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永遠不會太遲

2021-02-16 張焰林

重看經典老片《遺願清單》,再多次也不厭倦。

喜歡那種雲淡風輕的格調,把凝重的生死話題鑲嵌於風趣灑脫的橋段中。

影片以極其微弱的力度輕輕叩擊觀者的心房,由不得你不敞開那扇門。

影片講述一位汽車修理工的黑人老者卡特,有緣結識了億萬富翁愛德華。

兩個身份地位懸殊的人,有著一個共同點:都身患絕症,僅餘半年的生存期,多至一年。

於是,他倆決定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私人飛機,專業助理,一擲千金的及時行樂。豪華酒店,週遊世界,非洲大草原看犀牛遷徙,埃及金字塔上看夕陽,印度泰姬陵裡討論燒與埋,中國長城作賽道飆摩託。

故事很平庸,也很扯,在現實中幾乎找不到如此狗血的情節。

可《遺願清單》的編導就有這本事,平滑順暢地將你的思路納入他預設的軌道,一點抗拒力都沒有。

即使看過多遍,我還是每次淚灑衣襟,無論歡笑、還是悲傷,與劇中人物一起同頻呼吸,笑中帶淚。

電影仿佛有醍醐灌頂的魔力,望見生死邊緣,輕盈神遊衝破地球引力。

遺願清單,是指為家庭子孫操勞了四十五年的卡特,自知時日無多之刻,重寫了臨終願望,如: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淚;開一次真正方程賽車。

富翁愛德華又幫添了多條,高空跳傘、臂上刺青、獵一頭非洲獅,等等。

最後成了需要兩個人共同完成的遺願清單。

正如卡特說的,當年大一哲學教授布置作業時,自己寫下的都是賺錢百萬、當個黑人總統之類,年少輕狂,不知愁滋味。

等到生命真正走到終點時,才猛然發覺原來看重的名利物質輕如鴻毛,只有某些本來唾手可得的東西才不忍割捨。

人類對於死亡的理解,東西方文明有著截然不同的觀念,悲切、哀怨是常態。

印度《巴哈旺大飯店》裡的恆河邊等待召喚是一種,靜若處子的安詳遼遠,值得敬佩;

而《遺願清單》裡以主動的方式迎擊死神到來,動如脫兔,樂觀而豁達,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姿態。

據說有人做過調查,世界上96%的人都不想知道自己的死亡確切日期。

而愛德華和卡特屬於是餘下4%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面對死亡有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妥協、沮喪、接受,兩人艱難地度過了第一階段。

《遺願清單》中,最具表演功力的是開頭部分。獲知病情之後,愛德華與卡特分別的微表情,體現兩個人性情迥異、背景不同的極大差異。

加上與周邊人物的互動,富翁助理的前恭後倨,護士妻子的不理解,都是人之常情。

只有此時的雜亂糾結,才能先抑後揚,託起後面劇情發展所需要的情感基礎。

兩位有個性的男主從開始的互不對付,到中間的同病相憐,最後惺惺相惜,

人物關係轉變循序漸進的過程,被傑克·尼克爾森和摩根·弗裡曼這兩個老戲骨演繹得細緻入微。

電影中很少有兩位同樣氣度非凡的老男人,氣場強大到無以復加。

碰撞在一起產生的火花,既不兇殘暴烈,也非基情四射。僅憑真摯的友誼,就徵服一切質疑,收割崇敬視線。

除此兩位當年剛過70歲、同年生人的影帝之外,今生未見。

摩根·弗裡曼對於劇中正派睿智的卡特的角色可以說駕輕就熟,他曾在影史評分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中出演老黑囚瑞德,那種清醒冷靜、氣定神閒的氣質,仿佛他臉上累累雀斑一樣是天生的印記,

而在本片中他在剛毅決然的背後,又舔加了博學調皮甚至猶疑怯懦的成分,讓人物更加立體感。

相對循規蹈矩的卡特,我更喜歡愛德華混不吝的性格。

看似傲慢粗俗、尖刻固執,但是敏捷直率、戲謔詼諧,句句譏諷自嘲之中也是口吐蓮花,輕易戳破了真相,許多經典臺詞都出自愛德華之口。

比如,在極力勸說同伴與他一同冒險時說:永遠不會太遲!

是的,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永遠不會太遲,人的一生總該有一刻為自己而活。

片尾,最大的人物弧光也就來自愛德華這個最不可能轉變的人,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收穫了純純的幸福。

影片的結尾呼應開篇。

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上,兩盒「天堂出品的咖啡」——易拉罐裝的骨灰被埋在某個山巔。

兩個老男人實現了清單上的最後一項心願:見證一項神跡,守候最美的風景,不留一絲遺憾。

老頑童的生命之旅,如此多彩,如此圓滿,在合上雙眼離世的時候卻敞開了心靈,讓人好生豔羨。

你若問我的清單,這也許早了點吧。

除了用時光積攢更多的洞察力和幽默感,再出版幾本書,百年之後仍有人讀的好書,其他只能暫時空白,但我會開始認真思考的。

相關焦點

  • 《遺願清單》—尋找真實的人生,總不會太遲
    當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一起站在大熒幕的時候,這一部電影就註定不會差。《遺願清單》,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將死之人完成願望的故事。兩個人踏上完成遺願的旅程。從跳傘到開跑車在到環球旅行,一個個願望在清單上被划去。期間,卡特的妻子打來了電話,愛德華在與卡特妻子的對話中明白了卡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日版《遺願清單》:清新細膩的遺願清單
    正如您所知,這樣清零遺願的題材,早在2007年就有美國的華納公司最先出品美版《遺願清單》了,美版《遺願清單》在羅伯•萊納執導下,頗為從男性的視覺去講述了關於為遺願清單的絕症男兒們那豪氣的一面。而在這次翻版的日版《遺願清單》,日本導演犬童一心,則從溫柔和細膩的女性角度講述了兩個身患絕症的女士努力為小女孩完成臨死前未完成的遺願的故事。
  • 《遺願清單》清單
    罹患絕症的二人在醫院相遇,為實現一名12歲女孩的「遺願清單」而展開故事。她們要做的都是以前的自己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首次體驗打破自己的那層外殼,享受人生的幸福——「無論如何,人生要有所改變」。兩個不知道該幹嘛的失意女性撿到「亡故」小姑娘的遺願清單,終歸實現的是她人的願望;但最後一條宇宙旅行用花不完的身外之物得以實現,還是略略升華了一下整部片的段位。
  • 《遺願清單》為自己寫一份遺願清單
    只可惜在節奏上的張力略微遜色,若是在遺願上再多幾個,用快速切換鏡頭的方式去表達,會更加感人。此外北原的家人轉變有些過快,人物的塑造不夠立體了。這些都是可以深化的部分,覺得有一些可惜。暫且拋開電影敘事的角度,看完這部電影我更想以故事立意的角度出發去寫感想。如果兩位主角沒有經歷到將要奪去生命的疾病,她們就無法在最後的日子過出如此精彩的人生。
  • 感情細膩極致催淚——《遺願清單》
    片名最高の人生の見つけ方/ The Bucket List (2019),別名日版遺願清單 / 發現最棒人生的方法 / 最棒的尋找人生之方法 / 一路玩到掛。比起美版原版,日版《遺願清單》採用女性為主角,感情更加細膩豐富,催淚效果更強。
  • 《遺願清單》遺願清單
    「我們的生命如同溪流,朝著同一個方向奔流,無論是朝著天堂的芳草地,還是在瀑布的迷霧中,一定要找尋到屬於你生命中的快樂……」  這是電影《遺願清單》中卡特。錢耐德在生命的盡頭寫給朋友愛德華。科爾信裡的最後一句話。  「找尋到屬於你生命中的快樂……」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卻又帶來無盡的思考!
  • 《遺願清單》可以
    吉永小百合將與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遺願清單]!2007年的原版[遺願清單]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編,兩位主角則選擇以女性角色來展現。影片將描繪家庭主婦(吉永小百合 飾)與女社長(天海佑希 飾)皆因病住院,時日無多,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兩人便開始製作遺願清單,展開人生的另一頁。
  • 《遺願清單》這才是女王的打開方式——遺願清單
    說出來我都不信,因為一首歌,就是上面這首竹內瑪莉亞的《旅のつづき》,莫名聽著很有感覺,然後順著qq音樂僅有的42條評論竟然去找到了這首歌是去年電影《遺願清單》的片尾曲。因為有個原版,是摩根弗裡曼演的《遺願清單
  • 全國人接力為它完成《遺願清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EASIN國際義工旅行,ID: easingoer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遺願清單》這部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講述的是兩個患癌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共同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願望。這部電影非常感人,推薦大家一定要看一下。
  • 《遺願清單》【遺願清單】在生命結束之前,你還想去做什麼?
    電影的開始和你是一樣的,幸枝決定寫下遺願清單的時候,也不知道想做些什麼,可最後實現了所有的願望。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為家庭付出一直隱忍的幸枝得了癌症,沒有告訴家人。作為大企業社長的真子得了癌症,被老公背叛。
  • 【愛電影】《遺願清單》
    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一個病房裡兩位垂暮老人的故事。他們一位是億萬富翁愛德華(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白手起家有錢有權的孤家寡人;一位是修車工卡特(摩根·弗裡曼 飾演),年輕時為了家人放棄了歷史教授的夢想,生活清貧但家庭幸福。他們身份懸殊卻都身患癌症,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一次次化療把他們折磨得不成樣子。
  • 《遺願清單》OK吧
    吉永小百合將與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遺願清單]!2007年的原版[遺願清單]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編,兩位主角則選擇以女性角色來展現。影片將描繪家庭主婦(吉永小百合 飾)與女社長(天海佑希 飾)皆因病住院,時日無多,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兩人便開始製作遺願清單,展開人生的另一頁。
  • 遺願清單 2021-2-24
    電影《遺願清單》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由兩位影帝級演技的傑克·尼科爾森與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 兩個患病的老頭子不巧共住一個病房,一個是自大果決的富豪科爾,一個是博學忍讓的黑人卡特,兩人開始互相看不慣,時間一長又建立了友誼,得知雙方都僅剩半年,二人決定一起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
  • 《遺願清單》:生命的盡頭列下的清單,是生命裡最美的頁章
    死亡,向來是人們諱莫如深的事情,但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這又是一件必然的命運,儘管人們極力掩蓋漸漸老去的事實,遺憾和願望卻永遠會成為人們離開人世的最後念想。對於富貴或貧窮之人,皆是如此。影片《遺願清單卡特先一步柯爾離開人世,死前,卡特將完成遺願清單的任務交給了柯爾,因為在卡特的心裡,柯爾與女兒和解同樣是遺願清單上的內容。
  • 豆瓣評分9.1的《遺願清單》:給人生一場盡歡的擁抱
    關於生命最後的故事,兩個垂暮老者在電影《遺願清單》裡,續寫了最美的人生,他們一項項的去完成自己此生最想做的事情,他們去非洲大草原看犀牛遷徙,去埃及金字塔上看夕陽,去印度泰姬陵裡討論燒與埋,去中國長城作賽道飆摩託。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四個月前,《我的遺願清單》在主劇場落下最後一個音符,四個月後,這座承載著希望與感動的舞臺將再次搭建而起。雖名為「遺願」,卻用「輕鬆」的方式講述「沉重」的話題。它喚起我們對於「友情」、「自由」、「青春」的回憶和憧憬,在笑淚中再次出發,在劇場裡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
  • 《遺願清單》:兩個老年人的計劃清單有哪些看點?
    電影《遺願清單》記得很久之前在影院看完大型災難片《2012》後,朋友心有餘悸的問我假如你知道了明天就是世界末日然而時隔幾年後我看了追尋類似我朋友問話的電影《遺願清單》後才知道,原來人生老年人的倒計時不僅僅只有在醫院裡面等死,還有更多的活法,就像電影裡面演繹的一樣。
  • 距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成都站演出還有6天
    他二話不說跑向醫院,豈料與「真正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同學劉寶在醫院「不期而遇」,而他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 《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二人雖是同學可感情並不深,劉寶認為就算自己離開了人世楊曉宇也不會傷心,便向他提出如果一起執行清單就願意支付其高額的費用。
  • 《遺願清單》觀後感
    該電影講述的是兩個身患重病的老人在同一間病房裡相識並一起實現自己遺願的感人事跡。 裡面的主人公之一愛德華是一個富可敵國但是脾氣暴躁的老人,而卡特是一個生活拮据但是思想睿智的老人。他們兩個人在性格和條件上正好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互補關係,這也為後面的故事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吧。卡特在得知自己僅剩一年時間前列出了一份「遺願清單」,但在得知自己時間不多時,他選擇了丟掉那張紙。
  • 《遺願清單》人生的最後
    所謂遺願清單,應該是指人之將死時,希望最後完成的事情吧!看完了這部電影,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人生到了最後,我要留下怎樣的遺願清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