的人性恐怖片
    大家好,今天說的是豆瓣電影top29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片故事:印度人派的家裡來了一個作家,想跟他打聽當年他在海上逃生的事跡,派頓了頓,跟他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少年派來自一個印度家庭,因為信封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派一直吃素。派的家裡開了一座動物園,有一頭叫做理察帕克的老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不懂是童話故事,看懂的則是對人性的思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完第一感覺就是震撼,至今豆瓣評分9.0,而且是出自國人導演李安之手,這部3D電影一經上映,立馬就火爆了,在第85屆奧期卡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視覺等在內的四個獎項。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最終選擇與活下來的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最終選擇與活下來的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後來他們漂流到一個島上但是,沒有想到這座島竟然是食人島,後來,他們獲救了,Pi與老虎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老虎頭也不回的走了。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殘酷的現實,人性和獸性往往只在一瞬間
    在我們沉迷於電影中奇幻無比的海上美景,寂靜的夜晚和派一起在船上仰望夜空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不止是一場奇幻的漂流,更是少年的殘酷生死之旅。年少時觀看只當是一部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冒險故事,長大後才明白,少年的這趟漂流,究竟有多麼殘酷。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