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丨從十八洞出發

2020-12-28 華聲在線

一道思想的閃電,照亮了人民心田;一曲大地的頌歌,磅礴了萬水千山。歷史性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這是中國共產黨寫給人民的答卷,這是新中國寫給世界的民族史詩,這是億萬中華兒女獻給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最好禮物。

12月26日,「記錄小康」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在湖南衛視播出後產生廣泛影響。這部片子,秉承「把大片做到村裡去」的創作理念,把鏡頭對準脫貧後的新屋場和田間地頭,讓世人看到了十八洞村的滄桑巨變,看到了十八洞村人的喜上眉梢。

這部片子,既聚焦十八洞,又跳出十八洞看十八洞,用老百姓真誠的笑臉,用理論與新聞、文藝、電影等相融合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了精準扶貧的中國壯舉、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這部片子之所以一經推出就讚譽不斷,得益於理念的創新,得益於年輕的語態,得益於形式的鮮活,得益於精良的製作,但根本在於精準扶貧的思想魅力和實踐偉力。

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歷史時刻,我們以「理論+」的視角聚焦和審視精準扶貧首倡地,目的是為了從這裡更好地回望昨天,眺望明天,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出發。

擺脫貧困,豐衣足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最為樸素且最為強烈的期盼,也一直是困擾各國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當時間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國農村仍有9000多萬貧困人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更是深陷於貧,成為最難啃的硬骨頭。十八洞村所處的武陵山區,就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這裡群山環抱,山奇水秀,風景得天獨厚。但因群山阻隔、交通滯礙,老百姓困羈於此,生活十分艱難。貧瘠、落後、迷茫……成了這片土地相生相伴、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

2013年11月3日,是十八洞村民永生難忘的日子,也是新中國扶貧史上、中華民族減貧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來到村裡訪貧問苦,在村民家裡揭米缸、摸鋪蓋、看豬欄,與村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話發展,在與村民座談中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

「精準扶貧」這四個大字,不僅為十八洞村擺脫貧困指明了方向,也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大幕。

七年來,十八洞村因地、因戶、因人、因事、因時制宜,把利用外力與激發內力結合起來,把加固底板與鍛造長板結合起來,把個人致富與集體致富結合起來,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起來,把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結合起來,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打工的村民回來了,貧窮的帽子甩掉了,發展的勢頭強勁了,為美好生活奮鬥的精氣神提起來了。日月換新天,一步一千年。十八洞已實現了從深度貧困苗鄉到小康示範村寨的蝶變,成為具有鄉村振興氣象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七年來,湖南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自覺扛起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責任,以扶志為先,以精準為方,以創新為要,以黨建為基,以質量為本,以使命為筆,以十八洞村為樣板,奮力書寫了51個貧困縣、692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的精準扶貧三湘答卷。目前,湖南人民同全國一道告別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一幅新時代的「山鄉巨變」畫卷在三湘大地舒展開來。

七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盡銳出戰,特別是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不利影響,實現了98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得到解決。「精準扶貧」如春風春雨,讓一度貧瘠的土地煥發勃勃生機,開出燦爛花朵,讓一度貧困的人們充滿希望,綻放幸福笑臉,廣大農村迎來了從脫貧摘帽到全面振興的歷史性跨越。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歷史和現實雄辯證明,「精準扶貧」好比種子,貧困地區的人們好比土地,「精準扶貧」到了一個地方,就和那裡的貧困群眾緊緊連接在一起,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種子的力量來源於嚮往陽光的「向上」,更來源於深扎沃土的「向下」。「精準扶貧」的力量,就在於它真正地深入了群眾、動員了群眾、造福了群眾。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因為精準扶貧首倡於此,因為精準扶貧給中國和中華民族帶來的深刻變革,十八洞村這個曾經藏在深山人未知的湘西小山村,早已不是那個地理意義上的小山村,而是具有重要政治意義、歷史意義、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的「起點」、「地標」和「符號」。思想的光芒、偉大的精神、示範的樣板、精彩的故事……從這裡走向三湘四水,走向長城內外,走向東西半球,走向人類歷史發展的史冊。

科學的理念從這裡出發。在十八洞村首倡精準扶貧後,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重要論述和指示,深刻回答了扶貧脫貧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把「精準扶貧」這一理念豐富發展為思想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成為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集大成之作。在脫貧攻堅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在黨帶領人民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減貧奇蹟裡,「精準扶貧」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得到了充分檢驗和彰顯。

決戰的信心從這裡出發。與貧困作鬥爭,既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總書記考察十八洞村時深刻指出:「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總書記的深情勉勵,鼓舞起包括三湘兒女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決戰決勝的信心。有記者說,在十八洞村隨意轉上一圈,你會看到,不管是摘菜的、做飯的、賣土特產的或是招待遊客的,村民個個精神飽滿,舉止大方,笑起來歡暢,聊起來爽利。而這種精氣神正是戰勝貧困的關鍵所在。

攻堅的行動從這裡出發。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必須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念茲在茲,親自部署督戰,親自掛帥出徵,走遍了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先後深入十八洞等24個貧困村考察調研,推動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開展。全省上下自覺向總書記看齊,形成了「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動人局面。脫貧攻堅有多難,瀟湘熱土上的黨員幹部就有多拼,無數扶貧人投身脫貧攻堅戰場,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乃至生命。在十八洞村,以敢闖敢拼、精準精細、自立自強、創新創造、互幫互助為內核的「十八洞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十八洞精神」與全國各地脫貧攻堅戰場上盛開的精神之花一道,匯成一幅交相輝映的脫貧攻堅壯美圖景。

管用的經驗從這裡出發。「可複製、可推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提出的明確要求。七年來,三湘大地出湧現了鳳凰菖蒲塘村、保靖柳樹坪村、新化油溪橋村、永順科皮村、麻陽楠木橋村、桑植紅軍村等一大批「十八洞姊妹村」。七年來,湖南以十八洞村為樣板,探索形成了「四跟四走」產業扶貧、小額信貸、勞務協作「三張清單」、「網際網路+監督」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經驗和模式。兩年前,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專程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貧工作。今年11月,寮國駐長沙總領事在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以十八洞村為典型的脫貧實踐給寮國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今天的「十八洞」,已不僅是湘西的「十八洞」、湖南的「十八洞」,也是中國的「十八洞」、世界的「十八洞」。

從十八洞出發,要勿忘為民初心。「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精準扶貧」的理論原點,就是最為樸實的四個字——為了人民。正是因為堅持人民至上,「精準扶貧」才迸發出強大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才鑄就了震撼人心的時代之魂,創下了彪炳史冊的曠世之業。然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沒有終點,只有接力奮進的新起點。在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之後,如何解決相對貧困的問題,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如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寫好這些新的答卷仍要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做到「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從十八洞出發,要用好精準之方。精準作為一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孕育,其內涵意義早已不局限於此,已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法寶,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注入了新時代內涵。面對改革發展的各項任務,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難題,不論是在危機中育先機,還是於變局中開新局,都要求我們要始終做到求真求實、精準精細,以精準之方打好戰略主動仗,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從十八洞出發,要永葆攻堅精神。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考察,深入了解扶貧產業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情況,對抓好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要落實「四個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貧長效機制,統籌做好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就此作出規劃部署。面對新階段新徵程新任務,我們要始終保持攻堅態勢,在收官中鞏固,在鞏固中銜接,以滴水穿石的韌勁,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乘勢而上把鄉村振興作為脫貧攻堅的「升級版」打造好,作為民族復興的「三農」篇章繪製好。

千年夢想,百年奮鬥,今朝圓夢。打贏脫貧攻堅戰,好比登泰山來到了中天門,即使眼前就是「快活三裡」,也不能有絲毫歇歇腳的想法,因為前面馬上就是最險峻也最雄壯的一段——十八盤,經過十八盤的艱難跋涉才能登頂南天門,盡覽「一覽眾山小」的壯美風光。正如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所揭示的,「從『十八洞』出發,從『十八盤』向上,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還要徵服和戰勝很多艱難險阻」。但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山再陡,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相關焦點

  • 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播
    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於12月26日-30日在湖南衛視播出,芒果TV將於27日起上線。該片以五集內容記錄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十八洞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故事。總導演李越勝介紹說:《從十八洞出發》是一檔具有紀實、理論特點的電視專題片,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五集。《首倡之聲》是一幅「精準扶貧」從心間到田間的「全景畫卷」。節目從十八洞出發,去到「精準扶貧」的孕育地,探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形成過程。《精準之方》是一組聚焦深度貧困村從脫貧到致富的「延時攝影」。
  • 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12月26日起在湖南衛視播出
    近日,記者從湖南廣電獲悉,臨近跨年,湖南廣電將重磅推出「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和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其中,首發之作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已定檔,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晚7:30在湖南衛視首播,湖南都市頻道將於26日晚10點同步播出,芒果TV將於27日起上線,「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人民網也將陸續上線播出。
  • 「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從十八洞出發》定檔湖南衛視...
    記者專訪了《從十八洞出發》總導演、湖南都市頻道總監李越勝。 《從十八洞出發》 因何而來?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就是記錄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這一讓人民銘記、讓世界驚嘆的民族史詩。節目策劃之初,即確定了這樣的主旨:「從十八洞出發」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首倡之地有首倡之為、發首倡之聲;另一層意思是說,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還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 《從十八洞出發》第一集:首倡之聲
    《從十八洞出發》第一集:首倡之聲 2020-12-27 13:45:15
  • 反響丨《從十八洞出發》,一部讓人耳目一新的電視專題片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導12月26日晚上7點30分,一部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第一期《首倡之聲》震撼來襲,在湖南衛視首播。湖南扶貧故事再次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 《從十八洞出發》定檔,湖南衛視12月26日至30日播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臨近跨年,湖南衛視將重磅推出「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其中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是三部曲的首發之作,已定檔湖南衛視730時段首播,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播出。
  • 影視|《從十八洞出發》定檔,展現十八洞村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的故事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聚焦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 " 的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於 12 月 26 日 -30 日在湖南衛視播出,芒果 TV 將於 27 日起上線。總導演李越勝介紹說:《從十八洞出發》是一檔具有紀實、理論特點的電視專題片,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五集。第一集《首倡之聲》是一幅 " 精準扶貧 " 從心間到田間的 " 全景畫卷 "。節目從十八洞出發,去到 " 精準扶貧 " 的孕育地,探究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 " 的形成過程。
  • 《從十八洞出發》明日開播,一起聽聽赤溪村的幸福之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何曉婷湖南廣電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五集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即將從12月26日開始,連續五天在湖南衛視730黃金檔播出,明天播出第一集《首倡之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就是記錄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這一讓人民銘記、讓世界驚嘆的民族史詩。
  • 為國家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
    《從十八洞出發》發首倡之聲《從十八洞出發》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為時代背景,分為《首倡之聲》《精準之方》《時代之魂》《曠世之業》《未來之路》5集。它秉承「把大片做到村裡去」的創作理念,把嘉賓請出演播廳,訪談搬進農家院,在田間地頭記錄滄桑巨變,多層次勾勒出一幅脫貧攻堅的中國畫卷。
  • 《從十八洞出發》官宣定檔!12月26日起湖南衛視每晚7點30分播出
    記者專訪了《從十八洞出發》總導演、湖南都市頻道總監李越勝。 《從十八洞出發》因何而來? 李越勝: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花垣十八洞村,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方略,這好比「一道思想的閃電,擊中了人民的園地」。
  • 《從十八洞出發》官宣定檔!12月26日起湖南衛視每晚7點30分震撼播出
    臨近跨年,湖南廣電將重磅推出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電視版、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大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是三部曲的首發之作,已定檔湖南衛視730時段首播,將於12月26日至30日播出。
  • ...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 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正式開播
    華聲在線12月2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湖南廣電跨年大事件——「扶貧三部曲」首發之作、5集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從今天開始,連續5天在湖南衛視730黃金檔播出,今晚播出第一集《首倡之聲》。湖南都市頻道也於當晚9時30分同步播出,芒果TV將於27日起上線。
  • 角色丨跟十八洞村民吃住一起 他們就是「他們"
    《大地頌歌》的演員裡有23位特別的演員他們曾出演湖南扶貧題材的話劇《十八洞》這兩部劇的背景都是十八洞村有什麼不同和共通之處呢?在《十八洞》中,胡洋飾演「石頭」,一個頑皮的年輕人,被扶貧隊長的真誠所打動,加入了創業隊伍,走向致富之路。兩者都通過精準扶貧敲開了「幸福生活門」。
  • 一起出發吧丨《涼都小精靈》第十八期帶你感受冬天的溫暖!
    一起出發吧丨《涼都小精靈》第十八期帶你感受冬天的溫暖!>點擊音頻 收聽天氣預報《涼都小精靈》第十八期來啦!涼都小精靈秀出你自己↓↓↓精靈精藝首屆涼都六盤水廣播電視小主持人選拔活動展播(十八
  • 「窮山坡」奔向「金銀窩」 十八洞飛出歡樂歌
    「通水通電又通路,戶戶過上新生活」十八洞地處特困山區武陵山腹地,水秀洞奇,山水相連,有「小張家界」之稱。但因群山阻隔,交通滯礙,民生維艱。「苗家住在高山坡,坡上芭茅石頭多。不通公路水和電,手捧金碗莫奈何。」村民楊正邦對家鄉的記憶,是閉塞、貧窮。十幾年前,車輛還開不進村子。因為交通極不方便,十八洞徒有滿眼好風景,十八洞人空有一身壯力氣。
  • 寧心:偉大實踐的生動記錄
    偉大實踐的生動記錄——二論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寧心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從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到上海合作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從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到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從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到中法全球治理論壇。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向世界展示出開放包容、勇於擔當、致力合作的大國形象,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開闊胸襟和責任擔當。
  • 【Mirror頭條】《熱血同行》寧心:星光路遠,自在高飛
    的確,從性格和境遇來看,寧心和花九卿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人。不同於花九卿的孤傲和清冷,像所有平凡的小女孩一樣,生活中的寧心是熱烈的、可愛的、蓬勃的,像是一棵植物,拼命地汲取著養分。在打碎自我,「縫合」成花九卿的那段日子裡,寧心正是用這種並不惹人注意、卻又實實在在為角色增色不少的眼神與動作,讓許多觀眾記住了這個外冷內熱、孤傲清冷的青幫太子爺。《熱血同行》的熱播,讓大眾終於認識到這個名字與顏值都同樣獨特的「寶藏女孩」。寧心不是娛樂圈常見的長相。她清冷而清純,眉目間自帶有一股天然的英氣。
  • 寧心丨同舟共濟克時艱
    同舟共濟克時艱寧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幕幕場景特別令人感動: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投入防控疫情的戰鬥;中央到地方
  • 寧心:平行時空裡的傲骨花九卿
    在寧心的演繹下,花九卿的品性和風骨被很好地呈現在螢屏上。當然也感染著演員寧心。為了將花九卿帶給自己的感動在螢屏上呈現出來,寧心做了很多功課,太子爺的身份和從小生長的環境,決定了她在表達上的克制和隱忍,相比語言和肢體動作,寧心將表演的重心都放在眼神上。
  • 寧心|把花九卿「藏」在《熱血同行》的江湖路上
    拍攝前一晚,寧心沒怎麼睡覺,還在屋外挨了一陣凍,她努力找到那種失眠、又冷又熱、甚至有些瘋狂的狀態。忽急如驟雨,忽悄無聲息,寧心將人物內心全然展現的同時,精準的把握住整場戲份的節奏,不可謂不驚喜!當然,不論是戒毒戲份,還是劇中頻繁出現的打戲,有著男人般的身手和果斷,卻終究是女兒身。寧心沒有抱怨,採訪中依舊侃侃而談,還有點半開玩笑的:「有時會有點吃不消。首先穿著像男生,衣服裡有墊肩什麼的。打的時候,不太方便,而且動起手來也會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