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司法對待「忠誠協議」要態度統一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據《南方周末》報導,由於夫妻「忠誠協議」內容五花八門,法學理論和司法實務界對其性質和效力爭議激烈,同時考慮到一旦允許起訴將導致法院工作量劇增,最高人民法院定於年底出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在此問題上經歷了搖擺不定之後,打算保持沉默。

  自從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將「夫妻應當相互忠實」原則正式寫入法律後,旨在保證婚姻雙方忠誠、懲罰出軌者、保護受害方的夫妻「忠誠協議」不斷增多,協議內容也是五花八門,頗具「創造性」,最常見的內容是約定發生婚外情的一方賠償另一方精神損失費,但也有要求違背忠誠的一方賠「空床費」的,要求跪8小時的,甚至要求不能探望子女、不能提出離婚的,等等。

  對待夫妻「忠誠協議」,各地法院的態度卻大相逕庭。就在8年前上海市閔行區法院作出全國第一份支持忠誠協議的判決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就通過內部司法解答意見,規定類似訴訟法院不予受理。就目前來看,全國部分法院支持夫妻「忠誠協議」,而另一部分法院則不予支持,甚至乾脆不予受理,以至於成為婚姻法領域「同案不同判」的典型案件。因此,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基層法律服務及司法審判人員都殷切期待最高人民法院就夫妻「忠誠協議」出臺規範意見,以滿足處理此類案件的現實需要。

  曖昧態度不僅將使「同案不同判」狀況繼續下去,極大損害了法治的統一和司法的公正,而且也涉嫌司法不作為,是對審判權的不當處置。因為法治條件下的司法最終裁決權決定了凡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糾紛,法院都有義務居中裁決,依法行使審判權,這是職權也是職責,不容隨意放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有關機關對夫妻「忠誠協議」保持沉默呢?

  在筆者看來,影響有關機關明確表態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忠誠協議」本身的性質爭議,二是對法院工作量劇增的擔憂。在我看來,這些都不該成為對夫妻「忠誠協議」置之不理的依據和理由。首先,關於協議本身的性質問題。夫妻「忠誠協議」體現了婚姻關係中的夫妻自治,只要查明夫妻雙方均基於自願而非遭脅迫或強制而籤,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毋庸置疑的,這與夫妻之間的約定財產制沒有差別。有人認為婚姻法的「夫妻應當相互忠實」屬於道德義務而非法律義務,這種說法簡直讓人無法理解:怎麼能說已經上升為法律原則的要求還只是道德義務而非法律義務呢?從法理上講,道德要求上升到法律層面,就意味著它具有了道德和法律的雙重性質,而作為法律義務,義務人違反義務理應按照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當事人約定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夫妻雙方就違背「忠實」法定義務約定法律責任又有何不可呢?

  同時,應該看到「忠誠協議」內容的五花八門,並不能影響協議自身的法律性質。如果因為協議中可能出現的荒唐條款,進而否定協議的法律性質,那完全是一種顛倒的邏輯。正如合同受法律保護,但不能排除合同中存在個別違法或無效條款一樣,對於「忠誠協議」中危害第三方權益或侵犯過錯方利益的條款,法院完全可以對其進行審查,裁決其無效。總之,適用法律是法院的職責所在,法院對法律明確規定的權利義務爭議案件應當受理。

  □法治觀察

  魯 生

相關焦點

  • 法制日報社與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嶽君 今日上午,法制日報社與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啟兩家新聞出版單位的戰略合作關係。雙方戰略合作本著平等互利、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原則,在出版發行、論壇活動、培訓、廣告服務、輿情監測等領域合作達成共識,確定了合作內容及戰略框架。
  • 法制日報發聲湯蘭蘭案:從輿論中走出,讓民眾與司法一起成熟(判決書顯示被告曾串供)
    這個案子雖然還有很多令人費解的地方,但一點是非常可喜的,從輿情的走向中我們發現,輿論與司法都在走向成熟。        首先,相關部門積極應對輿論的態度值得點讚。不迴避,不掩蓋、不粉飾,這種依法辦事的積極態度,證明了司法應對熱點敏感案件的成熟。        其次,公眾對司法案件的態度更加理性。不可否認,湯蘭蘭案具有成為熱點新聞的一切屬性,公眾高度關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這個案件上公眾已不再是那種盲信、盲從,而是有了更多的獨立思考精神。輿論並不是一邊倒地同情當事人,指責司法機關。事實上,大多數人更信任司法的公正,期待司法機關對此案的解釋。
  • 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原則,是指法律由國家制定、統一實施,在國家主權...
    司法權的統一性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原則決定的。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原則,是指法律由國家制定、統一實施,在國家主權範圍內對各地區、各部門和全體公民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制統一是我國憲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
  • 我與法制日報丨精神的饋贈 無形的鞭策
    □ 法制日報創刊40周年徵文·我與法制日報2006年9月,我被組織安排到濟南軍區政治部司法信訪辦公室主任崗位,因工作需要,就增訂了《法制日報》。作為黨和國家民主法治建設的喉舌,《法制日報》權威性和專業性強,是開展工作的「無言之師」。最初我只是《法制日報》的一名忠實讀者,沒想到後來成為她宣傳的對象。記得是2011年7月,恰逢建黨90周年,各大媒體相關宣傳如火如荼。
  • 讀典互動|「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嗎?
    夫妻忠誠協議,是指鑑於婚姻雙方不信任或為提醒雙方避免出現不忠誠行為,所籤訂的書面協議,協議中往往約定違反忠誠義務一方(即所謂的「出軌方」)向另一方承擔賠償金,或部分或全部放棄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忠誠協議由於其身份關係性質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而婚姻法對於夫妻忠誠協議的內容和效力並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應否承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實踐中一直存在極大爭議。針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委員們展開了激烈討論。//【委員怎麼說?】
  • 有了保證書、忠誠協議、夫妻財產協議就可以勝券在握嗎?
    經常有人諮詢,忠誠協議、保證書、悔過書是否有效,以及如何約定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權益。當下的社會,出軌已然成為常態,有人選擇原諒,畢竟「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在原諒的同時,別忘了保護自己,這樣的做法才是理性明智的。司法實務中對「忠誠協議」是如何看待的,因為爭議太大,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有意迴避了這個問題。
  • 七夕,送你一份《忠誠協議》指南
    「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公主我的主人,我的一切都是你的。」愛情像迪士尼的煙火,美得像不切實際;熱戀時的誓言像紅酒,聽多了容易上頭;當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共創美好未來還是一起奔赴地獄?交往時的誓言能否成為維繫婚姻的金牌令箭?
  • 夫妻忠誠協議注意事項
    忠誠協議是什麼忠誠協議是指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籤訂的相互忠實於對方,在一方發生違約情形時,給予對方約定賠償金或者補償金,或者違反忠誠義務的一方,在財產分割時按約定少分或者不分的協議,夫妻忠誠協議源於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條的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
  • 愛情轉帳分手後可以要回嗎?夫妻之間約定的忠誠協議是否有效?
    夫妻之間約定的忠誠協議是否有效?如何認定是否違反了忠誠協議的約定?【案例3】李某(男)與馬某(女)於2012年登記結婚並生有一女。2017年1月,李某與馬某籤訂婚內協議一份,約定今後雙方互相忠誠,如因一方過錯行為(婚外情等)造成離婚,女兒由無過錯方撫養,過錯方放棄夫妻名下所有財產,並補償無過錯方人民幣20萬元。協議籤訂後,李某仍與羅某保持交往,羅某於2017年7月產下一子。李某訴至法院要求離婚,馬某同意離婚並主張按照婚內協議約定,處理子女撫養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 【聚焦】今天《法制日報》頭版頭條!合肥警方以零容忍態度向黑惡勢力亮劍!
    今天《法制日報》頭版頭條!
  • 夫妻「忠誠協議」約定的「淨身出戶」法院會支持嗎?聽聽法官怎麼說
    那麼夫妻「忠誠協議」約定的「淨身出戶」會受到法律保護嗎?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又是如何審判的?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如何籤訂一份受到法律保護的「忠誠協議」?8月11日,大河網記者邀請擅長家事審判的法官及法律工作者來共同探討該問題。
  • 《民法典》「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
    來源:檢察日報,作者:張力,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比較私法研究中心主任。對於此類判決的關鍵質疑在於:婚姻法並無對夫妻「忠誠協議」調整性條款;忠誠協議的違約責任不屬於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因一方有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更為關鍵的是,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二款「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規定」,夫妻忠誠協議雖有合同之形,卻被明確排除出合同法調整範圍,無法援用其違約責任制度。
  • 從熱播電視劇《金牌律師》有感而談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
    因為出軌而處於不利地位的譚加一,後來卻因為一份《忠誠協議》而將局勢扭轉乾坤,大家肯定心存疑慮:《忠誠協議》在現實的法庭上到底有沒有效力呢?下面由廣州婚姻律師陳蕊伶給大家說道說道: 所謂夫妻忠誠協議,是指雙方在婚前或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訂立的,旨在保障婚姻關係的穩定,以經濟賠償為責任形式的協議,但有關夫妻忠誠協議的性質及效力問題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卻存在著極大的爭議。
  • 明確「先予仲裁」是與非 統一仲裁司法審查尺度
    還有的雖已發生不履行合同的情況,仲裁機構未進行審理或者主持調解,就根據實際發生糾紛前,隨網絡借貸合同籤訂的調解、和解協議作出仲裁裁決或者調解書。  當事人持存有這類情形的仲裁裁決或者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是否應當支持?一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多數觀點認為,「先予仲裁」背離仲裁解決糾紛的本來意義,違反仲裁法有關規定,違反法定仲裁程序,不應立案執行。
  • 2018離婚債務、離婚協議、彩禮金、事實婚姻、同居和忠誠協議裁判規則下篇(乾貨)
    但我們也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不是所有的金銀首飾都一概不退,需要看是否有締結婚姻的意圖。二、關於彩禮金返還的法律問題彩禮是以締結婚姻關係共同生活為目的,男女一方向另一方索要一定數量的財物或者金錢。對於彩禮的性質,司法實踐中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是贈與。但對于贈與的種類,有著不同的觀點,主要有附義務的贈與說、附條件的贈與說及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說。
  • 夫妻忠誠協議效力的認定
    雙方籤訂的夫妻忠誠協議沒有法律效力。  第二種意見認為,蔣某與韓某籤訂的夫妻忠誠協議是對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相互忠實義務的具體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並未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也沒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協議有效,應受法律保護。  【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1.夫妻忠誠協議屬於道德義務法律化,具有可訴性。
  • 司法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深度解析
    《法制日報》評論文章建議,要進一步推動公安機構改革,優化公安機關機構職能體系,構建起符合現代化要求的現代警務管理體制。 2.如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夏文星表示,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以「智能警務站」建設為抓手,推動各領域服務質效提檔升級。《法制日報》也期待公安機關能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做到用行政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同時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新型戶籍制度。
  • 【以案釋法】「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忠誠協議」實質上是夫妻之間就忠實義務而達成的一個對婚姻協議的補充協議,籤訂「忠誠協議」的當事人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其應當對籤訂協議的內容有著明確認識並自願承擔法律後果。只要雙方在協議籤訂時,意思表示真實,沒有欺詐、脅迫等情形,則應當認定該協議有效。對此,我們並不同意上述觀點。我們認為「忠誠協議」所涉內容應區分情況具體分析。
  • 處女座男生對待愛情的態度
    處女們面對愛情,他是認真的,所以他對你的態度也是認真的。而認真的他,應該是不會對你嘻皮笑臉。對你開一些玩笑,幽你一默,讓你心情愉快是有的;可是不會大失儀態地跟你玩鬧。對待尚未明朗化的愛情,處女座男生是謹慎的;他會儘可能保持他完美的形象。 處女男們對待感情善始善終的忠誠讓人感動。雖說處女男的性格裡有固執且不喜變動的成分,而且有時,這特質過了頭還可能演變為令人抓狂的頑固派,但從正面積極的意義上來講,正是因為這樣的執拗,才造就了處女男對待一段感情忠貞不二並且善始善終。
  • 【法制在線】用心辦案 公正司法 ――記山東聊城茌平區法院未成年...
    她對待工作嚴謹認真,不論是閱卷、庭審,還是製作裁判文書,不允許出一點差錯。她的原則就是不能讓審判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一點紕漏,不能讓公正失去其原本的意義。2018年年底,董輝主審的被告人王某貪汙、濫用職權案,系當時縣監委處理的首起留置案件,社會關注度高,涉案證據材料多,僅偵察卷宗就有五六十本。她晚上加班看卷,兩天庭審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各項訴訟權利,判決書析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