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子必納添丁錢,歲額百萬,民貧無以輸官,故生子皆溺死。"此舉描述了宋朝時期的"不舉子"現象,即生了孩子不養育,把嬰溺死或扔掉,如此殘忍行徑背後的重要原因在於宋朝賦稅沉重。歷史上,宋朝經濟實力強盛,財政收入可觀,但卻給後人留下了"積貧積弱"的印象,原因在於"冗官""冗兵"現象的出現導致"冗費"。
宋朝崇文抑武,面對金人入侵,軍隊難以在正面戰場上與之抗衡,只能被迫屈辱求和,使用金錢收買短暫的和平,長此以往,財政入不敷出,民間百姓也不堪賦稅和金人迫害之苦,全國多處爆發起義,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起義隊伍中的一員,他就是李寶。
嶽家軍叛徒
公元1139年,即為南宋紹興九年,社會黑暗,民不聊生之際,許多被政府和外敵壓迫的普通民眾放手一搏,紛紛揭竿起義。出身農家的李寶在濮州,如今山東一帶,召集了村鎮的父老鄉親們,共同組成一支抗金的隊伍,但是時運不濟,李寶所帶領的隊伍在還未成形之時,山東就已經被金人攻佔,李寶第一次起義就此落幕,以失敗告終;之後,他南下投奔到嶽飛的隊伍當中,渴望建功立業。
李寶本人性格急躁,做事衝動,他十分迫切的希望能夠打敗金軍,收服自己的家鄉,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太過急躁對於帶兵打仗來說風險極高。李寶剛加入嶽家軍,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名小兵,這使得他的一腔抱負無法施展,讓他在軍中倍感壓抑。
李寶善於智謀,戰場上真刀真槍的本事卻不大,身處紀律嚴明的嶽家軍之中,他必須遵守軍隊紀律,切不可妄自行動,一切都要聽從上級的命令,一旦被發現暗自妄為,必然會遭到斬首的下場。李寶經過深思熟慮,認識到強悍的嶽家軍並不適合自己,再這樣呆下去,也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所以他冒著風險決定離開嶽家軍,轉投到韓世忠帳下。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士擇優而從"本無過錯,但這件事情放在古代卻遭人詬病,古代軍隊對於士兵私自離開所屬的部隊非常忌諱,韓世忠與嶽飛都屬於宋朝的部隊,但他離開嶽家軍之後轉投韓世忠帳下的行為,在史書上是以叛徒來評價的。
所以即便李寶本人為人正直,有一腔愛國之情,但他在歷史上還是留下了"叛徒"這個不光彩的名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李寶雖然成為嶽家軍的叛徒,但反而救了自己一命,在他走後不久,宋高宗趙構連下12道金牌召回嶽飛,隨即嶽飛被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嶽家軍也被清算,忠貞愛國之士就此成為刀下亡魂,只有李寶逃得一命。
金軍南下 國家危亡
是金子總會發光,在被韓世忠收到帳下之後,李寶展現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受到器重,在朝堂中的地位日漸升高。公元1161年,完顏亮分兵四路進攻南宋,其中一路集結大小船隻600餘艘,士兵達到七萬人左右,高宗趙構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嚇得不知所措,此時的南宋國力微弱,戰亂問題再也不能用金錢來解決了,朝中的酒囊飯袋沒有一個人敢前去應戰,此時李寶毛遂自薦,主動衝上前線。
但南宋軍事羸弱,能派遣給李寶的不過是三千餘人和百十艘船艦,兩方實力相差懸殊,但李寶不得不衝上去保家衛國。一路金軍隊伍走海路準備攻取臨安,李寶在此處任職,所以他首當其衝阻擊金軍,兩方實力懸殊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取勝成為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南宋朝廷已經無力支援前方戰士,就連皇帝也已經離開龍椅,自尋生路,前方戰士孤立無援,向金軍投降是一死,奮力一搏還是一死。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李寶為首的隊伍並未退縮,他們逆流而上,正面出擊,即便前方面臨的是戰場上的血雨腥風,是同妻兒父母永不相見的生死離別。他們在出徵前留下遺書,大有一去不返之勢,但是對於李寶來說,他手中還有一項武器可以同金軍一搏,這就是改寫了世界軍事史的 "猛油火櫃",讓大局已定之戰在關鍵時刻逆轉。
猛油火櫃
"猛油火櫃",史書上記載"形似櫃,可噴火",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噴火器具。
自從火藥被應用在戰爭當中後,用於噴火的猛火櫃便開始出現在軍裝備當中,主要原理是採用點燃引火藥之後用力抽拉唧桶,從而使油櫃中的空氣逐漸膨脹,壓力增大,猛火油便會在壓力的作用下噴出形成烈焰,發射到敵軍一方,燒傷其士兵及裝備,這種武器能夠極大增強本方軍隊的作戰能力,對於敵軍形成大範圍的殺傷。
李寶相信有了這件重型武器,就算不能夠打敗金軍,自己的軍隊也不會敗的落花流水,無論如何能夠減少損失。事實上,這件武器對此次作戰起到了非凡的影響作用。李寶憑藉"猛油火櫃"在新橋、關子門、砂堰等小規模水戰中使金軍連連退敗。李寶的軍隊因此士氣大增,主動出擊,直面金軍,打得他們丟盔卸甲,狼狽至極。
猛油火櫃幫助李寶戰勝了金軍,保衛國家。種強殺傷力的武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熱武器並不廣泛用於戰場之上,海上交戰多採用投擲類的冷兵器,雖然在歷史中之前已經出現火藥,石油等,但用於海上作戰,還是頭一次。不過,雙方的士兵總數相差了不止十倍,軍事實力更是天差地別,他能夠獲勝還存在著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金軍是典型的遊牧民族,他們並不擅長水戰;其次,此次戰役中的關鍵一場金軍主力船隊停泊在岸邊靠風,李寶便帶領軍隊抓住這一時機,從多個角度發起攻擊,讓金軍猶如中之鱉,成了活靶子。李寶這一戰使得軍隊發現世界上存在著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以此為節點,火藥越來越多的被應用於作戰當中,開啟了熱武器時代。
此戰被收錄到《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當中,"猛油火櫃"成為了改寫世界軍事史的發明。如今世界已處於基本和平之中,但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許多地區依然生活在戰爭的水深火熱當中,我們追求和平,但絕不能疏忽作戰準備,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對於軍事來說亦是如此,強兵強軍是中華復興必不可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