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山河故人為什麼要寫一個老套的三角關係?

2021-02-13 有意思報告

文章來自有意思家族成員劇逗(ID:shenghuoxiangyang)

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人總是要分開的。

但有些事情是時間無法摧毀的。



TODAY

分享一次新片創作談

賈樟柯 | 山河故人


昨天去看《山河故人》點映場,整部電影依舊是極其賈樟柯式的汾陽故事,不同的是,少了全景式的冷靜觀察,多了對情感體驗的聚焦式展現。

對於不熟悉賈樟柯的觀眾來說,這樣的縣城故事出現在大銀幕上,可能是一次新鮮的觀影體驗;而對於熱愛他的人來說,便似是故人來了。整理了主創交流會筆記分享給你,或許會讓你在觀影之時,獲得更多情感體悟。

「一部關於時間與愛的電影」

每一部影片拍完,它的影像、視聽語言是獨立的,大家可以按照各自的生活經驗、閱歷、性格去讀解它、感受它。在拍攝之初,我就想拍一部聚焦在情感上的電影,而觀眾進入到這個電影最好的方法也可能是情感的投入。

曾經年少愛做夢,一心只想往前飛。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一種「一心往前飛」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可能我們會忽略很多情感、失落很多親人。與我而言,可能很少有機會去面對這樣一種情感的體驗。13年拍完《天註定》以後,對於這種情感體驗的描述,以及情感與時間的關係的思考變得迫切。


我出生在山西汾陽這樣一個小城,喜歡上電影,21歲到省會太原學美術,23歲到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大學之後開始當導演,去到世界各地,本身也是一種十分漂浮的過程,離開故鄉,不斷往前走的過程。

人生就像劇本,我們都在演著相似的劇情,無非是出生、成長、相愛、成立家庭、面臨生老病死這些事情。在這些過程中,時間安排我們有的演第一幕,有的人演第二幕,有的人演第三幕。對我來說,我想去拍一部電影讓年輕人了解,時間深處,愛的可能性。

「關於電影的6個問題」

1.為什麼從1999年開始整個故事?

我是70後,在我的經歷中,99年非常重要,經歷了沒有網際網路到有網際網路,沒有手機到普遍使用手機,沒有高速公路到到處是高速公路,大家都很貧窮到開始有人買私家汽車。整個時代在99年作一個分界線,帶給了我們全新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事實上它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我們的情感選擇。

06年的時候,我父親去世。我父親過世之後,我母親一個人在山西生活,我做電影很忙,所以我每年看她的次數很少,每次回去我都拿錢給我媽媽。我說,媽媽你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出門一定要打車,然後我就很心安理得地離開了。


濤與兒子的短暫旅途

到後來我突然覺得,我母親她的狀態很孤獨,然後也不快樂,我後來明白,其實她需要的是我的時間,當我發現這一點之後,對我震動非常大,因為就連我也受到了這種消費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就是錢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其實在情感的選擇裡面,錢並不重要。就好像在這部電影裡面,女主角濤的兩次選擇給自己的傷害一樣。

在過去我的早期電影裡,我自己比較喜歡冷靜的、客觀的、觀察式的拍攝,但這部影片是像人的血液一樣,是有體溫的。平靜的時候血液靜默、高興的時候血液上升,悲哀的時候四腳冰涼。我想拍出情感的這種動態,它是處在一種活潑的動態裡面。

2.電影中出現的「扛關公刀的少年」有何深意?

電影中的人物都處在一種漂泊的狀態,無論是張晉生、煤老闆還是到樂,他們都是逐漸地在漂泊中失根,離開故土,所以我覺得應該把電影的起點放在故鄉。當拍到女主角濤一個人站在鼓樓看城市街道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很多年前碰到一個少年,他扛著一把關公刀,我覺得穿越了。我說,喲,關二爺回來了這是。

後來轉念一想,我覺得特別感動。那麼小一個孩子,他在找一個生計、謀一個活路,而在這部電影裡,其實大家都是同樣的命運,都在一種漂泊裡,即使是濤,她沒離開故鄉,但她的情感也處在漂泊當中。


賈樟柯電影中的故鄉

所以想到這裡,我就想把這一幕拍下來,雖然它跟主要的敘事沒有關係,但是它是我們生活中的無數次擦肩而過的,我們可以感受到的一種生活的詩意。就好像旅行途中看到的一團火在燃燒,你會心動一下,然後離開。它不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什麼影響,但是它是詩意的一部分。所以,對我來說,那個小孩是我生命中擦肩而過的詩意,同時,他也是漂泊主題的一個更泛化的符號。

而像電影中突然出現的飛機墜毀這樣看似與劇情毫無聯繫的隱喻畫面,實際上是我的童年生活反映。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偶然的不幸,它是我們無數個生活儀式中的另一個儀式,就是祭奠。

3.為什麼電影出現三種不同畫幅?

劇本完成後,電影的第一部分定在1999年,它不遠不近,但很多記憶已經模糊了,我想起那個時候我有一臺DV,並用它拍了很多素材,那個時候的街道是什麼樣子的,人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街上的自行車、摩託車是什麼型號的,作為一個時代的考據,我找到了一些素材。第一個素材便是我在大同拍的迪廳,看完覺得完全是恍如隔世。十幾年前,自然的人的狀態,在迪斯科裡面,剛剛學會跳舞,充滿激情又跳得有點彆扭的感覺,可能是演員達不到的。


電影以極具年代感的舞蹈開篇與結尾

所以我決定使用那些氛圍性的鏡頭補充到裡面。於是,整個99年段落都是使用了經典的4:3畫幅,一方面是尊重那些老素材的構圖考慮,另一方面那個時候的視覺記憶,4:3是佔有很大比重的,像當時的電視機、電腦顯示器也是4:3的,這和那個時代的影像畫幅記憶是很貼切的。

第二段部分,煤礦部分用了一些這幾年拍的紀錄片,它的畫幅是1:1.85,這樣整部電影就有了兩個畫幅,那我覺得第三部分2025年,乾脆也改變一個畫幅,1:2.39,變成超寬銀幕,這樣整個電影就形成了三個畫幅,同時也區別於三個時代。

4.「缺席的韓三明」以及忘年戀


《三峽好人》中的韓三明

2000年《站臺》開始,韓三明這個人物形象就出現在我的電影裡面,而且那個演員也真的叫三明,是我的表弟。從2000年的《站臺》到04年的《世界》,一直到《三峽好人》,韓三明成為賈樟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標籤。而對於在這一次《山河故人》中的缺席,賈樟柯表示,因為親愛的表弟三明變得太胖了,沒有電影所該有的年齡感,所以只能忍痛讓他缺席。


董子健與張艾嘉在電影中演繹別樣忘年戀

對於電影中的第三段未來時空,一開始並沒有想寫未來,因為未來的思維模式並不適合我們的民族。但是我對於感情中的障礙特別著迷,當我們在感情世界遇到障礙的時候,事實上最考驗我們內心的自由程度。無論是年齡、異地戀、經濟等各種因素都伴隨著我們一生,不得不去思考。

5.為什麼要寫一個老套的三角關係?

三角關係實在沒有什麼新意,但卻是我們的一種生活體驗,就像中學喜歡一個女孩子,然後你發現另一個男孩子也喜歡這個女孩子,那麼這種競爭關係就出現了。它可能是我們體會到競爭關係最早的一個契機,那我一下就明白了它的合理性在哪兒了。我試圖通過建構一個梁子與晉生對望的關係,來展現大時代進程中人與人階層的分化所形成的對望,兩個關係很好的人,最後很難坐下來一起吃飯了。(賈樟柯的經典之作《小武》可以說是這種階層對望的代表)


暗暗較勁的三角關係

6.如何看待評論及電影市場?

現在是一個多元的時代,對於從事電影創作來說,永遠處於評論當中,我行我素非常重要,誠實地展現自我非常重要。當過多考慮外界評價的時候,容易被評論所塑造,而這其實是一種束縛。最危險的其實是好評,好評更容易塑造你,禁錮你。2000年我拍了《站臺》,有評論非常喜歡,說賈樟柯非常擅長拍中國的縣城,創造了「縣城美學」,我一看我就搖頭,我說,謝謝啊,我也可以拍城市的。

無所謂商業還是藝術,去超越它,去拍一部好電影。好的商業電影一定具有藝術性,同時,好的藝術電影需要我們去實現它的商業價值。


文章由劇逗整理自電影《山河故人》點映及主創交流會,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及賈樟柯本人

文章為有意思(ID:youyisi_cn)原創,轉載務經授權

投稿或版權合作:✉ youyisitougao@163.com


-有意思大家族-

youyisi_cn

有意思網 | 中國新聞周刊 | AutoMan | 大人的玩具

開Fun | 反觀 | 財迷 | 劇逗 | 百萬莊的小星星


點擊圖文閱讀相關文章 |習大大告訴你:穿西裝「小酌」的男人是性感的


點擊圖文閱讀相關文章 | 博物館管理員不會告訴遊客的17個秘密

相關焦點

  • 在線觀看《山河故人》,現場嚮導演賈樟柯提問
    片長: 126分鐘山河故人: 時間的悲歌文 | 柳鶯(裡昂) 微博@不下海的井龍王編輯 | 丸子(北京)從朝氣四溢的1999年到悲從中來的2025年,從冬季冰封的汾河岸邊到疾風陣陣的澳洲海岸,賈樟柯導演的新作《山河故人》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二十載的變遷。
  • 山河故人:賈樟柯的一聲珍重
    「講述中國人的一次大流散」,賈樟柯以一句話概括《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同樣不例外。三個故事,不只是地點上從汾陽跨越到澳大利亞,時間上更延綿發展到了想像中科技發達2025年,他的電影語言,就像本雅明筆下的新天使,在歷史進程中面向過去,又被進步的風暴一步步推向未來。  就算流散四方,似曾相識的是,世界的起點依舊是小城汾陽。賈樟柯說過,家鄉汾陽的生活給了他自由的精神,縣城裡有喜怒哀樂,講述窮街陋巷的生活,是他拍電影的動力之一。
  • 賈樟柯:《山河故人》有實力 就該去奧斯卡_娛樂頻道_鳳凰網
    兩部電影的場刊評分和海外口碑都不錯,趙濤甚至一度有奪取「坎城影后」的呼聲,我們當時在採訪《山河故人》市山尚三時,對方也毫不避諱的說「已經做好拿獎的準備了」。然而最終載譽歸來的是臺灣導演侯孝賢,賈樟柯和它的《山河故人》則沒有獲獎。一時間,賈樟柯在早年間從粉絲視角所寫的《侯導,孝賢》被人扒出並瘋狂轉發,還有影評人撰寫文章分析《為何賈樟柯挨罵而侯孝賢封神》。
  • 歸隱後賈樟柯仍褪不去《山河故人》的影子
    他所有作品不僅是捕捉時間的存與逝,也包括空間上的強烈流動,從《站臺》以蒙古烏蘭巴託承載對遠方的想像,到《天註定》跨越山​西、重慶、湖北、東莞,《山河故人》更從家鄉遷移到了世界。他透露自己就算寫劇本也從不在書房,總要開車出門一個月,白天走路看風景,晚上回旅館寫作,許多初稿都是在移動的過程中完成。50歲的賈樟柯,他說自己仍是不安份的。
  • 電影《山河故人》讓我們去一起汾陽,感受導演賈樟柯的「珍重」
    平行時空裡的想念,珍重--淺談《山河故人》賈樟柯曾說:「我們在過去失散於山水之間,通過電影也可以相遇在時光之中。」這句話是在他曾經接受某個訪談節目時說的話,我認為這句話很適用於他的《山河故人》這部電影。下面,就讓我們點開這首葉倩文的「珍重」,和導演一起回到那個年代,細細地聆聽,感受吧。
  • 賈樟柯導演新作《山河故人》揭幕臺灣桃園電影節
    賈樟柯導演,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並任執委,由他執導的影片《山河故人》作為開幕片揭幕臺灣桃園電影節,賈樟柯導演與女主角趙濤、男主角董子健共同赴臺亮相開幕式。—《山河故人》男主角董子健與同屆金馬影帝候選人李鴻其—賈樟柯導演新作《山河故人》獲選為第三屆臺灣桃園電影節開幕片,近日賈樟柯導演與女主角趙濤、男主角董子健赴臺出席開幕儀式及大師講堂,獲得影迷熱烈回應。《山河故人》講述失根與飄泊的感情故事,跨越26年的情感歷程為臺灣觀眾帶來了深深感動。
  • 《山河故人》:故事情節有點"尬"?聊聊賈樟柯電影中的變與不變
    節目中,許知遠問賈樟柯&34;賈樟柯答&34;。因為電影在處理上並不能把所有情節都進行交代,於是使用了分段這樣的方式,截取為三個時間段落。如果還是要比較的話,賈樟柯表示自己喜歡最後一個部分,因為最後一部分更忠實於導演本人自己,&34;。
  • ——觀賈樟柯電影《山河故人》
    這部影片的靈感來自賈樟柯對歲月和人與人間感情的思考。他說:「我覺得中國人挺漂泊的,特別是這幾年,很多人移民到海外,和很多親朋好友失散,這背後的情感是我特別感興趣的。所以我就想拍一個和時間、感情有關係的影片,因為理解情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山河故人》就變成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個長達26年的情感故事。」
  • 賈樟柯在線聊《山河故人》「過往心事都在冰層之下流動」
    前晚,因為眼疾全程戴著墨鏡的賈樟柯空降直播間,與影迷在線互動。這是淘票票和優酷聯合法國駐華大使館和觀雲影院舉辦的「坎城夏夜解暑人生」線上展映,當晚放映的是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山河故人》。   把心事講給山聽講給河聽   「這部影片對我來說是最不願過多談論的片子。」賈樟柯說,五年前,他懷著負責的心情拍攝了這部有很多私人感受與記憶的作品。
  • 賈樟柯在線聊《山河故人》:過往心事都在冰層之下流動
    7月8日晚,因為眼疾全程戴著墨鏡的賈樟柯空降直播間,與影迷在線互動。這是淘票票和優酷聯合法國駐華大使館、和觀雲影院舉辦的「坎城夏夜解暑人生」線上展映,當晚放映的是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山河故人》。,一般都是在英語中尋找一個跟電影統一的其他意象。
  • 賈樟柯第一部海外故事長片《山河故人》澳大利亞開拍 稱上海電影...
    《山河故人》工作照 這是賈樟柯的第一部海外故事長片,也是他的第一部英語對白電影,對於一個帶著電影全球旅行的導演,為什麼會選擇讓故事發生在澳大利亞?賈樟柯回答說:或許遠在南半球,在炎熱的印度洋邊回望故鄉的時候,才能獲得那種因空間疏遠而湧動起來的內心炙熱。 賈樟柯表示,這是一個純粹的情感故事。電影從1999年的山西開始,女主角濤兒和晉生、梁子是中學同學。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個秋天,濤兒嫁給了煤老闆晉生,同樣愛著濤兒的梁子遠走他鄉。進入2014年,40歲的濤兒已經離婚,前夫晉生帶著8歲的兒子準備移民澳大利亞。
  • 【獨家】賈樟柯:我對不融於世俗的情感更感興趣
    《山河故人》是賈樟柯自《三峽好人》後,時隔九年在國內發行的第三部故事片。路演之初,他非常忐忑。從他拍第一部影片開始,整個國家就處在一個劇烈的變革之中,這種變革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在《三峽好人》這個時代,影響是顯性的。背景是一個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拆遷、移民給人帶來離散。
  • 影節▏《山河故人》參加桃園電影節 賈樟柯夫婦亮相
    1905電影網訊 昨日,由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山河故人》亮相臺灣桃園電影節,董子健一身黑色西裝帥氣與賈樟柯、趙濤一同亮相
  • 電影 《山河故人》: 瑕疵明顯 感人至深
    《山河故人》與《聶隱娘》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電影,一個是現實主義的情感蔓延,一個是古典文化故事改編的大片巨製。而在氣質上,《山河故人》與黑澤清的《岸邊之旅》更相近,在內容上則與娜塔莉·波特曼的《愛與黑暗的故事》相類似。所以我們放在一起討論,而且大家不都喜歡美女導演嗎?  借用坎城場刊影評人的一句話,《山河故人》就是一部中國人的家庭史詩。
  • 演員胡晟益為賈樟柯導演《山河故人》無障礙普通話版配音
    經過文娛無障礙項目組半年多的精心製作,賈樟柯導演授權作品電影《山河故人》無障礙版於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在項目組執行方譯邇科技的微信公號譯邇無障礙文娛內容專區20點整上線播出!在此小編恭喜《山河故人》無障礙版播出反響熱烈!
  • 賈樟柯《山河故人》的三種「鄉愁」
    《山河故人》為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當年入圍坎城影展主競賽,金馬獎七項獎,並獲得金馬原著劇本與觀眾票選獎。時隔五年,《寧靜的長河:2020賈樟柯原鄉影展》選映了包括本片的五部作品,讓觀眾能夠恢復一窺本作感動觀眾的秘密。
  • 驚爆 賈樟柯率張艾嘉趙濤董子健張譯馬不停蹄全球路演 《山河故人》15日開始全國魔鬼巡迴
    從9月14日開始,到10月11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賈樟柯馬不停蹄地跨越多倫多、紐約、聖塞巴斯蒂安,倫敦,釜山,臺灣桃園,剛剛回到北京的賈樟柯告訴我們15日又將開始國內的魔鬼宣傳行程,《山河故人》10月30日公映進入倒計時。我們來回顧一下電影鐵人賈樟柯全球路演的六站,飛越亞洲,美洲,歐洲三大洲,行程上萬公裡。
  • 賈樟柯 天命難違
    來北京20年後,他才有了這個打算,要搬回到故鄉汾陽,理由是霧霾。 「可汾陽的空氣也不好。」有人對這個理由不以為然。「不,比這邊好太多了,一定要消除對汾陽的誤解,」賈樟柯語氣帶笑,「而且我住村裡。」住在村裡的賈樟柯開了家飯館,叫山河故人。進門一落座就能捕捉到玻璃罩裡一字排開的9座獎盃,這是影片《山河故人》的成績單。
  • 十個:《山河故人》縱然失魂落魄,也要珍重再見
    咖啡曰:這部院線新片豆瓣給出了8.0的高分,是賈樟柯繼《天註定》之後的又一部個人色彩很濃重的作品,雖然有很多影迷說這部電影已經是在迎合市場,迎合他人,迎合西方之作。《天註定》更像是賈樟柯的一口惡氣,一聲牢騷,一次摔摔打打。他幾乎沒有運用最擅長的耐心與緩釋技術把抱怨與發洩進行進一步的深化,也沒有對註定的暴力和突如其來的死亡進行精神性的探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 《天註定》是賈樟柯最易讀懂的作品之一,表淺,像個插曲,猶如一個有性格但一直好脾氣的男人發洩了一通,發洩完了,重新收拾起來過日子。
  • 這或許是理解《山河故人》最簡單的一條線索
    賈樟柯在新片《山河故人》裡用了葉倩文的《珍重》,他說,聽到這句歌詞的時候我會想,她愛的這個人是身纏了多大的麻煩,然後一個愛的問候,情義相連。這或許是理解《山河故人》最簡單的一條線索,真正的情和義,總是會相連。