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誤吞硬幣致反覆嘔吐4個多月……@家長...

2020-12-26 瀟湘名醫

小寶們

觸手可及的物件

都能當成「食物」往嘴裡送

為此常有驚險之事發生

2歲多女寶反覆嘔吐4個多月

原因竟是誤吞了1枚硬幣

近4個月來,2歲多的女寶丁丁(化名)經常在進食後突發嘔吐,吃了固體食物尤甚。

剛開始以為是吃錯了東西,但反反覆覆地嘔吐,讓丁丁的父母不淡定了,於是帶丁丁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內科就診。

經檢查,丁丁的氣管後方竟有個圓形金屬物,是一枚1毛錢的硬幣。

考慮到硬幣在食管嵌頓的時間比較長,擔心有穿孔、食管氣管瘻的可能,醫院將丁丁轉至耳鼻喉科進行手術,歷經3個多小時,最終將這枚在食道裡「住」了4個多月的硬幣取出。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鄒宇介紹,兒童誤吞的異物簡直是五花八門,有硬幣、花生、堅果、魚骨頭、紐扣電池、硬幣、玩具小配件……

發生食管異物,除了會引起吞咽、呼吸困難外,如若食管異物體積較大、嵌頓較緊,又沒有及時處理,還可造成局部或相鄰器官感染,引發食管膿腫、食管穿孔、大血管腐蝕破裂、縱膈膿腫等。因此,及時處理食管異物非常關鍵。

鄒宇提醒,家長發現寶寶誤吞或疑似誤吞異物時,不要拖延,應儘快到醫院求醫就診。

其實,除了誤吞異物

1歲~3歲小寶

因誤服藥物而送院急診的

案例也不少

4歲哥哥把蟑螂藥

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

家有一個「神獸」都已讓寶爸寶媽累個夠嗆了,但如果有兩個年齡相仿的,那就必須雙倍小心照料了。

因為,你根本無法預料,哥哥是弟弟成長路上的「神助攻」還是「攔路虎」……

這不,張女士家的倆娃最近就鬧出了「新花樣」。

晚飯後,4歲的哥哥和2歲的弟弟在客廳一起看動畫片,原本在廚房洗碗的張女士走出廚房時,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

哥哥竟將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的弟弟吃,手裡只剩了半包了……弟弟面色紅潤、煩躁不安。

看到此景的張女士立即帶著孩子來到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

醫生了解情況後,立刻給孩子催吐。因為弟弟服用蟑螂藥的量並不多,服用後1個小時內就採取了急救措施,並無大礙。

吃了爺爺的降壓藥

1歲多寶寶昏迷不醒

1歲多的奇奇(化名)剛剛學會走路,白天都由其爺爺奶奶照顧。

有一天 ,爺爺奶奶打個盹兒的功夫,就看到奇奇躺在地上,一開始以為他只是睡著了,後來發現怎麼叫都叫不醒,才意識到:奇奇昏迷了!

這可把老人急壞了,通知了奇奇父母后,立即撥打了120。

剛到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時,奇奇不僅意識不清晰,血壓一直處於比較低的狀態。

「一歲多的寶寶怎麼會突然血壓驟降?」正當醫生疑惑時,爺爺突然反應過來,自己有高血壓,要長期吃降壓藥,今天吃完藥後就隨手把剩餘藥片放在了茶几上……於是爺爺立即回家查看,降壓藥果然少了五六片。

經過維持血壓的處理後,考慮到奇奇年齡尚小,以防後續藥物中毒導致病情加重,奇奇轉到了兒科進一步觀察。

小孩誤食降壓藥導致血壓太低,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好在搶救得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小寶們誤服藥物、毒物的種類

也是五花八門

84消毒液、泡泡水、避孕藥

電熱蚊香液、清潔劑

……

不管毒性如何、量多少

只要是孩子誤服了都挺嚇人的

因此預防是最重要的!

如何預防兒童誤服藥物?

1、家裡的藥一定要放好

家裡的化學溶劑和藥都要擰緊瓶蓋、包裝好,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尤其是服藥後一定不要隨手放在桌柜上。

2、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藥

孩子3歲以前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又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大人在孩子面前吃藥,他們很可能會學著一樣吃。等孩子大一點,家長可以試著做一些藥物科普。

3、不要說「藥是糖」這樣的話

萬一下次孩子真把藥當糖吃了呢!

萬一小孩誤服了咋辦?

正確處理最重要!

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弄清楚孩子誤服的是什麼藥、大概吃了多少什麼時候吃的。

1、如果誤服的是成人降壓藥、避孕藥等:

孩子意識清醒,家長可以第一時間幫助孩子進行催吐,這樣能迅速排出孩子胃裡的毒物,給孩子催吐之後,要趕快送醫院。

催吐小TIPs

先讓孩子喝200毫升左右的水,然後用牙刷柄、筷子之類不尖銳的東西,用紗布包住,壓住孩子的舌後部幫孩子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2、如果誤服的是有腐蝕性的:

這種情況,別催吐,可以給孩子喝些雞蛋清或牛奶,保護孩子的胃黏膜。

此外,如果誤服了潔廁靈、泡泡水這樣的鹼性物質,千萬別給孩子用水漱口或催吐。

值得提醒的是,誤食泡騰片,一定不要喝水,泡騰片加水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很容易導致窒息死亡。

最最最重要的是,帶上孩子誤服的剩餘藥品及包裝,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再次提醒各位家長

在看護孩子時一定要做到

「放手不放眼」

讓孩子時刻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

別讓「小疏忽」釀成「大錯誤」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 福建1歲女嬰誤吞磁力珠致8處腸穿孔
    「陸續有十多例小孩誤吞磁珠的事件發生,基本每個月都有類似的患兒,輕則通過胃鏡取出,重的因腸穿孔、腸梗阻導致化膿性腹膜炎及腸壞死,最後不得不行腸切除。」近期,福建省立醫院頻頻接收到孩子誤吞磁珠的病例,兒外科湯坤彬醫師希望大家能對此事引起重視!
  • 深圳1歲娃誤吞這東西,食管被燒黑!
    家家戶戶一定都有這個東東:紐扣電池,電視遙控器、電動玩具、生日賀卡……小小的紐扣電池隨處可見,但是,千萬注意,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可能導致窒息,嚴重燒傷甚至死亡……吞下紐扣電池,2歲娃緊急手術晚上7點,一對夫婦抱著2歲左右的孩子,衝進了急診。孩子呼吸急促,咳嗽伴聲嘶喉鳴。
  • 深圳1歲娃誤吞這東西,食管被燒黑
    家家戶戶一定都有這個東東:紐扣電池,電視遙控器、電動玩具、生日賀卡……小小的紐扣電池隨處可見,但是,千萬注意,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可能導致窒息,嚴重燒傷甚至死亡……吞下紐扣電池,2歲娃緊急手術晚上7點,一對夫婦抱著2歲左右的孩子,衝進了急診。孩子呼吸急促,咳嗽伴聲嘶喉鳴。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2歲女童胃裡取出51顆磁力珠
    磁力珠被作為減壓益智玩具,可以隨意凹造型,受到家長和小朋友們的喜愛。日前,2歲女孩麗麗(化名)把五顏六色的磁力珠當成「糖果」吃,導致嘔吐和腹痛,被家人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救治。胃腸新生兒外科醫生通過急診手術,從小女孩胃中取出51顆磁力珠!
  • 成都2歲幼童誤吞紐扣電池
    ,吞食異物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家長們一定要小心防範。近日,一枚嚴重腐蝕的的紐扣電池卡在成都2歲兒童浩浩的食管內,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手術,醫生通過食管內鏡手術將紐扣電池取出,此時,食管周圍長出的肉芽已經將其包裹,並出現嚴重腫脹、糜爛的表現,浩浩需接受後續觀察治療,醫生也為浩浩可能面臨的食道穿孔、出血和重金屬中毒等問題做好預防和準備。
  • 5.5釐米發卡被1歲娃誤吞進胃裡,瀘州這位媽媽急壞了!
    「醫生,娃兒把我的發卡吞進肚子了!」 12月22日凌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二科突然接到一名從急診科轉來的患者——1周歲零2個月的男童洋洋(化名),孩子的母親劉女士焦急地向醫生求助。
  • 喝了爸爸的一碗粥,2歲娃發燒嘔吐不止!醫生:腸穿孔了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日前接診了一名1歲9個月的腸穿孔小患者。為了訓練孩子的吃飯能力,王先生一家自孩子1歲開始就讓他自己喝粥,小孩喝粥前王太太先把能看到的異物處理掉。    「當天早上,我起床給孩子煮粥,煮好後就去上班了。」
  • 6個月男寶寶吞了姐姐一根頭髮 結果要全麻做手術……
    大洋網訊 6個月大的男寶寶獨自在父母的大床上玩耍,吞下了5歲姐姐的一根長頭髮絲。這根頭髮竟然在他小嘴裡打了個結,死死地綁住了寶寶喉嚨處的懸雍垂(俗稱「吊鐘」)。5歲大的女兒已經在讀幼兒園,白天全靠她一人在家照顧6個月大的二孩小寶(化名)。事發時是本周一中午時分,小寶正在父母的大床上玩耍。劉小姐上了個廁所回來,發現小寶的嘴邊露出了一小截頭髮。  「因為擔心頭髮纏著他的牙齒,我先輕輕用手拉了一下,發現拉不動。」劉小姐說,小寶的神情沒有異樣,但是在她扯動頭髮時會表現得抗拒。她又打開小寶的嘴巴,卻看不到這根頭髮的另一端究竟在哪兒。
  • 五歲男童硬幣卡喉,危急關頭醫生顯身手
    11月29日,懷化市鶴城區一名5歲男孩在家中玩耍時不慎誤吞一枚一元硬幣,硬幣卡在食管狹窄處,疼痛難忍,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鶴城院區頭頸五官科巧用食管鏡技術,成功為男童取出硬幣,患兒化險為夷,12月2日痊癒出院,12月8日回訪康復良好。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家長作為監護人不可能時時守在寶寶身邊難免失責,可發生意外後能否第一時間預知危險,能否專業地進行處置,就凸顯媽媽的個人能力了。玲玲的兒子今年2歲了,白天由婆婆費心照顧,晚上回家後媽媽全權接受孩子的看護職責。前天晚上回家,和婆婆「交接班」的過程,婆婆一句話讓玲玲坐立不安。「寶寶,你把電池放哪了?剛剛還在的啊」婆婆不自覺地詢問寶寶。「電池找不到了嗎?啥樣的……」玲玲不以為然地發問。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半個多月來,浩浩老是喊「肚子疼」,經常玩著玩著,就捂著肚子叫「痛」,爸媽以為孩子只是尋常的肚子疼,沒有太在意。就在一周前,一家人在家看電視,新聞裡講到了磁力珠的危害,浩浩的爸爸心裡一驚:之前給浩浩過一盒磁力珠,還是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的。
  • 央視曝光,2克即可致嬰幼兒死亡!這些網紅玩具早該被列入黑名單
    01 僅在2020年,多地就發生了數起誤吞磁力珠造成損傷的事件:為什麼磁力珠容易被孩子誤食?這玩意跟糖果長得太像,孩子根本不知道吃下去有什麼後果,而且剛開始吃下去,不會有明顯的異常,所以家長也很難發現。
  • 母親埋頭換尿不溼 一歲男童竟將5.5釐米髮夾吞了
    「醫生,娃兒把我的髮夾吞進肚子了!」12月22日凌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二科接到一名從急診科轉來的患者——1歲零2個月的男童洋洋(化名),孩子的母親劉女士焦急地向醫生求助。洋洋誤吞的髮夾孩子誤吞髮夾 輾轉送到瀘州就診劉女士是古藺縣大村鎮人。12月21日下午3點過,劉女士將洋洋放在床上換尿片,沒有注意到孩子手裡拿了一根髮夾。突然,孩子劇烈咳了一聲,劉女士這才發現,孩子嘴裡露出半截發卡。
  •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體內留置20多天致腸穿孔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殺手」——磁力珠。  「嘗嘗五彩豆味道」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磁力珠,又名巴克球,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頗受一些家長和兒童喜歡。
  • ...這款網紅玩具已導致多名兒童誤吞中毒!粘手上很難洗、易從口鼻...
    與此同時,「磁力泥」的磁通量及硼砂元素含量超標問題,引發廣泛關注,這種玩具材料一旦被孩童誤吞,容易引發中毒。那麼,這種幼兒玩具的潛在風險在哪裡?家長和孩子們又該如何有效防範?- 1 -謹防網紅玩具「磁力泥」傷童造型多變、可塑性強 「磁力泥」備受喜愛磁力泥塊細小難清 易致孩童誤吞中毒
  • 奪命玩具要警惕,1歲寶寶腹中驚現大量磁力珠
    膠東在線5月29日訊(通訊員 從昕) 5月25日,濱醫煙臺附院接診了一位因頻繁嘔吐一天、無排便的患兒,該患兒18個月齡大,就診時體貌痛苦,無法清楚表述自己的病史,家長也不清楚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經過反覆認真掃查,最終在患兒右下腹發現了梗阻點並懷疑腸腔內存在異物。冷曉晨醫生作出初步判斷後,馬上請柳忠鋒副主任醫師一同會診,最終超聲診斷為:患兒消化道內異物(20-30枚磁力珠的可能)合併腸梗阻、腸穿孔、腹腔積液。並第一時間通知臨床,為患兒進行腹部平片檢查,結合腹部平片情況,診斷更加明確。
  • 4個月寶寶不愛吃飯老吐痰?醫生:小心胃食管反流,嚴重可致脫水
    有了寶寶以後,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寶寶身上了,擔心他吃不好穿不暖,一旦出現什麼小病小災的,做家長的心裡總是特別揪心。尤其是剛出生不滿1歲的小嬰兒,父母都是當寶貝供著養著的,生怕有個閃失,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