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鋰電池市場變化

2020-12-23 一起走過的路25

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鋰電池市場變化。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組件是動力電池,根據環保的需要和產業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技術的綜合普及將在後長期保持大規模增長。

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鋰電池市場變化

隨著能源短缺和全球環保的壓力,鋰電被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行業,特別是鋰材料電池的出現,促進了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和應用。之前,動力鋰電池的產量增長遠遠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需求,優質的動力鋰電池產品市場仍然供不應求。新能源汽車對鋰電池組的需求持續上升。

1、裝機電量同比下降一半以上

受疫情影響,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將大幅下降,導致乘用車同比下降53%,去年同期裝機容量約為9.53GWh。

2、國外電池裝機容量TOP5

資料顯示,特斯拉國產Model3車型的車牌號為16015。在國內特斯拉、LG化工和松下在華裝機功率大幅增長的支持下,衝進Q1和TOP5,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

3、氣缸向上安裝,軟包方形向下

在LG化學和松下國內特斯拉裝機容量的帶動下,鋰電池缸裝機容量同比增長31%。然而軟包電池同比下降80%,許多裝機容量為TOP10的軟包電池企業跌出了十大陣營。

客觀而言,新能源乘用車裝機容量並不理想,裝機容量排名波動較大。由於疫情影響較大,且具有特殊性,不能充分反映新能源乘用車年產銷情況和動力鋰電池裝配機的開發情況。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漸走出疫情影響,乘用車市場回歸上升通道,帶動動力鋰電池裝機功率上升,或將使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排名有新的變化。

鋰電池集團新能源產業前景廣闊,但未來相對曲折。在進入鋰電池領域時,很多企業和投資者並不了解行業的實際情況,缺乏核心技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於投資和發展時期,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安全事故頻發、補貼依賴、技術路線糾紛、成本與價格走勢不相稱等問題。

在政策的推動下,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熱門車型,也將帶動新能源車市場繼續向好,預計國內新能源車產量將達到193.6萬輛。隨著高端車佔比的增加,單車載電量也會隨之增加,考慮到每年舊電池更換、租賃或換電模式的需求,預計到國內動力鋰電池組的需求將達到104GWh。

動力鋰電池組新能源汽車的報廢標準是電池容量小於80%,即動力鋰電池每3-5年更換一次。純電動乘用車和混合動力動力鋰電池的廢棄量將在達到17萬噸,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隨著國家補貼的退出,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將呈現更加明顯的分層趨勢,高端市場、中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將逐步分化。高端市場對動力鋰電池的價格敏感度不會是非常明顯,而是會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性能要求有更高的要求。動力鋰電池的價格在中低端市場將更加敏感。隨著新能源汽車高、中、低端市場的形成,動力鋰電池也將形成相應的市場格局。

結論: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消費者習慣、資本偏好、技術進步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望成為未來五年發展最快的鋰電池應用領域,電動汽車等新興市場的興起,促進了鋰電池市場和普及市場的快速發展。預計鋰電池價格將降至0.6-0.8元/WH,相應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96-527億元。

相關焦點

  • 2020年1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
    11月新能源車零售16.9萬輛,同比增量9.7萬輛,同比增速136.5%,乘用車零售市場滲透率8.0%,成為乘用車零售增長核心動力。  11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27.0%,環比10月增長5.0%,保持強勢增長特徵。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依舊旺盛,德系豪車年末趨穩,特斯拉、凱迪拉克、林肯等美系豪華車表現超強。
  • 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待定!誰是動力電池的「守望者」?
    磷酸鐵鋰電池的「守望者」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動乘用車裝機動力電池總量為16.06GWh,其中三元鋰電池佔比高達87%,磷酸鐵鋰電池佔比僅有12%。在巨頭紛紛往高鎳三元和軟包方向上卯足了勁發力的時候,國軒高科卻像是一隻倔強的老牛抱著「老古董」磷酸鐵鋰電池不放。
  • 工信部最新申報目錄|新能源汽車市場,八方諸侯「各顯神通」
    今年以來,在相關汽車消費政策的促進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克服疫情影響、「逆勢」增加——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達110.9萬輛,同比增長3.9%。而銷量的穩定增長,除了反映出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的接受度正在逐漸提升之外,也說明近年來其自身的產品力也在不斷增強。
  • 上汽乘用車公布全新動力戰略 全新RX5 ePLUS再戰插電混動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向好,國內汽車市場在近幾個月呈現出加速轉暖的良好態勢,成為全球汽車寒冬中的一抹亮色。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6萬輛和10.9萬輛,同比環比均有明顯增長。
  • 新能源增長的"真相" Model3和MINIEV貢獻25%份額|乘用車|五菱汽車|...
    而新能源汽車市場逆勢增長,累計銷售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不過這一增幅背後並沒有太多歡喜可言。與2019年由多個主流品牌和主流車型共同支撐車市的狀況截然不同,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豐收更多來自「現象級」車型的支撐。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124.7萬輛,與2019年的109.1萬輛相比增長14.6%。
  • 2020前4批目錄看動力電池配套變化:能量密度160wh/kg以上電池企業...
    從2020年發布的《推薦目錄》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在電池配套方面主要有以下變化:1、長續航車型明顯增多 最高超過700km。在2019年前11批《推薦目錄》目錄中,配套160wh/kg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總計123款,續航普遍在400-500km。
  • 三元鋰電池:到底是哪三元?
    根據續航裡程變化的推測,目前國產化後的後驅版Model 3的動力電池已更換為南京LG的NCM811,而非原本的松下NCA。圖片:特斯拉官網三元的未來相比於磷酸鐵鋰電池,無論是NCM還是NCA的三元鋰電池都有許多特出的優勢。電壓平臺更高,比容量更大。
  • 2020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磷酸鐵...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累計為62.2GWh,同比增長9.3%。在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受到波及。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分析,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有配套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79家,相較2018年減少了13家,動力電池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
  • 汽車動力電池技術分叉路口:比亞迪向左,寧德時代向右
    作為一家長期以來從事電池製造的企業,比亞迪電池最早起家於3C製造領域,早在2002年,比亞迪開始了磷酸鐵鋰的研發工作,並在2005年上市了首款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在2017年實行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中,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被納入參考指標之列,其中規定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對高於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與2020年度策略
    以乘用車為例,2019 年補貼政策在 2018 年的基礎上退坡幅度整體超 50%,符合市場預期。《通知》中提出了符合新能源 汽車發展的嚴要求、高標準,更加細化。同時,在 2018 年多地仍有較高的補貼, 例如深圳維持與國補 1: 1 的補貼,然而在 2019 年各地取消了地補,其結果就是, 從乘用車到專用車及商用車的補貼額度基本退坡七成以上,給全產業鏈的業績增 長造成較大壓力。
  • 新能源電池市場暗潮洶湧
    近日,福布斯中國就公布了一份名為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的名單,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以往常年「壟斷」榜首的吉利汽車老闆李書福在今年卻只能屈居第二。不過,取代榜首的並不是哪位異軍突起的造車大牛,而是一個「賣電池的」,他正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這背後,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電池領域,車企、配套商之間的隔空「暗戰」不斷。
  • 乘用車市年底翹尾
    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回升,產銷量增幅雙雙達到兩位數,且呈現出持續上升的發展態勢。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高端車市場都表現出不錯的競爭力,2020年的乘用車市場有望實現「翹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峰預測,今年我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有望達到2000萬輛,好於年中預期。這充分展現了中國車市強大的韌性和潛力,以及中國經濟面對疫情強大的復甦和自我調節能力。
  • 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代表「蜂窩電池」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代表"蜂窩電池"究竟是什麼黑科技?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三電部件,直接關乎整車續航、動力、安全等重要性能。首次發布的蜂窩電池技術,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和新能源用戶的關注。"蜂窩電池"究竟是什麼黑科技?本文就和存能電氣小編一探究竟吧!
  • 國內先進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翔豐華
    2020年4月,公司已正式成為三星SDI的合格供應商,從2020年6月起三星SDI開始小批量採購公司產品用於試生產或調試,預計於2020年12月起批量採購。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接觸松下等其他日韓知名鋰電企業,為進一步打開日韓市場做準備。鋰電池是電池的一種,電池按照工作性質可分為一次電池與二次電池。
  • 動力電池全球市場上演「三國殺」
    不過,對於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單體,則是取消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據了解,2018年,進口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分別執行8%和10%的進口暫定稅率,而恢復最惠國稅率則意味著進口稅率調整為12%。
  • 新春假期系列之一:中國2020的新能源車、樁和電池市場
    一、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36.6萬輛和136.7萬輛,2021年銷量或達180萬輛通過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培育,各個環節逐步成熟,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使用環境也在逐步優化和改進,在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 比亞迪刀片電池橫空出世: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爭風雲再起
    由於續航裡程更優,三元鋰電池逐漸成為新能源乘用車的主流,而磷酸鐵鋰電池被更多的應用在商用車上。王傳福稱,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裡面,許多企業陷入對續駛裡程的攀比之中 . 這種攀比的壓力會轉嫁到動力電池身上,讓行業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產生非理性的追求。
  • 2021版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業63家上市公司名單
    車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對全國近50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產能、投資、產銷、產品結構、戰略規划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同時還包括全國31省市、近300地級市新能源汽車投資布局分析。
  • 2020年港股關鍵詞:新能源、汽車、電子菸
    儘管恒生指數在2020年表現一般,但並不能掩蓋港股的結構性行情,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2020年有過亮眼表現的行業和個股。一、行業板塊在行業板塊中,新能源物料以全年231.72%的漲幅位居漲幅榜第一。在上半年衛生事件影響開工、平價上網引發風光電搶裝潮的背景下,下半年光伏行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全產業鏈漲價浪潮。光伏玻璃方面。
  • 餘平:單電機結合減速機將成電動乘用車驅動技術必然趨勢
    精進電動公司董事長、CEO餘平,同時也是動力總成和傳動總工程師,就「高度電動化的汽車驅動系統」作出主題演講,他分析了乘用車電動驅動市場技術發展的趨勢:純電動和增程式乘用車的驅動需求將以電機結合固定速比減速器為主,新一代的部分產品向電機和變速機構結合的產品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