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兒科蠟筆小新 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它會出現高熱、血象高、CRP高,多數誤診為普通感冒,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心臟冠脈病變!

一、發熱超過5天,要警惕這個病!

2歲的小彬發熱1周了。曾到醫院驗血提示白細胞(WBC)及C反應蛋白(CRP)高,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

醫生檢查發現咽喉比較紅,考慮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用了3天抗生素了仍有發熱,還出現了全身皮疹。醫生以為是藥物過敏導致的皮疹,換了其他抗生素點滴,然而病情並沒有好轉。

轉診至廣州某中心醫院,醫生發現小彬眼睛發紅、頸部淋巴結腫大、嘴唇乾裂,考慮為川崎病。

用了對川崎病有特殊療效的人免疫球蛋白後,小彬很快就退燒了。但是醫生給小彬做心臟彩超檢查發現了川崎病的可怕併發症——冠狀動脈擴張。

醫生說,冠脈擴張是川崎病預後不好而引發的最重要併發症之一,不幸中的萬幸是小彬的冠脈擴張並不算太嚴重。

對於川崎病,小彬的母親感到很陌生。

川崎病是什麼病?

為什麼會得川崎病?

川崎病能治好嗎?

川崎病會導致什麼後果?

應該怎樣治療川崎病?

二、如何避免川崎病被誤診?

川崎病的早期臨床表現,可能只有發熱,跟普通感冒的表現沒有太大差異。因此川崎病早期不只是家長沒辦法辨認出,連醫生也無法僅根據發熱症狀就診斷是川崎病。

發病早期到醫院就診,醫生可能會給孩子扎手指(末梢採血)查血常規+CRP;然後會發現WBC明顯升高,而且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伴CRP升高;這時候醫生可能會判定為細菌感染,可能會開處方用抗生素。這種做法在臨床上很普遍,而且本質上也沒有原則性錯誤。

圖一、川崎病表現:超過5天的持續發熱、結膜充血、唇紅乾裂、草莓舌、多形性皮疹或紅斑、頸部淋巴結腫大及冠狀動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等。

因此,川崎病在早期經常被誤診為感冒、支氣管炎等常見病,這並不是醫生的錯,而是疾病還沒發展到能夠引起醫生對川崎病的警惕。

也正因如此,在兒科,醫生經常說「吃了藥如果沒有好轉,還要回來給醫生再評估一下。」換句話說,「觀察和隨訪」是兒科醫生避免漏診和誤診嚴重疾病的武林秘籍。

再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尚未完全呈現出來的時候,都有可能誤診。只是高明的醫生常常會動態觀察病情變化。治療-評估-再治療-再評估,如此循環,是兒科臨床診治的精髓。

但正如兒科蠟筆小新在一文中提到,對於兒童來說,多數發熱見於急性感染性疾病,但是有些危險信號應該引起重視。文章還提到,對於兒童健康危害比較大的一些疾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保持警惕心理,而川崎病屬於對兒童健康危害甚大的疾病之一。

三、川崎病為何那麼可怕?

川崎病,之所以引起兒科醫生的重視,源於其對心臟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冠脈損害。

川崎病引起的心血管損害,是影響預後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兒童時期缺血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而如果能夠及時診斷、早期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就可以大大減少川崎病發生心臟損害的風險。

圖二、川崎病的臨床表現

川崎病合併心血管損害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多數心血管損害以冠狀動脈損害為主。

在未經治療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狀動脈擴張發生率高達18.6%~26%,多數可在病程的3~5周內恢復;

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為3.1%~5.2%,約在1~2年內消退,少數可發生瘤體破裂;

5%~10%冠狀動脈病變可發展為缺血性心臟病。

圖三、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演變進程

圖四、川崎病冠狀動脈造影提示明顯擴張

近年來,由於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的普及以及綜合治療水平的提高,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已經明顯下降。日本川崎病的病死率已經下降至0.03%,我國大陸不同地區則存在較大差異,川崎病的病死率在0.2%~1%之間。

四、為什麼會得川崎病?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科學家川崎首先描述報導的,為紀念其對川崎病的認識,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疾病。

川崎病好發於6個月~5歲的兒童,但近年來小於6個月和大於5歲的兒童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本病在亞籍兒童發生率高,目前並不清楚發病原因是什麼。有許多研究認為可能和病毒感染有關,但並沒有確切的依據。另外一些研究認為,可能與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的狀態有關。

儘管目前對於川崎病為何發病並不清楚,但是目前得到業內認可的發病機理是:在感染等環境因素作用下,機體免疫系統發生反應,從而導致的全身急性自限性血管炎。

五、川崎病與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

川崎病和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早期可能表現都很相似,會出現發熱。但不同的是:

■ 感冒,通常有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且發熱時間通常小於5天。

■ 而川崎病,可能沒有感冒症狀(也可能恰好有),重要的特徵是發熱時間通常超過5天,且多數都表現高熱,很難退熱,血象高且抗生素使用無效,這種情況應該警惕川崎病可能。

此外,川崎病的典型表現還包括出皮疹(多形性皮疹)、嘴唇乾裂、結膜充血、草莓舌(舌頭長出紅色小疙瘩,像草莓一樣,故名為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大、手腳腫脹發紅甚至脫皮。

目前川崎病的診斷沒有金標準,主要依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1.持續發熱超過5天;

2.雙眼球結膜充血,且沒有感染性分泌物;

3.口唇潮紅、乾裂,草莓舌;

4.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結腫大;

5.多形性紅斑或猩紅熱樣皮疹;

6.急性期掌心和腳心出現紅斑、硬腫,發病10~15天指趾末端開始出現膜樣脫皮,此症狀為川崎病的特徵性臨床表現。

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上述6個症狀出現5個即可診斷為川崎病。

如果出現4個主要症狀,加上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心血管造影顯示冠狀動脈擴張,也可診斷為川崎病。

圖五、川崎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草莓舌、結膜充血、嘴唇潮紅乾裂、手掌脫皮等)

而關於川崎病的治療及預後,多數病人治療效果好。早期及時診斷並使用足量的人免疫球蛋白是治療的關鍵,對於阻止川崎病導致的冠脈病變有重要作用。

但是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則容易損害患兒冠狀動脈,是成年後發生冠心病的潛在危險因素。為了防止冠狀動脈血栓及抗炎,通常會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是川崎病治療的重要環節。

川崎病如果能早期及時綜合治療,多數是可以完全治癒的,而且幾乎不會復發。

參考文獻:

[1]黃國英.高度重視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臨床處理.中華兒科雜誌,2013(8):569-570

[2]劉芳,黃國英.基於嚴重程度臨床分級的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治療和管理評價.中華兒科雜誌,2015(9):690-695

本文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蠟筆小新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原標題:《把這個病當普通感冒治,後果很嚴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但如果退熱了之後,沒過多久又開始燒了,體溫不是非常高,但卻一直反反覆覆退不了燒,持續了2-3周左右,一定要重視,早點做檢查,這可能已經不是普通的發燒感冒了,拖得越久後果或越大。
  • 孩子打噴嚏、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後果可能更嚴重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如果孩子鼻塞比較嚴重,導致吸入氧氣不足,還會造成大腦缺氧。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易激惹,動不動就煩躁生氣,甚至大發雷霆。這種被忽視的後果還會延續到孩子上學,因為不舒服,注意力無法集中,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 如何預防冬季流行性感冒?泰州市中醫院治未病專家為您支招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中醫藥如何防治流感?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泰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順中一一向大家介紹。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感冒俗稱「傷風」,西醫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春冬兩季為多。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特徵。
  • 狗狗感冒了自己治靠譜嗎?
    狗狗的一般性感冒有什麼症狀?正常情況下,狗狗的感冒病程一般短的在3~5天,長的話在7~15天。抵抗力強的狗狗可能過幾天後就自己痊癒了,然而也有些狗狗的感冒病症會變的更嚴重,而且可能誘發支氣管炎或肺炎等疾病。
  •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感冒,會按照感冒的方式進行治療。那麼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什麼?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什麼?  甲流又叫甲型流感,甲流初期的臨床表現與普通流感症狀相似,兩者的症狀表現上大同小異,都有感冒發燒,鼻塞,頭疼等症狀。最主要的區別是在其感染病毒的類型,以及影響範圍上不同,比如甲流的傳染性就比較強,嚴重程度上也比較重。
  • 一場感冒後「六親不認」,竟是這病作梗
    今日,市民陳女士向三湘都市報反映,她的妹妹珍珍(化名)今年20歲,前幾天感冒後吃了幾天藥,誰知後來竟出現精神異常、胡言亂語、抽搐等現象,連姐姐也不認識了,所幸經過入院治療,這兩日珍珍的病情總算有所好轉。這種病症醫生診斷為自身免疫性腦炎,如果作為普通感冒對待,則可能錯過最佳救治時機,引發嚴重後果。
  • 寶寶經常感冒發燒,小兒推拿調理治未病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寶寶身體很好幾乎很少感冒發燒;而有的孩子則經常感冒發燒,每個月要往醫院跑好幾次。 經常為寶寶開天門可以疏肝理氣,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寶寶安神鎮靜,對於治療寶寶外感發熱、頭痛、感冒發燒很有效果。 推坎宮 推拿眉頭至眉梢形成的橫線稱為推坎宮。推拿時拇指指端分別先輕按魚腰穴,再由眉頭向眉梢分推,推拿的速度要慢,力度要小。作為起式推拿24次,治療感冒和眼部疾病可以輕推3分鐘左右。
  • 感冒發燒出現這6種情況時,千萬別亂吃藥,後果很嚴重
    ,如果連感冒都治不好,你學再久也是徒勞的。 每天養生一點點,有些小夥伴已經能夠治好自己的感冒,但絕大多數人道理是懂,但一旦感冒了就手足無措了,依然要求助於文小叔。文小叔也沒有三頭六臂哦,能夠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 所以小叔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小夥伴們能夠在別人錯誤的治療中吸取經驗教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人乾貨很多哦,記得收藏。
  • 一兩天就把感冒治好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這個時候,文小叔意識到已經感冒了,文小叔接下來做了四件小事,這四件小事雖然沒有完全治好感冒,卻及時阻止了感冒進一步發展。 這一步很重要,如果忽略了這一步,感冒就會長驅直入,打進你的大本營,那時候再把敵人趕出來就麻煩得多。因為現在感冒還停留在體表,就好比敵人剛剛殺到你家門口,你把大門一關,敵人暫時進不來一樣。
  • 冬天愛感冒,經常咳嗽,醫生卻說我不適合貼三伏貼
    我冬天也愛感冒,還經常咳嗽。」上周義診,一個阿姨想貼三伏貼,我看了她的舌苔,把脈後果斷拒絕了她。 「我經常腰腿疼,還愛拉肚子,聽人說這種情況貼三伏貼效果最好了,為什麼你卻說我不適合呢?」那天義診,我還拒絕了一個叔叔的請求。
  • 剛邁入2019,感冒成朋友圈高頻詞!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有啥不同?
    最近小編身邊感冒發燒的朋友很多有孩子高燒近40度一直不退流感高峰真的來了嗎?怎麼判斷是流感還是感冒呢?來看小編為大家搜羅的乾貨!感冒分為普通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兩種。普通感冒是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一般來說普通感冒起病急,沒有季節性,一般全年發病,主要表現為鼻部症狀,如噴嚏、流涕、鼻塞,也可以表現為咳嗽、咽部不適甚至鼻後滴漏感。2天至3天後鼻涕可能變稠變黃,可以伴有頭痛、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等,有時候甚至可能造成聽力減退。嚴重者可以有發熱(多為低熱)、畏寒等不適症狀。
  • 名醫討論:感冒
    為便於臨床辨證治療,玆按感冒的性質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溼邪感冒4類分述之,燥邪引起者,可參考秋燥病論治。1.風寒感冒風寒感冒是感受風寒邪氣所致,可分為傷風和傷寒兩大類。風邪引起者名傷風,寒邪引起者名傷寒,兩者雖程度輕重不一,受邪各有所偏,但均是皮毛受邪。
  • 這種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隨著氣溫降低,感冒、發燒、咳嗽又一波接一波來襲,不少娃娃都中招倒下。 有一種病,也是在這個季節高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誤當感冒治,那可是超兇險的,它就是川崎病。
  • 傷寒感冒外治法
    傷寒感冒外治法一、傷寒1、傷寒點眼角法屬性凡病起一日至六日。用此藥點眼,分男左女右。出汗即愈。如過七日。不論男女兩眼並點。神效。 2、傷寒蔥姜熨法屬性:治傷寒胸膈不寬作痛。一切寒結。熱結。食結。痰結。痞結。水結。等症。並中不堪攻擊者。以此法熨之。則滯行邪散。其效如神。 連須蔥頭一大把。
  • 寶寶感冒好不好治?兒科主任:要看先咳嗽,還是先發熱
    就比如說寶寶普通感冒,由於家長對病情科普知識的缺乏,不用藥怕延誤病情,用藥錯誤又怕過度治療,常常不知所措。那麼寶寶普通感冒一定要吃藥治療嗎?寶寶感冒好不好治?寶寶普通感冒,一定要吃藥治療嗎?普通感冒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普通感冒最常見的是由鼻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
  • 秋冬季來臨,如何區別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那麼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解答。什麼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為四個型別:甲型(A 型)、乙型(B 型)、丙型(C 型)和丁型(D 型)。
  • 兒童鼻竇炎別再當感冒治了!
    普通感冒和急性鼻-鼻竇炎的區別:過去將急性鼻-鼻竇炎歸為普通感冒,現在需要區分,意義在於兩者的治療方案不同。普通感冒症狀的持續時間應該小於10天。急性非病毒性鼻-鼻竇炎症狀在起病5天後加重,或者症狀持續時間超過10天,但小於12周。
  • 如何區分過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 速看!
    普通感冒和過敏性鼻炎是呼吸系統常見的兩種疾病,二者有好多臨床症狀相似。
  • 得了心肌炎後果很嚴重嗎?
    (5)寄生蟲感染:霰尾蚴病、血吸蟲病、弓形蟲病、 旋毛蟲病、錐蟲病、內臟遊走性幼蟲病等 。 (6)立克次體感染:斑疹傷寒、羌蟲病等。 (7)支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等。
  • 如何識別普通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呢?知道這幾點很重要
    如何識別普通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呢?那麼,如何簡單有效的識別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呢?1.普通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的辨別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中以普通感冒和流感最為常見,它們都可以出現咳嗽、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三者的具體區別如下:(1)病因:普通感冒通常是指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中醫俗稱「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