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什麼都別學國產職業劇,這是職場新人的開除指南

2021-01-08 新周刊

杜拉拉升職記都過去十年了,把它奉為金科玉律的年輕人們,現在都如願以償成為杜拉拉了嗎?

下次再有哪部電視劇打著「職業」的旗號進行宣傳,聽一聽就好千萬別當真。現實中的職場,可比國產劇精彩多了。

每隔幾年,電視螢屏上最流行的劇集就要換一換,從穿越劇到抗日劇,從歷史劇到婆媳劇,這幾年風頭最勁的,應該就數職業劇了。

說起來,職業劇這個概念應該算是舶來品,特指那些通過塑造某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來傳達職業理念的劇集。有很多日劇美劇都把鏡頭對準了入殮師、伐木工人等職業,既給觀眾以現實生活無法得到的新鮮體驗,也常常能用溫情和感動,引發人們對生活意義更深入的思考。

不過,在這個概念到來之前,事實上的職業劇就已經在中國生根發芽了。《編輯部的故事》講述的是一群雜誌編輯的生活,《重案六組》刻畫了幾個深入人心的刑警。可等到了「職業劇」「職場劇」的字樣真的印上海報的一天,中國的職業劇卻越來越不職業了。

那些看完職業劇就熱血沸騰地以為自己會成為又一個杜拉拉的年輕人們,現在大概都已經被開除了吧。

如今回看,《編輯部的故事》不就是一部十足的職業劇嗎?

愛情佔主導,bug遍地跑

---

既要讓行家不跳戲,又要讓外行看得懂,如此高的要求,確實是對中國影視製作人的一項考驗。

就連百度百科的「職業劇」詞條裡,都在第一句徹底寫明:「傳統職業劇中的一系列規則,對於大陸的職業劇系列極為不適用。」

在香港TVB最擅長的職業劇裡也有彎彎繞的感情線,但篇幅極少,多數是為了推動案情發展。即使抽掉,也不會整段跨掉。

反觀國產職業劇,不管詮釋哪種職業,講述哪一行的故事,最終大都會演化成無腦愛情片,更慘烈一點,還會變成瑪麗蘇和傑克蘇同臺互飆土味情話的尬劇。

反映獵頭行業的《獵場》口碑不佳。

套職業劇之皮,行言情劇之實,就連操刀過《沉默的證人》《潛伏》等多部佳作、堪稱國劇之光的姜偉導演,都不能免俗。他執導的《獵場》裡,胡歌一共談了三段虐心戀愛。觀眾一門心思盯著胡歌的顏值,情場部分的KPI超額完成,職場部分早已無人關心了。

而楊冪的職場高知系列,更是把翻譯官、談判官這種需要雙商才能駕馭的工種,演繹成了「工作五分鐘,戀愛兩小時」的傻白甜。培養實習生從通宵加班開始,跟客戶不談錢談感情,對於初入職場的觀眾,這簡直就是一碗毒雞湯。

在專業程度更高的醫療劇裡,出現的bug更是數不勝數。

《外科風雲》裡,本該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被一把吞下,靳東拿手術刀給白百何修眉,真是路人看了都要心梗。而在《青年醫生》中,一開口就是9%的鹽水靜脈推注,濃度高到可以醃鹹肉。如果現實中的醫院都像劇中一樣,醫患矛盾勢必少不了。如果有觀眾把這些情節當了真,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所謂職業,不過是國產劇用來鋪墊爛俗感情線的外衣。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職業,編劇導演明星卻總是樂此不疲地薅刑偵、醫療和律政這三大行業的羊毛,畢竟在這種職業背景下談戀愛,才顯得更高級啊。

手術刀修眉了解一下。

顏值限制了職業表現力?

---

國內演員對於自己在鏡頭前的光鮮有著格外執著的追求,至於所要表現的職業精神,在他們心裡是沒有地位的。正如有網友表示:國產刑偵劇最大的bug就是演員顏值太高。現實中的法醫、警察、醫生由於經常熬夜,過度勞累,總是掛著黑眼圈,或是挺著啤酒肚。但到了明星那裡,無論演得是談判官還是急診科大夫,總是同一副模樣,連妝容都不變。

相比走路帶風、愛情至上、時間自由的國產職業劇角色,國外的職業劇形象就樸實無華得多了。日劇《非自然死亡》裡,法醫們哪有心思用解剖刀修眉毛,一個個灰頭土臉,實力為7K(髒、累、危險、沒假期、規矩嚴格、不化妝、不適合結婚,這些詞日語讀音開頭都是K)屬性代言;就連石原裡美也放下了日本甜心的架子,頭髮油膩板結,隨手拆下便當盒的膠圈當髮帶,職業角色刻畫地入木三分。

韓劇《live》演繹小警察的故事。

韓國的高分刑偵劇《Live》更是給年輕人的名偵探夢想澆上一盆冷水。原來警局並不總能遇到連環大案,開掛打擊罪惡的機會也不多,更多的時候要面對的是街坊鄰裡之間的家長裡短。即便是「有幸」面對罪犯,對方的戰鬥力也不會像國產劇本裡那樣弱雞,相比於一招制敵,被惡勢力打倒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如此珠玉在前,可大陸影視人似乎只學會了照搬術語,以為借用了「從現在起,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成為呈堂正供」,就足以帶來充足的律政劇風味了。

至於演員呢,指望被經紀人、化妝師、助理前呼後擁的他們放下身段,細細揣摩一種職業的特點,更是比登天還難。

沒有職業精神,就別拍職業劇了

---

回顧往昔,我們曾經擁有的那些優秀的職業劇,在很多人的童年、少年時光裡,種下未來的職業夢想。

2001年,《重案六組》開拍。作為主演兼編劇之一的王茜,被「發配」至宣武區重案組體驗生活。跟著去兇案現場,見過重度腐爛的屍體和死刑犯,還親自動手搜過毒販的身。

《談判官》的編劇,真的去了解過談判官嗎?

在寫作《心術》之前,編劇六六以患者和醫生的雙重身份,在上海數家醫院臥底半年之久。遇到過道德敗壞的醫界之恥,也見識過胡攪蠻纏的病患。其中也不乏暖心的細節:「我曾在手術室裡看見醫生一針一針縫腦膜,這是一門幾近失傳的手藝,因為費時又費力,大多數人都用人工腦膜貼上當補丁完事。後來才知道病患來自福建山區農村,年收入都負擔不起這臺手術,一塊腦膜要八百多元,醫生用自己的時間和手藝,替他省了。」深入這傲慢與偏見的背後,她看到了惡,也看到了善,但更多的,是看到真相。

到了2017年,《急診科醫生》開播,僅在協和醫院急診科見習一周之久的王珞丹,不僅宣傳通稿滿天飛,還有路透照高調打配合,感覺能深入醫院一周,已是劇組最大的良心了。

《心術》的好口碑不是白來的。

可悲的是,像王珞丹這樣肯拿出一周時間來了解行業都是少數,更多的,是連劇本都沒讀熟就上場。還在熱戀期的鹿晗,最近在採訪中賣了一把耿直:「要說讓我去塑造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包括特點、性格、小動作。抱歉,我敢發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那時間啊!」

確實,對於拍偶像劇都一臉尷尬的演員來說,要求職業精神,無異於讓小學生去參加高考。職業劇看不上演技如同表情包的流量明星,軋戲撈金忙不停的後者同樣也看不上正兒八經的職業劇。相比於四天六千萬的賺錢速度,真要半年磨一劇,那就賠大了!

所以說,下次再有哪部電視劇打著「職業」的旗號進行宣傳,聽一聽就好千萬別當真。現實中的職場,可比國產劇精彩多了。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作者/箋語 排版/蘇煒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相關焦點

  • 國產劇裡的職場新人,現實中活不過片頭曲…
    每小編被工作折磨得頭禿的時候,就會懷著放鬆的心情打開國產職業劇!因為只有在國產職業劇裡,才可以上班聊八卦、可以懟客戶、可以談戀愛、可以打遊戲……尤其是職場劇的女主角,基本都是傻白甜的新人、人見人愛,做回了老老實實工作的小職員,結果姜小果這主角光環也是閃閃發亮,在職場裡開啟瑪麗蘇模式!
  • 翻譯官:拍一部沒有風花雪月的國產職業劇怎麼就那麼難?
    其實在開播前就看到地鐵各處的宣傳海報,一派專業、職業範,為這張海報小14還是期待了一下這部國產職業劇。在小14的想像中,這部劇的風格應該是這樣的↓↓↓高端、嚴肅、職業範    但看了幾集卻發現,這才是這部劇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 國產職場劇,不要再侮辱我的智商了
    國產職業劇,早就成了新一代的抗戰神劇。作為國產職業劇裡的職場精英,除了所謂的專業能力,西裝、汽車、墨鏡才是標配,走路插袋、大搖大擺、故弄玄虛是招牌動作,趾高氣昂、目中無人、不近人情是標準氣質。仔細品品,這哪是職場精英,分明就是霸道總裁本人。
  • 國產職場劇要口碑翻身,不如學學當年的TVB
    「國產職場劇要口碑翻身,哪用學美日韓劇?當年的TVB劇不香?」今年開年,國產職場劇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從律師、公關、房產中介到檢察官,職場劇把視角延伸到了各個行業和領域,但伴隨高收視高熱度而來的,還有觀眾對這類劇集的靈魂拷問:國產職場劇「不職業」。
  • 國產職場劇有多扯?兩年不開單沒開除,總裁為看電影放棄千萬項目
    像她這樣不具備過硬專業能力還心高氣傲的人,在現實的職場中恐怕早就被開除了。但在影視作品中,和她一樣奇葩,卻還能穩住飯碗的奇葩新人比比皆是。就這樣一個嬌嬌女的性格,讓人以為她是什麼白富美出來體驗生活,但是從後續劇情來看,她家庭條件並不好,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要睡在壁櫥裡。
  • 國產職場劇不職業?巔峰期的TVB劇才是最好的老師
    今年開年,國產職場劇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從律師、公關、房產中介到檢察官,職場劇把視角延伸到了各個行業和領域,但伴隨高收視高熱度而來的,還有觀眾對這類劇集的靈魂拷問:國產職場劇「不職業」。豆瓣評分成為觀眾對近期四部創造過破2收視率職場劇態度的生動反映:《精英律師》5.3分,《決勝法庭》5.7分,《完美關係》4.0分。
  • 《灰姑娘藥劑師》熱映,國產職業劇到底該走向何方?
    這樣的搭配,似乎已經找不出什麼不追劇的理由。更奇怪的是,國產職業劇習慣於展現精英階層的生活,律師、獵頭、翻譯、製作人、中介、醫生都有涉獵,但我們看到的一方面是部分職場精英不合邏輯的霸道總裁處事方式,另一方面是他們充滿小資格調的精英生活。
  • 終於找到一部能打的國產職業劇,《金牌投資人》職場乾貨不得不服
    和鋼鐵直男沈教頭的cp也是相當帶感,沉迷女神的小編最近又發現了一部張儷主演的行業劇《金牌投資人》,目前已經播出過半,豆瓣評分7.1,是國產職場劇難得的高分。近幾年,國產行業劇繼抗日劇、低配偶像劇後,正式加入了「雷劇陣營」,花樣繁出,槽點集中。各色頂著「行業劇」噱頭,依然走狗血的戀愛套路的所謂職場劇,一點點消耗著觀眾的耐心和好感度,以至於對這種類型國產劇有著下意識的抗拒。
  • 那些只會談戀愛的職業劇有多雷?今天,終於有一部真·職業劇要開播了!
    大女主劇、爽劇、懸疑劇……在2020年很多題材的國產電視劇都贏得了觀眾的心但唯獨……職業劇沒有職業劇一直被觀眾戲稱為「重災區」,專業知識錯誤,主角缺少職業精神,職業內容永遠在為主角談戀愛服務《平凡的榮耀》將鏡頭對準職場新人與中層群體
  • 那些只會談戀愛的職業劇有多雷?今天終於有一部真職業劇要開播了
    大女主劇、爽劇、懸疑劇……在2020年很多題材的國產電視劇都贏得了觀眾的心但唯獨……職業劇沒有職業劇一直被觀眾戲稱為「重災區」,專業知識錯誤,主角缺少職業精神,職業內容永遠在為主角談戀愛服務…… 《平凡的榮耀》將鏡頭對準職場新人與中層群體
  • 4個特點解析港式職業劇,做人最要緊是開心
    港劇的固定觀眾得到分流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為隨著國產劇種類的豐富,再加上海外優質劇集的引進,讓國人看到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再加上港劇演員的新老迭代,熟悉面孔逐漸淡出舞臺,新人仍需歷練,這些都帶來了港劇盛世不再的景象。
  • 國產職業劇,請速來向職業紀錄片取經
    彈幕裡全是微博觀光團,燒傷科醫生徐曄,不僅讓醫療文男主從此「都有了臉」,也讓圍觀的女孩子「都紅了臉」。(聊,聊包月的) 第二集「新人醫生」的成長紀錄,意外成了顏粉們的打卡地。只要比顆小紅心,分分鐘代入不可描述場景。強烈建議國產醫療劇,向紀錄片多取經。霸總人設和職業需求太不兼容了,讓人如沐春風才是好大夫。 同樣刷出新熱度的,還有「曹家渡男團」。
  • 職場新人必看|國產職場劇終於站起來了
    到上司開始「護犢子」為你鳴不平都經歷了什麼也能聽到簡潔平實卻能直擊心靈的臺詞......更讓慶幸的是這部劇做到了讓職場劇回歸職場終於打破了俗套的「戀愛關係」做出了純粹的「職場關係」整部劇圍繞著吳恪之與孫弈秋
  • 領導管不好,新人被欺負,職場老油條在職場混,套路都在這4個字
    對於這類職場老油條,只要他不出錯,領導也拿他沒辦法。職場老油條深諳職場規則,因此,滿腦子都是套路,尤其對於新人而言,他們懂得用套路來推卸責任,欺負新人。「欺新」在職場上很常見,也無法避免,新人要在公司立足,就要接受這個現實。但是,當我們知道職場老油條的套路後,心裡有數,日後也能見招拆招,不至於那麼被動無助。
  • 《平凡的榮耀》與「職場動物學」,職場裡,別讓自己成為蠢驢
    《平凡的榮耀》迎來了大結局,我開始追劇的時候特別擔心這部劇假借職場劇的名義,又穿插各種傻白甜式的無腦戀愛,玩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梗,但最終沒讓我失望,從頭到尾屬於一部純粹的職場劇,雖然有些小BUG,但是也給職場中的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發。全劇很多場景都集中在一個樓層,聚集了我們職場中常見的各類型人物,所以很多網友看完都覺得深有感觸,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一樣。
  • 職場老員工欺負新人?——多半是慣的!
    其實,掏心窩子地講,老員工欺負新人的現象,在大多數企業中都存在。只不過,程度不一,影響不同。而且介於中國社會的人情文化,[欺凌]常常和[潛規則],相互混淆。例如,有些人認為,新人剛入職一家公司,什麼都不懂,很多事都要麻煩老員工,所以打打雜、收收尾、跑跑腿也是理所應當的,這是職場人都懂的潛規則。
  • 《平凡的榮耀》開播,職場生存法則,你學廢了嗎?
    說實話,很多人都喜歡看職場劇,因為這種題材更真實,比起偶像劇、宮鬥劇之類的也更能夠讓人共情。職場劇每年都有,但水平參差不齊,更有很多劇打著職場的名號行談戀愛之實,讓人好奇點進去卻罵罵咧咧退出來。但是最近的一個劇讓小編看到了國產職場劇的希望,還很有大爆的潛質,它就是《平凡的榮耀》。
  • 《完美關係》是職業劇?這恐怕又是對從職業人的再次曲解
    尤其是這部《完美關係》,不管是從公關職業劇的劇情還是從最普通觀眾對公關的認識,都不足以讓人相信它的優質,反而讓人看了十分的氣憤!國產劇真的不要再碰職場劇了好嗎?做一下家庭劇還是可以的,你看《小歡喜》和《都挺好》不做的也還不錯,關於青春關於都市職場的真的沒有優質的,都是打著職場劇的幌子去談戀愛!
  • 懸浮的國產職場劇,看不懂的女主角
    近幾年的國產劇看得讓人無比心焦職場劇是個舶來品特指通過塑造某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來傳達職業理念的劇集而國產職場劇非常多都是穿著職業劇裡的外衣打著愛情劇之實內行看到吐血外行看到焦慮讓人看了火冒三丈國產職場劇這兩年風頭正熱,基本上把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快拍遍了,從檢察官、律師,談判官、公關、翻譯官、房產中介.....
  • 《全職高手》:國產大IP職業劇的開山之作
    從昨晚已播出的8集來看,幾乎90%還原原著,且劇中比賽的團戰模式、打鬥對決、怒刷boss、副本場景,甚至演員的手勢、操作等都非常專業。 實際上,劇版《全職高手》已脫離我們慣常看到的大IP改編劇的風格,甚至比很多披著職業外衣談戀愛的劇,更接近專業職業劇的範疇。可以說,《全職高手》是第一部以大IP小說為基礎改編而成的國產職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