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拖延症,這些APP讓你的時間更高效!

2020-12-26 騰訊網

▲ 市面上較熱門的時間管理APP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每天好像沒做什麼事,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小黑也經常被「時間都去哪了」這個世界性難題所困擾。所以小黑便下載體驗了一些時間管理APP,那麼接下來就跟著小黑一起來看看,這些APP是否能真的找回你失去的時間!

「溫柔式」時間管理APP

如果你不會時間管理,那大多數原因是你每天都沒有給自己設立目標。這一點上,小日常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 豐富的目標圖鑑

在目標設置這一欄中,小黑覺得小日常的圖鑑既形象又顯得不那麼生硬。非會員就已經包含了147種圖鑑,基本囊括了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目標形象了。

▲ 可設置時間段

下拉後,小黑還發現了每個目標都可以設置時間段。大到按月打卡,小到按小時打卡。不過如果你想讓小日常提醒你該去實施目標,哪怕設置好了時間段,你還得再設置一遍推送提醒的具體時間,和手機鬧鐘類似。這個是小黑覺得不太智能的地方。

▲ 目標完成度查看方便

點擊設置好的目標後,能夠很清楚的看見這個月完成目標的情況,如果大家覺得不夠直觀,天數的下方還有進度條可以查看。除了月度統計,還有整年的統計,這樣就方便大家進行年末的自我總結了。

▲ 打卡後獎勵的光芒值

每次打卡目標後,小日常都會獎勵光芒值,這個光芒值也可以自己設置,從0~5不等。小黑起初以為光芒值是類似積分的東西,當積攢到一定數量可以兌換禮品。然而,小黑使用下來發現,這個光芒值就像幼兒園老師發的小紅花一樣,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純屬精神獎勵。

除了設置目標的功能外,小日常還有個比較有特點的功能——整點報時器。小黑經常寫稿寫到忘記時間,這個功能就可以很好的提醒大家勞逸結合。

對於小日常這一款APP而言,小黑是不建議大家升級成會員的。除了能夠數據備份和有更多目標圖鑑可選,其他的功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說小日常是簡單的設立目標來管理時間,那麼布穀番茄就是小日常的進階版!功能性上布穀番茄更加全面實用。

當你設置好目標後,你還可以開啟「番茄計時」這個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倒計時功能。整個界面有些類似音樂APP,當然這個功能是真的可以添加音樂!

▲ 布穀番茄的日程目標

比小日常更細緻的是,布穀番茄可以在日程中的每一天都設置好幾個目標,比如小黑就在周五設置了看電影和去超市兩項任務。這樣當你翻看布穀番茄裡的日程時,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這個月的每一天需要達成什麼目標,需要完成什麼任務。

▲ 可以記錄願望的清單功能

而布穀番茄的使用清單也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雖然名稱叫使用清單,但小黑覺得大家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願望清單,設置一些自己的願望或者想買的東西。每次翻看的時候,就會有努力的動力了。

不過小黑還是忍不住想吐槽,當你完成了清單中的某一項後,這一項就會從清單中移除。所以完成的願望或事項就無法查看了,這點希望布穀番茄日後可以做些優化。

▲ 布穀番茄的完成度統計

目標完成度方面,布穀番茄和小日常也有很大的區別,布穀的統計圖形式小黑覺得更容易接受一些。

另一款比較特殊的APP——Pendo,界面的呈現形式和布穀番茄、小日常都不同。Pendo主要以時間軸的展現形式為主,小黑覺得與思維導圖的模式有些接近。除了可以在目標名稱旁添加照片,甚至連清單樣式都可以加入到目標中。

▲ 時間軸和日程2種模式

如果小夥伴們不太適應這種時間軸的形式,也可以切換至日程模式。

綜合來說,小日常可能更適合學生黨或是父母從小教育孩子養成建立目標的好習慣。布穀番茄的功能性更加全面,適合長期使用。想要一目了然,不喜歡花裡胡哨的小夥伴們,Pendo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強硬式」時間管理APP

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溫柔式」的時間管理APP對你起不到監督的作用,那麼不妨往下看看小黑找到的另外幾款時間管理APP。

▲ 生之時光初次設置界面

打開生之時光這個APP的時候,小黑一臉疑惑。一個時間管理的APP為什麼還要輸入出生日期,最誇張的是還要輸入預想壽命。

▲左:生之時 右:死之鐘

設置完成後,小黑就明白了這個APP的用意。「生之時」是用來計算出生到現在的年、月、周、天、小時、分鐘,這也提醒著你時間正在不停流逝。而「死之鐘」雖然名字不太吉利,但卻非常現實。看著上面剩下的天數,小黑不禁想把時間高效的利用起來了。

▲ 生之時光的目標設定

與之前幾款APP最大的不同,生之時光的目標完成度是以倒計時的形式呈現的,無形之中會有一些壓迫感促使你儘快完成,畢竟有了壓力才會有動力!

生之時光的另一個心願池功能,除了界面比較美觀外,功能性與其他APP的清單類似。雖然生之時光的功能選項上比較少,但是一串串醒目的數字,還是能夠有效的提醒我們管理好自己時間。

如果你覺得單純的數字還是不能夠很好的起到監督自己的作用,那麼接下來的兩個APP,小夥伴們一定會目瞪口呆!

▲ 習慣打卡的登錄界面

習慣打卡是小黑測試的所有時間管理APP裡,唯一一個必須要登錄才能使用的APP。而且進入後,小夥伴們會發現它與其他時間管理APP有著很大的不同。

▲ 登錄後跳出的用戶協議

進入APP首頁,就會彈出一個用戶協議。但與其說是用戶協議,不如說是這個APP的使用方法。大概的意思就是,在這個APP內設定的目標需要繳納一筆挑戰金,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則可拿回挑戰金。

但是,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設立的目標,挑戰金的50%就會分配給選擇監督你的用戶,剩下50%歸APP平臺所有。

看到這裡,小黑相信許多小夥伴們心裡都開始覺得這是不是一個不靠譜的APP。但經過小黑的一番研究後,習慣打卡是個相對嚴謹且公正的APP。

▲ 用戶協議中的休假

首先,在用戶協議的底部,小黑找到了關於「休假」的說明。大家可以自己設置休假的時間,比如雙休日或者節假日。如果在設置好的休假時間以外不能打卡目標,需要手動休假,類似於上班的請假。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糾正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法的小夥伴。

▲ 設立目標

閱讀完用戶協議後,就進入到了設置目標的界面。大家可以選擇創建自己的目標,或者選擇APP內的一些熱門目標。之後便可以設置完成該目標的天數最少為7天,最多為100天。

▲ 設置挑戰金

最後一步就是設置挑戰金額了!最低0.99元,最高不封頂。雖然APP建議挑戰金高於6元,不容易放棄,但同時也提示了我們不要超過自身年收入的10%,以免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

其次,習慣打卡APP裡有一個社區。在裡面可以查看到別人設立的目標、打卡天數、監督人數和挑戰金額。

▲ 打卡數普遍超過100天

小黑逛了一圈發現,大家設立的目標都非常積極向上。比如早睡早起、堅持運動、學好英語等等。並且社區內用戶的打卡天數普遍超過了100天,這就意味著大多數人都堅持了下來!

▲ 監督人數比較多

最後,社區內每個用戶設立目標的監督人數也不在少數,從幾百人到上萬人不等。大家想想,這麼多人等著你放棄目標,拿走你的「血汗錢」,是不是就突然來了拼勁呢!

雖然習慣打卡這個APP涉及到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但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怎麼會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

小黑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趣的時間管理APP——不玩手機。顧名思義,這款APP的意義就是讓大家不要在實踐目標的時候被手機幹擾、分心。

▲ 不玩手機的唯一界面

這款APP的界面非常簡易,和大家平時設定鬧鐘的界面如出一轍,有且只有這一個畫面。如果你下定決心想要暫時遠離手機,甚至可以把「允許取消任務」這個按鈕給關掉。

那麼如果在設定的時間內,你又想拿起手機刷會抖音、打會遊戲了,會發生怎樣的後果呢?

從上面的視頻中大家也可以看到,當在設定不玩手機的時間內又拿起了手機,手機便會發出警報聲,而且警報聲會持續到你再次放下手機為止。當然這個原理也很好解釋,APP利用了手機的水平儀來檢測你是否拿起了手機。

對於一些嚴重依賴手機的小夥伴,這款APP確實是個不錯的監督者。不過小黑要提醒大家,設置時長的時候千萬不要粗心大意設置成幾個小時,除非你真的幾小時都不想再碰手機。

小黑覺得如果你本身就對自己的生活有所規劃,那麼小日常、布穀和Pendo會讓你的時間更加高效。習慣打卡和不玩手機就相對比較適合自控力不太好的小夥伴們,畢竟自律是時間管理的前提。

相關焦點

  • 擺脫拖延症,從這三個「被動工具」開始
    你曾因為拖延症而倍感沮喪、自暴自棄嗎?曾經的我,也遇到過以上這些問題。覺得自己什麼都好,只要熬過拖延症,就能進化為大牛了。但事實上,還真的挺難熬的...今天這篇文章,我看完之後直呼太幹了!馬上就能用,還正好能夠解決上面這些問題。文章來自圈外的明星老師葛仲然,他是圈外最受學員歡迎的老師之一,是時間管理達人。
  • 用「現在就做」向拖延症宣戰
    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拖延症患者是怎麼「趕活」的:拖延症患者通常是時間觀念較差的人,他們先是過分模糊地估測時間,後是過分清晰地預判時間。模糊估測時間表現為,面對一項工作時,很難準確地判斷完成的期限。如果他們認為一項工作一天能完成,他們會想:上午完不成沒關係,下午還可以繼續;下午完不成也沒關係,晚上能完成就行。
  • 我知道拖延症很難改,但這些方法真的有用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症,對於即將完成的工作,總是不到最後一刻不動手,匆忙中完成的工作,自然粗製濫造,質量不佳。拖延症患者都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如何治療拖延症?為了治療她的毛病,我學習了不少東西。今天這篇文章,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拖延症這種症狀,如果你也有拖延症,建議你對號入座看一看,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 這兩個寶藏冷門 app,將拯救你的拖延症與 GPA!
    開學半個月了,你現在是「人在美國,活在 zoom 中」,還是「人在 zoom,活在時間的縫隙之中」呢?這屆留學生真的太難了,晝夜顛倒暈頭轉向,還要堅持衝著冷冰冰的屏幕擺出個禮貌的微笑,濃重的黑眼圈透露出你上次作業又又又差點沒趕上 deadline 的悲劇。
  • 拖延症,拜拜了您嘞!
    「不急,時間還早,再打把遊戲先。」「急什麼,他們也還沒做呢。」看到這些話,部分讀者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是不是你們有時候也說出過這些話或者有這些想法呢,被猜中心思的小夥伴們別緊張,拖延症不可怕,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們將乾貨滿滿。
  • 精彩和平庸之間,只隔著一個拖延症
    很多不得不做,卻一直拖延著的事,你越早開始做,收穫越大。所以,你幾歲開始戰拖,你的成就就從幾歲開始:孩子越早開始戰拖,對培養自主學習力大有裨益,成績自然更好;成人越早開始戰拖,工作上總能表現更出色,升職加薪快人一步。自律不一定讓你更優秀,但優秀的人,一般都很自律。
  • 拖延症怎麼辦?你需要進行時間管理了
    工作中,有很多人存在拖延症,我所讀過的關於拖延症的書籍中,唯一讓人欣慰的一種解釋是:拖延症患者均是完美主義者,我們不是拖延,而是我們覺得開始做此事的條件尚不完美。話雖如此,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開始是非常重要的!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此外,還發現,在這些人中,杏仁核與稱為前扣帶回皮層(ACC)的大腦部分之間的聯繫較差且更加缺乏。Genç解釋說,影響我們直接實現特定目標而不是拖延的重要因素是我們啟動認知、動機和情緒控制機制的能力,即所謂的元控制,這些元控制機制通常與多巴胺能信號傳導有關。
  • 《終結拖延症》:別再為拖延感到困擾了,我有一招可以幫到你
    我們每當要拖延時,總會給自己找藉口,讓拖延變得理所應當,但拖延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只會讓我們浪費時間。拖延是妨礙我們做事的一大阻力,我們只有克服了拖延,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要做的事情。《終結拖延症》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拖延的原理和解決拖延的方法。
  • 你的拖延症治不好,是因為......
    關於拖延症,人們會覺得這是自制力好不好的問題。也有人說,這是海量信息轟炸導致的一種現代病,注意力缺失症。其主要表現就是容易走神,興趣太發散,幹什麼都沒法持續太長時間。心理學上確實有一種叫做注意力缺失症的疾病,但這個帽子可不能隨便扣。
  • 能拖就拖,十二星座誰的拖延症最嚴重?
    拖延症大概現代人都有一點吧,一會兒刷刷朋友圈,一會刷刷微博,一會追劇,一會打遊戲,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而一切都是老樣子,計劃好的事情一件也沒有完成。那麼,12星座誰的拖延症更嚴重呢,一起看看。能拖就拖,十二星座誰的拖延症最嚴重?
  • 拖延症要如何自我調整?心理諮詢師:試試這些辦法
    說起拖延症,可能很多朋友都很關心。到底什麼是拖延症?面對拖延症,我們可以做哪些調整?21日,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劉天對此進行了解答。   什麼是拖延症?拖延行為通常延續至此任務的最後期限,才著手利用剩餘的少量時間完成任務,通常會產生不符合標準的任務結果。拖延行為往往會伴有低自我效能感,並會引發個體一系列的負性情緒,如焦躁、愧疚、抑鬱等。另外拖延還會導致人際關係緊張,自我形象嚴重受損等。拖延症的成因往往較為複雜,涉及人格特質、社會心理環境等,由此可以大略分為以下三種不同類型。
  • 《古代拖延症圖鑑》
    「 趣哥的人間觀察 」不知道大家在看電視劇/電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很多劇裡的反派都有拖延症
  • 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2019-07-31 17:10 來源:天津新東方 作者:姚麗美   」拖延症」英文可以用procrastination表示,而「做事拖拉的人」即「拖延症患者」則可以用procrastinator來表示,動詞procrastinate意指「拖延」、「耽擱」。
  • 為什麼《西遊記》裡的妖怪都有拖延症?
    老王白了洋蔥一眼:就你這情況,如果不是懷孕了,就是得了拖延症。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該詞的最初亮相是在愛德華·霍爾出版於1542年的書裡。中國有記錄的最早患有拖延症的人,是戰國時期的謀略家範雎。範老師說了這麼一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 《拖延症終結者》
    有詩讚曰:同是天涯拖延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健身計劃今何在,英文依稀似去年說說你們拖延什麼,都拖延了多久,想不想治 ——Elaine 題記更多精彩原創,請關注" Elaine職場會客廳」什麼是真正的拖延?只要符合這三個標準的任務,你不及時做,那就是拖延了1)自己可以獨立完成2)有DEADLINE, 有明確的指定完成日或大致的最後交稿日。3)不可能被取消的任務。為什麼會拖延?
  • 【中國網絡小說好看榜】經典現代愛情小說《大戰拖延症》
    ,如何擊敗拖延症的故事。《拖延心理學》 《自控力》 《戰勝拖延症》……這些從心理學角度對拖延症進行剖析的作品,似乎成了新的靈丹妙藥,上了榜就下不來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在買了之後拆掉那層薄薄的塑料膜,或者翻開塵封已久的kindle在堆積如山的電子書中準確找到這些書。
  • 這麼全能的時間管理app,後悔沒有早點遇到它
    初中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知道必須對自己的時間做一個合理的安排,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學習工作效率。一天的時間真的很快,玩玩遊戲或忙忙碌碌的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到最後都不知道幹了啥。所以合理的去安排我們的時間非常重要的,其實我們和學霸之間只差了個有效時間管理。今天分享一個非常高效的時間管理app,就是奇妙日程。用過很多app,最後只留下奇妙日程。我感覺奇妙日程非常不錯,特別是對我這個不自律,拖延症很嚴重的學生來說的非常有幫助滴!
  • 2018第一天:拖延症終結指南
    這位來訪者,有嚴重的拖延症,但今天的故事要從她的開車經歷說起。這位來訪者雖不是老司機,但也有5年駕齡,這幾年開車,出過幾次小事故。但最奇妙的是她發現,每一次交通事故,她的父親都剛好在車上。是的,人生最大的噩夢之一,就是無論你在做什麼,身邊總有個人,要指揮你一下,糾正你一下。而且,你還必須按照他指揮的來,否則他就不罷休。任何一件小事的糾纏,都可以讓你有抓狂到想死的感覺。
  • 治好拖延症的5個小方法
    一、經典的5秒法則當你要做一個事兒的時候,先倒數5個數,數到1的時候就立刻去做。比如說你要7點起床,鬧鐘響了後就立刻數5個數,數到1的時候就立刻起床。二、番茄工作法有的人把目標定的太大,一周瘦10斤,讀5本書,目標過大一定會導致拖延,因為你根本無從做起,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把你工作或者學習時間,分成25分鐘一個單位,然後規定25分鐘要完成什麼任務,而不是一天要幹啥,一周要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