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上除了驚天動地的航母海空大戰外,也上演潛艇破交護航反潛的海戰重頭戲。而戰爭巨大的需求不斷催生更為強大的武器的出現,潛艇,這種能顛覆雙方海軍實力的特殊艦艇一出生就戰果輝煌。所以日本同樣擁有著不少的潛艇部隊,但是和德國狼群戰術以及美國潛艇的巨大戰績不同,日本潛艇因為戰術失誤導致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戰績,但日本當時卻擁有著一支強大的潛艇部隊。
和其他國家將潛艇作為破交戰不同,日本的潛艇部隊和驅逐艦隊一起要承擔「九段漸減邀擊戰」重要的反艦環節。其設計的目的是在日美戰爭爆發後埋伏東太平洋的位置上,對美軍的部隊伺機發起攻擊,並且日本成為在所以海軍國家中對魚雷研究最為深刻的國家,魚雷的性能堪稱世界級武器。而日本在後面還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潛艇,這型潛艇可搭載水上飛機,堪稱潛水航母,日本還曾計劃用它轟炸美國本土。
而日本這型潛艇就是伊-400級潛艇,它的艦艇長度達到了116米,寬12米、吃水深7米,水上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3530噸,這比當時日本所以的驅逐艦都要大,甚至趕上了3300多噸的天龍級巡洋艦。而它的水下排水量更是達到了6560噸,比今天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的噸位還要大。其武器裝備為艦首8具533毫米粗的魚雷發射管,單次出海戰鬥可攜帶20枚魚雷進行作戰,最大設計潛深122米。
而它巨大的圍殼裡面可攜帶3架「晴嵐」式水上飛機,用潛艇前部的彈射器彈射起飛,降落是的時候落在潛艇周圍的海上,然後使用起重機將潛艇回收到機庫裡面。飛機平時放在艇上的耐壓機庫中,浮筒被拆開放置,機翼和尾翼可摺疊。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可以在七分鐘內裝備好一架「晴嵐」飛機。而「晴嵐「水上飛機是由日本愛知公司研發的一款戰機,最大航程為1000公裡,可掛載800公斤重的彈藥進行攻擊。如果執行敢死任務時還可以將水上飛機的浮筒拆掉掛載副油箱或者炸彈,執行有去無回的任務。
伊400潛艇第一個作戰計劃是由聯合艦隊代理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制定的,稱為PX行動,計劃出動10架艇載機對美國西海岸及太平洋上一些人口稠密的島嶼投擲細菌武器。但後來被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給取消了。而後來有打算用炸彈轟炸美國西海岸的大城市或者巴拿馬運河,並且得到了批准。不過世界進入1944年,日本此時在太平洋上的攻勢已經頹敗,燃料非常緊缺,如果要執行如此長距離的轟炸的話實屬得不償失,最後也放棄了。而改型潛艇僅僅建造完成3艘,其中2艘被美軍拉到比基尼海上去參加核爆實驗,剩下的都被美軍給鑿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