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起泡,口腔潰瘍,喉嚨痛,流鼻血,您可能認為這是「上火」了!而很多時候上火了,有可能是您身體有其他的疾病!
「上火」
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俗話常說的「上火」,在現代醫學中多是炎症或過敏的症狀。有些「上火」症狀確實可以不治而愈;有的「上火」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或者適當用藥;還有的「上火」表現,是重大疾病的前兆,需要高度重視。
口腔潰瘍也是很多人心目中主要的「上火」症狀之一。口腔潰瘍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口腔不衛生、內分泌失調、維生素B2缺乏……都可能引發口腔潰瘍。一般口腔潰瘍即使不加幹預,一兩周營也能痊癒。
一種情況要注意:
如果口腔潰瘍發作頻繁、久久不能癒合且潰瘍面積超過黃豆大小,多與免疫性疾病、感染或綜合因素有關,應及時就醫。
牙齦出血被常認為是「上火」的一種表現,一般無明顯近期後果,但許多嚴重的,甚至致命的疾病也是以牙齦出血為最早表現。而且由於口腔黏膜薄,炎症廣泛存在,極易受刺激。
其中:
1)絕大多數牙齦出血是牙齦炎、牙周炎引起,如果早上刷牙時發現牙刷上有些血,別忍著,儘早去看牙醫;
2)中老年人持續性牙齦出血,應注意有無高血壓史、抗凝劑使用史;
3)要注意牙齦出血是否有無皮膚紫癜,如有,可能是凝血功能疾病,即使就醫;
4)出血伴有乏力、發熱等,要高度重視,考慮有全身性疾病的可能。
很多人嗑了瓜子,吃了餅乾,就起了一嘴燎泡,這是由於這類零食較為乾燥、粗糙,可能劃傷口腔黏膜,導致細菌感染;部分堅果口味過鹹,容易脫水,導致起泡。
嘴裡起泡的常見原因:
唇皰疹
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口唇長水皰的同時,還伴隨刺癢和灼熱。唇皰疹可在發病後1周自愈。不過極易復發,有繼發細菌感染的風險,同時也能通過直接接觸和唾液傳染給其他人。
過 敏
過敏體質人群接觸過敏源也會引起唇黏膜腫脹、水皰、糜爛結痂等。
口角炎
冬季部分人群易患口角炎,出現口角潮紅、起皰、糜爛、結痂等症狀,有可能是氣候乾燥、缺乏B族維生素引起的,但也不排除真菌感染。
碰到這些情況:別挑破泡,少舔嘴唇,適當用潤唇膏,多數自己就能好,也可找醫生配些抗菌藥膏塗抹。
首先得排除過敏原因,尤其是易過敏體質。其次,高溫、麻辣等飲食,會刺激咽部的黏膜充血,產生異物感。如果免疫力降低,口腔、咽部出現細菌等病毒感染,也會誘發咽炎等炎症。
注意這2種情況:
食管炎
吞咽苦難,胃部有燒灼感及胸部疼痛,可能預示食管炎。
心梗前兆
咽喉痛,同時伴有胸悶、噁心、出汗等症狀時,可能是心梗前兆,需警惕。
常吃溫熱性食物,會引起肺、胃、肝火熱偏盛,導致流鼻血。鼻子外傷、感冒和空氣乾燥等也會引起流鼻血,但一般出血量不大。
血量大注意這2種情況:
血液系統疾病:
如果短時間內頻繁鼻出血,且每次出血量較大,需警惕是否患有包括白血病在內的血液系統疾病。
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常見原因,多見於便秘、用力過猛或情緒激動時。
便秘,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及排便量減少,且大便幹硬,過程費勁。
按照病因,便秘可分2種: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與胃腸道器質性病變或全身性疾病無關,多由腸道變緩所致。
便秘時,可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類的蔬菜、水果等,如:胡蘿蔔、海帶、魔芋、地瓜、香蕉、蘋果、火龍果等,平時適當多喝開水,增加運動,緩解壓力等方法都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緩解便秘。
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則不同。如果你的便秘採取以上措施均無法緩解,且持續時間在數月以上,可能提示器質性便秘,由消化道、內分泌,以及神經系統等疾病所致,比如腸應激症候群、糖尿病,以及腸道惡性腫瘤等。
飲食過於辛辣,腸道菌群破壞,引發便秘而造成大便出血。
根據症狀來看:
肛門撕裂
排便後有1-2滴血滴在大便上,可能是由肛門撕裂造成的。
痔 瘡
若是鮮血濺在大便表面,可能預示著痔瘡。
癌症徵兆
暗紅色的血液和大便裹在一起,可能是癌症徵兆,需引起重視。
來源:中國老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