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都疼!深圳1歲娃誤吞這東西,食管被燒黑!

2020-12-28 騰訊網

家家戶戶一定都有這個東東:紐扣電池,電視遙控器、電動玩具、生日賀卡……小小的紐扣電池隨處可見,但是,千萬注意,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可能導致窒息,嚴重燒傷甚至死亡……

吞下紐扣電池,2歲娃緊急手術

晚上7點,一對夫婦抱著2歲左右的孩子,衝進了急診。孩子呼吸急促,咳嗽伴聲嘶喉鳴。因為著急,家長聲調都帶著哭腔——「醫生,快看看我孩子。我們當地醫院的醫生說,他吞了一個硬幣。」

吞下硬幣?那可不是兒戲!孩子媽媽手忙腳亂地找出當地醫院的X光片,匆忙遞給醫生。

「這哪是硬幣?可能是紐扣電池!得馬上手術!」仔細看過片子,醫生的臉色一沉——

按家長的說法,這枚紐扣電池可能已經吞下去10多天,孩子吞咽困難,不願進食,現在還出現了呼吸急促、咳嗽,伴聲嘶、喉鳴。

這意味著,吞下去的紐扣電池,極可能已經開始腐蝕了!

一聽這麼嚴重,兩口子腿都軟了。

原來,12天前,小金(化名)在家玩耍時,誤打誤撞打開了電視遙控器的後蓋,紐扣電池掉落在地。

這是啥?圓圓的,小小的?是糖嗎?小傢伙二話沒說,就往嘴裡塞了。

此後10多天,小金的食慾越來越差,精神也不好。平時能吃180毫升的奶,漸漸只能吃下90毫升左右,到後面還發展為拒食、吐奶。

家長也蒙在鼓裡。平時,他們很少看電視,幾乎用不到遙控器。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廋,小金的爸爸覺得不對勁,帶著孩子到了附近的醫院。

拍過片後,大家都嚇了一跳。醫生說,孩子誤吞了一個「圓型物體」,很可能是硬幣!由於孩子情況很不好,建議去深圳市兒童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點擊播放 GIF 1.0M

憂心忡忡的一家人,趕緊「轉場」。

進一步檢查確認,卡在孩子上縱膈與脊柱重疊投影區(胸2-3椎體水平)的「圓形物體」,就是紐扣電池!

醫生趕緊安排急診綠色通道。當晚9時,小金就進了手術室。好在,手術還算順利,紐扣電池被順利取出。

不過,由於耽擱太久,取出時電池已經焦黑,小金的食道黏膜腐蝕嚴重,周邊出現大量黑痂,輕輕一觸就會出血。

手術後,孩子一度只能通過插胃管來進食。直到第8天,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目前,小金的情況良好,已經出院了。

像這樣的誤吞紐扣電池,其實還有很多!

幾乎每個月,深圳市兒童醫院都會接到1~2例誤吞紐扣電池的案例。

此前,有個3歲的孩子,把紐扣電池塞進了鼻子。過了一個星期,家人才發現。來到醫院後,紐扣電池被取了出來,但孩子鼻腔中隔卻留下了永久的穿孔。

得知消息後,家長癱坐在地。

如今,孩子已長大,但是鼻中隔軟骨的穿孔,一直困擾著他。他的嗅覺減退明顯,長期鼻腔乾燥,長滿膿痂。

每次來看醫生,家長都很自責,很後悔。

點擊播放 GIF 1.4M

這樣的杯具還有太多太多——

誤吞紐扣電池,全國各地都有發生

今年8月,雲南昆明一名一歲兩個月的男寶,誤食了一顆紐扣電池。

寶寶媽媽說,他們家經營著一個配製汽車鑰匙的店鋪,這枚電池極有可能是顧客換車鑰匙時留在店裡的,不慎被小啟誤食。

送院時,寶寶已經出現食道穿孔,情況危急。醫生採取胃鏡取異物的方式,終於將電池取出。術後,孩子還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

△寶寶入院時,病情危重。

今年8月,江西贛州,一名六歲男童誤吞一粒紐扣電池。送醫院檢查時發現,紐扣電池已位於孩子胃部。

當地醫院立即開通急診綠色通道,將孩子送入手術室,取出紐扣電池。不過,患兒胃內已出現了多處黏膜糜爛受損,術後需繼續留院護胃觀察治療。

△醫護人員取出已發黑的電池。

今年1月,廣東順德一名1歲娃不慎吞下一粒紐扣電池。第二天,孩子開始頻繁嘔吐,一整天都沒能吃進東西。

到醫院拍片後,這才發現:孩子吞進去的電池被卡在了食道中。醫生說,必須馬上手術,如果不及時取出,可能會嚴重燒傷食道黏膜。

在現場的孩子媽媽聽完,當場就暈倒了。

好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電池被安全取了出來。術後,孩子被送進PICU接受後續治療。

小小的紐扣電池怎麼會這麼厲害?

紐扣電池進入體內後,時間一長,電池的正負極在黏膜上就會被相連,導致短路、發熱,熱量會進一步聚集。同時,電池產生化學反應,會造成黏膜的燒傷、穿孔。

再加上胃酸的腐蝕,會導致電池內的一些鹼性物質進入胃部,致使胃壁被腐蝕,引起消化道損傷。

嚴重的,可能造成食管穿孔、食管氣管瘻、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電池放到肉腸裡,看看電池腐蝕的過程,十分震驚。

爸爸媽媽們,千萬不可大意!

想要孩子遠離危險,記住這點一定一定一定收好紐扣電池!

這些小東西也要收好!

• 戒指、手鍊等小件首飾

• 口紅、化妝水等日用化妝品

• 果凍、堅果類食物

• 硬幣、玻璃球等小物件

• 玩具的小零件

• 家庭常備藥物

別做邋遢的爸媽

生了娃了,就要收斂天性。以前丟三落四,不愛整齊的毛病就得改,不要做邋遢的父母。

1、好好收拾家,建議媽媽蹲下身

以孩子的高度,在家裡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對孩子構成危險的物品,要放在ta們拿不到的地方。最好還加把鎖。

絕不將過小的物品,提供給孩子玩,比如硬幣、各式鈕扣等等。只要直徑未超過3.17㎝(約孩子喉嚨的寬度)、長度小於5.17㎝的小物品,就不該讓ta拿得到。

2、好好檢查玩具,不要放過每個細節

要定期檢查寶寶玩具。給孩子購買玩具時,一定要注意玩具是否能夠拆卸,對於玩具上的一些小零件、螺母要注意。避免孩子不慎放入口中吞食。

此外,還要檢查填充動物玩具和布娃娃的縫合處牢固結實,確信眼睛、鼻子、紐扣、帶子或其他裝飾品固定良好,不能被拉下或咬下。

還要檢查寶寶的玩具,是否有零件鬆動。避免給寶寶,有可拆卸成小塊零件的玩具。

除了誤吞異物,養娃之路還有很多BUG,新手爸媽尤其要警惕。家長們都打起精神來!養娃不易,且養且珍惜,一旦出了事那就後悔莫及了!

來源|晶報APP綜合深圳市兒童醫院

相關焦點

  • 看著都疼!深圳1歲娃誤吞這東西,食管被燒黑
    家家戶戶一定都有這個東東:紐扣電池,電視遙控器、電動玩具、生日賀卡……小小的紐扣電池隨處可見,但是,千萬注意,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可能導致窒息,嚴重燒傷甚至死亡……吞下紐扣電池,2歲娃緊急手術晚上7點,一對夫婦抱著2歲左右的孩子,衝進了急診。孩子呼吸急促,咳嗽伴聲嘶喉鳴。
  • 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誤吞硬幣致反覆嘔吐4個多月……@家長...
    小寶們觸手可及的物件都能當成「食物」往嘴裡送為此常有驚險之事發生2歲多女寶反覆嘔吐4個多月原因竟是誤吞了1枚硬幣近4個月來,因此,及時處理食管異物非常關鍵。鄒宇提醒,家長發現寶寶誤吞或疑似誤吞異物時,不要拖延,應儘快到醫院求醫就診。
  • 5.5釐米發卡被1歲娃誤吞進胃裡,瀘州這位媽媽急壞了!
    「醫生,娃兒把我的發卡吞進肚子了!」 12月22日凌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二科突然接到一名從急診科轉來的患者——1周歲零2個月的男童洋洋(化名),孩子的母親劉女士焦急地向醫生求助。
  • 成都2歲幼童誤吞紐扣電池
    ,孩子們都想放到嘴裡嘗一嘗,一不小心就會吞進去,吞食異物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家長們一定要小心防範。近日,一枚嚴重腐蝕的的紐扣電池卡在成都2歲兒童浩浩的食管內,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手術,醫生通過食管內鏡手術將紐扣電池取出,此時,食管周圍長出的肉芽已經將其包裹,並出現嚴重腫脹、糜爛的表現,浩浩需接受後續觀察治療,醫生也為浩浩可能面臨的食道穿孔、出血和重金屬中毒等問題做好預防和準備。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前幾天去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採訪,在與該院小兒消化內科主任王玉梅聊天時,我們說到了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我加班99%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件事。」也因此,不管什麼病因進入小兒消化內科,只要來到該科室,她都建議家長參加科室組織的科普活動,「每周都會有固定時間來做科普,包括育兒知識,還有此類頻發事件。」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
  • 誤吞異物,別再用吞飯的「土法子」了!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郴州美食眾多,鴨子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道,無論是臨武鴨、太和鴨、血鴨、米粉鴨、捆鴨、啤酒鴨等,都是吃貨們大快朵頤的選擇。近日,郴州市的鄧先生晚餐時像往常一樣正在享用鴨子,卻不慎將鴨骨一起吞入,周圍有人建議鄧先生試圖通過大口吞咽飯糰的方法將鴨骨吞下,不料卻引發了右側胸骨疼痛,吃下的食物被嘔吐出來,可鴨骨卻依然卡在鄧先生身體裡。隨著疼痛的逐漸加重,鄧先生來到湘南學院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醫。
  • 深圳一男子吃飯吞下這東西,醫生緊急開刀手術...
    最近深圳的張先生在單位飯堂吃飯結果居然吃到這東西張先生不僅要住院,還要動手術!……食堂吃飯誤吞異物刺痛難忍,卻找不到前幾天,深圳寶安的張先生在單位食堂吃飯。這天,食堂供應的是豆腐皮炒青菜,他夾起一筷子就往下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 1歲男童食道被腐蝕,只因碰了它!這東西家家都有,有娃的趕緊收起來
    有一樣東西,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它的存在感超高,可以說沒了它,你家的電器就難以正常運轉了。但是,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它的存在卻是可怕的魔鬼!前幾天銀川一名1歲男童就因此進了醫院!幼兒誤吞電池,可是說每年都會發生!而且,頻率還不低呢!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家長不重視,導致此類事件有增無減!
  • 【提醒】被魚刺卡住,吞東西咽下去?大錯特錯!
    我3歲的兒子很喜歡吃魚,但吃著吃著,兒子出現嘔吐還哇哇大哭,肯定刺到魚刺了,我下意識讓兒子多吃菜,兒子一邊吞一邊大哭,正要餵孩子第二口菜,被從廁所出來的親戚阻止。親戚是醫生,她告訴我孩子刺到魚骨頭千萬不要盲目讓孩子吞食東西,否則會有刺破食道和血管的可能。  親戚拔開孩子的嘴巴,說肉眼看不到魚刺,建議我立即帶孩子到醫院看。我被親戚的話嚇壞了,在親戚的陪同下,急急忙忙趕往醫院。
  • 4釐米長黑魚骨卡喉嚨!喝醋?吞飯?萬萬不行!
    誤吞魚骨該怎麼辦?有的人會用「土辦法」來「軟化」它,殊不知,這種方法沒有用處,操作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胸外科緊急聯合消化科和麻醉科,巧用胃鏡救治一名因誤吞巨大尖銳魚骨致氣管損傷患者。
  • 女孩吞下大塊玻璃 誤吞異物如何處理
    誤吞異物怎麼辦呢?帶你去了解了解吧。  女孩吞下大塊玻璃  女孩和男友吵架 一氣之下吞下一塊玻璃 所幸就醫及時,並未釀成大禍。  一個姑娘對著男朋友大喊:「你敢這樣,我就死給你看!」這樣的場面,大家在電視劇裡應該看過不少,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幕竟然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
  • 【警惕】深圳男子吃飯吞下這東西,醫生緊急開刀手術!過程細思極恐
    最近深圳的張先生在單位飯堂吃飯結果居然吃到這東西張先生不僅要住院,還要動手術!……前幾天,深圳寶安的張先生在單位食堂吃飯。這天,食堂供應的是豆腐皮炒青菜,他夾起一筷子就往下吞。張先生又轉到另外一家醫院,做了個CT,這下終於看到了,有一個金屬樣的東西,卡在咽部。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玲玲的兒子今年2歲了,白天由婆婆費心照顧,晚上回家後媽媽全權接受孩子的看護職責。前天晚上回家,和婆婆「交接班」的過程,婆婆一句話讓玲玲坐立不安。「寶寶,你把電池放哪了?剛剛還在的啊」婆婆不自覺地詢問寶寶。「電池找不到了嗎?啥樣的……」玲玲不以為然地發問。玲玲趕忙招呼丈夫和公公一起出來,在全家翻找這粒電池。茶几、沙發、客廳的邊邊角角幾乎都翻個遍了也沒能找到,這下玲玲更著急了,滿臉盡顯焦慮和不安。
  • 福建1歲女嬰誤吞磁力珠致8處腸穿孔
    磁力珠這種玩具,家有孩子的應該都知道,包含許多帶有磁性的小珠子,可以組合成很多造型,近年來流行於各年齡段兒童,這貌似不起眼的小珠子卻暗含著致命的安全隱患!「陸續有十多例小孩誤吞磁珠的事件發生,基本每個月都有類似的患兒,輕則通過胃鏡取出,重的因腸穿孔、腸梗阻導致化膿性腹膜炎及腸壞死,最後不得不行腸切除。」近期,福建省立醫院頻頻接收到孩子誤吞磁珠的病例,兒外科湯坤彬醫師希望大家能對此事引起重視!
  • 用小腸再造頸部食管 港大深圳醫院完成高難度手術
    &nbsp&nbsp&nbsp&nbsp如果人的頸部食管沒了,該怎麼吃東西?怎麼呼吸呢?昨日,記者從港大深圳醫院了解到,一位喉癌患者脖子長出了巨大肉瘤,卡住了喉嚨,醫生被迫將喉嚨、頸部的食管全部切除。
  • 9歲娃耳朵長出小疙瘩,逐漸變黑!起因竟是半年前在學校發生的事
    最近,深圳9歲男孩小駱右耳上莫名長出了一個黑色的小疙瘩看起來像是個被蟲咬的包又像是個凸起的痣,不痛不癢但顏色卻一直變黑加深家長有點擔心起因源自半年前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一件事耳上小疙瘩逐漸變黑可能是異物雖然小駱耳朵上的這個小疙瘩,並沒有引起任何不適,但家長看著顏色越來越深,倒是有點擔心,便帶小駱前往醫院檢查。
  • 1歲娃連吐四五天,最後竟要全麻手術!只因爸爸忽視了一句話……
    「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的話題引發了全網討論,媽媽們紛紛吐槽爸爸帶娃時常讓人擔驚受怕。熊爸爸!孩子嘔吐了四五天,都沒發現他吞了個硬幣!1歲的寶寶把硬幣放在嘴裡玩耍,一不小心竟吞了下去,偏偏粗心的家長又沒留意。讓寶寶連續嘔吐,難受了四五天,還以為是腸胃不舒服。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就接到了兒科轉診過來的這樣一位小患兒,所幸專家成功把硬幣取出,才沒釀成大禍。從食道中取出的硬幣小軒軒今年只有1歲。
  • 七旬老人誤吞魚鉤,離主動脈弓僅一釐米左右
    7月26日晚10時許,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人民醫院消化、腎病、中毒科主任李明主任醫師突然接到科室值班醫師的求助:一位71歲的老人誤吞魚鉤,在眼耳鼻咽喉科處理困難,急請會診及協助處理。李明到放射科閱片後發現,老人誤吞的魚鉤位於食管上段,離主動脈弓1釐米左右,風險極大。由於尖銳的魚鉤隨時有穿透食管、損傷毗鄰大血管引起致命性出血的可能,需立即設法取出。醫生通過內鏡為老人排除險情家屬告訴醫生,魚是從市場購買的,煮的時候沒有發現魚的身上有魚鉤,直到老人吞食後感到不適,他們才知道出事了。
  • 母親埋頭換尿不溼 一歲男童竟將5.5釐米髮夾吞了
    「醫生,娃兒把我的髮夾吞進肚子了!」12月22日凌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二科接到一名從急診科轉來的患者——1歲零2個月的男童洋洋(化名),孩子的母親劉女士焦急地向醫生求助。洋洋誤吞的髮夾孩子誤吞髮夾 輾轉送到瀘州就診劉女士是古藺縣大村鎮人。12月21日下午3點過,劉女士將洋洋放在床上換尿片,沒有注意到孩子手裡拿了一根髮夾。突然,孩子劇烈咳了一聲,劉女士這才發現,孩子嘴裡露出半截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