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知乎做視頻?

2020-12-27 投資界


1997年11月,一篇名為《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的文章出現在四通利方頁面的顯眼位置。

在發布後的48小時裡,這篇文章點擊量直線攀升,突破萬次,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初代爆款,為四通利方帶來了一批忠實用戶。

而這位文章的作者,只是一位普通球迷——在經歷了中國國足衝擊世界盃失利後,球迷老榕將自己的悲痛情緒轉化為了文字。出乎意料的是,這卻成為中國網際網路論壇崛起的標誌性事件。

時任四通利方體育沙龍版主的陳彤在多年後回憶:「此事讓人們第一次感到論壇的力量和影響。」

老榕在四通利方爆紅之後,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網站論壇屹立於中國網際網路。與此同時,天涯、貓撲等社區成為中國初代網友溝通交流的出口。邁進21世紀,隨著技術迭代與產品升級,貼吧、微博、知乎等陸續出現,成為新一代網友的「常駐地」。

從BBS到論壇社區,從四通利方到知乎,網際網路改變了信息交換的方式、提高了傳播效率,但內容傳播形式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內容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圖文形式,信息與知識的傳播互通需要多元化與實效性。這為視頻與直播提供了巨大的展示舞臺。

作為當下最主流的形式,視頻與直播構建了一個龐大豐富的內容池。而內容平臺也迎來了新的機會。

今年以來,知乎開始擁抱短視頻與直播。對於這家經歷了網際網路風雲變化的公司來說,純圖文時代正在成為過去,一個「圖文+視頻」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01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視頻行業正在進入最繁榮的時期。據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2020年3月,短視頻用戶的總使用時長為131億小時,同比增長80%。

在此背景下,知乎開始布局視頻與直播,將視頻和直播的權重提高,又在5月向內容創造者拋出橄欖枝——面向全網招募不同領域的視頻創作者。

在外界看來,知乎在視頻方面顯得有些遲緩與謹慎。

但實際上,知乎的步調並不能被理解為「順勢而為」或「主動迎戰」。真正推動知乎邁出這一步的是它背後的用戶群體,是用戶對視頻內容消費的旺盛需求決定了知乎邁出這一步,而並非單純要藉助視頻實現自身的「破圈」。

在產出形式上,知乎一直以圖文為主,有時會捆住創作者的手腳,而知識的傳播不應該局限於形式。換句話說,知乎創作者需要更多元、更豐富的創作形式,以獲得更廣闊的展示機會。

今年4月23日,「知乎政務」提出了幾個有趣的問題:「電影裡太空飛船爆炸時會發出巨響,真的會這樣嗎?在太空中說話是種怎樣的體驗?」航天員王亞平以視頻的形式給予了回答。

如果以傳統的圖文形式回答,「剛下飛船」的王亞平很難找出整塊時間撰寫文章,這會大幅降低時效性。視頻的優勢在此時便顯露無疑,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可以隨錄隨播。

在知乎的傳統中,創作者被視為「寶藏」。從知乎多年發展路徑來看,始終追求優質內容至上、不以技術算法為唯一核心的運營思路。而視頻與直播可以提高生產力、促進生產效率,滿足創作者更多元的需求,讓創作者發揮自己的長處,特別是對於那些表達欲望強烈的創作者。

今年2月,知乎常駐答主、中南大學的博士「倩Sur」嘗試用視頻的形式傳播知識。事實證明,「醫學知識+視頻」的搭配,收到了極佳的效果。「倩Sur」的關注者從2月底的25萬增長至180萬。

對於知乎來說,增加內容生產形式不僅可以收穫更多創作者和受眾,這也是內容平臺的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媒介的升級迭代,信息的分發、交互、沉澱隨之改變,直接促進了內容產業的繁榮。

圖文+視頻的形式,適合於多內容場景。就形式本身來看,視頻+直播作為圖文形式的一種補充,不僅不會代替後者,兩者還可以發揮「協同效應」。視頻和直播的的強互動性,對圖文來說是一種優勢互補。

截至目前,知乎已經擁有每日億級的視頻播放,幾乎一半用戶在知乎瀏覽視頻內容,視頻創作者在知乎內容創作群體中的比重也在不斷加大。

如果說知乎進入短視頻賽道是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增長與變化的需求,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推行新形式,並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領跑市場的當下,打開局面。

在這一點上,知乎需要自我定位、尋找自身優勢及差異化打法。

02 知乎的隱藏實力

《2020上半年短視頻內容發展盤點》指出,在抖音和快手排名前1000的創作者中,幽默搞笑、娛樂明星、遊戲和音樂類內容佔據前四位:在這四個垂類中,抖音和快手的KOL數量佔比分別達到40.6%和55.9%;粉絲量也分別達到44.1%、51.2%。

不難發現,泛娛樂內容在短視頻平臺受到追捧;而在主流長視頻平臺,二次元、遊戲、財經類等內容受到高度關注;而直播作為另外一種形態,在主流平臺已經與「帶貨」深度綁定。這意味著視頻行業,正在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

有數據報告指出,粉絲量在1萬以上的內容創作者,所創作視頻內容帶來的流量分成收益往往在圖文內容的2倍左右。

在行業整體向好,大量創作者湧入的背景下。為了能在早期「收割」粉絲與流量,「複製創意、套路化創作」成為新手難以繞過的路徑。與此同時,行業跟著「水漲船高」——市場走向飽和、受眾更加挑剔,生產者需要挖空心思討好觀眾,迎合偏好需求,這無疑提高了創作門框,不少內容生產者因此陷入了「專業化」困境。

如何在龐大的內容池裡脫穎而出,這一問題不僅困擾著創作者,也是平臺需要突破的導向難題。

今年3月,一場「別出心裁」的辯論式直播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導演畢志飛和知乎法律知名答者王瑞恩圍繞「肖戰粉絲舉報AO3是對是錯」展開了討論。知乎直播結束後,相關話題的討論並沒有結束。觀眾發起了「如何評價王瑞恩與畢志飛的直播辯論?」的文字討論,形成了二次創作,並再次引起熱議。

由此可以看出,知乎直播和其他平臺直播的最大差別在於:「別家直播是帶貨的秀場,知乎直播是不見硝煙的戰場。」

此次辯論不僅體現了知乎的差異化優勢,更透露了知乎的「隱藏」實力:知乎已經形成了從直播到文字的內容閉環。這要得益於知乎在內容方面積累的優勢。

作為國內獨一無二的問答陣地,知乎早已形成了成熟的圖文「生產線」。作為行業領頭者,不論是話題涵蓋範圍、社區氛圍,還是用戶粘性、品牌認知度,知乎均處於頭部位置,也為知乎建立了壁壘。

知乎是優質內容的聚集地,他們或以信息量取勝,或因犀利觀點獲得關注。此前,B站百萬粉絲的大V「巫師財經」被爆「搬運」知乎圖文內容。此次風波不僅透露了「文字是視頻生產的原材料」,更凸顯了知乎在內容上的優勢。

如果可以充分釋放自身積累的內容勢能,那麼在視頻生產這件事上,「一處水源供全球」的廣告語倒也是蠻符合知乎的。

03 得優質內容者得天下

今年疫情期間,一則名為《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的視頻刷屏網絡。兩天內,這則長達十分鐘的視頻,突破了1.5億次播放。在抖音快手「血洗」視頻行業的當下,這則長視頻成為了一股清流。

作者「回形針PaperClip」在創作這則視頻時用到了線框繪圖、三維模型結構動畫演示,對專業高深的醫學知識進行「拆解」,以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視頻爆紅的背後,不僅體現了優質內容仍然是行業的「稀缺資源」,更是平臺構建壁壘的根源。有個細節值得注意,這條視頻在知乎上的播放量522萬,被行業熱捧的B站播放量531萬,兩者差距並不大,而在西瓜視頻上,並沒有找到這條原創視頻的影子。

對於視頻行業來說,市場格局仍然存在變數。內容平臺將經歷「去標籤化」的行業演變。在這樣的趨勢下,視頻將回歸創作本質,時長與平臺屬性,將不再是行業格局劃分依據。

由此,圍繞優質內容展開的短視頻之戰即將開始,UGC、PUGC與IP將成為主戰場。對於內容平臺而言,創作者是第一生產力,率先建立針對內容創作者的合理激勵機制,將成為平臺在行業競爭中爭奪的焦點。

今年5月,知乎發布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面向全網招募科普人文、電競遊戲、科技數碼、生活娛樂等領域的視頻創作者。一方面,知乎將為入選超募計劃的創作者提供億級曝光流量資源,凡報名審核通過的創作者可獲得兩個月的新人扶持資源包,以及每周額外的推薦機會。另一方面,知乎將構建視頻內容評估體系,通過視頻新人月榜、視頻創作現金與津貼激勵等運營手段扶持創作者成長。

以視頻為核心的內容行業雖然經歷了繁榮增長期,但遠未進入成熟階段。不論是內容質量還是創作這生態,這個行業還有許多未解決的痛點,比如中長尾內容稀缺、內容品類單一等等。

在經歷了前期的快速增長後,內容行業需要冷靜下來,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而知乎作為網際網路優質內容的「水源」,加入視頻賽道並非僅僅是為了搶奪用戶與市場,而是為整個內容良性生態搭建提供新思路,挖局創作者價值、為更優質的內容提供更大的展示舞臺。

無論傳播形式如何風雲變幻,引領知乎走向更深更遠處的東西看起來很難改變,那就是始終如一的優質內容。

【本文作者牛楚雲,由投資界合作夥伴阿爾法工場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相關焦點

  • 視頻時代,知乎僅僅是源頭活水嗎?
    不然,我們也不會看到,那麼多的視頻的核心文本或者說內容源頭,都源自知乎、公眾號等圖文平臺。這也就是為什麼,知乎和微信也卯足了勁,來自建視頻生態。 微信更新了一個版本,期待用社交再次激活內容生態。知乎則放出了視頻創作工具和海鹽計劃,從內容源頭的創作者出發,重新回到內容的生產、品類和收益等基礎設施環節。
  • 知乎網友對趙麗穎微博之夜的評價
    知乎開了個話題,問怎麼評價趙麗穎微博之夜表現?(貌似知乎網友永遠都是怎麼看?怎麼評價?…類似的話題,永遠層出不窮…)其中知乎網友:小貓愛甜甜圈部分回答是這樣的。趙麗穎還獲得了騰訊視頻有人評價說
  • 做直播的知乎與知識社區的自我迭代
    ,始終圍繞的是如何產生更多知識、如何提高用戶交流效率兩個目的。       上周,知乎法律領域優秀回答者王瑞恩與《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在知乎進行了兩場直播辯論,在第一場直播結束後,由用戶發起的「如何評價王瑞恩與畢志飛的直播辯論?」提問迅速登頂知乎熱榜,引發知乎用戶的大討論。       兩人的第二次辯論直播很快就「安排上了」。
  • 知乎:如何評價鼠大王?
    在LGD和EHOME強勢的年代成功阻擊過他們幾次,拿了不少亞軍,但隊友都相繼離開,自己無法戰勝強大的EHOME就選擇加入了EHOME。後來打不出成績,又發現做視頻開淘寶店掙錢更容易,於是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沒看過鼠大王的第一視角,不做評價。
  • 謝邀,人在知乎,剛發視頻
    視知傳媒創始人馬昌博曾經告訴字母榜(ID:wujicaijing)記者,早在2018年,廣告客戶對於知識類短視頻的熱情就開始高漲,等到2019年初,很多廣告主甚至明確表示要做知識營銷。不難理解廣告主心態的變化。早些年,廣告主們信奉流量時更強調「量」,娛樂營銷大行其道,因為娛樂內容接收門檻低,覆蓋範圍廣。
  • 我在知乎做視頻:回答3600個問題、和每個陌生人聊「爸爸經」
    我把想法發在知乎後,才發現英語啟蒙也是很多家長的痛點——想讓孩子學英語,但又掌握不好教學的節奏,過程中家長跟孩子又該如何互動就更沒人知道了。現在不管什麼英語啟蒙的機構都沒有「語言遷移」——把動畫片、繪本裡的語言遷移到生活的場景裡,讓孩子真正掌握這門語言。英語啟蒙,這部分肯定不能少,但一般人連這個概念都沒有。
  • 知乎的「中年危機」:圖文與視頻進退兩難,創作者賺錢難上加難
    網民整體結構和知乎「精英化」的社區生態有很大衝突,這就意味著,知乎用戶結構幾乎是不可避免地越來越接近網民整體構成,而內容的質量和調性也會無法避免地「變味」。如何保障知乎社區內良性的討論氛圍,併兼顧內容的質和量,成為了知乎規模擴大後最核心的問題。
  • 知乎為什麼要做直播?
    同一時間,知乎則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晚上 7 點。知乎法律領域優秀回答者王瑞恩與《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開始了他們在知乎的第二場辯論式直播。辯論直播打得火熱的同時,也提升了知乎社區內容的活躍。在 3 月 5 日第一場直播結束後,由用戶發起的「如何評價王瑞恩與畢志飛的直播辯論?」提問迅速登頂知乎熱榜,引發了知乎用戶的大討論。
  • 萬茜點讚寧靜鬱可唯負面評價,是盜號?可知乎有帳號登陸提醒!
    早上,大家發現,萬茜的知乎下點讚了關於寧靜鬱可唯負面評價的回答。來看一下,這個回答的情況,問題提問的是,如何評價鬱可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現。回答中說寧靜和鬱可唯一個能捧一個會享受,然後還誇了金晨黃齡等人。
  • 從知乎、西瓜視頻到視頻號,「中視頻」之戰到底怎麼打?
    ,刺激知乎答主創作更多視頻內容。所謂的中視頻概念能否在多形式並存的視頻領域開闢出一個新戰場不得而知,但是帶著資金和流量而來的西瓜視頻對各大視頻平臺而言無疑是一個兇猛的變數。 而在這些後發選手之外,市場上依舊有B站、微博甚至優愛騰芒等老玩家。現在的問題是,群雄混戰,但是用戶與創作者有限,各大平臺想好了如何突圍了嗎?
  • 影視人在知乎 分享疫情下行業如何絕地求生
    圓桌嘉賓「娛理工作室」評價:「二戰時期,電影院反而因為戰爭得益於時代,讓好萊塢有了『黃金時期』。如今,整個電影產業的末端被關閉,在北美是史無前例的。這無異於好萊塢的『至暗時刻』。」 變革:線上首映會成為行業新趨勢嗎? 2020年的春節檔,字節跳動出資6億購得了《囧媽》的線上首映權,並在西瓜視頻、抖音等平臺免費放映。
  • 【知乎技術帖】如何評價日本樂隊Toe
    作者:Tuno微博:@DRVIZ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25769/answer/88276035來源:知乎
  •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來源:知乎)
    其實包括知乎、豆瓣都已經分析過了這部片子:這是一部致敬、借鑑各路好萊塢大片,但是內核非常反好萊塢的片子。所以說其實還有人也在做著一樣的事而且比主角做的更快更好?6、實際上包括看上去最個人英雄主義的劉培強奪控制室,電影也直接交代了,有其他倉的太空人同樣在反抗moss,也就是如果沒有馬卡洛夫捨命相助,其實也照樣會有其他人突進到控制室……所以其實全片看下來,到處都有著這種「不協調感」,到最後就有一種「那要主角團隊有啥意義,沒他們也能行啊」的感覺。
  • B站Up主剽竊知乎答主,《進擊的巨人》視頻抄襲事件【聲援/擴散】
    ;至於我靠你的內容做的視頻,騙到的流量和人民幣,那當然更是我的啦;啊呀你找上門啦,我不怕你啊我有NC粉上去咬你哇,人參公雞、戶口本參上啊;反正我抄襲功底牛逼嘛,抄文字做到視頻裡棒讀,天網都查不到,嘻嘻嘻嘻,跨媒介抄襲吊不吊;來啊來啊,你搞我啊,我30萬粉,我怕你什麼,嘿嘿嘿嘿。
  • 十年知乎,一體兩面
    根據知乎官方數據,在冷啟動的 40 天裡,知乎 200 位原始用戶創造了 8000 個問題和 2 萬個回答,早期邀請註冊的用戶都有很高的分享欲望和出品質量。所以,為當時還不多的創作者做「私人定製」的服務,成為知乎催化優質內容的選擇。當知乎開放註冊之後,原來的「精英用戶」可能感覺到知乎的變化,並且不一定適應。
  • 如何評價導演韋正在知乎專訪中對《愛情公寓》十年爭議的回應?
    專訪主題:導演韋正在知乎專訪中對《愛情公寓》十年爭議的抄襲風波進行回應——韋正(引用於知乎劇綜官方帳號 )《愛情公寓》主要抄襲的那幾部美劇:《老友記》,《老爸老媽浪漫史》等等,估計大家大概率也懶得去b站上看殘狼之碑整理出來的愛情公寓抄襲對照視頻,但凡你做過這兩者中一件事
  • 胃液 - 如何評價吳亦凡的新歌《Juice》及其MV?
    手賤在知乎關注了一些音樂相關話題的小編前幾天差點被一個問題刷屏:如何評價吳亦凡的新歌《Juice》及其MV? 以下是知乎答案,已聯繫作者獲得轉載授權 另外抱歉再囉嗦一點:我們轉載一向講文明講道理講禮貌,大家不用幫忙監督了如果有空不如多去監督一下那些其他號稱做HipHop嘻哈說唱之類的其他公眾號好了[手動微笑]
  • 十年前「問」知乎,十年後「看」知乎
    2020年開始全力衝刺視頻賽道的知乎,是不是已經變了?是變得更好了還是其他?為什麼知乎會發展成如今的面貌?為什麼它又非做解釋類視頻不可? 事實上,知乎不僅僅是衝入視頻賽道。進入1月以來,知乎接連宣布了3個劇集項目,分別是懸疑短劇《噓!
  • 如何看待知乎「群嘲」鄭爽開專欄賣課?
    為了給自己的專欄上線做鋪墊,鄭爽在7月底就開始在知乎上關注了一系列拍照方面的問題。對於鄭爽在知乎開設專欄,知乎網友們的牴觸情緒分外明顯,在「如何看待鄭爽入駐知乎」的問題下方,不少人認為鄭爽有膽量,但也有很多人吐槽知乎沒必要這樣做以及會導致知乎氛圍變差。
  • 知乎上線視頻自動生成工具,圖文內容可自動轉為視頻
    巔峰贅婿原標題:知乎上線視頻自動生成工具,圖文內容可自動轉為視頻近日,知乎上線了「傻瓜式」視頻創作工具,可將圖文內容自動轉為視頻。近日,知乎上線了「傻瓜式」視頻創作工具,可將圖文內容自動轉為視頻。根據文字素材,這款工具可一鍵生成相應配音,自動匹配圖片動圖、進行校對,生成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