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不要和這四類人走得太近,很累,真心話

2021-01-17 騰訊網

《論語·為政》中提到:五十而知天命。

人到五十,已經走完了人生的上半場,正在從中年慢慢向老年過渡。

在這個年紀,孩子成人,父母老矣,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嘗了一遍又一遍,生命中的過客換了一批又一批。

前半生裡我們閱人無數,千帆盡覽,曾結交知己,也曾遇人不淑。

而後半生,在人生中場的轉折點,我們更應該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有清醒的認識和規劃,及時與那些無意義的社交斷舍離,尤其不要和以下這四類人走得太近,免得讓本就不易的天命之年徒增辛苦與煩惱。

寫給奔五的70後:人到五十,別和這四人走得太近,很累,真心話。

一、好吃懶做的人

這類人看上去好像對朋友沒什麼危害性,其實不然。

他們貪圖享樂卻懶於做事,一邊羨慕別人的好生活,一邊又不肯踏實工作,總是做著一勞永逸的美夢,永遠不知足地消耗著他人的善意。

老謝是一家公司的中層領導,頗有人脈。鄰居老吳曾經託老謝幫忙介紹工作,老謝二話沒說就給老吳介紹了一份既體面,工資待遇又好的工作。

可誰想才半年不到,老吳就辭職了,原因是嫌有時要加班,耽誤休息。回過頭來又總說羨慕老謝工作好、收入高。

老謝看出老吳不是一個想做事的人,但後來經不住老吳的請求,礙於鄰居的情面,還是相繼為老吳介紹了三四份工作,每次都無疾而終,老謝自己也覺得十分丟面。

其實在年過半百的年紀,不妨放下所謂的面子,不要勉強自己去幫助「扶不起的阿鬥」,既難受了自己,又不見得有什麼好的結果。

曾經看過一句話,你的不快樂是因為你沒有好好愛自己,且常常因為別人而消耗著自己。

對於好吃懶做的人來說,你源源不斷地付出,是他們的免費佳餚,所以他們不加珍惜,肆意揮霍,從不考慮你的壓力與難處。既然如此,不如就敬而遠之吧。

二、記壞不記好的人

相信不少朋友都碰到過這種人,平時和你關係不錯,欣然接受你對他的好,但是一旦有一次你的做法沒有令他滿意,那他就會把你之前對他的好統統忘記,只記得你對他的「惡行」。

說白了,這樣的人就是不懂得感恩。

和不懂感恩的人交往,也必然討不到好果子吃。

領導老範五十出頭,性格隨和,跟我們閒聊時提到過他的一個朋友,從前關係不錯,但是現在已經斷了來往。

原因是老範曾經在一次會議上給朋友的方案投了反對票,朋友覺得老範不講義氣,會後怒氣衝衝地跑到老範的辦公室一頓爭吵,口不擇言中也傷了老範的心。後來在工作中朋友處處和老範作對,到處和別人說老範的是非,全然不提老範過去對他多次的鼎力相助。

直到最近老範升職,朋友才想到和老範修復關係。但是為時已晚,老範說什麼也不會再搭理這個曾經以為肝膽相照,實為忘恩負義的「朋友」了。

五十歲,我們更要注重身邊朋友的質量,像老範朋友這樣的人,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更好。活過半生,我們更需要那些知恩、感恩的朋友來充盈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後半生才會被真善美的快樂所包圍。

三、充滿負能量的人

前段時間在深夜廣播電臺裡,聽到過一位「於姐」的傾訴。

於姐48歲,在半年前的同學聚會上,碰見了老同學董莉。董莉是外省人,當初為了愛情遠嫁到本地,可是幾十年的生活並不如意。

於姐生性樂觀,又是出了名的好脾氣,認真聽董莉嘮叨煩心事,也耐心地開導她。可是漸漸地她發現生活受到了影響。每天早上醒來,微信上就看到董莉抱怨的信息。在上班的時候,沒來由地又收到董莉難過的消息;在家庭聚會正玩得開心的時候,也會被董莉一條鬱悶的信息弄得一下失去興致……

這種「祥林嫂」式的朋友真的會讓人很崩潰。作為朋友,我們的確應該去開導她,但是如果開導沒有效果,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受到影響,那麼我們應該選擇放棄。

五十歲的人生很難,在新規定下,還要十五六年才能退休。一群頭髮已經開始花白的人,要掙錢養家,要跟一群小年輕在單位裡比拼,不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們可以接受朋友的吐槽、傾訴,但更希望看到之後的前進和改變。

所以朋友們,請遠離那些充滿了負能量的人,不要讓他們遮住了你生活的光亮。

四、愛談論是非的人

人生過往五十年,一定有許多經歷與故事,如果碰到那種愛拿別人的是非當作談資的人,我們切莫與之同道共論他人長短,應該要對其避而遠之。

俗話說,道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朱玉是「70後廣場舞隊」的一員,經常和蘭紅搭檔。蘭紅嘴皮子溜,常和舞隊姐妹說起街坊四鄰的家長裡短。

直到有一次,蘭紅說起了隊長鄭姐的八卦,說她常被男士邀舞,怕是其中有貓膩。蘭紅繪聲繪色地將鄭姐的「故事」說得真假難辨,朱玉聽著就覺得很不自在,畢竟是時常相處的朋友,在背後做這種議論,委實不太厚道。

後來朱玉就藉故換了搭檔,有意無意地疏遠蘭紅。孰料「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朱玉沒想到之前搭檔時候的小摩擦被蘭紅添油加醋地往人堆裡一說,自己一下變成了品行不正、自私自利的人。

朱玉一氣之下離開了舞隊。她想,如果再年輕十歲,她可能會和蘭紅吵個是非分明。

但是年近五十,她不願再與這樣的人有過多的糾葛,遠離愛講是非的人,自己才能遠離是非。

在人生重要的轉折期,我們要與那些自律、正直、善良的人為伍,藉此提升自身的正氣與修養,讓我們的後半生過得更加順遂。

朋友在精不在多。

這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太能夠做得到的事。從客觀上來說,在年輕、要拼事業的時候,朋友多才好辦事。

而在年過半百時,人生又是完全不同的境遇與追求。在這個年紀,大多數人希望留在身邊的是那些能交心、談心的朋友,一起總結前半生的經驗,規劃後半生的未來。

五十歲,好好愛自己,不要再因為一些所謂的「朋友」而消耗自己,離開他們,活出自我,這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END-

相關焦點

  • 寫給奔五的70後:人到五十,別和這四人走得太近,很累,真心話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暮年,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子女,我們已經折騰不起了。如果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還不懂得收斂自己的言行,還不懂得捨棄不該有的無謂社交,那麼,我們就會活得辛苦。所以,人到五十,我們就別和這四個人走得太近了,很累,是真心話。
  • 人過五十知天命,和三種朋友走得太近,日子難過
    現實生活中,不少年過五十的人,往往不服老,還像年輕人一樣,喜歡瞎折騰,結交朋友,爭奪名利,不斷給生活做加法。殊不知,到了最後,什麼都沒得到,還會讓自己身心俱疲。人過五十知天命,和三種朋友走得太近,日子難過第一種就是拖你下水的朋友人活這一世,離不了人際交往。
  • 人過五十知天命,和三種朋友走得太近,日子難過(老祖宗的忠告)
    它也是人這一輩子問題的「答案之書」:這一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實際上將你將會碰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回應了。  《莊子·知北遊》中有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人這一輩子,只不過是短短的數十年。時間在不經意間的流逝中,讓一個青蔥少年變成了滿身油膩的中年大叔。年過花甲,人生早已踏入人生的後半段。
  • 人與人走得太近,是場災難!(深刻好文)
    離得太遠了,關係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又來了。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同學同事,好起來時可以兩人同穿一條褲子,鬧翻後可以老死不相往來。人和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度,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否則最後也只能漸行漸遠了。希望所有朋友,都能牢牢記住,否則受傷的就是你自己!跟誰走得太近,都會是種傷害朋友之間,太近扎人。言語上不注意,金錢上沒分寸,行動裡不知尊重,時間久了,誰都會遠離。
  • 人到中年,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和任何人走太近
    人年紀越大,越到中年,就越要擰清楚,自己的分寸和界限。人與人之間,走的太近,別人的世界你根本就擠不進去,會造成社交的擁堵。離的太遠,又容易造成感情生疏,沒有聯繫,其實不遠不近,就是最好的距離,不打擾、不傷害、不負擔,也沒有壓力。
  • 關於友情: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
    友情是件很奇妙的東西,走得太近,看到對方的缺點逐漸厭惡;離得太遠,時間長了沒有交往,便生分了,所以友情要長久,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如此才好。友情要長久,不要走得太近好些人,從一開始不熟悉,到最後知根知底,按理說關係特別要好了,走得那麼近會長此以往,交往更加密切,但往往不是那樣的,多是會分道揚鑣。
  • 人到中年,再怎麼缺愛,也不能和這樣的女人走得太近
    在和女人交往的時候,他不會再像年輕時候那樣隨心所欲,此時的他更注重的是質量。畢竟,沒有太多試錯的時間,也不能因為短暫的歡愉,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人到中年之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儘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起來,最好少交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給男人的忠告:人到中年,再怎麼缺愛,也不要和這樣的女人走太近。
  •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在中華大地上生活了百萬年的猿人子孫們,在與天地拼搏的漫長歲月裡發展為新人,並給他們億萬的後裔留下來了1份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俗語便是當中其一!俗語全是來自生活,是老祖先在平常的日常勞動中,歸納出來的許多經驗總結。俗語,話淺理不淺,語俗智不俗。
  • 人到五十歲,知天命之年,這四件事,還是認命吧
    有一句話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年輕時,誰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燦爛輝煌,誰不希望自己的愛情浪漫圓滿,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富貴奢華;走過半生,才知道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不可強求,人到五十歲,對這四件事,還是認命吧,讓一切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生命狀態。一、對自己的婚姻還是認命吧!
  • 「人到五十而知天命」:餘生,我只想和這四個人在一起,如此可好
    當我們人到五十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知天命之年」。在古代,人到五十的人,就已經是一個進入人生暮年的人了,即使到了現在,人到五十的人,也是一個開始慢慢變老的年齡,我們的餘生,開始了。都說「人到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到五十的人,一定要懂得對身邊的人進行取捨了,也許,好好地愛著身邊的這四個人,餘生,就足矣了。
  • 人活著,不要委屈,太累了
    有人說,人從結婚的那一刻起,一切就早已註定了。身上的擔子就變得沉重起來,上有老下有小。哪裡能活得不累呢?有人說,千萬不要太累,委屈了自己。在生活中,很多人關心你是否賺錢,但很少有人關心你是否加班和熬夜,是否艱難生活。 在你絕望的時候,一個人躲在黑夜裡哭,哭,眼淚自己擦,沒有人會到處找你,沒有人會帶你走出麻煩。心是鎖,真情是鑰匙,但真正能打開心鎖的人只有你自己。 能從社會中脫穎而出的人往往是獨立的,也是獨一無二的,或者沉默多年。
  • 人到五十,在這四個方面硬氣一點,餘生才會有福氣
    人到五十了,人生即將迎來晚年,在這個年紀我們需要為自己未來的晚年生活早作打算。在五十左右,要做到在這件事上硬氣一點,才不會受制於人,餘生才會有福氣。 人到五十歲了,距離自己的退休生活還有不到十年的時間。我們需要盤算自己手中的資金是否足夠我們度過漫長的退休生活。如果還有缺口,那麼在這十年時間裡我們要毫不猶豫地努力賺錢,積攢自己的養老本。 對於賺錢這件事一點要硬氣一點,沒必要扭扭捏捏。凡事別人給予我們的機會一律不要錯過。賺錢並非是一件可恥之事。
  • 心理學家:50歲以後,即使夫妻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
    有心理學家曾建議:50歲以後的夫妻,即使關係再親密,也儘可能不要整天膩在一起。 這樣的忠告,好像更多的是給50歲以上的老年女性朋友的,男性通常不太需要,因為大多數的男性朋友,他們對老伴兒的陪伴渴求並不是那麼強烈。除了生病需要人照顧之外,他們不會走得太近,不會整天的膩在一起。
  • 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莫理這二人!(說的太好了)
    五十歲的年紀,過了半輩子,見慣了世態炎涼,體味了人情冷暖,我們更重感情了,我們待人更加寬容了。可是,這些改變,卻被別人當作懦弱,一味算計和欺凌。人過五十,再善良,也莫理這兩人!這樣的人,就是兩面三刀的人,和這樣的人往來,總是讓人心累!你和他說的事,他說好了替你保守,轉過身就鬧得人盡皆知。他觸碰到你的軟肋,表面上把你心疼,背地裡卻嗤之以鼻!
  • 人到五十,這四個人該放下了,特別是第三個人
    第一個人:和我們有過紛爭的人。人到五十,我們已經經歷了許多紛紛擾擾的過往。也許,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曾經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為了理想,我們曾經和一些人有過紛爭。而這些紛爭,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是自己的看法和人生道路不通而已。俗話說得好:「道不同不相為謀」,人到五十,我們要懂得放下那個和我們有過紛爭的人了,從此以後,大路朝邊,各走一邊,好好地去過好屬於自己的生活吧。
  • 人到五十,突然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也許是這幾種心態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越來越喜歡清靜,一個人待著,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也不看任何人的臉色。只想做自己,即便一事無成,也心安理得,不需要誰來指責自己,不要誰來安慰自己。人到五十,按照人生百年的說法,也就真正是人生過半了。
  •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在職場生活中,想必大家都會思考到一個問題,就是應不應該和領導們走得太近?也許有人覺得就應該和領導們走得太近,這樣有利於加強你與領導之間的關係,也有利於學到很多東西。畢竟,越是接近高層次的人,越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但其實與領導們走得太近也不是一個有益的事情,大家難道在職場中就沒有發現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嗎?因為這背後有許多的套路。看完以下三點內容,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 易經提醒你:人到五十才發現,這四個人已經和我們緣盡了(扎心)
    人到五十,是一個知天命的年齡,在這般的一個年齡,許多 事,大家都懂得放下了;而有的人,我們會忽然察覺:原來,他們早已和我們緣盡了,尤其是下述這四個人,寫完我不禁一聲嘆息。人到五十,我們的身體,早已大不如從前了。伴隨著我們身體機能的下降,我們突然會察覺,自己早已無法勝任一些大吃大喝的酒局飯局了。或許,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事業,我們或多或少,都要去參加一些應酬。在一些酒局飯局中,我們也結交了不少的酒肉朋友,這類朋友,自然也是泥沙俱下的。
  • 人到五十,始終抱有這四種思想的人,此生怕是真的「廢了」
    人到五十歲,衰老的是肉體,成熟的是心智,而決定自己是年輕還是衰老的是自己的心態,如果你認為自己老了,就會加速自己的衰老;如果你還有年輕的心態,一定會有生活的詩和遠方,讓自己活得多姿多彩,甚至會成就非凡。
  • 一個過來人給你的提醒:不要跟同事走太近,原因好現實
    利益不同,立場不同,自私是人性的本能,人與人之間都是利己的,尤其是同事之間,人多嘴雜。有些人明明沒做某事,卻還是會被誤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前兩年我跳槽到了一個新單位,因為想法簡單,不看透人心,進入了新單位3個月我就被迫離職了。理由就是我太過相信我的一個同事了,我們每天中午吃一頓飯,下班一起走一走,對於剛進新單位的我來說,能很快找到一個可以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