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美暴哭:5年前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 愛別人全因自己渴望被愛

2020-12-20 ETtoday星光雲

張筱涵/綜合報導

韓綜《Running girls》( )找來宣美、請夏、Hani、Chuu和YooA聚在一起,5個在臺上都很有魅力又是許多女生的Wannabe的女星,內心都有獨自承受的苦痛,在最新一集中宣美就哭著坦承「我5年前輩診斷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哽咽著講述當時的心情時,另外4個人也都跟著哭了。

▲《Running girls》找來宣美、請夏、Hani、Chuu和YooA相聚。(圖/翻攝自《Running girls》官網)

宣美、請夏、Hani、Chuu和YooA晚上聚在民宿裡,談到內心情緒時宣美坦承5年前被診斷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BPD),雖然覺得慶幸有去接受治療,但這個疾病真的太痛苦,即使吃藥會有改善,但最根本的內心問題沒有改善不行。

宣美哽咽著說:「(要解決根本原因)才會讓我身邊的人放心,聽說邊緣型人格障礙這方面會讓身邊的人感到很辛苦,我就和Chuu一樣,希望我身邊每一個人都過得幸福,不要因為我有所困擾,我很想給每一個人愛,但這一切源自於『我渴望被愛』的心情。」

▲宣美坦承5年前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障礙。(圖/翻攝自Mnet Official YouTube)

聽到這裡,請夏、Hani、Chuu和YooA都紅了眼眶忍不住哭泣,事後採訪時,Hani既不舍又為宣美感到驕傲地說:「總覺得(宣美)艱難地踏出一步一腳印,只能說『加油,加油,加油』,我能做的支持就只有聆聽,所以我覺得(宣美)真的是很帥氣的人。」鮮少展現出脆弱面的宣美能夠講出這些心裡話,也是因為其他4個人讓她深刻感受到真誠的支持。

▲Hani真誠替宣美加油打氣。(圖/翻攝自Mnet Official YouTube)

事實上,宣美、請夏、Hani、Chuu和YooA相聚在在《Running girls》因為彼此都是相同職業,更能體會彼此的心情,也因此更願意更有勇氣去說出心裡的傷痛。宣美、請夏和Chuu聚在海邊討論3個人都是「過度型的」,宣美是過度的責任心、請夏是過度的忍耐力、Chuu過度的親切,出道最久的宣美看著總是笑容待人的Chuu擔心說道:「你真的太親切了,這樣以後可能也會生很嚴重的病,我很擔心。」

過去和Chuu有過差不多心情的宣美接著說道:「一開始會覺得『這個我要讓步』、『這個我要犧牲』,當時間久了這些觀念都會深植在心,變成不是思考後做出的選擇,這樣以後會生病,真的很難過很痛苦的。」

【邊緣型人格障礙資訊】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IV),邊緣型人格疾患的症狀包含以下9種,只要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就有可能罹患邊緣型人格疾患:

1.不論是真的有可能發生,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患者會極力避免被親人好友拋棄。

2.與人相處的應對方式不穩定、情緒反覆無常,並會表現出操控他人的意圖。

3.扭曲且不穩定的自我意象(Self-image),進而影響到心情、價值觀、意見、目標和關係維繫。

4.行為浮躁,甚至可能衝動行事不顧後果,例如過度消費、危險駕駛、濫用藥物、濫交等。

5.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包含企圖自殺,或是以自殺威脅他人。

6.沮喪、易怒、焦慮等情緒會持續幾小時,但很少會持續到幾天以上。

7.長時間感到空虛或無聊。

8.不適當、過於激動,或是無法控制的發怒,通常也帶有羞愧和罪惡感。

9.產生解離感(Dissociative feelings),或是壓力相關的偏執意念。

相關焦點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內心世界
    |小心,他可能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怎麼判斷一個人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這是精神分析的常用術語,卻也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常用的防禦機制。投射在邊緣型人格障礙身上的反映是,用責罵的方法把自己身上種種不好的特性、行為和感覺推到別人身上。有時候,他們會把有一定事實根據的事做誇大處理,比如你只是有點生氣,但他們卻指責你「非常討厭」他。當然,有時候是無中生有。因為把這些令人不快的東西投射到別人身上時,自己的感覺就好多了。投射還有另一種目的。
  •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最近我的好幾位來訪者,他們都具有典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特徵,但因為這種人格障礙不像焦慮症抑鬱症,它更難被捕捉到,容易被誤診,所以遲遲得不到有效治療。而且往往一拖就是好多年。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邊緣型人格障礙。
  • 邊緣型人格形成的五大關鍵因素
    5、父親或母親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1、0-3歲是邊緣人格根源期:要關注嬰幼兒的照顧品質 弗洛伊德是最早提及嬰幼兒照顧重要性的心理學大師之一,後來蓬勃發展的客體關係就以3歲前嬰兒的身心發展作為理論主軸。馬勒用科學方法,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分離-個體化理論,人們終於了解到嬰兒在5-6個月就能覺知自我為獨立個體,在3歲後才能真正脫離依附關係,否則就可能會產生分離焦慮,長大後可能會形成邊緣型人格障礙。 嬰幼兒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方式便是哭。肚子餓了、身體不適,甚至心情不佳都會以哭鬧來提醒照顧者該處理他的問題。
  • 宣美坦言:自己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痛哭模樣令粉絲心痛!
    早前她與請夏、Hani、Chuu和YooA一起成為綜藝節目《Running Girls》的固定成員,她們在節目中會分享一些自己心中的痛苦經歷和互相扶持。在最新一集中,宣美坦言自己5年前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忍不住痛哭的模樣令粉絲相當心痛。
  • 關注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
    對於雙相障礙患者而言,邊緣型人格特質的存在及其嚴重度與雙相障礙病程顯著相關,尤其體現在有此類特質的患者起病年齡更早,存在酒精誤用史的比例更高;即便僅存在一種邊緣型人格特質,也與雙相障礙臨床轉歸更差顯著相關。
  • 拉康派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解讀
    》、《家鄉的故事》,電影的女主角不斷陷入悲劇性的強迫性重複當中,她們反覆自殺,以「愛」為「食」,不斷陷入變動的災難性後果,她們是苦難的人,又是不斷陷入苦難而充滿「享樂」的人,她們往往令人痛惜而又難以理解,她們的內心風格與生活模式符合我們所熟知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標準。
  • 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普遍誤解
    驚悚片《致命誘惑》作為一個契機,使邊緣型人格障礙進入大眾視野並引發了熱烈的探討,但與此同時,它也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招惹了許多錯誤的印象和理解。艾利克斯 |《致命誘惑》邊緣型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一個令很多人著迷的病症,一定程度上來說這要歸功於驚悚片《致命誘惑》,這部電影使邊緣型人格障礙獲得了很多的關注和討論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你一定很好奇,為何ta要如此折磨你和自己呢?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特質體現,鉑瑞思有答案
    但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的生活是高低起伏的太快、太頻繁,高的太高,低的太低,每天的生活都是大起大落,這樣的日子很難過下去,這就是失控。並且,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人的核心體現在各種失控:很多時候,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情緒和現實不符合,或者情緒的強度和現實不符合。2.行為失控一旦強烈的情緒出現,並且我們沒有辦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往往就會跟著情緒走,接著做出衝動、不理性、對當下情況沒有幫助的問題行為,包括自殺、自殘、使用毒品、酗酒、攻擊性行為、節食暴食催吐等等行為。
  • 家長搖擺不定的愛,造成孩子心理陰影,別忽視邊緣型人格的破壞
    江江不敢告訴老師是哪個同學打破的,只能說是自己打破了它,江江的行為表明了他正在逐步地發展成邊緣型人格。患有這種性格的人,雖然在平日裡看起來正常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慢慢地,他們扭曲自己對周圍世界的看法,在他們心裡可能再也沒有什麼「陽光燦爛的日子」了。一、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別再拿邊緣型人格障礙罵人了,他們自救並不容易
    如果一個人的情況符合其中五項及以上,且這些症狀起始於青春期並持續了一定時間,對TA生活的諸多方面產生了影響,那麼便可能被診斷為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九大症狀病因專家們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是在遺傳
  • 麥可•傑克遜真的是戀童癖,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傾向?美國很多從事精神病學、變態心理學的臨床工作者都認為,傑克遜的心理行為表現完全符合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一切標準。各位如果對傑克遜還有印象的話,那麼,我們在他身上可以看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種種跡象:極端的自戀行為、缺乏自責的意識、在婚姻關係中用情不專、身體感覺出現障礙、不良的嗜好和習慣、強迫性的各種症狀,還有問題諸多的童年遭遇。
  • 別再拿邊緣型人格障礙罵人了,他們自救的路並不容易
    封面/ErinAniker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將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定義為「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穩定以及表現出顯著衝動行為
  • 什麼是迴避型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指思維、認知、反應和情感關係的模式造成顯著痛苦和或損害患者的功能,它是一種長期存在、滲透在患者生活方方面面的模式。迴避型人格障礙者感到自己不夠好。他們通過迴避任何可能會被負面評價的情況來處理這些感受。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在於日常傾向於避免涉及拒絕、批評或屈辱風險的社交場合/互動。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表面光鮮亮麗,內心卻有著自己的苦楚。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家道文化】邊緣型人格的四種類型
    她就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再者,他們往往還有其他生活問題是來自於他們衝動的本質,最常見的有藥物成癮、飲食失調、經濟困難、性濫交等。  但並不是所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都一樣。西奧多・米倫在他主要著作「人格障礙:《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之外」一書中,他列出了四種邊緣型人格(順帶一提,在人格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研究領域中,米倫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他所說的必定有所依據。
  • 自戀型人格障礙在精神分析中的解釋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7)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8)缺乏同情心;(9)有很強的嫉妒心;只要出現其中的五項,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但是弗洛伊德對自戀型人格障礙形成原因的解釋還存在著相當的局限性。在弗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學派中又有不少傑出學者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成因做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幾十年來發展出的客體關係理論。它彌補了經典理論的不足,並成為研究自戀型人格障礙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1914 年弗洛伊德在他著名的論文《論自戀》中首次系統地論述了自戀的問題。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除了至親以外,很少或者幾乎沒有知心好友;常常因為別人的批評或者不贊同而感到受傷;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存在行為退縮的情況……如果你有以上的情況,或許你有迴避型人格障礙。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對此,我們應該正視,但不需要過分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自慚形穢,甚至認為自己「有病」。事實上,醫生眼裡的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它的評判標準比較複雜,不是依靠上網搜索、自行代入就能確定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又是什麼?有哪些常見表現?
  • 偏執型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