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放歌 為時代立傳

2020-12-22 中山網

11月23日晚,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我市開幕。以「花動菊城、風起香山」為主題,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25個省市自治區的34支民間文藝表演隊伍及民間藝術家齊聚一堂,生動呈現了一場民族風情濃鬱、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盛宴。

國家級文藝盛會,為何落地中山?

中山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文藝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群眾基礎。近年來,中山在美術、音樂、舞蹈、網絡文藝、民間藝術等領域創作了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開的精品力作,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見地、有深度的學術研究成果。正是由於中山多項藝術門類走在全省前列,多項工作成為全省文學藝術界的典範和標杆,才奠定了本屆中國民間藝術節與久享盛名的中山小欖菊花盛會競相爭豔的堅實基礎,獨具魅力的嶺南民間藝術與全國各地的民間藝術之花共同綻放,為全省、全國群眾提供一場絢麗的文化盛宴,有力激發全市文藝工作者的創造熱情,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國運興則文運興。在中山,殷實的經濟發展基礎、渾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是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深入紮根群眾生活、感知群眾需求而煥發創作熱情的源動力。中山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不負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到人民中去,到實踐中去,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領域,突出重振虎威、「三個年」建設、「六大戰役」等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勞動模範,挖掘凡人善舉,放大「微小感動」,以人民群眾樂於接受的語言和藝術手法,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的精品之作,比如抗疫作品《窗外的鳳凰木》、紅色話劇《風起》、歌曲《心中的春天就是你》、長篇小說《餘零圖殘卷》、鹹水歌《春潮》等等,這些優秀作品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把群眾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

優秀的文藝作品承載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夢想,標識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通過中山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的作品,我們聆聽到了時代聲音,把握住了時代脈搏,一次次感受到了文學藝術工作者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

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勾繪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發展思路和發力重點。從國家層面看,當前我國面臨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從中山實際看,中山正處於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建設「灣區樞紐、精品中山」的關鍵時期。這既對文藝社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為文藝社科事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更廣闊空間。

我們期待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推出更多具有時代特徵、嶺南特色、中山特點、專家叫好、百姓叫座的文藝精品力作,展現中山文學藝術界特有的精氣神,書寫無愧於偉大時代的精彩華章,為全市改革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相關焦點

  • 為國家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
    他們雖然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是人民的英雄!」「太多感人故事值得回味。這個節目讓我對扶貧更了解,我也更加敬佩這些默默付出的扶貧工作者。」「在這個節目中,我看到了民族精神走出深山、走向世界,再一次體會到中國減貧對世界的意義。」《從十八洞出發》發首倡之聲《從十八洞出發》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為時代背景,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5集。
  • 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為平凡英雄畫像 為火熱時代立傳
    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行動,投入到這項偉大的工程中,用一部部藝術作品,記錄脫貧攻堅偉大壯舉,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深情描繪廣大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在富起來、美起來的道路上的新風貌、新氣象。01展示當代生活的深情畫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工作者要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要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
  • 現實主義作品應該為小人物立傳
    關注女性在時代中的變化成為創作源泉導演李少紅作品:《紅粉》《媽閣是座城》等李少紅表示,時代和現實賦予創作靈感,自己無論從一開始的《銀蛇謀殺案》,還是到現在,都在關注現實主義題材。近年來,她越發關注女性在時代中的變化,「作為一位女性導演,女性視角、女性表達是我的優勢。」在實際生活中,女性往往會忽略自己的感受和存在,因此,李少紅認為,現實主義題材的女性視角電影,正是精確地踩在了時代熱點上。李少紅透露,最近,她和張艾嘉、陳衝、俞飛鴻合作執導了一部電影,將以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為時間背景,講述四位女性的四個故事。
  • 《菊壇名家叢書-評彈系列》面世 為老藝人立傳
    解放日報訊(記者 李崢)由上海評彈團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聯合打造的《菊壇名家叢書·評彈系列》(第一輯)近日面世。此外,薛筱卿、姚蔭梅、劉天韻、張鴻聲、張鑑庭、張鑑國、嚴雪亭、楊振雄、唐耿良等老一輩藝術家均在立傳計劃內。  這套叢書還通過傳主勾畫其所處的階層和時代面貌。許多引人關注的重要內容和話題也在叢書中有所反映。每本書還收入了藝術家們各個時期的生活與藝術照200幅左右。
  • 這部電影試圖為絕境戰場中的普通人立傳,為小人物立傳
    而這也是《八佰》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它試圖為絕境戰場中的普通人立傳,為小人物立傳。就這點來說,導演管虎確實做了旁人不敢為之事。而整部電影的核心是淞滬會戰時期,非常有名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歷史比較有爭議性,具有太大的傳奇色彩。
  • 電視劇《光榮時代》:探尋人民公安從人民中來
    10月13日,作為新中國70周年廣電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推薦劇目」之一、入選北京廣電局發布2019~2022年重點片單的反特刑偵劇《光榮時代》的播出,標誌著獻禮劇展播正式進入第三輪。《光榮時代》以1949年前後為時代背景。
  • 為大好山河立傳,師恩釗擺脫小情小景,畫出一片磅礴
    為大好山河立傳,師恩釗擺脫小情小景,畫出一片磅礴圖/師恩釗 文/文涓繪畫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和主觀的審美因素有關,創作繪畫的過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審美基礎上,當然這種審美傾向將會伴隨著時代的轉變而改變,因而畫家難免會隨勢而動,站在時代審美需求上作畫
  • 為村子裡的普通人立傳
    這種溯源既是公共性的,又是個性化的,既是時代記錄,又是人生追憶,能夠保存更多新鮮、多彩的細節,使一個時代在文字裡凸顯更細緻的紋理。範劍鳴是個有理想的作家,在創作這部駐村筆記時,自覺地拿梭羅的《瓦爾登湖》來做參照,從中汲取營養。梭羅輕物質,重精神,追求的是他個人內心的平靜。「梭羅居於湖邊,從物質生活上看是平地,但從精神生活上看是高嶺。」扶貧先扶志,脫貧先立志。
  • 河 南 | 朱可錚:為農民代言為鄧州立傳
    他不僅打消了咬牙切齒逃離這片土地的念頭,而且還要每日伏案至深夜為它立傳。隨著歲月的流逝,張書勇對這片土地的感情逐年加深,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矯情,說這是做作。但張書勇並不這樣認為,他說:有的人少年時代離開了故鄉,到了老年卻必要葉落歸根,回到老家定居,你能說早知這樣,何必當初要離開家鄉呢?許多事情,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 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創作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就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是成功的秘訣。《楓葉紅了》創作團隊正是如此。
  • 《裝臺》獲專家點讚:為勞動者立傳,散發沁人心脾的真與善
    《裝臺》導演李少飛則有感於陳彥原著小說紮實的文學基礎,為創作者提供了無限可能。同時,他表示如何展現人物群體的複雜性也是改編面臨的挑戰。面對生活的重壓,以刁順子為代表的人物依然在塵埃中保有頂天立地的真與善。刁菊花的扮演者凌孜則表示,最初接到角色時,她就拜讀了陳彥的原著。「我想先從文學層面體會刁菊花這個人物。母親在她幼時離開,一定程度造成刁菊花在人格方面的缺失。正是這份缺失直接導致了她比較極端的性格。但實際上,她的內心又有脆弱孤獨和善良的一面。」
  • 「為平安放歌」無錫公安迎新合唱音樂會 ,現場揭曉「無錫最美警察」
    1月12日晚,無錫市公安局和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廣播電視集團(臺)在無錫大劇院聯合舉辦「為平安放歌」——無錫公安迎新合唱音樂會暨「無錫最美警察」揭曉。68年的風雨歷程,流淌的是人民公安的紅色血脈;68年的輝煌與滄桑,不變的是人民公安的錚錚誓言。
  • 德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文豪撰文:為魯北大地存照立傳
    為魯北大地存照立傳□李文豪在老舍筆下最美城市的最好季節——濟南的冬天,我們相聚在冬天的濟南,參加長篇小說《南風歌》作品研討會,一同感受文學帶來的溫暖和美好。德州是山東北大門,毗鄰河北,「控三齊之肩背,為河朔之咽喉」,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在此天然交融,鑄就了兼具齊風魯韻與燕魂趙魄的精神品格。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 為祖國放歌——第四屆全國公安系統文藝匯演福建專場
    高歌忠誠使命擔當 吹響安保奮進號角 「為祖國放歌——第四屆全國公安系統文藝匯演」 為推動公安文化建設,樹立新時代人民警察形象,進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氣,激勵廣大公安民警以昂揚的鬥志積極投身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維穩工作,19日,「為祖國放歌——第四屆全國公安系統文藝匯演
  • 十年孜孜不倦為千年紙山「立傳」!王振勇批示點讚,甌海掀起學習...
    日前,甌海區委書記王振勇對退休幹部周榮光十年來孜孜不倦為千年紙山「立傳」事跡作出專門批示點讚,全區各鎮街和區屬各部門掀起向周榮光同志學習熱潮,為建設維護展示「重要窗口」 貢獻更大的力量,展現甌海更大的擔當。
  • 「晴朗的天空」攝影展:為時代存照為人民畫像
    圖為晴朗的天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新生活主題攝影展 攝影:趙二召  中國西藏網訊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圖為參展作品  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以滿腔的熱情,取得了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成就,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對外開放、生態良好,到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 昨晚世界三大男高音共聚紫禁城為中國放歌(多圖)
    2001年6月23日的紫禁城吸引著世界的目光——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首次共聚北京,為中國放歌。這是他們進入新世紀之後的第一次同臺獻藝。同時也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正式共同演出。晚上七點鐘,北京文藝臺(FM87.6)聯合上海、廣東、天津、重慶、遼寧等23家省市調頻立體聲廣播電臺,配合中央電視臺直播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
  • 電視劇《老農民》:為農民立傳,功德無量
    像樹要皮一樣,要臉面。如果沒了臉面,毋寧死。他們是一根鐵條插到底不拐彎的人。這是老農民的真實狀態。牛大膽那樣的形象,是少數,但是有。牛大膽在感情問題上的隱忍,讓我想起《古船》中的隋抱樸;牛大膽為改變命運的抗爭,讓我想起《紅旗譜》中的朱老忠、《闖關東》中的朱開山;牛大膽的勤謹盤算,讓我想起《創業史》中梁生寶的爹梁三老漢。
  • 青年歌唱家李菲菲獻唱央視放歌新時代——2019新年特別節目
    青年歌唱家李菲菲獻唱央視放歌新時代——2019新年特別節目,用經典之聲為祖國獻禮,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祝福,引發海內外強烈反響,好評如潮青年歌唱家李菲菲攜手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為央視「放歌新時代——2019新年特別節目」傾情獻唱《新的天地》「放歌新時代 夢想創未來」
  • 盛小雲:曲隨時代 藝為人民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當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文化觀念和社會形態都發生了巨大改變的時候,古老的傳統曲藝藝術如何跟上時代?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吸引青年人的眼球?這一切都離不開守正創新。「新」是我在藝術創作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