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頌歌》的演員裡
有23位特別的演員
他們曾出演湖南扶貧題材的話劇《十八洞》
這兩部劇的背景都是十八洞村
有什麼不同和共通之處呢?
今天芋頭採訪了其中的4位演員
聊聊在扶貧戲劇創作中的點點滴滴
胡洋,湖南省話劇院演員,第六屆田漢表演獎獲得者,曾主演《滄浪之水》等多部話劇,以及《雪地娘子軍》《大武生》等多部影視作品。攝影/李健
這次探班後臺,芋頭還跟著演員胡洋學習了一段劇中的臺詞表演,芋頭新技能Get!胡老師的表演小課堂一開口就燃炸全場!
話劇《十八洞》於2016年11月在湖南長沙首演,講述了十八洞村村民「石頭」在追求心愛女子「秀蓮」的過程中,與扶貧工作隊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以喜劇為底色,展現了生活在最基層的村民,在遇上「精準扶貧」國家大戰略後生活和思想產生的轉變。該劇榮獲第十五屆中國人口文化獎和湖南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胡洋在《大地頌歌》中飾演「小雅爹」,將近40歲,他母親重病在床,父親很早去世,老婆外出打工一去不返,他撇下了年僅6歲的小雅到外地打工,故事的最後,受益於扶貧政策,他終於回到了村裡陪伴家人。
在《十八洞》中,胡洋飾演「石頭」,一個頑皮的年輕人,被扶貧隊長的真誠所打動,加入了創業隊伍,走向致富之路。兩者都通過精準扶貧敲開了「幸福生活門」。
黃婷,湖南省話劇院演員,曾主演《青瓷》《韶山升起紅太陽》等多部話劇,《小小蒲公英》《好漢一籮筐》等多部影視作品。黃婷在《大地頌歌》中飾演村支部的「吳支書」,劇裡唯一的女性村幹部。在《十八洞》中,黃婷飾演「龍秀蓮」,她是個十八洞隔壁村長大的女性,從外地讀書回來,帶領十八洞村民開農家樂、辦旅遊學校。兩者都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先進女性。
劉鍔,湖南省話劇院編劇、導演、演員,曾榮獲「中國話劇優秀青年人才」稱號,主要作品有《2+2》《滄浪之水》等多部話劇。劉鍔在《大地頌歌》中飾演「施滿金」,因為窮困討不到老婆,在第五幕《幸福山歌》裡十八洞舉行相親大會,他遇到了自己中意的女生。
在《十八洞》中,劉鍔飾演「竹竿子」,形象瘦瘦的像跟竹竿因此得名,是位放牛人。兩者都是大齡單身漢,最終脫貧又脫單。
唐震,湖南省話劇院導演、演員,主要導演作品有《大力水手》《十年》等;主要話劇作品有《生命讚歌》《郵差》等。唐震在《大地頌歌》中飾演「田二毛」,性格有些叛逆但當他得知能脫貧致富的時候,他願意去接受配合,並且非常努力地把事情幹好。唐震在《十八洞》中飾演「肥鴨婆」,是個好吃懶做的人物,比如扶貧隊給他種了大蒜苗,結果他當晚就挖了換酒喝。兩者都是不求上進的農村青年,通過扶貧先扶志走向人生巔峰。
相同題材,二度合作
各位演員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呢?
芋頭:談談這兩部劇的區別胡洋:這兩部劇的區別在於,《十八洞》是個完整的故事線,而《大地頌歌》是一個大事件的紀實,以片段式的戲劇呈現湖南省乃至全國的扶貧成果。通過國家的扶貧政策,第一時間改變了人們的思想,由於扶貧政策的貫徹,讓當地老百姓生活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芋頭:在農村題材的戲劇上有什麼積累?劉鄂:我們劇院有著深厚的排演農村題材劇目的歷史,描繪農民,描繪農村。我此前以編劇、導演身份為主,十八洞採風都去了三次,但是我覺得還遠遠不夠。現在我們很多演員都是城市出身,我們去涉獵農村題材,捕捉到的東西可能會有點表面化。比如《十八洞》中「竹竿子」這個人物,我給自己設定的道具,就是有個放牛的杆子。從頭到尾我都帶在身上,人們看到這杆子就記住了我這角色。
芋頭:聊聊您去湘西採風創作的經歷。黃婷:我們曾去十八洞跟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為了在臺上能做到讓觀眾信服,花了不少功夫。吳書記很潑辣,做事乾淨利落,為了這個角色,我專門去探訪了一些扶貧的幹部,去拍照,記錄她們平常講話、工作的狀態。另外還用一些外部肢體語言來豐滿這個角色。唐震:當時去採風的時候,村民很真誠,交流的時候說話很直白、沒有雜念。令我震驚的是他們一天就吃兩頓飯,因為要出去就幹活,早餐就是正餐,需要多攝入一些能量。我們走山路還經常在路上看到蛇,感覺這些長期生活在山中的人們,已經和大自然形成了一種和諧共處的狀態。胡洋:扶貧戲劇,離我們既遠又近,第一次去十八洞感觸最深是去當地小學,小孩們渴望與人交流的眼神給我很大震撼,農村留守子女這種迫切需要陪伴的心情是完全掩飾不住的。去採風最主要是了解當地人的生活起居,還有人生觀、價值觀這些思想,思想演對了,那這個人物他就屬於演員了。
芋頭:在《大地頌歌》的人物塑造上有什麼體會?劉鍔:最早安排我演的是田二毛,後來又換成了個施滿金,在塑造上比如形體啊、語言,整個人物的三觀上都有較大的變化。施滿金這個人物比較符號化,第五幕專門說相親,他遇到了自己中意的女生,後來坑坑巴巴地配對成功。在人物塑造中我會加入自己的理解,希望角色在舞臺上呈現的狀態是對的。胡洋:大地頌歌角色的年齡剛好跟我差不多,正好我的孩子也是6歲,所以現實生活給我了很多幫助,我有很強的情感借鑑,尤其在跟小雅分別的那場戲,一旦相信這個情節是真實的,那一瞬間,我就淚崩了。尋找村民的樸實感,這是塑造角色最重要的事情,他們會從很現實的角度去面對生活的問題。
芋頭:在排練過程中遇到過怎樣的困難?胡洋:對於話劇演員最難攻克的是聲樂部分,當時信心滿滿,後來發現系統的方式來唱音樂劇的時候,發聲方式是跟我們話劇不一樣的。劉鍔:以前經常做噩夢,夢見在毫無準備下情況被叫上臺。排練這部戲的時候就真實地發生了這樣的一幕,因為創作團隊為了精益求精一直在做修改,我們也在儘量適應這樣的節奏。黃婷:因為本身劇的結構也是比較複雜的,改動一頻繁就會容易混淆,作為演員我還是有一套自己的記憶邏輯,多讀多背,通過舞臺調度和對手戲等各種方式,更好地幫助自己表演。唐震:前段時間因為母親重病,可能白天工作完了,晚上回家還要照顧家人,那段時間精神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很感謝團隊裡的同事和領導,一直在詢問我的情況,我遇到什麼問題他們都會想辦法來幫助我解決,這讓我很感動。湘遇 發起了一個讀者討論明天就要首演了,你期待哪位演員老師的精彩表現呢?
採訪:馮宇軒
視頻:馮宇軒
攝影:李 健
編輯:鄧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