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大洋深處的「狼群戰術」被德國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軸心國的日本,在潛艇方面也有很強的實力,日本就曾在二戰的時候,造出了當時最大潛艇伊-400潛艇。
伊-400有多大呢?它長122米,水上的排水量為3550噸,水下的排水量為6560噸。它攜帶的燃料能讓它到達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甚至還能繞地球航行一圈半。在核動力潛艇出來之前,可以說它就是潛艇「扛把子」的。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也讓日本走上「工業時代」,從而進行了對外的侵略和擴張。日本在20年代末期就進行了潛艇的研究,當時泰國和日本的關係走到很近,從日本買走的幾艘潛艇,也讓當時泰國的潛艇部隊成為了「亞洲第二」。這說明當時日本在潛艇製造的水平還是非常先進的。
而伊-400潛艇的設計萌發於1942年,但是潛艇攜帶飛機並不是什麼很機密技術,在1942年一架從日本潛艇起飛的飛機在美國西海灣投下了燃燒彈,讓日本海軍很受鼓舞,於是,日本就想建造能搭載飛機的新的潛艇。於是伊-400就應運而生。原計劃是建造五艘,最後兩艘還沒建造完成,日本就投降了。
伊-400潛艇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期間建造最好的一個武器,它的不僅體現了當時日本的工業實力,它的有些設計思想都是非常超前的,比如它為了保障艇內的彈藥庫,在艦體專門設計的橫向雙筒結構。在日本投降後,有兩艘伊-400被美軍當作試驗對象,擊沉在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