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重金送兒出國吃苦 要磨礪孩子先磨礪父母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留學專家認為,孩子出現問題,父母應先自責,不應完全依賴教育機構

  羊城晚報記者 黃玉傑 實習生 楊文靜 通訊員 何燕敏 黃少綺

  當前,「富二代」在公眾視野中的特徵多是奢華享樂、不思進取、缺乏責任感等,據廣東省工商聯去年針對省內有代表性企業主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企業主自己也認為,面臨「接班問題」的子女們,其「自身能力不足,尚需教育培養」。於是,不少「富爸爸」開始轉變思維,花重金把孩子送往嚴格甚至嚴酷的國外學校及磨礪式夏令營裡去鍛鍊。

  個案:

  從公子哥兒到軍校中尉

  三年前,「富二代」思宇隻身來到印第安納州一所軍校,入讀當地高中二年級。至今,他已從軍校畢業,並成功考取入讀美國綜合排位第41名的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思宇還清楚記得,當年自己在國內讀高中時輕鬆自由的情形———從不需要穿校服,放了學就可以戴首飾、做髮型;在學校裡,做不做作業沒有多大關係,老師不大在乎你,有的老師甚至把學生跟名字對不上號;上課時逃課到操場去打籃球是常有的事,甚至可以明目張胆地走出校門去吃東西、到網吧打遊戲、去體育館遊泳、逛街……

  思宇一貫的不受約束,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上。2007年夏天,經父母與思宇的多次溝通,思宇被送到美國一家軍校念書。在進入軍校的第二天,思宇發現自己的「噩夢」開始了———凌晨6點多,思宇被一個自稱為「上士」的人叫醒,要他到門廳去對軍官們敬禮。思宇驚呆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在思宇看來,軍校只是需要穿制服、了解些軍事情況的地方。怎麼現實與想像就如此截然不同?更糟糕的是,「上士」要求思宇牢記行為準則、軍校校訓、八大紀律等一大堆東西;同時,要求他必須每天整理自己的衣櫃和床,擦亮皮鞋;另外,根據安排,思宇每天要把二樓到四樓那段最多人經過的樓梯清掃兩次。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星期後,思宇終於按捺不住,給媽媽撥了通電話,將一周以來自己受的委屈統統倒了出去。思宇告訴媽媽,自己再也不想住在軍營了,他想到市區租個房子,反正就是想儘快離開這裡。但媽媽卻拒絕了他:「別放棄,這裡一切一切,必定有它的道理。」話畢,媽媽放下了電話,而思宇則呆坐床邊,思慮自己到底還有多少難熬的時間。

  事實上,思宇低估了自己。相當長一段時間過去了,思宇竟然慢慢習慣了軍校生活,每天早上,思宇凌晨起床集合吃早飯,按時按禮節向他人敬禮;做好值日工作;穿戴整潔乾淨的衣服鞋帽,房間衣櫃按要求收拾好;逢周四下午降國旗,周日特定時間進行遊行或其他儀式。除此之外,思宇努力完成各科學業。一學年大部分的檢查結果下來,思宇均為零處分。鑑於思宇出色的表現,他竟被軍校邀請加入到軍事委員會中。更讓他倍感自豪的是,思宇一直堅持致力營中物資方面的工作,這使得他獲得提拔,成為軍校裡的中尉以及團級後勤部長。

  現象:

  「富二代」出國磨礪逐年增加

  羊城晚報記者觀察到,許多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孩子都容易被慣壞而不受管束,父母卻束手無策。於是接受磨礪教育成為他們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另一重要目的。那些重學術教育並重體能訓練、行軍演習以及領導能力、責任感提升的軍事學校是他們的首選,在他們眼中,國外一些以各種老式懲罰措施著稱的軍事學校就是培養明日經濟戰士的訓練場。

  國內一名把孩子送往海外軍校讀書的民營企業家表示,良好的教育並不意味著讓孩子享受特權,他們應該在艱苦的環境下長大,這樣才知道為未來而奮鬥。讓孩子從小吃苦、接受嚴格的紀律訓練,養成做人的良好品格。而這正是富家子弟不墮落成紈絝子弟的一些基本方法。

  羊城晚報記者從國外軍校的留學生統計數據了解到,中國留學生到國外軍校學習鍛鍊的人數目前正逐年遞增。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軍事化男子中學,幾年前,那裡一個中國孩子也沒有,但從去年統計的數據看來,中國的留學生已達到了28個。這裡的中國留學生主要來自京滬地區、江浙一帶以及珠三角地區,學生在學校裡除了接受高中階段的文化教育,同時還需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在每天的常規生活中,從凌晨5:30至晚上8:00的時段中,學生必須完成體能訓練、隊列操練、擦拭皮鞋、熨燙衣物、識記軍令等指令。對於軍校學生而言,紀律、命令是嚴格而毫無質疑的餘地,學生必須無條件按規定服從安排,否則將得到體能甚至是精神上的重罰。

  在美國軍校接受過磨礪教育的思宇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經過軍校不到三個月的練習,自己完全去掉了壞脾氣,難得地遵守起紀律來,慢慢地,竟變得跟真正的軍人一樣,能在35秒的時間內完成洗浴、無需盯著飯菜就能完成用膳、宿舍裡的衣物被套總是摺疊得有稜有角……總而言之,國外軍校裡那段艱辛的磨練,使得他的個性得到重新的塑造。

  當然,也並非每一個到國外軍校的中國留學生都能堅持下來。有美國軍校反饋的數字顯示,軍校僅去年招來的中國留學生當中,就有超過七成因無法忍受艱苦的磨礪教育,最終要求轉學。

  觀點:

  要磨礪孩子先磨礪父母

  擁有十多年從事美國相關事務經歷、關注中美教育對比的留學專家嚴紅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實際上除了以純軍事化式學習管理、注重體能鍛鍊的軍校外,國外的「磨礪教育」種類繁多、不勝枚舉。就夏令營活動而言,國外就有重技能培養、能力鍛鍊的生存夏令營、劃浪夏令營、越野夏令營、科技夏令營等。

  究竟國外的「磨礪教育」是不是能完全適合國內留學生呢?家長把年幼的子女送到國外接受磨練,是否一定能收到預想的效果?嚴紅認為:孩子出現問題,父母應先自責。如果家長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糾正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只是單純依賴國外的教育機構,那麼可能得不到根本上的改變。

  嚴紅強調,「技能培訓」、「軍事化訓練項目」不能完全等同於「磨礪教育」,家長不能以為把孩子送到諸如「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的強化訓練營,就能練就孩子堅強的心智、良好的判斷力、領導能力、執行力等。在國外,比如美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的老師,他們不會把「磨礪教育」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孤立出來,而是把磨練孩子的意識融合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比方說,國外的家長認為「心智的磨練」比「體能的磨練」更為重要。「我就見過營地中一個歐洲女孩子運動受傷腳踝打著石膏、拄著拐棍,仍然和我們一起去迪斯尼樂園遊玩的。要是中國的孩子出現此事,早就哭哭啼啼要求回國了。」

  嚴紅又列舉了另外一個例子:在學校做實驗,國外的老師常常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搜集與該實驗相關的實驗物料、設計實驗操作的步驟,而老師只充當指引的角色,把選擇權、決定權、操作權全交給學生,在老師看來,獨自完成對學術問題的研究同樣是一種「磨礪」。

  嚴紅髮現,雖然很多家長不斷強調要為孩子增加「磨礪教育」,讓孩子參加「技能訓練營」、「軍事化培訓」等,而當孩子在訓練中受點皮肉苦或者不願意堅持時,作為主要教育者的家長則沒有扮演好「支持者」或「引導者」的角色,也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鍛鍊空間,無法得到應有強度的磨練,孩子自然而然「磨」不出任何的效果來。

  「實際上,家長別忘了磨練孩子前還得先磨練自己,一個勇敢的孩子多半會有一個勇敢的母親。磨練不是非要參加某某機構舉辦的『磨礪訓練』,也不是一定要到國外去參加某校集中操練,融於日常點滴的磨練更能讓孩子感受到磨練的真實意義。如果本末倒置,最終很可能是教育者『一廂情願』,而孩子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成長。」嚴紅表示。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動畫《鷸》:父母愛孩子,要讓他吃苦
    動畫的構思和技術讓人驚豔,但最能打動人的,還是故事,和短片所要傳達的育兒理念。相信看過短片的人都知道,故事裡的母鷸,為了讓孩子成長,幾次都「狠心」拋下鷸寶寶,自己外出覓食。而鷸寶寶餓了,只能自己探險尋找食物,母鷸在這樣的放手下,鷸寶寶才得以蛻變成長。只有6分鐘的故事,耐人尋味,能讓人聯想到自身的家庭教育問題,到底怎樣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磨礪始得玉成
    點擊上面「黨建網微平臺」六個字,輕鬆關注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 《DNF》強者之路磨礪怎麼玩 強者之路磨礪玩法大全
    其中強者之路再次歸來,2021年將上線強者之路:磨礪,競速大佬們又要展開一場競速較量了。本篇攻略就為大家帶來DNF強者之路:磨礪介紹,... 《DNF》2020嘉年華發布會上爆料了許多2021年版本更新內容。
  • 爸爸》:好的育兒方式,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爸爸》。作為血統純正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依然是圍繞家庭關係進行展開講述。憑藉優秀的內容以及強烈的教育色彩,這部電影從眾多作品當中脫穎而出,票房輕鬆突破五億,豆瓣評分高達9.0.,那麼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身份上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進行相處。
  • 砸鍋賣鐵也要孩子出國!父母為了「面子」,砸錢養孩子有錯嗎?
    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想要出國遊學兩周,學費最低3萬元,相當於她三個月的工資。得知兒子是班裡唯一一個沒有出過國的孩子,孫媽媽馬上不淡定了,為了不讓兒子感覺低人一等,孫媽媽咬牙拿出三個月工資,資助兒子出國遊學。
  • 田亮女兒艱苦訓練:要做捨得讓孩子吃苦的父母.
    什麼是真正的愛孩子?真正的愛孩子就是授予他獨立生活的意志與技能,在離開父母的庇佑後,也能夠依然過得怡然。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一味地溺愛,不是將孩子小心翼翼地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為他遮蔽世間所有的風吹雨打,而是該讓孩子吃苦時要讓他去吃苦,教會孩子獨闖世界的本領,能夠在屬於自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 軍訓日記|磨礪青春,升華自我
    金秋送爽,丹桂甄香,在這個最美的秋天,全新的師大旅程,永遠嚴格要求自己的軍訓,這些正是屬於我們的青春。 就是要在感悟時代,緊跟時代中珍惜韶華,自覺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錘鍊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遠、本領高強、敢於擔當。 而我也深刻地認識到大一新生的入學軍訓,是我們進入西華師大這麼一所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高校的第一堂必修課,軍訓讓我們在堅持不懈中磨破青春,在嚴格要求中升華自我。
  • 「百樹雲課堂」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種苦
    網友大呼田亮育兒「心機」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認可他的「富養」方式。 俗話說,「少時享福,長大無福。」 有了孩子後,大多數父母總是希望把這世間的一切美好都給孩子,殊不知,泡在蜜罐裡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適當加點「鹽」,讓他吃點苦,才能避免被糖漿淹沒。
  • 郭晶晶磨礪孩子意志,王菲突破孩子世俗,明星育兒典範你更中意誰
    第一名:郭晶晶and霍啟剛 ★ 注重好習慣的養成,磨礪孩子的意志眾所周知,郭晶晶是嫁入了豪門中的豪門,公公霍震霆是超級大富豪第二名:黃磊and孫莉 ★ 對孩子而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曾經一部名為《陪著≠陪伴》火爆全網,告誡很多父母親自關係的重要性,陪伴是需要父母高度的參與到孩子的生活當中來。我們要警惕的陪伴不是孩子在自己玩遊戲,你在旁邊刷手機。
  • 觀點|以「歲寒三友」之志磨礪平凡英雄
    這正是我們要向松柏學習的地方,和平年代雖不需要拿著槍去衝鋒陷陣了,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危機依然存在,對理想信念的考驗依然嚴峻。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松柏的巍然剛毅都是共產黨人須臾不敢丟棄的精神品格。我們要練就松柏一樣的品格,面對繁重艱巨的任務,始終保持無懼風雨的鬥志,和勇敢積極的精神;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始終保持內心的執著和堅定,恪守淡定與從容。
  • 鄧超「窮養兒」,蔡國慶「富養兒」,如今倆孩子差距不止一點點
    執筆&定稿:大古全文字數:約1720字閱讀時長:約5.5分鐘心理學家威·凱爾凱特說過: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給孩子夢和翅膀。近些年,因《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媽媽是超人》等親子互動類節目的爆火,明星的育兒方式越來越受到關注,生活中一些父母也會以此為參考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加以改進。
  • 虞書欣,一個富豪家庭的「富養」之道丨養女兒的三點禁忌
    我曾一度以為虞書欣這樣的女孩,應該是從小在父母的「蜜罐」裡長成的。直到她的家庭背景曝光,我才發現了養女兒這條路上最扎心的一個真相。都說,「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很多人堅信「窮養兒富養女」的育兒理念。
  • 每一個「高情商」的背後都是原生家庭給的磨礪
    ,父母對待子女的相處方式決定了未來孩子情商的高低。;當你因為一點小事對孩子發脾氣時,一開始孩子沒能明白;但你經常因為瑣碎的事情對孩子大發雷霆,人都有自我保護意識,久而久之,他就從父母的言行舉止裡摸索到父母會在何時何地因何事而發火;因為害怕父母對自己的呵斥、責罰,
  • 只有歷經磨礪,更懂美酒醇香
    在被疫情陰霾籠罩的這段日子裡,我們仿佛對家國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的國家總會經歷一些磨礪,但多難興邦也是磨難之後所給予的最好回報。所以,每次磨難之後的歡聚就顯得更加珍貴,也更加需要我們為這樣的歡聚唱響祝福。
  • 強軍之聲丨磨亮刀尖,也要磨礪刀把
    一個連隊,既要有突擊隊、尖刀班,更要有整體實力——這也許就是比武考核以最後一名作為全連成績的初衷吧。近年來,隨著實戰化訓練深入人心,和平積弊也得到了有效的清除。具體來說,就是要整連、整營、整團乃至一個集團軍、戰區都過硬。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每一位官兵自覺投身強軍實踐,在練兵備戰的過程中,主動對表「能打仗」的標準,自我加壓,自覺磨礪,通過每個人的素質過硬實現整體過硬——一句話,人人都成為訓練尖子,人民軍隊就是一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利刃!
  • 高考模考作文|經一疫之磨礪,悟人生之大道
    (60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7月9日報導,2020年7月8日,高考結束後,湖北武漢第二中學大門口,有數千名家長接到孩子後陸續離開,環衛工人像往年一樣來到現場,卻發現沒有留下一片垃圾,10多名環衛工撲了個空。
  • 三個階層、三種家庭: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
    三個家庭,分別屬於富人、中產、平民三個「階層」,而他們的孩子分別擁有 「學渣」、「學人」、「學霸」 三種不同的學力水平;他們在同樣面對 「要不要出國」、「出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美國的教育一定強於中國嗎」 等一系列問題。對此,他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行動 ...
  • 青年人要做經得起實踐磨礪和檢驗的時代新人
    原標題:青年人要做經得起實踐磨礪和檢驗的時代新人 「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實踐出真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這樣語重心長地對青年學生說。青年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最終都要落實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具體實踐中,青年人要努力做經得起實踐磨礪和檢驗的時代新人。
  • 送孩子去留學 《小別離》究竟值不值?
    為了孩子將來「不被耽誤」,琴琴媽想了一個辦法:砸鍋賣鐵送孩子出國。這也是很多父母送孩子出國的另一個初衷:出國鍍金、出人頭地。為了緩解家庭矛盾,小宇爸爸想了一個歪招:送孩子出國。,而是在初中、高中才送孩子出國,那麼快樂教育的那一段,你的孩子基本享受不到。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        ——習應玄老師90歲生日之歌                  作者:芮體元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永勝要創建政協組織,根據您的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您又參加了永勝政協的創建組織工作,擔任了永勝政協副主席,為永勝的政協工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