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中年危機」:圖文與視頻進退兩難,創作者賺錢難上加難

2020-12-22 微果醬

最近,大家打開知乎的衝動是什麼?

靈魂段子手們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而一提起知乎,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年薪百萬等的梗是逃不掉了,而「逼乎」、「分享剛編的故事」等諷刺標籤更是撕都撕不掉。

從2010年成立社區,13年開放社區註冊,到現在知乎已經走過了十年。前是短視頻浪潮,後是問答式圖文,知乎正卡在兩者中間,迎來了它的「中年危機」。

01 深陷泥潭的知乎

從一開始封閉高門檻的精英問答社區,到現在被吐槽為八卦專用的「下一個微博」,知乎這個轉變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

如果要讓大家回想有哪些記憶深刻的洗腦廣告,2018年由劉昊然代言的知乎「有問題,上知乎」廣告,大家可能都還印象深刻。

▲ 由劉昊然代言的「你真的知道嗎」三連問知乎廣告

2018年,大概是知乎從小眾社區真正走向大眾的裡程碑式一年,不僅是廣告在線上線下刷屏,連用戶數也從2013年剛開放社區時的40萬,一路狂奔到2018年末的2.2億,甚至與2017年的同期對比,增長也達到102%。知乎破圈成功。

而今年,是知乎的十周年。知乎通過十周年視頻《向上的答案》,宣布十年來用戶共在知乎上提出超過四千四百萬個問題,產生的回答更是多達2億4千萬個。

經過兩年高封閉性的社區生態沉澱,知乎開放社區註冊時,就已經是一個理性專業的優質內容社區,知乎逐漸淪落到目前這樣尷尬的境地,不是沒有原因的。

1、平臺日漸擴大的規模與社區定位產生衝突

根據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6月,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群體僅佔18.8%,初中及以下學歷的網民群體佔比接近60%。民整體結構和知乎「精英化」的社區生態有很大衝突,這就意味著,知乎用戶結構幾乎是不可避免地越來越接近網民整體構成,而內容的質量和調性也會無法避免地「變味」。

如何保障知乎社區內良性的討論氛圍,併兼顧內容的質和量,成為了知乎規模擴大後最核心的問題。

「上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這個梗不僅僅是玩笑話,而是用戶對知乎用越來越多胡編亂造內容的反諷,知乎的定位決定了其內容應該要以事實為基礎的,但如今各種的虛擬網文卻摻雜在回答和推薦頁中,即便贊同數不高,依然佔據回答前列。

這樣的虛擬故事讓用戶產生了「事實」與「故事」之間的衝突,也一定程度上衝擊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

2、日漸視頻化浪潮

視頻化的到來,相信不用果醬妹多說,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而知乎最近的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以及內測上線視頻創作工具的動作,和版面側重設計,無一不在證明知乎也在試圖追趕視頻末班車。

知乎首頁「推薦」頁頂部第一欄是固定的視頻推薦位,「視頻」也與「關注」「推薦」「熱榜」並列在第一版面。點進「視頻」頁,果醬妹總有種走錯B站的錯覺,其中部分視頻也是搬運其他平臺的,甚至連水印都沒有除掉。

▲ 第一張圖為知乎推薦頂部的視頻位;第二張為知乎視頻頁版面;第三張為B站推薦頁版面

視頻化是必然的浪潮,知乎不需要也做不到抵抗視頻化,用戶抵制的也不是知乎迎合視頻化,而是轉變的方式太過生硬,拋棄了知乎原本的優勢和特點。

知乎作為一個以文字為基石的內容平臺,用戶也習慣在知乎上看文字。但知乎追趕短視頻末班車的動作,不禁讓人疑惑,知乎為何要放棄自己熟悉的文字戰場,去別人擅長的視頻領域搏鬥呢?(知乎用戶評論:我為什麼要來知乎看快手?)在知乎上搜索知乎視頻相關的話題,用戶的提問和留言基本上都是對知乎短視頻的反對。

▲ 知乎用戶在相關問題上的回答

知乎既想要保存格調,又想要商業化,舉棋不定的規劃讓知乎深陷泥潭。

02 賺不到錢的創作者 橫衝亂撞的知乎

優質創作者是內容平臺的基石,知乎之所以被說「變味」、內容質量下降,外在的表現便是大量優質博主的出走到別的平臺。

早在2017年,今日頭條挖走300多位知乎大V的消息震驚網際網路。今日頭條的確是有備而來,只是知乎作為一個老牌問答平臺,照理說不應該這麼輕易就被挖走如此大量的大V。但今日頭條就是這樣掐中了知乎的軟肋——答主在知乎賺不到足夠的錢。

▲ 某知乎大V在其朋友圈中爆料,後悟空問答澄清並沒有禁止答主在知乎發布內容

知乎在回應「今日頭條挖走300位知乎大V」時說道:

「我們做了知識社區6年,深知促動和匯集真正有專業度、有影響力的專業人士進行認真的分享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我們不盲目追逐流量、不使用膚淺的手段拔苗助長的原因。」 無論從站內氛圍還是後臺數據來看,該事件並沒有對我們產生影響,優質內容生產者依舊在持續生產和分享優質內容。

但時隔一年,知乎大V出走的事件再次發生。

2019年1月8日,微博問答官微突然百位答主入駐。根據界面新聞2019年2月對多位「出走知乎」答主的採訪,撕雞是在2018年11月主動聯繫新浪的,並迅速組織起投奔新浪的群,不到一周,便有接近300位知乎大V進群。

知乎大V出走,看上去並不像回應中說的「沒有產生影響」。

大V賺錢都這麼難了,中小號更不必說。知乎用戶@無界日程 在「你是如何靠知乎賺錢的」問題中透露道:

市場上知乎一個粉絲值2元,0粉絲的號漲粉容易,掉粉難,但到了一定體量,知乎官方會限流,一直在不斷的扶持小V去創作,所以我們做10個1W粉絲的號,價值可以比一個20W粉絲的號還好引流給自己。

限流是一回事,主要是在知乎上,號主是無法直接從曝光量中得到廣告收益的。一位擁有10W+粉絲的知乎用戶@好難說故事 在「知乎大V能年入百萬嗎」問題中稱,他算上付費資訊、知乎訓練營獎勵和好物推薦,將近一年半以來,在知乎收入不到兩萬元。

而知乎創作者想要在平臺中得到收益,只能通過以下方式(僅列舉知乎官方支持渠道):

好物推薦(知乎Lv4才能解鎖該功能,且不支持機構號申請。有用戶從你的連結下單,號主便可得到佣金);文章、回答讚賞(知乎Lv5才能解鎖該功能);品牌任務(知乎Lv9才能解鎖該功能);付費資訊(只對鹽值超過500且實名認證的用戶開放)。

對比其他既有流量收入、可接廣告,又可以帶貨的平臺來說,知乎的官方收益來源渠道的確比較少。

為了留住並招攬創作者,知乎近期上線了一眾帶貨、視頻創作等活動,加大對創作者的激勵,但依舊是沒有什麼水花。商業化艱難、創作者流失、內容生態被破壞。

儘管還是有部分老用戶十分忠實地維護知乎,但知乎逐漸陷入「圖文內容破不了圈,視頻內容沒有水花」的尷尬處境是有目共睹的,儘管知乎已經在試圖突破,但轉頭又鑽進了其他平臺已經摸索成熟的模式中去。

知乎行至十年,目前還是國內第一問答平臺,想破圈還是要紮根自身的文字優勢,何必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相關焦點

  • 視頻時代,知乎僅僅是源頭活水嗎?
    圖文創作者向視頻領域的遷移困境,正在被一些智能化、易操作的工具順暢交接。快抖分別推出了視頻剪輯工具「快影」和「剪映」,B站上線「必剪」,而騰訊在上個月推出了「秒簡」,知乎也在最近上線了視頻創作工具。 仔細研究了下,這個工具可圈可點,比如它可通過創作者提供的文字材料,自動配以與內容相對應的圖片和動圖,形成視頻。
  • 知乎10年,計劃投入數十億支持創作者,或已啟動IPO
    營收模式上,知乎成立初期,廣告為其主要營收來源,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開始不斷拓展新的變現模式,先後上線了付費問答產品「值乎」、實時問答產品「知乎Live」、學院式產品「知乎大學」、付費精品內容服務「鹽選會員」、「好物推薦」等多種產品服務。2020年,知乎開始在視頻領域發力,構建視頻創作生態。以圖文+視頻的多元化內容生態中,實現知乎創作者收益大幅提升和規模化效應。
  • 知乎上線視頻自動生成工具,圖文內容可自動轉為視頻
    巔峰贅婿原標題:知乎上線視頻自動生成工具,圖文內容可自動轉為視頻近日,知乎上線了「傻瓜式」視頻創作工具,可將圖文內容自動轉為視頻。近日,知乎上線了「傻瓜式」視頻創作工具,可將圖文內容自動轉為視頻。根據文字素材,這款工具可一鍵生成相應配音,自動匹配圖片動圖、進行校對,生成視頻。
  • 創作者死於視頻
    2020年6月20日,網際網路視頻欄目「相機邏輯CamLogic」更新了最後一期視頻:「網際網路其實是一個橫屍遍野的大荒地,絕大多數你看不到的其實都是屍體,更多的屍體連葬禮都沒有而是直接拋屍在那兒了。」創作端的情況,最終會反映在平臺與流量,還是回到創作者視角去看視頻浪潮。在「相機邏輯CamLogic」所處的優酷時代乃至更早期,網際網路視頻還是一個借鑑學習傳統電視節目的產物,視頻節目叫「欄目」,出鏡的叫「主持人」。
  • 視頻創作者走向「雨林」的時代到了
    一旦進入這個雨林生態,平臺商業化的路徑和模式就越開放,越成體系化,入駐這裡的無論是成熟的職業創作者還是獨立的個體創作者,都能活得更好。這種平衡和共生就是騰訊視頻試圖搭建一套「分帳系統」的最主要出發點。身為平臺,能夠為內容合作方打通一條從內容到用戶的商業化通路,是將自身、用戶和內容合作方緊密連接的最好方法。
  • 如何評價知乎做視頻?
    作為當下最主流的形式,視頻與直播構建了一個龐大豐富的內容池。而內容平臺也迎來了新的機會。今年以來,知乎開始擁抱短視頻與直播。對於這家經歷了網際網路風雲變化的公司來說,純圖文時代正在成為過去,一個「圖文+視頻」的新時代已經到來。01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視頻行業正在進入最繁榮的時期。
  • 「叔圈綜藝」破圈,中年危機如何成為轉機
    在此基礎上,更為純粹的細分圈層類叔圈綜藝也開始出現,去年,西瓜視頻推出的《大叔小館》就是一次成功嘗試,孟非、郭德綱、佟大為、郭京飛四位大叔組成的「燒烤F4男團」帶領觀眾在煙火氣中感受生活之美,品嘗百味人生,「四位大叔一臺戲」,大叔們的人生經驗與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彼此融合
  • 被B站「搶活」,知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創作者激勵機制上,B站激勵機制門檻低,也更加完善和友好」。「衝浪普拉斯」的感受是,知乎的最終落地點是內容本身,關注點都聚焦在回答上。而B站內容呈現出來的風格、特點是貫穿始終的,會通過視頻內容讓用戶有專注創作者的驅動力。實際上,在探索短視頻上,知乎始終在緩慢而謹慎地推進。
  • 知乎十年,「鐵甲」依然在
    2013年4月1日,知乎正式開放個人用戶註冊,不到一年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2017年9月,知乎進一步開放機構號註冊。就像城市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口增加,會遇到交通擁堵、霧霾等難題一樣,關於知乎的爭議聲也不斷傳來,諸如「抖機靈」、「編故事」、「知乎體」、「知乎變異」等聲音,至今未休止。時間走到2020年,知乎早已是突破2億用戶的社區平臺。
  • 從知乎、西瓜視頻到視頻號,「中視頻」之戰到底怎麼打?
    視頻號本身則從最初公眾調侃的「視頻號上都是中年大叔」變成了「可以在微信裡刷的抖音/快手」。 隨後是西瓜視頻,一周前西瓜視頻宣布將要拿出20億扶持優質視頻內容創作,並進一步細分視頻賽道,提出了「中視頻」概念——中視頻指1-30分鐘的橫屏視頻。而在這之前,西瓜視頻曾經拿出2億啟動「活字計劃」,旨在鼓勵圖文創作者進行視頻創作。
  • 知乎十年,大V出圈難
    在名為「2021新知青年大會」的十周年謝答會上,知乎答主們被尊為絕對的C位。比如,CEO周源的主題演講裡就宣布了,「2021年,知乎計劃再投入數十億元現金和流量來扶持創作者。」而在當晚,晚會的高潮是「十年新知答主」和「2020新知答主」兩大榜單的發布,此為知乎官方對優秀答主們進行的一次集體表彰。
  • 知乎 2019 「新知青年大會」後記 | 星河有時,來日方長
    一是,知乎從小社區成長為大社區後,我們將著力構建的具有知乎特色的社區生態。二是,發布「海鹽計劃」二期,邀請大家與知乎攜手,共建、共治、共贏。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 一直以來,知乎都秉持著鼓勵專業回答的理念,「專業徽章」是把這種理念產品化的一種嘗試。每一次贊同,都是為更大的世界投票;每一枚「專業徽章」,都在為專業賦予更多影響世界的能力。
  • 知乎,你的「陰陽怪氣」啥時候才能好?
    高一點的叫「因人廢言」,或者「對人不對事」,因為這個人,他的特質,他的身份,他的某些屬性,所以他所有的話都應該被反對。再上一層,是批評語氣,「就算你說的對,可我不喜歡你說話的樣子」。再往上,就算是有建設性的批評了。所以,所謂「陰陽怪氣」,大致處在倒數第二層和第三層這個區域中,雖然不屬於有建設性的批評,但是要好過直接的辱罵。
  • 2021 新知青年大會 | 知乎十周年周源演講全文
    社區也會形成獨特的文化,知乎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社區文化。我認為,一個網際網路社區是否形成了獨特文化,有三個核心標誌。第一,形成了一批有辨識度的專屬詞彙。「謝邀」「認真你就贏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要跨界強答」「熟人太多,利益相關」等,這些詞彙想必大家都熟悉。知乎的邀請回答機制一開始就有。
  • 十年前「問」知乎,十年後「看」知乎
    相比2019年,B站投資理財類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464%,社科人文類視頻同比增長211%。知乎每天上傳視頻中,80%以上為 1 分鐘以上的中視頻。 網易、西瓜視頻、知乎紛紛宣布拿出真金白銀資源扶持內容創作者。不出意外,2021年的流量新貴依舊還會是視頻內容。 中視頻所涉及的內容廣度和深度,意味著這並非一個可以一蹴而就的領域。
  • 視頻時代,文字創作者求生指南
    超短視頻的爆火,讓用戶習慣了在手機上消費視頻內容,一旦習慣普遍養成,3- 10 分鐘的中視頻開始迎來黃金時代。畢竟,用戶需要的不僅僅是忙裡偷閒的放鬆,用戶也需要一些更加沉浸、更加心流的體驗。這樣的事情曾經在圖文時代上演。新媒體時代的開端,率先火起來的恰恰是新浪微博的 140 個字短內容。
  • 張皓翔:「笨拙」的人能否在競爭中取勝?|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Live 曾被評為 2017 年度 2 月份最受歡迎的 Live,曾拿過知乎 Live 評分榜總榜、教育榜和藝術榜三個榜的評分第一,被媒體稱為「榜霸」,但他卻始終說自己是一個「笨拙」的人?普通人常說的「笨」、「不機靈」到底會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嗎?在他人看似「笨拙」的背後,他為了成功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 創作者周刊:第3期
    ,新增多平臺管理等多項新功能萬興喵影上線文字轉語音功能,輸入字幕可以一鍵轉換配音全國校園視頻內容創作計劃正式啟動淘寶App產品升級,內容創作者能在「逛逛」裡發布內容本周海外看點YouTube Giving正式推出籌款工具,創作者可為非盈利組織籌款,已向40多個國家的觀眾開放。
  • TVB新劇「她她她的少女時代」解讀婚姻危機,中年少女的勵志重生
    原創圖文已籤約維權,各大網站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竊取抄襲,否則全網投訴到底!讓抄襲者被列入自媒體黑名單。《她她她的少女時代》將於今晚,即8月19日更新,這部劇由好久不見的大塊田田蕊妮主演,男主角方面,是吃了防腐劑的曹永廉和怪才李思捷,一個六零後,搭兩個七零後,主角陣容貌似令人有點失望呢!
  • 做直播的知乎與知識社區的自我迭代
    「深響」此前曾在知乎的價值新估:人、事、商業化一文中,對知乎進行了全方位解析,從「人」的維度來看,知乎一直是一個有調性的社區,用戶質量普遍較高,而通過系列運營,知乎用戶數早已突破2.2億(2018年底數據),破除了小眾圈層的瓶頸,因此,兼具高用戶價值和高用戶規模的知乎是中文網際網路世界中有獨特意義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