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12月30日,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策劃、湖南廣播電視臺製作的5集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圓滿收官。

該節目播出後,社會反響熱烈,觀眾好評如潮。不少觀眾認為,該節目記錄貧困地區的巨變,展現當地村民的真實生活,熱騰騰的生活氣息讓人溫暖感動。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稱:「中國扶貧幹部的敬業和奉獻精神總是那麼讓人動容!他們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這份巨大的扶貧責任。他們雖然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是人民的英雄!」「太多感人故事值得回味。這個節目讓我對扶貧更了解,我也更加敬佩這些默默付出的扶貧工作者。」「在這個節目中,我看到了民族精神走出深山、走向世界,再一次體會到中國減貧對世界的意義。」

《從十八洞出發》發首倡之聲

《從十八洞出發》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為時代背景,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5集。它秉承「把大片做到村裡去」的創作理念,把嘉賓請出演播廳,訪談搬進農家院,在田間地頭記錄滄桑巨變,多層次勾勒出一幅脫貧攻堅的中國畫卷。

《從十八洞出發》總導演、湖南都市頻道總監李越勝認為,《從十八洞出發》是湖南廣電這棵「創新常青樹」上結的果,創新性地採用「微紀錄+嘉賓訪談+走讀」的結構,將電影、新聞、理論、綜藝等諸多手法融匯一爐;它也是廣電總局倡導「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原則結的果,沒有請明星大咖,而是邀請學術專家、青年學者和詩人參與節目;它更是一顆新時代結的果。「從十八洞出發」有兩層涵義,一層涵義是說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另一層涵義是想表達「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的觀念。

李越勝說:「《從十八洞出發》也是新聞理想結的果。新聞人的心臟為祖國跳動,黨的主張在哪裡,祖國和人民的需要在哪裡,新聞人就應該在哪裡。」

「我們是帶著熾熱的情感在做《從十八洞出發》這檔節目。」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臺)副總經理、副臺長徐蓉動容地說,2012年以來全國累計派駐了290餘萬扶貧幹部,幫助9899萬人脫貧,其中犧牲在扶貧一線的英雄多達1500人。在《從十八洞出發》節目中,有很多這樣令人震撼的數據,也記錄了很多奮不顧身的扶貧英雄,無私奉獻的扶貧幹部和艱苦奮鬥的脫貧群眾。

「通過這檔節目,我們不但明白了歷史的來路,也懂得了黨和人民為什麼會選擇中國道路,更看清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到實現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之路。」徐蓉透露,隨著《從十八洞出發》的熱播,湖南廣電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的《大地頌歌》電視版、扶貧題材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也將陸續推出。

以打深水井的精神挖掘細節

在《從十八洞出發》中,許多首次曝光的細節將老故事講出了新意。這些細節是如何來的?《從十八洞出發》的主創團隊有話想說。

「怎麼把一個已經被其他媒體做透了的人,做得不一樣,做得新鮮,是很難的一件事。」主創導演向瀅穎透露,為融進當地人的生活,捕捉到「會呼吸」的鏡頭,她和團隊成員一頭扎進了當地人的生活圈。「每天從早到晚頭腦裡想著臺本,挨家挨戶登門拜訪村民,辦公室的摺疊床成了輪流休憩點,節目的每一句同期導演都能倒背如流的……這段時光令我記憶猶新。」

主創導演文靜一行人跟隨走讀嘉賓去往雲南的獨龍江鄉,從長沙到獨龍江鄉,攝製組整整花了3天時間。攝像周寧回憶,因為航拍設備失控掉進河裡,為了搶救卡裡的素材,他冒雨在河裡撈了半小時。另一名攝像劉帆濤每天淋雨拍攝,一個星期瘦了5公斤。

微紀錄導演楊玉潔認為,真實的紀錄並不難,難的是跟拍如何拍出電影的質感。「為此,我們在拍攝設備的選擇和燈光的設計上都有所取捨和抉擇,以快速移動為主,兼顧視覺優化。」

95後的主創導演莊嚴是《從十八洞出發》主創團隊裡年紀最小的。他回憶當時的經歷,和攝像姜軍、郭裕一起爬山摔跤,睡在村裡蓋著有點溼的被子,滿牆的蚊子陪他們看素材、想拍攝方案。「到了最後成片,基本上我們每一集的導演都能把片子的同期從頭帶尾背出來,片子的人物說上句,我們就能接下句;音樂一開始響,我們就能跟著哼完。」

微紀錄導演張芬和鄧海霞不約而同都選了女性作為拍攝的主人公,在她們看來,這些女性身上有股韌勁,就像身後的湘西大山一樣,兀自生長著堅韌的力量。

主創導演劉典說,在《從十八洞出發》,熬過職業生涯當中最長的夜,走過最遠的路,打過最硬的仗……但疲憊之餘,是滿滿的收穫,這種收穫,是對節目「創新永不休」的極致態度,是對生活的熱愛。

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

12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從十八洞出發》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知名社科理論專家、著名文藝評論家、傳媒專家對這部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

專家們認為,《從十八洞出發》進行了大膽創新。其一,是打破以往理論宣傳「從大往小、從上往下」的俯視視角,從小切口精準切入,讓老百姓自己當主角,具有真實、親切和代入感;其二,在講述方式上打破用文件語言進行灌輸的生硬方式,從一連串生動真實的故事介入,真實的人物、感人的情節、走心的細節發人深思;其三,在話語表達上打破了以往語言的枯燥,獨具匠心地邀請詩人和學者作為嘉賓,把詩歌的形象吸附作用和理論的理性分析相結合,將精準扶貧思想的高瞻遠矚、精準扶貧偉業的豐功偉績娓娓道來;其四,在呈現形式上打破以往理論宣傳片以旁白為主的單調形式,採用跨媒體敘事的形態和手段,將電影、新聞、綜藝等多種形態進行交融,同時穿插微記錄、訪談等多種手法,使這檔節目既有故事體的敘事、電影級的設置、場景化的策劃,也有互動式的對談、戲劇式的畫面,吸引了年輕人群體的目光。

《從十八洞出發》最後一集播出,網友們的留言既有感嘆、讚美,更有不舍。「《從十八洞出發》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值得看!」「《時代之魂》這一集看得我眼淚都掉下來了,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麻輝煌、王新法等村幹部的赤子之心,還有很多不知名的人在黨的領導下為國家精準脫貧付出努力,為祖國更好的明天而奮鬥。這樣的節目很有意義。」「精準扶貧對於中國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從十八洞出發》從不同的文化視角解讀了脫貧攻堅的中國智慧。」

《從十八洞出發》立足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成功實踐,從十八洞村看全國,看世界,向世界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向世界宣傳了中國減貧的智慧和方案,讓世界聽到了中國的聲音。在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重要歷史關頭,《從十八洞出發》不僅是一檔電視節目,更是為國家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

來源:華聲在線

相關焦點

  • 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12月26日起在湖南衛視播出
    近日,記者從湖南廣電獲悉,臨近跨年,湖南廣電將重磅推出「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和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其中,首發之作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已定檔,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晚7:30在湖南衛視首播,湖南都市頻道將於26日晚10點同步播出,芒果TV將於27日起上線,「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人民網也將陸續上線播出。
  • 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播
    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於12月26日-30日在湖南衛視播出,芒果TV將於27日起上線。該片以五集內容記錄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十八洞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故事。總導演李越勝介紹說:《從十八洞出發》是一檔具有紀實、理論特點的電視專題片,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五集。《首倡之聲》是一幅「精準扶貧」從心間到田間的「全景畫卷」。節目從十八洞出發,去到「精準扶貧」的孕育地,探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形成過程。《精準之方》是一組聚焦深度貧困村從脫貧到致富的「延時攝影」。
  • 反響丨《從十八洞出發》,一部讓人耳目一新的電視專題片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導12月26日晚上7點30分,一部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第一期《首倡之聲》震撼來襲,在湖南衛視首播。湖南扶貧故事再次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 寧心丨從十八洞出發
    一道思想的閃電,照亮了人民心田;一曲大地的頌歌,磅礴了萬水千山。歷史性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這是中國共產黨寫給人民的答卷,這是新中國寫給世界的民族史詩,這是億萬中華兒女獻給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最好禮物。12月26日,「記錄小康」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在湖南衛視播出後產生廣泛影響。
  • ...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 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正式開播
    華聲在線12月2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湖南廣電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5集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從今天開始,連續5天在湖南衛視730黃金檔播出,今晚播出第一集《首倡之聲》。湖南都市頻道也於當晚9時30分同步播出,芒果TV將於27日起上線。
  •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光影視界)
    ,只有用心、用情、用功,才能鍛造出優秀作品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一批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與觀眾見面,在螢屏奏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唱響英雄主義讚歌。這些作品以宏闊的視角再現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情謳歌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有力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系統的統計,多部作品收視率位列同期收視率第一,在電視螢屏和網絡平臺引發追劇熱、討論熱,其「叫好又叫座」的現象帶來諸多啟示。
  • 《從十八洞出發》定檔,湖南衛視12月26日至30日播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臨近跨年,湖南衛視將重磅推出「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其中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是三部曲的首發之作,已定檔湖南衛視730時段首播,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播出。
  • 「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從十八洞出發》定檔湖南衛視...
    臨近跨年,湖南衛視將重磅推出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 今天,我們歷史性地解決幾千年都沒能解決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吹響脫貧攻堅的勝利號角,這是中國共產黨寫給人民的答卷,這是新中國寫給世界的民族史詩。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就是記錄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這一讓人民銘記、讓世界驚嘆的民族史詩。
  • 《從十八洞出發》明日開播,一起聽聽赤溪村的幸福之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何曉婷湖南廣電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五集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即將從12月26日開始,連續五天在湖南衛視730黃金檔播出,明天播出第一集《首倡之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就是記錄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這一讓人民銘記、讓世界驚嘆的民族史詩。
  • 《從十八洞出發》官宣定檔!12月26日起湖南衛視每晚7點30分播出
    臨近跨年,湖南廣電將重磅推出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記者專訪了《從十八洞出發》總導演、湖南都市頻道總監李越勝。 《從十八洞出發》因何而來? 李越勝: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花垣十八洞村,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方略,這好比「一道思想的閃電,擊中了人民的園地」。
  •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
    文藝創作沒有捷徑,只有用心、用情、用功,才能鍛造出優秀作品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一批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與觀眾見面,在螢屏奏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唱響英雄主義讚歌。  這些作品以宏闊的視角再現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情謳歌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有力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系統的統計,多部作品收視率位列同期收視率第一,在電視螢屏和網絡平臺引發追劇熱、討論熱,其「叫好又叫座」的現象帶來諸多啟示。
  • 《從十八洞出發》官宣定檔!12月26日起湖南衛視每晚7點30分震撼播出
    臨近跨年,湖南廣電將重磅推出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是三部曲的首發之作,已定檔湖南衛視730時段首播,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播出。
  • 為民族鑄魂 為國家存照——評紀錄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
    為民族鑄魂 為國家存照——評紀錄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 評論 時間:2020.11.0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跨界創新電視專題片官宣定檔
    臨近跨年,湖南廣電將重磅推出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其中,《從十八洞出發》是三部曲的首發之作,已定檔湖南衛視730時段首播,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播出。這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 影視|《從十八洞出發》定檔,展現十八洞村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的故事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聚焦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 " 的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於 12 月 26 日 -30 日在湖南衛視播出,芒果 TV 將於 27 日起上線。總導演李越勝介紹說:《從十八洞出發》是一檔具有紀實、理論特點的電視專題片,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五集。第一集《首倡之聲》是一幅 " 精準扶貧 " 從心間到田間的 " 全景畫卷 "。節目從十八洞出發,去到 " 精準扶貧 " 的孕育地,探究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 " 的形成過程。
  • 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創作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就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是成功的秘訣。《楓葉紅了》創作團隊正是如此。
  • 為人民放歌 為時代立傳
    以「花動菊城、風起香山」為主題,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25個省市自治區的34支民間文藝表演隊伍及民間藝術家齊聚一堂,生動呈現了一場民族風情濃鬱、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盛宴。國家級文藝盛會,為何落地中山?中山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文藝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群眾基礎。
  • 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電視專題片《先行》重磅開播
    原標題: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電視專題片《先行》重磅開播   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波瀾壯闊。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於今晚隆重推出6集電視專題片《先行》,以詳實的文獻史料、生動的故事講述和精美的畫面呈現,深情回顧深圳特區四十年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發展歷程,全景展現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深圳奇蹟」,反映「中國之治」的智慧力量,講述深圳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國家戰略中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中國故事。
  • 這部電影試圖為絕境戰場中的普通人立傳,為小人物立傳
    影片中那幾個鏡頭,那幾個場景,真的令人落淚,這是平民英雄用生命扛起民族大義的熱血電影,它真的令人感動。而這也是《八佰》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它試圖為絕境戰場中的普通人立傳,為小人物立傳。使得上海的大批普通百姓得以圍觀這場戰爭,見證守衛戰士的浴血奮戰,甚至去為那些戰士加油和報信,這種觀望和互動,很大程度上燃起了百姓的抗日熱情,這是一場特別提氣的戰鬥。
  • 這部大型政論專題片,千萬不要錯過
    各項改革由淺入深,催生出中國大地的深刻變遷,激發出中國人民的無窮創造。改革開放,擁抱世界。沿海、沿江、沿邊,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逐漸形成。改革開放,山河巨變。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