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的定義和範圍是什麼?

2021-02-06 淨空恩師

       點擊上方,長期關注...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從原則上講,「不殺生戒」的重心在於不殺人,因為唯有人類能夠造惡業而墮為鬼道或下地獄,也能修善業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成佛。其他眾生,除極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何為惡事,只有隨業受報的自然行為,而沒有心意的造作在內。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弘道。因此,戒殺的根本是不殺人。

    殺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知是人

    二、預謀而有殺念

    三、殺死

    至於人,是不論年齡、貴賤,不論成形或未成形,有知或無知,凡被肯定是人者,皆不可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維持環境衛生的原因,必須處理諸如蟑螂、蚊蠅、老鼠等問題,而當負責清理的人是比丘、比丘尼,又該如何處理呢?

    佛:「除盡汙水,清潔浴室。」

    比丘:「會傷蟲!」

    佛:「不為傷蟲,是為清理浴室。」

    於是比丘釋然

    這個例子是說為了說明,以維護人類生活環境的清潔為目的,去進行清理打掃,退治、防治蟲類,不算殺生。當然,在打掃過程中,是不得用藥物噴射殺蟲的。另外,如果環境經常保持整潔和消毒完善的狀態,縱然有蟲蟻,也不會滋長太多。

    不僅僅在做勞務的時候,在日常行走中,我們也有可能無意殺死蟲蟻。因此,我們要經常多念阿彌陀佛,願無明眾生於死亡後轉生善道或超生淨土,就不算犯殺生戒。當然,如果能夠小心防備,減少殺傷蟲蟻的機會為最佳,如果明知殺生而無悔意,便是沒有慈悲心。

    最後要提的重要一點是,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的。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但是我們不必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害怕受報的觀點上,長養慈悲心才是關鍵,也是佛菩薩化世的精神所在。

文章轉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告知刪!

此文諸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丨佛教殺生的定義和範圍是什麼?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從原則上講,「不殺生戒」的重心在於不殺人,因為唯有人類能夠造惡業而墮為鬼道或下地獄,也能修善業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成佛。其他眾生,除極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何為惡事,只有隨業受報的自然行為,而沒有心意的造作在內。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弘道。因此,戒殺的根本是不殺人。
  • 五戒丨「殺生」的業報有多重?犯「不殺生」戒的後果是什麼?
    佛陀為何為在家居士制定「不殺生」戒律?五戒中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首先,我們應該清楚的認知何為「殺生」?關於「殺生」的名詞解釋:斷命為殺,有情曰生。斷有情的性命,就叫做殺生。正是因為有了「殺生」的行為,佛陀才會為在家居士制定了「不殺生」的戒律。制定此「不殺生」戒律的緣由,可以總結為以下十點:一、因為殺生會損害其他有情的性命,罪業深重,果報深重。殺生的人要背負殺生的惡業及果報,不容易入解脫之道。
  • 不殺生,離殺生,放生護生
    十善的第一條,不殺生,包括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1、不殺,離殺,遠離惡法要能夠不殺生,這只是五戒裡面的。離殺生,那就有點小善了。內心世界也是一樣啊,除非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內心世界總是要裝點什麼,站在佛法的角度,裝的不是善法就是惡法。首先把惡法制止住了,緊接著就要把善法升起來,這樣惡法才沒有升起的機會,如果長期沒有培養善法去佔領,長期沒有善的思想行為去扭轉它,時間一長,因為惡法沒有斷根,它的種子還是要現行的,這樣一來,時間一長了惡法還是要冒出來的。所以為什麼五戒以後要有十善,道理就在這兒。
  • 戒殺故事~如何理解不殺生戒
    這個生活規則是什麼呢?  早在兩千五百年前,佛陀便為我們提供了這種規律,最基本的有五條,一般稱為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飲酒。在佛教中,戒律分性戒和遮戒兩種。五戒中的前四戒(又稱四根本戒)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惡,無論你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
  • 魔淵之刃範圍傷害什麼意思 範圍傷害詳細分析
    魔淵之刃中範圍傷害什麼意思?範圍傷害這個名稱在魔淵之刃遊戲中有很奇怪的解釋和說明,那麼範圍傷害究竟指什麼呢?小編已經整理好了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魔淵之刃是一款融入了暗黑元素和RPG風格的遊戲。魔淵之刃中範圍傷害什麼意思?
  • 中國電影|詳解《殺生》的隱藏文本
    管虎的《殺生》雖與《鬥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兩者之間的本質卻截然不同。《鬥牛》說是命運的必然性,而《殺生》則是原始與傳統。在《殺生》裡邊,管虎並不執著於,宏達的敘事,敘事上伏線以及製作上的炫技,他把故事以及每個人人物都直接放置到了一個類似於「擬態」的容器之中。
  • 只言見性,不言殺生(心想生)
    我們修的每天念經,每天念佛,每天磕頭,或者每天給老公洗腳,你學了很多很多行為方面的,但是你不見性,你不見性是什麼?你內在是不清淨的,你有很多的情緒,你沒有法喜,你沒有和平,也不明心。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你天天念佛念佛念佛,你也終不得免,所以非論殺生命跟殺生沒關係。知行合一的殺生不造業,不知行合一的殺生造業。
  • 明確業務定義 銀保監會圈定網際網路保險新規適用範圍
    明確業務定義 銀保監會圈定網際網路保險新規適用範圍 出處
  • 黃渤的《殺生》,更多的是「誅心」
    《殺生》這個電影雖然一直是以牛結實的事情為主線,但其實一直在講生與死之間的事情,這也正符合了電影的名字「殺生」。村子雖然叫「長壽村」,但不是自然形成的,因為到了一定的歲數便按照規定不能幹什麼牛結實雖然也不是什麼好人
  • 佛教:這幾種情況下,最好別殺生
    佛說:世間最損福報的事情莫過於殺生和邪淫,有幾種情況下殺生的果報最為嚴重,千萬不可以造作!結婚不可以殺生,結婚時喜慶的事情也是繁衍子孫的開始,千萬別在這一天造業,會影響以後的生活!生子的時候別殺生,在新生兒出生之日就看見血腥的場面,是一種惡業會感招不順!生日不要殺生,我出生之人又怎麼殘害他人生命為我慶生,這是給自己造業!
  • 師傳不殺生
    不殺生這問題從古至今困惑著修行人。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修煉到一定層次,見到生命旦夕時都有憐憫心,同情心。包括一草一木,都會珍惜不會傷害它,這種慈悲心自然產生 ,這才是真正的不殺生。生存在欲界,就有生生殺殺的現象,這是必然的,宇宙調節同樣包括了這條規律,地震,海嘯傷害了生命,同時調節平衡自然界,自然界裡田鼠和貓的關係,也是生命的相殺相剋關係。人類同樣掌握生殺大權,戰爭,農藥,滅菌等。為了生存,不管是低級生命或高級生命,只要人類生存需要,不擇手段為已服務。有的是調節社會自然平衡進步,有的是人性慾望膨脹,這種自然 現象不是人力所控制的。
  • 看完《八佰》之後,要重新認識導演管虎,或許你還需要《殺生》
    但《殺生》最後以1956萬票房草草收場,這部藝術化的作品創作,最後讓他丟掉自己最為看重的市場。但是管虎卻出乎意料的向外界表示,導演的使命是向觀眾引導提高藝術鑑賞的能力,而並非是一味的向市場妥協和諂媚。當然丟掉市場,並沒有代表著管虎和《殺生》走上全盤失敗。五項大獎、數十項提名,至少在電影節上《殺生》是實至名歸的優秀產品。
  • 管虎通過《殺生》到底想表達些什麼?
    《殺生》是管虎在2012年出品的電影,改編自陳鐵軍的中篇小說《兒戲殺人》,黃渤、任達華、蘇有朋、餘男等聯袂主演的荒誕懸疑喜劇。還一口咬定,這是一部寓言式的電影,和現實沒有半毛錢關係。還有,管虎是大院子弟,圈內傳說他關係很硬。綜上原因,最終《殺生》得以順利過審拿到公映許可。
  • 《殺生》:人性最大的惡意是專制!
    文 | 口碑影院在電影圈,集合了荒誕、懸疑以及喜劇元素於一身的《殺生》,註定是一部調性濃厚且複雜的電影。《殺生》取景於四川桃坪羌寨,繼5.12地震之後當地的餘震仍較為頻繁,而參與本片的大咖藝人統統不畏自身安全,十分投入的進行演繹。
  • 七種情況下千萬不能殺生!小心後果!
    世人吃肉,認為理所當然,就任意殺生,積集惡業,世代相傳,成為風俗習慣,不明白有什麼過錯。真是古人所說的: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世人執迷不悟的大略有七項,列在後面,其他的可自行推想。第一,生日不要殺生可憐的父母,生我時非常辛勞,自己誕生的日子,正是父母邁向衰老死亡的開始。這一天,應該戒殺吃素,廣做善事,使歷代祖先早日超升,健在父母增福延壽。為什麼忘了母親懷孕的痛苦及生產的危險,而去殺害生靈呢?不但連累歷代祖先與父母,更是對自己和眷屬不利。
  • 殺生的和吃肉的,誰罪過更大!
    學佛了,明知道因果,不可殺生,也不會去殺,但別人殺了,他吃肉就特別開心。這就是裝好人,不是為我殺的啊之類的。     大家以後要不要吃三淨肉,如果吃的特別香,那就要好好反省了。當下就是最大的壞人。因為你要吃,所以有人殺,你吃了一條魚,對方就要多殺一條魚。那還沾沾自喜,說我沒有殺生,我不見殺,不聞殺,這就是自欺欺人。     那修行人要怎麼樣,把壞事都給自己擔下來。
  • 電影《殺生》——體悟放生的真意
  • 意外險保障範圍有哪些?常見不賠的原因是什麼?
    但實際上,部分常見的意外,意外險都可能不賠,今天奶爸和大家談一談關於意外險保障範圍吧: 什麼是意外險 意外險保障範圍 意外險購買攻略
  • 佛教中「墮胎」屬於殺生嗎?對以自己有何種影響?
    墮胎非常傷身,而且寶寶會非常痛苦、並且長長久久的痛,有的人認為小孩子還未成形,那裡有殺生的問題,依佛經中所講的父精母血一結合,只要是懷了孕,就有了神識來投胎,孩子就有神識,就是說已經是個人了,既然是人就會有痛覺,被殺時會非常痛苦,這不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 梁文道:素食與殺生,人類如何與動物「共情」?
    素食者的殺生保羅•麥卡尼和他的女兒史提拉•麥卡尼都是知名的動物權利運動推手,介紹素食可謂不遺餘力。我許多茹素的朋友尤其喜歡保羅•麥卡尼的一句名言:「如果屠房的外牆是用透明玻璃做的,大概每一個人都會變成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